-
题名试析大学生和谐社会认知地图的构建
- 1
-
-
作者
黄平槐
程样国
-
机构
南昌大学团委
南昌大学党委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64,共2页
-
文摘
社会认知地图是影响人的社会化行为的导向性因素。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地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大学生影响深刻。因此,高等学校要着力引导学生构建和谐的社会认知地图,使其成为具有和谐自觉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和谐
社会认知地图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社会生态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目标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钟贞山
黄平槐
葛刚
-
机构
南昌大学团委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4,共5页
-
文摘
社会生态人是指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存并协同进化的人,是对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和生态人等假定的扬弃。社会生态人是人从“片面独立的人”向“全面自由的人”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的现实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切实提高全社会人的道德修养水平,构筑社会共同利益基础,塑造一个支持和鼓励社会生态人成长的社会机制和社会环境。
-
关键词
人
全面发展
社会生态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目标
-
Keywords
man
ful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social ma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target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汤显祖与张位的交游述略
- 3
-
-
作者
晏国彬
俞兆鹏
-
机构
南昌大学团委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8,131,共6页
-
文摘
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与内阁大学士张位交游。尤其是他晚年弃官后,在南昌与张位过从甚密。综观两人交游的情况,可以看出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既有儒家传统的经邦济世和爱国忧民的志向,并爱好文艺,热衷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同时又有一定程度的佛、道思想和出世入仙的情结。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宋、明以来儒、佛、道三教思想融合的趋势。
-
关键词
汤显祖
张住
交游
南昌
-
Keywords
Tang Xianzu
ZhangWei
association
Nanchang
-
分类号
K825.7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试论中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创性”价值取向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周婷
晏国彬
习丽
-
机构
南昌大学团委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
文摘
城市景观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综合体,它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有诗意的栖居"的理想境界,必须进行"原创性"的城市景观设计,实现景观价值的最大化,即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三元价值的设计追求,这也正是城市这个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与社会的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
关键词
城市景观
原创性
设计美学
价值
-
分类号
F299.2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高校合并的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7
- 5
-
-
作者
周莉
黄华
-
机构
南昌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南昌大学团委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
文摘
总体来看 ,我国高校合并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有些高校合并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在高校合并过程中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原因有很多。因此 ,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加快高校合并的进程。
-
关键词
高校合并
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改进
经济学
效益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税费改革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周婷
王冬梅
-
机构
南昌大学团委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5-407,共3页
-
文摘
农村税费改革是新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重大改革,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有着重大影响。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发生了变化,集中表现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问题上。本文就这种变化对农村义务教育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
-
关键词
税费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
建议
-
分类号
F812.8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从时代与认知角度阐释中国言情电影的出现与发展
- 7
-
-
作者
刘语潇
蓝昊
-
机构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南昌大学团委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68,共3页
-
文摘
如果要精心梳理一下电影在中国产生的历程,其时间段必须上溯至"五四"时期,在当时西方舞台剧、话剧、哑剧和喜剧等戏剧形式不断传播到中国之时,中国剧坛也在经历着风起云涌的变化。
-
关键词
中国
认知角度
电影
言情
阐释
戏剧形式
舞台剧
话剧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