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及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晓菁 林璐 +3 位作者 黄臻 张停停 刘清 史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使用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口腔微生物群落构成改变。方法:随机双盲设计。入选35例RAU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局部涂抹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 目的:观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使用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口腔微生物群落构成改变。方法:随机双盲设计。入选35例RAU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局部涂抹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对照组局部涂抹壳聚糖凝胶。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天数。未用药前唾液为阳性对照PC组;试验组用药后唾液为AA组和对照组用药后唾液为AC组;另有10名健康人唾液作为阴性对照NC组。高通量测序分析4组唾液(AA、AC、PC、NC)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变化和相似关联。结果:试验组溃疡愈合天数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水平:PC组放线菌相对丰度增加,而AA组放线菌相对丰度降低;属水平:PC组嗜血杆菌和奈瑟菌相对丰度下降,放线菌、颗粒菌和胃链球菌相对丰度增加,AA组是正常标准的丰度。结论:益生菌发酵物可以更快的促进溃疡愈合和使口腔微生物更快恢复正常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口腔微生态 口腔微生物群落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峡部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伟 段劲 杨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90-591,共2页
关键词 根管 临床意义 峡部 发生率 带状结构 解剖特征 牙髓 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核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翼 朱洪水 《宜春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桩核的类型及特点、桩核冠的固位和抗力及粘固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关键词 桩核 固位 粘固 粘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茶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万敏 姚于飞 +4 位作者 付王威 吴睿婷 游慧婷 景智 李文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0-156,共7页
目的:优选黄金茶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对黄金茶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抗氧化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黄金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金属... 目的:优选黄金茶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对黄金茶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抗氧化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黄金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为指标评价黄金茶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金茶挥发油的最优工艺为微波时间10 min,料液比1:25 g/mL,水蒸气蒸馏时间5 h,在此条件下提取黄金茶挥发油得率为1.7792%。黄金茶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化学物质,其中成分主要为酯类和萜类化合物,(1-甲基-4-丙-1-烯-2-基环己基)乙酸酯的含量达到50.67%,其次是α-蒎烯(6.92%)、α-乙酸松油酯(5.77%)、环氧化蛇麻烯II(3.96%)、伪柠檬烯(3.21%)、右旋大根香叶烯(3.12%)等。抗氧化实验显示黄金茶挥发油具有抗氧化作用,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81.6 mg/mL,在10 mg/mL时与阳性对照BHT还原力接近,对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7.16 mg/mL。结论: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对黄金茶挥发油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GC-MS分析了黄金茶挥发油的成分,并证实该挥发油具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 黄金茶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邹每伶 廖岚 郭恪 《天津药学》 2023年第3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米诺环素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炎性介质及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米诺环素对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炎性介质及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全口洁治、龈下刮治、调整牙齿咬合、去除不良修复体等+3%过氧化氢溶液漱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填充牙周袋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龈沟液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牙周相关指标[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水平(A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龈沟液TNF-α、IL-1β和IL-6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前PD、PLI、AL和SB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73.33%高(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龈沟液炎性指标浓度,改善患者疼痛,促进牙周相关指标恢复正常,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米诺环素 龈沟液 炎性介质 牙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纳米乳液用于根管冲洗的清洁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佳 韩伟 +3 位作者 张疏影 关童 江美 史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9-464,共6页
目的:评价穿心莲纳米乳液用于根管冲洗的清洁性。方法:收集50个新鲜拔除的单根管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采用镍钛锉冠向下法预备根管,分别使用5组冲洗液进行根管冲洗。A组为穿心莲纳米乳液,B组为穿心莲提取液,C组为1%次氯酸钠(NaClO),D组... 目的:评价穿心莲纳米乳液用于根管冲洗的清洁性。方法:收集50个新鲜拔除的单根管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采用镍钛锉冠向下法预备根管,分别使用5组冲洗液进行根管冲洗。A组为穿心莲纳米乳液,B组为穿心莲提取液,C组为1%次氯酸钠(NaClO),D组为3%NaClO,E组为0.9%的生理盐水。最后每组分别用17%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生理盐水冲洗根管。采用数码相机和扫描电镜观察,分别比较根尖、根中和根冠1/3区根管内碎屑百分数和玷污层评分。结果:根尖1/3:E组碎屑百分数和玷污层明显高于其他4组,C组玷污层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D组(P<0.05)。根中1/3:E组碎屑百分数和玷污层评分明显高于其他4组,C组碎屑含量明显多于A组和D组(P<0.05)。根冠1/3:E组碎屑百分数和玷污层评分明显高于其他4组,C组玷污层评分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冲洗液的清洁性排序:3%NaClO、穿心莲纳米乳液、穿心莲提取液、1%NaClO、生理盐水。穿心莲纳米乳液被认为是可能用于根管冲洗的中药冲洗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纳米乳液 根管冲洗 碎屑 玷污层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唇多形性腺瘤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汉韬 蒋均红 +3 位作者 吴承军 黄紫阳 雷天晃 李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0-520,共1页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又名涎腺混合瘤(mixed tumor),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者。临床上约80%发生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舌下腺,小涎腺以腭部多见,而发生于上唇皮下者则较为罕见。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上唇多形性腺瘤病例,报道...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又名涎腺混合瘤(mixed tumor),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者。临床上约80%发生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舌下腺,小涎腺以腭部多见,而发生于上唇皮下者则较为罕见。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上唇多形性腺瘤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上唇 涎腺混合瘤 涎腺肿瘤 下颌下腺 舌下腺 小涎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多点和单点受力的龋齿孔洞的无网格配点法的分析
8
作者 江美 卢康华 +2 位作者 陈如月 郑辉 史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55-1160,共6页
目的:用无网格配点法分析右下颌第一磨牙垂直受力和侧向受力时牙齿的形变和应力分布,并研究龋齿与健康牙齿最大应力分布的区别。方法: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BCT)扫描一颗完整拔除的右下颌第一磨牙,获得切片图像。将切片图像导入M... 目的:用无网格配点法分析右下颌第一磨牙垂直受力和侧向受力时牙齿的形变和应力分布,并研究龋齿与健康牙齿最大应力分布的区别。方法: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BCT)扫描一颗完整拔除的右下颌第一磨牙,获得切片图像。将切片图像导入MATLAB软件得到扫描数据,从而构建真实的牙齿计算区域。采用无网格配点法来求解三维牙齿的受力模型。在新建立的模型上,详细的分析了三维弹性牙齿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并且通过在牙齿内部设置孔洞,从最大应力分布的角度来研究并探讨龋齿与健康牙齿之间的区别。结果:磨牙的最大应力位于牙齿咬合面的窝、嵴部或牙颈部。当牙齿咬合面垂直承受荷载时,有空心球体的牙齿最大的应力位于空球体的表面。然而,在相同荷载下,没有空球体的牙齿最大应力位于牙颈部。以上结果验证了无网格配点法的有效性。结论:数据模拟结果显示,磨牙的最大应力位于牙齿咬合面的窝、嵴部或牙颈部。在龋齿中,最大应力的位置改变到牙齿内部龋坏处的表面,并且最大应力的值通常会增加,由此认为龋坏的部位很容易发生牙齿折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配点法 弹性力学 CBCT扫描重构 龋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