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弓部手术中单用深低温停循环与结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祖磊 杨威 +4 位作者 龚艺 芦潮 余凡 周明富 董啸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5-691,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单独使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与DHCA结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ASCP)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2009年1月至2019年9月包含主动脉弓部手术的... 目的:探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单独使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与DHCA结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ASCP)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2009年1月至2019年9月包含主动脉弓部手术的全部相关文献并进行筛选,以术后早期死亡、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ND)、脑卒中及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PND)为结局进行Meta分析。每项研究均使用DHCA和DHCA+ASCP中终点数据产生RR和95%CI进行比较,使用Egger检验测试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包含5008例患者,其中3278例接受DHCA+ASCP治疗(DHCA+ASCP组),1730例接受DHCA治疗(DHCA组)。结果显示,DHCA+ASCP组在术后早期死亡(RR=0.74,95%CI:0.62~0.88,P=0.001)和PND(RR=0.79,95%CI:0.63~0.99,P=0.041)方面均优于DHCA组;两组在脑卒中(RR=0.72,95%CI:0.47~1.10,P=0.130)和TND(RR=0.99,95%CI:0.76~1.29,P=0.93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使用DHCA+ASCP可以降低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减少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部手术 深低温停循环 顺行脑灌注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中医药治疗大肠癌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勤思 白桦 郑智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932-1936,共5页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目前,大肠癌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已属晚期,治疗及预后不佳。中医药在防治大肠癌的复发转移,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治疗优势,但临床治疗效果个...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目前,大肠癌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已属晚期,治疗及预后不佳。中医药在防治大肠癌的复发转移,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治疗优势,但临床治疗效果个体差异较大,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仍有待进一步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成为目前抗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1]),本文对中医药通过自噬作用抗大肠癌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中医药防治大肠癌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自噬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皮内联合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鄢毅 朱梦叶 +4 位作者 曹译文 顾丽丽 曹新添 张学学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305,308,共4页
带状疱疹是疼痛科的常见疾病,在韩国2011年其发病率为10.4/1000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升高,60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达22.4/1000人[1]。胸背部是带状疱疹最常累及的区域,占总病例数的50%~70%[2],大多数病人受累皮区的疱疹通常伴随疼痛。... 带状疱疹是疼痛科的常见疾病,在韩国2011年其发病率为10.4/1000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升高,60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达22.4/1000人[1]。胸背部是带状疱疹最常累及的区域,占总病例数的50%~70%[2],大多数病人受累皮区的疱疹通常伴随疼痛。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病程小于1月的神经痛,严重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影响病人日常活动及睡眠,需要大量镇痛药物的使用,如果早期不能得到良好的诊治,则可发展为更顽固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急性期 胸背部 超声引导 临床观察 阻滞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椎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鄢毅 曹新添 +3 位作者 张学学 曹译文 朱梦叶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Bellpals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贝尔面瘫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组(S组)和星状神经...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Bellpals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贝尔面瘫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组(S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组(T组),在治疗第1、2、3、4周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估疗效,记录T组病人颜面部红外热成像变化和治疗中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评价治疗3月后两组优秀率、总良好率。结果:T组在治疗第1、2、3、4周H-B分级明显优于S组(P<0.05)。T组所有阻滞病人红外热成像示阻滞侧颜面皮温较对侧明显升高,T组出现2例喉返神经阻滞。3个月后随访,T组优秀率、总良好率为73.33%、93.33%,明显优于S组优秀率、总良好率46.67%、73.33%(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是一种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星状神经节阻滞 低剂量糖皮质激素 贝尔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间腰椎间盘突出自吸收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鄢毅 许刚 +2 位作者 王萌 曹译文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59-960,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疾病,部分病人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甚至在没有治疗干预情况下,出现突出髓核的自发吸收现象。目前有关腰椎间盘突出自吸收的相关病例已有报道,但极短时间自吸收病例较少,我科于2017年发现1例9天内腰椎间盘突...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疾病,部分病人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甚至在没有治疗干预情况下,出现突出髓核的自发吸收现象。目前有关腰椎间盘突出自吸收的相关病例已有报道,但极短时间自吸收病例较少,我科于2017年发现1例9天内腰椎间盘突出自吸收病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万某,男性,67岁,主诉“右臀腿痛伴右足麻木感5月”,酸胀痛,行走、站立加重,咳嗽、喷嚏可诱发右臀腿疼痛,卧床缓解,伴小腿外侧及右足背、足底麻木感,在外院给予消炎脱水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2017年6月20来我科求治,并收住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外侧 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干预 麻木感 酸胀痛 突出髓核 病例资料 缓解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指南推荐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计算方法中“双6定义”的探索与再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罗潇 陈艳梅 +3 位作者 黄青霞 陈玲 罗云 袁明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055-2060,共6页
背景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其抗凝治疗稳定性是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现有研究均显示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达标率较低,对于如何有效计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研究少见;现有指南中推荐的计算方法存在局限性,... 背景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其抗凝治疗稳定性是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现有研究均显示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达标率较低,对于如何有效计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研究少见;现有指南中推荐的计算方法存在局限性,对于服药前期患者的达标率计算则未能提出有效建议。目的探索指南中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计算方法“需要不少于6个月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数据且需要去除前6周的数据”定义(以下简称“双6定义”)对抗凝治疗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影响,以期为改进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计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26例诊断为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且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同时进行了门诊或住院凝血功能随访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去除与不去除前6周INR数据”以及“随访时间>6个月与随访时间为12个月”的达标时间百分比(TTR),并与“双6定义”计算的TT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7、8、9、10、11、12个月去除与不去除前6周INR数据计算的TT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为12个月:当TTR计算时间基线设置为12个月且去除前6周INR数据时,随访第1个月与第2个月时的TTR无法按设定的公式进行计算,视TTR为0;随访1、2个月去除与不去除前6周INR数据计算的T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3、4、5、6、7、8、9、10、11、12个月去除与不去除前6周INR数据计算的TT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前6周INR数据:随访时间>6个月与随访时间12个月时随访7~12个月TT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去除前6周INR数据:随访时间>6个月与随访时间为12个月时随访7~12个月TT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7~12个月随访时间>6个月且去除前6周INR数据、随访时间为12个月且去除前6周INR数据、随访时间>6个月且不去除前6周INR数据、随访时间12个月且不去除前6周INR数据计算的TT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计算中可以考虑不去除前6周的数据,计算基线时间不一定必须要求>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抗凝药 抗凝治疗稳定性 治疗范围内次数达标百分比 双6定义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切应力对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形态、黏附及增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段素娟 崔雯雯 +1 位作者 柳星 黄国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0-875,共6页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对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形态、黏附及增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C-MSCs置于流动小室系统中,分别施加不同强度(1、2、3、4 dye/cm^2)的流体切应力作用2 h、6 h,以未施加切应力的hUC-MSCs为静态对照...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对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形态、黏附及增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C-MSCs置于流动小室系统中,分别施加不同强度(1、2、3、4 dye/cm^2)的流体切应力作用2 h、6 h,以未施加切应力的hUC-MSCs为静态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比较各组细胞的形态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骨架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Ki67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静态杂乱无章的细胞相比,流体切应力作用后hUC-MSCs顺着流体方向排列。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流体作用后细胞骨架蛋白F-actin肌丝延长,与2 dye/cm 2切应力作用2 h组相比,2 dye/cm^2切应力作用6 h组细胞骨架被进一步拉长,部分细胞骨架呈松散状态。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静态对照组与不同梯度流体切应力作用组ICAM-1、Ki67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141,P=0.000;F=11.336,P=0.001),其中1、2、3、4 dye/cm^2切应力流体作用后细胞表面I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4±0.32、9.77±1.19、6.70±0.92和5.69±0.72,较静态对照组的1.00±0.28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 dye/cm 2、4 dye/cm^2切应力组Ki67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9±0.09和0.04±0.02,较静态对照组的1.00±0.24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流体切应力作用后,hUC-MSCs顺流体方向排列,流体切应力作用2 h可促进hUC-MSCs黏附,随着流体切应力作用强度的增加,细胞增生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切应力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