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链尿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复制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 被引量:43
1
作者 穆松牛 高云 +2 位作者 万福生 许宝华 康路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链尿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SD雄性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周后,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按25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3 d后,行糖耐量实验,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继续喂以高糖高... 目的链尿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SD雄性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周后,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按25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3 d后,行糖耐量实验,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继续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在第2、第4周再两次采血检测糖尿病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喂养大鼠血清胰岛素明显上升(P<0.01),但血糖无变化(P>0.05),糖尿病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糖高脂喂养能致大鼠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辅以小剂量一次性注射链尿佐菌素而造成的糖耐量异常,可成功复制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糖尿病 2型 高糖高脂饮食 链尿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GRP94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万义福 许宝华 +2 位作者 张玉珍 万福生 李国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以探讨严重烧伤后心肌损伤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30%Ⅲ度烫伤模型,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TNFα的含量,RT-PCR...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以探讨严重烧伤后心肌损伤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30%Ⅲ度烫伤模型,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TNFα的含量,RT-PCR和免疫组化分析GRP94的表达。结果烧伤组大鼠伤后3 h血浆中cTnT含量即呈显著升高(P<0.01),心肌中GRP94 mRNA和蛋白表达于烧伤后3 h显著性升高,12 h达峰值,24 h还呈显著升高;大鼠烧伤后3 h心肌中Caspase-3活性开始升高,12 h达高峰,48 h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GRP94的表达和Caspase-3活性较烧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严重烧伤可引起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牛磺酸对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内质网应激 葡萄糖调节蛋白 心肌损伤 牛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CD4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双艳 赵永聚 +2 位作者 许宝华 王子龙 李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共8页
CD4基因是质膜上的转运系统之一,为动物辅助性T细胞(TH)和部分胸腺细胞的共受体与信号传导分子,参与TCR介导的TH细胞活化和胸腺细胞分化过程.该研究首次克隆了山羊CD4基因(GenBank登录号:EU913093),并分析了该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结果表... CD4基因是质膜上的转运系统之一,为动物辅助性T细胞(TH)和部分胸腺细胞的共受体与信号传导分子,参与TCR介导的TH细胞活化和胸腺细胞分化过程.该研究首次克隆了山羊CD4基因(GenBank登录号:EU913093),并分析了该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山羊CD4全长cDNA序列为1 555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368bp,编码455个氨基酸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05×104,等电点为9.52.山羊CD4蛋白前体由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4个部分构成.胞外区含有4个Ig样结构域,2个二硫键(C41—C109和C143—C180)及3个N糖基化位点(N231,N263和N343).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山羊CD4与绵羊CD4的氨基酸相似性为98%,与猪、人、兔、狗、猫、蝙蝠以及小鼠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81%,74%,73%,72%,70%,70%和66%.系统发育树表明山羊CD4与绵羊和猪的CD4蛋白聚成一支,表明它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中山羊与绵羊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狗、蝙蝠、兔、人和小鼠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CD4在山羊淋巴中的表达量最高,在睾丸中表达量较低,表明山羊CD4是一种免疫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CD4基因 克隆 结构域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L_4/L_5段背根神经节P2X_3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高云 梁尚栋 +4 位作者 穆松牛 刘征宇 姜建梅 徐昌水 张春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2-418,共7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抑制P2X3受体介导慢性神经病理痛的作用途径。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神经病理痛模型,于d 2起ip川芎嗪100 m.gkg-1,每天1次,共14 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CI大鼠L4/L5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的表达,全细胞... 目的探讨川芎嗪抑制P2X3受体介导慢性神经病理痛的作用途径。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神经病理痛模型,于d 2起ip川芎嗪100 m.gkg-1,每天1次,共14 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CI大鼠L4/L5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的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新鲜分离的L4/L5段背根神经节三磷酸腺苷(ATP)和α,β-亚甲基三磷酸腺苷(α,β-meATP)激活的电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大鼠ip川芎嗪14 d,L4/L5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表达、ATP激活电流和α,β-meATP激活电流无明显变化,假手术组亦无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CCI模型组大鼠L4/L5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的表达、ATP和α,β-meATP激活电流明显增强。CCI大鼠ip川芎嗪14 d,L4/L5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表达、ATP和α,β-meATP激活电流较CCI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川芎嗪可抑制CCI大鼠L4/L5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的表达,从而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神经痛 神经节 受体 嘌呤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神经病理痛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云 梁尚栋 +2 位作者 穆松牛 刘征宇 姜建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CCI神经病理痛模型,取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假手术组,Ⅲ组为CCI+川芎嗪治疗组,Ⅲ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100 mg/kg川芎嗪注...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CCI神经病理痛模型,取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假手术组,Ⅲ组为CCI+川芎嗪治疗组,Ⅲ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100 mg/kg川芎嗪注射液,Ⅳ组为CCI手术组。分别于术前(0 d)及术后1、3、5、7、91、1、14 d以von Frey细丝法和热辐射法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观察CCI大鼠神经病理痛的行为学变化。结果术后14 d,Ⅳ组和I、Ⅱ、Ⅲ组相比较,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1);I、Ⅱ、Ⅲ组之间相比,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可以缓解CCI大鼠的慢性神经病理痛行为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压榨伤 川芎嗪 神经病理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血细胞的分类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彦海 胡宝庆 文春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4,F0003,共5页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背角无齿蚌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体长6~12cm的背角无齿蚌血细胞浓度为(2.42±0.38)×106/mL.根据细胞质内颗粒出现情况,将该蚌血细胞分为两大类,即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颗粒细胞明显的特...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背角无齿蚌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体长6~12cm的背角无齿蚌血细胞浓度为(2.42±0.38)×106/mL.根据细胞质内颗粒出现情况,将该蚌血细胞分为两大类,即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颗粒细胞明显的特征是细胞质中存在许多颗粒,无颗粒细胞的特征是细胞质中不含有或含有少量颗粒.根据颗粒细胞的体积和胞质内颗粒的大小还可以将其分为大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分别占4.28%和59.28%).根据无颗粒细胞的大小和核质比的不同将其分为透明细胞和淋巴样细胞(分别占27.74%与8.70%).4种类型的血细胞对Wrights染料有不同的亲和性,大颗粒细胞表现为嗜酸性,小颗粒细胞与透明细胞均呈现嗜酸性和嗜碱性两种,淋巴样细胞表现为嗜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角无齿蚌 血细胞 形态特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王浆对初情期前雌性日本大耳兔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宝华 曾志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3-50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蜂王浆对雌性日本大耳兔初情期前的生长发育影响。将36只50日龄雌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高剂量蜂王浆组(H-RJ)、低剂量蜂王浆组(L-RJ)以及对照组(C),每组12只。高、低剂量组分别按体质量0.2%和0.1%的量每天进行空腹灌胃蜂... 本研究旨在探讨蜂王浆对雌性日本大耳兔初情期前的生长发育影响。将36只50日龄雌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高剂量蜂王浆组(H-RJ)、低剂量蜂王浆组(L-RJ)以及对照组(C),每组12只。高、低剂量组分别按体质量0.2%和0.1%的量每天进行空腹灌胃蜂王浆,对照组灌胃体质量0.1%的生理盐水。每周同一时间空腹称重。40d后,所有兔子耳静脉取血后各组处死6只,摘取心脏、左侧卵巢和左侧子宫称重,并冷冻保存右侧卵巢和右侧子宫。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孕激素(P4)、催乳素(PRL)和睾酮(T)的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右侧卵巢中雌激素β受体(ERβ)mRNA和右侧子宫中雌激素α受体(ERα)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灌胃蜂王浆12d后,对照组兔子没有换毛现象,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分别有75%和67%的兔子换毛;蜂王浆对体质量和心脏、左侧子宫、左侧卵巢的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血液中E2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性激素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ERα在子宫和ERβ在卵巢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与高剂量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但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蜂王浆能提高兔子的换毛率,但对心脏、子宫和卵巢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蜂王浆可以提高初情期前雌性日本大耳兔血清中雌激素水平,但抑制子宫和卵巢雌激素受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日本大耳兔 换毛率 脏器系数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PUMA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伟 万福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构建促凋亡基因p53上调凋亡调制物(PU-MA)的真核表达载体和针对其磷酸化位点定点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方法从pCEP4-(HA)2-PUMA质粒中扩增PUMA基因,并克隆到pIRES2-EGFP载体上,构建PUMA真核... 目的构建促凋亡基因p53上调凋亡调制物(PU-MA)的真核表达载体和针对其磷酸化位点定点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方法从pCEP4-(HA)2-PUMA质粒中扩增PUMA基因,并克隆到pIRES2-EGFP载体上,构建PUMA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A)2-PUMA,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pIRES2-EGFP-(HA)2-PUMA-T28G,行PCR及测序鉴定;脂质体分别将两种质粒转染Hela细胞,同时设未转染的阴性对照组及转染空载体组(4个实验组);PI染色观察PUMA对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PU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突变型PUMA蛋白和标签蛋白的表达。结果经PCR及测序结果表明,正确构建野生型、突变型PUMA重组质粒,PUMA基因第10位氨基酸的第28~30位碱基由丝氨酸(TCC)突变为丙氨酸(GCC),其他碱基均无突变;野生型、突变型PUMA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而PI染色观察到野生型、突变型PUMA对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突变型和野生型PUMA转染组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出目的基因的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UMA基因及其定点突变载体,为深入研究PUMA基因的抑癌功能及其翻译后调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上调凋亡调制物 PIRES2-EGFP 定点突变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耐顺铂人上皮卵巢癌细胞体外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占欣璐 谭布珍 +4 位作者 钟焰英 刘文成 胡辉 曹青 何远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7-1022,共6页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GTW)对耐顺铂人上皮卵巢癌细胞体外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将顺铂、不同浓度雷公藤多甙及二者联合处理SKOV3/DDP细胞24 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及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GTW)对耐顺铂人上皮卵巢癌细胞体外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将顺铂、不同浓度雷公藤多甙及二者联合处理SKOV3/DDP细胞24 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及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Hochest 33258染色法计算细胞平均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1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I3K、T-AKT、p-AKT(ser473)、IκBα、NF-κB、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SKOV3/DDP细胞经不同浓度雷公藤多甙处理24 h后,出现典型的凋亡样改变;且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顺铂联合组凋亡率较相应单药组明显升高;SKOV3/DDP细胞经雷公藤多甙处理24 h后,S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升高程度呈浓度依赖性(P<0.05),雷公藤多甙与顺铂联合组S期细胞比例与相应单药组相比均明显升高;雷公藤单药及雷公藤、顺铂联合处理SKOV3/DDP细胞24 h后,p-AKT、NF-κB、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雷公藤多甙可使耐顺铂人上皮卵巢癌SKOV3/DDP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并诱导其凋亡,与小剂量顺铂联用效用明显增加,其机制可能与p-AKT、NF-κB、Bcl-2表达下调,抑制P1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SKOV3/DDP细胞 卵巢癌 凋亡 化疗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