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我国市民社会的建构与社会资本的培育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光芸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4-169,共6页
市民社会既是国家与社会分离的产物,又是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市民社会的建构取决于在公共领域中产生的各种参与网络、社团组织、公众舆论和公民精神的发展,以实现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协调与均衡。而结构维度的社团组织和价值维度的... 市民社会既是国家与社会分离的产物,又是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市民社会的建构取决于在公共领域中产生的各种参与网络、社团组织、公众舆论和公民精神的发展,以实现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协调与均衡。而结构维度的社团组织和价值维度的社会资本都是市民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横向合作的自治社团组织的存在,难以培育出具有公民精神的公民;而缺乏具有公民品质或精神的公民,缺乏具有一定社会资本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不可能具有自发形成的社团组织。因此,具有公民精神的公民和自发形成的社团是市民社会的外在表现形式,而社会资本则体现了市民社会的内在本质,也是市民社团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因此,有必要培育社会资本,增强社团的自治性,以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国家 市民社会 良性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吴光芸 杨龙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6,共6页
面对集体行动的困境和公共事物的悲剧,新制度主义者提出了自主组织理论,即个体与个体之间能够为维护公共利益而自愿组织起来,采取集体行动,进行自主治理。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参与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把微观层次的个体行为与宏观层... 面对集体行动的困境和公共事物的悲剧,新制度主义者提出了自主组织理论,即个体与个体之间能够为维护公共利益而自愿组织起来,采取集体行动,进行自主治理。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参与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把微观层次的个体行为与宏观层次的集体选择结合在一起,以合作互利为分析前提,达到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和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能够很好地解决集体行动所面临的问题,即搭便车、承诺的兑现以及对个人遵守规则的监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社会资本 制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文化的转变与构建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111,共4页
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有赖于建立健全完备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和构建民主、透明、参与的公开性文化氛围。实践证明,基于政府和公民两个维度之上的良好公开文化是政府信息公开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而目前传统观念、习俗、惯例等文化因... 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有赖于建立健全完备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和构建民主、透明、参与的公开性文化氛围。实践证明,基于政府和公民两个维度之上的良好公开文化是政府信息公开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而目前传统观念、习俗、惯例等文化因素的存在成为制约政府信息公开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文化的转变与构建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文化 转变与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5
4
作者 何植民 李彦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必然的联系。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必然的联系。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促进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新农村建设 全面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适度管制:放松管制背景下的我国政府管制结构重构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光芸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7期11-14,共4页
伴随着西方放松管制改革的浪潮,国内学术界也开始呼吁放松管制,但目前我国的政府管制面对的主要是行政垄断问题以及管制结构的不合理。因此,我国政府管制改革,不是"放松管制"的问题,而是管制结构重构的问题:一方面要消灭原来... 伴随着西方放松管制改革的浪潮,国内学术界也开始呼吁放松管制,但目前我国的政府管制面对的主要是行政垄断问题以及管制结构的不合理。因此,我国政府管制改革,不是"放松管制"的问题,而是管制结构重构的问题:一方面要消灭原来计划体制的管理体制、管理办法和管理方式,消除行政垄断,另一方面要转变管制重点实行分类管制,即根据垄断性产业的业务进行划分实施放松管制的政策;根据不同产业以及同一产业不同时期实施放松管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管制 行政垄断 分类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视角下中国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 被引量:1
6
作者 韩艺 《价格月刊》 2009年第3期27-29,35,共4页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必须基于有效的制度构建,作为防范和补救手段的金融危机应对,其实质是本着化解风险、减少危害的目的,以政策调整、机制构建和观念引导为表现形式的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一整套制度。因此,基于制度视角,金融...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必须基于有效的制度构建,作为防范和补救手段的金融危机应对,其实质是本着化解风险、减少危害的目的,以政策调整、机制构建和观念引导为表现形式的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一整套制度。因此,基于制度视角,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应对是一个包括政策法律、实施机制和观念文化的完整制度系统。只有在完善危机应对政策法律,构建危机应对机制和营造危机应对文化的基础上,有效的中国应对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应对 制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
7
作者 龚春明 廖水根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5-137,共3页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在建设新农村中,村干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最直接最具体的管理者。由于当前缺乏有效的村干部激励机制,尤其在欠发达地区,村干部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工作表现,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在建设新农村中,村干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最直接最具体的管理者。由于当前缺乏有效的村干部激励机制,尤其在欠发达地区,村干部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工作表现,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如何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解决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对于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以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新农村 村干部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视角下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8
作者 韩艺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11期93-98,共6页
有效的金融危机应对必须基于有效的制度构建。作为防范和补救手段的金融危机应对,其实质是以化解风险、减少危害为目的,以政策调整、机制构建和观念引导为表现形式的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一整套制度。因此,以制度的视阈观之,... 有效的金融危机应对必须基于有效的制度构建。作为防范和补救手段的金融危机应对,其实质是以化解风险、减少危害为目的,以政策调整、机制构建和观念引导为表现形式的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一整套制度。因此,以制度的视阈观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应对是一个包括政策法律、实施机制和观念文化的完整制度系统。只有在完善危机应对政策法律,构建危机应对机制和营造危机应对文化的基础上,有效的中国应对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应对 制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