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性化细胞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晓华 李海星 +1 位作者 陈燕 曹郁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75-479,共5页
透性化细胞是指在不造成细胞裂解以及不破坏细胞内部有机结构的情况下,改变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得小分子和一些较大分子物质能够自由进出的细胞。细胞经过透性化处理后,胞内酶的催化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完整的细胞结构对胞内酶... 透性化细胞是指在不造成细胞裂解以及不破坏细胞内部有机结构的情况下,改变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得小分子和一些较大分子物质能够自由进出的细胞。细胞经过透性化处理后,胞内酶的催化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完整的细胞结构对胞内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酶的使用寿命。综述了目前透性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基因工程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特点、机制和适用性,为通过透性化细胞进行生物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性化细胞 制备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荷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44
2
作者 杨冀艳 胡磊 许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3,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首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荷叶总黄酮得率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三个因素——乙醇浓度、液固比和提取次数;然后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7%、液固比34:1(V...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首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荷叶总黄酮得率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三个因素——乙醇浓度、液固比和提取次数;然后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7%、液固比34:1(V/m)、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荷叶总黄酮得率的预测值可达3.19%,实测值为3.17%,两者较接近。表明Plackett-Burma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对荷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总黄酮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介质中包衣菌体催化合成c9,t11-共轭亚油酸
3
作者 张凯强 曾艳红 +3 位作者 李慧美 李海星 郭雨韵 刘晓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1-1826,共6页
以3种脂肪醇(正辛醇、月桂醇和肉豆蔻醇)为原料,合成得到3种谷氨酸二烷基酯核糖醇(2C8GE、2C12GE和2C14GE),比较了不同谷氨酸二烷基酯核糖醇及其浓度和所用溶剂种类,以及缓冲液pH、包衣时间、温度和干燥方式对包衣Lactobacillus helveti... 以3种脂肪醇(正辛醇、月桂醇和肉豆蔻醇)为原料,合成得到3种谷氨酸二烷基酯核糖醇(2C8GE、2C12GE和2C14GE),比较了不同谷氨酸二烷基酯核糖醇及其浓度和所用溶剂种类,以及缓冲液pH、包衣时间、温度和干燥方式对包衣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L7菌体酶活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包衣菌体的条件为:表面活性剂为谷氨酸双十二烷基酯核糖醇(2C12GE),将其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丙酮溶液;菌体用pH 5.8的磷酸盐缓冲液重悬;在4℃下处理4h经冷冻干燥而成包衣菌体。亚油酸经包衣菌体催化18h后,其转化率为95.3%,c9,t11-共轭亚油酸的产量为1906 mg/L。包衣菌体在有机溶剂中重复使用5次仍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以亚油酸为底物时,包衣菌体中亚油酸异构酶的米氏常数(Km)为35.7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5.6 mmol/h。经包衣处理后,菌体中亚油酸异构酶和底物的亲和力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 t11-共轭亚油酸 生物合成 包衣菌体 有机介质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