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昌县稻瘟病的发生因素与防治举措分析
1
作者
李妮
刘方义
姜雯
《南方农业》
2020年第30期19-21,共3页
江西省南昌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类型多样,同时受当地湿润多雨气候的影响,全年水稻种植阶段都有可能发病,尤其是抗病性较弱的水稻品种,发病率较高,对南昌县的水稻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在总结当地稻瘟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探索稻...
江西省南昌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类型多样,同时受当地湿润多雨气候的影响,全年水稻种植阶段都有可能发病,尤其是抗病性较弱的水稻品种,发病率较高,对南昌县的水稻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在总结当地稻瘟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探索稻瘟病的防治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发生因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田氮磷流失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涛
王玉清
+6 位作者
吴火亮
俞莹
陈静蕊
陈晓芬
秦文婧
刘佳
徐昌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2-860,共9页
为明确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田氮磷流失的季节性分布及污染风险,于2015—2019年对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国控监测点的“冬闲-双季稻”种植模式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早稻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比例最高,为39.11%~61.50%...
为明确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田氮磷流失的季节性分布及污染风险,于2015—2019年对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国控监测点的“冬闲-双季稻”种植模式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早稻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比例最高,为39.11%~61.50%,其次是冬闲季,占23.31%~54.30%,而晚稻季的径流量最小;氮磷养分流失量与径流量的季节分配规律相似,也大体表现为早稻季>冬闲季>晚稻季。然而,监测期多数年份(除2016年外)防控关键期(施肥后10 d)的径流量及氮磷流失量占全年总量的比例均低于13%,表明双季稻田防控关键期的污染风险可能被夸大。但极端降水条件下,径流量、氮流失量和磷流失量在全年的占比分别为27.34%~52.19%、14.21%~54.06%和25.38%~45.95%,远高于防控关键期,表明极端降水可能导致较大的双季稻田面源污染风险。因此,对于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早稻季和冬闲季均是稻田氮磷流失防控的重要时期。由于降水事件具有偶然性,仅靠降低“防控关键期”的氮磷流失来防控面源污染具有较大风险,极端降水条件下的氮磷流失防控可能是未来消减双季稻区面源污染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平原
双季稻
氮磷流失
季节分布
污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昌县稻瘟病的发生因素与防治举措分析
1
作者
李妮
刘方义
姜雯
机构
南昌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南方农业》
2020年第30期19-21,共3页
文摘
江西省南昌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类型多样,同时受当地湿润多雨气候的影响,全年水稻种植阶段都有可能发病,尤其是抗病性较弱的水稻品种,发病率较高,对南昌县的水稻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在总结当地稻瘟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探索稻瘟病的防治举措。
关键词
稻瘟病
发生因素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435.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田氮磷流失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涛
王玉清
吴火亮
俞莹
陈静蕊
陈晓芬
秦文婧
刘佳
徐昌旭
机构
江西省
农业
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南昌县农业农村局
江西省
农业
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2-86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700203)
江西省现代农业科研协同创新专项(JXXTCXQN 202209,JXXTCXQN202008)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绿肥,CARS-22-Z-06)。
文摘
为明确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田氮磷流失的季节性分布及污染风险,于2015—2019年对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国控监测点的“冬闲-双季稻”种植模式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早稻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比例最高,为39.11%~61.50%,其次是冬闲季,占23.31%~54.30%,而晚稻季的径流量最小;氮磷养分流失量与径流量的季节分配规律相似,也大体表现为早稻季>冬闲季>晚稻季。然而,监测期多数年份(除2016年外)防控关键期(施肥后10 d)的径流量及氮磷流失量占全年总量的比例均低于13%,表明双季稻田防控关键期的污染风险可能被夸大。但极端降水条件下,径流量、氮流失量和磷流失量在全年的占比分别为27.34%~52.19%、14.21%~54.06%和25.38%~45.95%,远高于防控关键期,表明极端降水可能导致较大的双季稻田面源污染风险。因此,对于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早稻季和冬闲季均是稻田氮磷流失防控的重要时期。由于降水事件具有偶然性,仅靠降低“防控关键期”的氮磷流失来防控面源污染具有较大风险,极端降水条件下的氮磷流失防控可能是未来消减双季稻区面源污染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鄱阳湖平原
双季稻
氮磷流失
季节分布
污染风险
Keywords
Poyang Lake Plain
double-cropping ri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seasonal distribution
pollution risk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昌县稻瘟病的发生因素与防治举措分析
李妮
刘方义
姜雯
《南方农业》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田氮磷流失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分析
杨涛
王玉清
吴火亮
俞莹
陈静蕊
陈晓芬
秦文婧
刘佳
徐昌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