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县稻瘟病的发生因素与防治举措分析
1
作者 李妮 刘方义 姜雯 《南方农业》 2020年第30期19-21,共3页
江西省南昌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类型多样,同时受当地湿润多雨气候的影响,全年水稻种植阶段都有可能发病,尤其是抗病性较弱的水稻品种,发病率较高,对南昌县的水稻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在总结当地稻瘟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探索稻... 江西省南昌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类型多样,同时受当地湿润多雨气候的影响,全年水稻种植阶段都有可能发病,尤其是抗病性较弱的水稻品种,发病率较高,对南昌县的水稻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在总结当地稻瘟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探索稻瘟病的防治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发生因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田氮磷流失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涛 王玉清 +6 位作者 吴火亮 俞莹 陈静蕊 陈晓芬 秦文婧 刘佳 徐昌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2-860,共9页
为明确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田氮磷流失的季节性分布及污染风险,于2015—2019年对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国控监测点的“冬闲-双季稻”种植模式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早稻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比例最高,为39.11%~61.50%... 为明确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稻田氮磷流失的季节性分布及污染风险,于2015—2019年对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国控监测点的“冬闲-双季稻”种植模式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早稻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比例最高,为39.11%~61.50%,其次是冬闲季,占23.31%~54.30%,而晚稻季的径流量最小;氮磷养分流失量与径流量的季节分配规律相似,也大体表现为早稻季>冬闲季>晚稻季。然而,监测期多数年份(除2016年外)防控关键期(施肥后10 d)的径流量及氮磷流失量占全年总量的比例均低于13%,表明双季稻田防控关键期的污染风险可能被夸大。但极端降水条件下,径流量、氮流失量和磷流失量在全年的占比分别为27.34%~52.19%、14.21%~54.06%和25.38%~45.95%,远高于防控关键期,表明极端降水可能导致较大的双季稻田面源污染风险。因此,对于鄱阳湖平原双季稻区,早稻季和冬闲季均是稻田氮磷流失防控的重要时期。由于降水事件具有偶然性,仅靠降低“防控关键期”的氮磷流失来防控面源污染具有较大风险,极端降水条件下的氮磷流失防控可能是未来消减双季稻区面源污染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平原 双季稻 氮磷流失 季节分布 污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