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基于新农人培育的路径探索
1
作者 谢沙 李恩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5-73,共9页
以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与运用,孕育产生了农业新质生产力。从“新质生产力”到“农业新质生产力”,从“乡村振兴”到“乡村全面振兴”,从“新农人”到“兴农人”,我国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进... 以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与运用,孕育产生了农业新质生产力。从“新质生产力”到“农业新质生产力”,从“乡村振兴”到“乡村全面振兴”,从“新农人”到“兴农人”,我国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进展与高质量蜕变。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出发,农业新质生产力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创造“新质化”劳动资料,催生“新质态”劳动对象。在实践中,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高素质劳动者缺失与人才外流造成新型劳动人才供给短缺,“数智化”科技短缺与生产发展受限使新型劳动资料供给迫在眉睫,信息数据缺乏与劳动对象“广泛化”催生了新型劳动对象。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主体性要素“,新农人”培育成为关键路径与全新选择。具体而言,应以培育“职业化新农人”组建“乡村新队伍”,以培育“创新型新农人”提振“乡村新产业”,以培育“知识型新农人”传承“乡村新文化”,以培育“绿色型新农人”发展“乡村新生态”,以培育“数字化新农人”完善“乡村新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乡村全面振兴 新农人培育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全面振兴视域下脱贫农户抗逆力培育的动力与路径研究
2
作者 谢沙 李恩来 孙琪梦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7,共9页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乡村振兴的关注点从外部帮扶逐渐转移到脱贫农户的内驱发展。基于生命历程理论,通过调研发现,脱贫攻坚战胜利的牵引力、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力、脱贫农户自身的内驱力、脱贫农户相关的生命力等是脱贫农户改...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乡村振兴的关注点从外部帮扶逐渐转移到脱贫农户的内驱发展。基于生命历程理论,通过调研发现,脱贫攻坚战胜利的牵引力、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力、脱贫农户自身的内驱力、脱贫农户相关的生命力等是脱贫农户改善生活,实现脱贫的动力。未来,我国要从确保基础保障,多层面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完善技能保障,多渠道持续培育脱贫农户抗逆力;提供学习保障,多维度致力于构建脱贫农户终身学习共同体等方面加大脱贫农户抗逆力的培育力度,防止脱贫农户返贫,帮助脱贫农户彻底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全面振兴 脱贫农户 抗逆力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