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痰活血扶正方及拆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郑保平 罗耀玲 +3 位作者 喻道舫 张婉晴 黄青 苏腾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2,I0004,I0005,共6页
目的化痰活血扶正方及拆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制备化痰活血扶正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和对照组血清。总方及拆方含药血清处理HSC-T6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 目的化痰活血扶正方及拆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制备化痰活血扶正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和对照组血清。总方及拆方含药血清处理HSC-T6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PI双染法及JC-10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10%的总方、活血化瘀方、化痰方含药血清对HSC-T6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Edu标记实验结果表明总方和活血化瘀方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数显著减少(P<0.05)。Annexin V/PI和JC-10检测结果显示化痰方、活血化瘀方和总方含药血清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方和总方可降低Bcl-2蛋白表达(P<0.05),增加Bax蛋白表达(P<0.05)。结论化痰活血扶正方含药血清能够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增殖,并通过线粒体应激来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活血扶正方 含药血清 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通过Th17/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潘琦虹 刘洋 魏韶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四神丸通过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研究四神丸通过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常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四神丸治疗。用药1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免疫指标(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IL-10、IL-17]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86.54%(45/52),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36/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8%(51/52)、90.38%(4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61±0.72)分vs(3.19±0.84)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reg细胞比例升高,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降低,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7.61±1.80)%、(6.35±0.41)%、(1.61±0.32)vs(6.57±1.64)%、(7.67±0.52)%、(1.13±0.2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6、IL-17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5.39±1.13)pg/mL、(5.68±1.41)pg/mL、(53.82±5.20)pg/mL、(2.49±0.37)pg/mL vs(6.45±1.06)pg/mL、(6.62±1.70)pg/mL、(47.19±4.83)pg/mL、(2.98±0.30)pg/mL](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四神丸能够通过Th17/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调节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发挥更高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四神丸 Th17/Treg信号通路 免疫功能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KC-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 程仕萍 +4 位作者 易惺钱 周平生 刘静 陶添明 陈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8-1182,1188,共6页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C(PKC)-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小鼠构建坐骨神经慢性限...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C(PKC)-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P2X3)信号通路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与电针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小鼠构建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CCI)模型。术后第8天针刺组与电针组接受针刺与电针干预,连续7 d。于术前、术后3 d、5 d、7 d、10 d、12 d、14 d对各组进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与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测试。术后15 d处死所有小鼠,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组织形态,ELISA检测脊髓组织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PKC、P2X3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脊髓神经元PKC、P2X3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元细胞大小不一,细胞膜完整,细胞质呈细小颗粒状,细胞核大而圆,核仁居中清晰可见;模型组可见萎缩的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紊乱,轴突肿胀,神经元间形成间隙;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电针组萎缩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有髓神经纤维排布情况改善,电针组较针刺组改善更为明显。与相同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 d、5 d、7 d、10 d、12 d、14 d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患侧后肢的MWT、TWL值明显下降(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术后10 d、12 d、14 d针刺组、电针组MWT、TWL值明显上升(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与针刺组相比,术后10 d、12 d、14 d电针组MWT、TWL值升高(P<0.05),IL-1β、TNF-α、PKC、P2X3表达量、PKC、P2X3阳性细胞数、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能减轻CCI模型小鼠神经炎症反应,降低PKC、P2X3表达水平,改善坐骨神经细胞形态与有髓神经纤维排布情况,缩小神经元间间隙,提升MWT、TWL值,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配体门控型非选择性离子通道3 电针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升阳针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GLi和COX-2蛋白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立 程仕萍 +4 位作者 李芳 刘静 龚安 乐毅敏 易惺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3-216,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益气升阳针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GLi和COX-2蛋白表达。方法将60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依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维酶素组及针灸组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2%水杨酸钠和30%乙醇混... 目的观察应用益气升阳针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GLi和COX-2蛋白表达。方法将60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依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维酶素组及针灸组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2%水杨酸钠和30%乙醇混合液1 mL/100 g混合灌胃,每天将100μg/mL MNNG作为饮用水自由饮用,同时结合饥饱失常法,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针灸组给予益气升阳针法治疗,西药维酶素组给予0.3 g/(kg·d)维酶素治疗,正常组及模型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及食量,各组胃黏膜GLi1、GLi2、GLi3、COX-2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TNF-α、G-17、IL-1β及IL-4表达。结果各组体质量、食量相比;造模前,针灸组、西药维酶素组、模型组体质量、食量均低于正常组(P<0.05);干预后,正常组体质量、食量高于针灸组、西药维酶素组、模型组,针灸组体质量、食量高于西药维酶素组、模型组,西药维酶素组体质量、食量高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GLi1、GLi2、GLi3、COX-2蛋白表达及TNF-α、G-17、IL-1β及IL-4表达低于针灸组、西药维酶素组、模型组,针灸组GLi1、GLi2、GLi3、COX-2蛋白表达及TNF-α、G-17、IL-1β及IL-4表达低于西药维酶素组、模型组,西药维酶素组GLi1、GLi2、GLi3、COX-2蛋白表达及TNF-α、G-17、IL-1β及IL-4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针灸可增加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体质量及食量,可能与降低GLi1、GLi2、GLi3、COX-2蛋白表达及TNF-α、G-17、IL-1β及IL-4表达有关,也是针灸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升阳针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大鼠 胃黏膜 GLI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