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供电公司发布首份年度社会责任实践报告
1
作者 李强 《农电管理》 2013年第5期7-7,共1页
4月11日,南昌供电公司发布《2012年社会责任实践报告》,新华社、人民日报、江西日报等20家媒体参加了报告发布会。报告包括履责专题、履责实践、履责绩效和履责承诺四个部分,展现了“十二五”以来,江西省南昌供电公司全面履行社会... 4月11日,南昌供电公司发布《2012年社会责任实践报告》,新华社、人民日报、江西日报等20家媒体参加了报告发布会。报告包括履责专题、履责实践、履责绩效和履责承诺四个部分,展现了“十二五”以来,江西省南昌供电公司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和绩效,诠释了推进社会责任根植基层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供电公司 南昌 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西省 新华社 日报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动能的并联冲击机构设计
2
作者 张亚东 万辉龙 +2 位作者 李凯翔 董森林 文武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6-1483,共8页
针对传统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连击频率低、冲击应力与速度可调范围小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动能的并联冲击机构设计方案。采用脉冲电容器组对电感线圈馈电,在导体电枢中产生电磁力,利用电磁动能给冲头加速进行冲击试验。为了提高试验效... 针对传统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连击频率低、冲击应力与速度可调范围小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动能的并联冲击机构设计方案。采用脉冲电容器组对电感线圈馈电,在导体电枢中产生电磁力,利用电磁动能给冲头加速进行冲击试验。为了提高试验效率,提出并联冲击结构,分析了其等效电路,搭建了并联冲击机构试验平台,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然后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冲头不同速度下的冲击应力。结果表明,电磁动能的并联冲击机构设计方案可行,具有可同时并联多组发射装置,速度与冲击应力可调范围大、连击频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试验机 连击频率 速度可调 电磁动能 冲击机构 冲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农电:向基层线损管理“亮剑”
3
作者 徐志美 赵昌青 《农电管理》 2007年第6期50-51,共2页
实施线损管理的精细化使南昌供电公司所属各县(区)供电公司尝到了甜头。该公司所属县(区)供电公司通过“管理平台严把、指标体系细控、经济分析会制度深挖”这三项强力举措,2006年实现综合线损8.44%,同比下降1.18%,直接增收... 实施线损管理的精细化使南昌供电公司所属各县(区)供电公司尝到了甜头。该公司所属县(区)供电公司通过“管理平台严把、指标体系细控、经济分析会制度深挖”这三项强力举措,2006年实现综合线损8.44%,同比下降1.18%,直接增收415.33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损管理 南昌 农电 供电公司 管理平台 指标体系 经济分析 精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县首例窃电刑事案审结
4
作者 万小华 刘小莲 《农村电工》 2011年第2期15-15,共1页
江西省南昌县供电公司2010年5月查处的一起窃电刑事案已于9月10日审结,被告人宗某以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缓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人民币。窃电者被判刑,
关键词 南昌县 窃电 供电公司 有期徒刑 江西省 盗窃罪 人民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包理论的含风电电力系统负荷恢复方案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伊昆明 孙磊 +1 位作者 丁江 丁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共11页
大停电事故后,合理的负荷恢复策略对加快电力系统恢复、减少停电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标准交流潮流方程的非凸性导致负荷恢复模型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凸包理论的含风电电力系统负荷恢复方案优化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凸包理... 大停电事故后,合理的负荷恢复策略对加快电力系统恢复、减少停电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标准交流潮流方程的非凸性导致负荷恢复模型求解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凸包理论的含风电电力系统负荷恢复方案优化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凸包理论以及非线性函数的凸包构建方法。其次,针对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采用条件风险价值理论处理风电波动带来的风险,进而建立了直角坐标系下基于凸包理论的电力系统负荷恢复二阶锥优化模型,其中,交流潮流方程中的非线性项采用凸包表达。针对无法精确确定凸包参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迭代更新的参数优化方法,减少因凸包引入的松弛误差。所提出的模型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可采用商业求解器高效求解。最后,采用IEEE 39节点系统和改进的广东电力系统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风电 潮流 负荷恢复 凸包理论 直角坐标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法的绝缘老化电缆低频损耗特性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黄明 周凯 +3 位作者 黄科荣 何珉 张福忠 陈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9-967,共9页
为实现对1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绝缘老化问题的快速、有效诊断,基于短时极化/去极化电流法(PDC)分析了老化电缆的低频损耗特性,提出了电缆不同类型老化问题的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电缆实际运行中遇到的老化情况,对实验室短、... 为实现对1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绝缘老化问题的快速、有效诊断,基于短时极化/去极化电流法(PDC)分析了老化电缆的低频损耗特性,提出了电缆不同类型老化问题的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电缆实际运行中遇到的老化情况,对实验室短、长电缆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基于介电响应理论分析了电缆老化前后极化/去极化电流的低频损耗特性及其不对称现象。同时,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诊断方法对实际运行老化电缆的评估效果,收集了已知老化状态的退运电缆和现场运行电缆并对其进行了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低频介质损耗谱不仅能发现桥接绝缘较长的水树老化缺陷,而且能诊断出绝缘受潮或长度较短的水树;对于集中性缺陷,电缆的极化电流介质损耗因数通常大于去极化电流介质损耗因数;而对于电缆的整体绝缘劣化,其极化电流介质损耗因数却不大于去极化电流介质损耗因数。实验室老化电缆与运行老化电缆的测试结果证实了极化/去极化电流的低频介质损耗谱及其不对称性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电缆绝缘不同类型的老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电力电缆 绝缘劣化 水树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 介质损耗 不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7
7
作者 袁吉仁 韩道福 +3 位作者 邓新华 胡萍 黄伟军 何喜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5-138,170,共5页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背景下,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如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以"重基础、提质量、求创新、促拔尖"为实验教学理念,建立了"1条主线、3个...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背景下,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如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以"重基础、提质量、求创新、促拔尖"为实验教学理念,建立了"1条主线、3个平台、5类教学、全面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讨论式、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基于网络支撑的全面开放教学。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及虚拟仿真实验和考试自动评测系统,推行学生自主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式。这些改革举措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地方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实践育人和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了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高校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频畸变信号的分布式发电孤岛检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毕尧 李建岐 +6 位作者 权楠 刘国军 王智慧 渠晓峰 熊晓方 钟丽梅 王凯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8-193,共6页
分布式发电以及微电网中的孤岛检测是新能源并网的重要技术问题。工频畸变是一种特殊的电力线通信信号,把工频畸变信号应用到孤岛检测中,对信号经过配电网传输后的耦合特征和振荡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信号的硬件合成方法,计算信号... 分布式发电以及微电网中的孤岛检测是新能源并网的重要技术问题。工频畸变是一种特殊的电力线通信信号,把工频畸变信号应用到孤岛检测中,对信号经过配电网传输后的耦合特征和振荡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信号的硬件合成方法,计算信号偶次谐波特征值。采用自行研制的嵌入式硬件检测装置在现场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工频畸变信号的孤岛检测方法检测可靠性高、无检测盲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微电网 工频畸变 孤岛检测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分层的配电网电气接线图自动生成算法 被引量:31
9
作者 廖凡钦 刘东 +3 位作者 闫红漫 于文鹏 黄玉辉 万顷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74-181,共8页
配电网电气接线图的自动生成是一个复杂的优化问题,其本质是在一个平面合理确定配电网拓扑中各设备间的相对坐标位置。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拓扑分层的成图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原拓扑模型基础上构建3层不同程度简化的分层成图拓扑模型,在此基... 配电网电气接线图的自动生成是一个复杂的优化问题,其本质是在一个平面合理确定配电网拓扑中各设备间的相对坐标位置。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拓扑分层的成图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原拓扑模型基础上构建3层不同程度简化的分层成图拓扑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应地将自动成图问题分解为初步布局、骨架布线和完整绘图这3个步骤求解。采用基于引力—斥力模型的布局算法完成初步布局,通过设备分类和比较电站出线的倾角大小实现电站成图,采用基于区分布线优先顺序的算法完成主干线的无重叠交叉布线,最终生成与原拓扑结构完全对应的配电网电气接线图。针对某市配电网的实例成图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气接线图 自动成图 分层拓扑模型 初步布局 骨架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并网逆变器新型频率自适应重复控制方法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磊 季亮 +2 位作者 杨兴武 欧阳武 牛梦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7-64,共8页
提出一种应用于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新型频率自适应重复控制(FARC)方法。该方法采用全通滤波器来替代重复控制器中频率比值小数部分构成的延时单元。当电网频率变化时,通过在线调整全通滤波器的系数,使重复控制器内模的谐振频率逼近电网... 提出一种应用于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新型频率自适应重复控制(FARC)方法。该方法采用全通滤波器来替代重复控制器中频率比值小数部分构成的延时单元。当电网频率变化时,通过在线调整全通滤波器的系数,使重复控制器内模的谐振频率逼近电网基波及谐波频率的实际值,从而实现在电网频率变化情况下对电压谐波的有效抑制,进而控制逆变器输出高质量的并网电流。详细给出FARC的设计过程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频率变化 重复控制 全通滤波器 电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H桥级联型APF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杨兴武 雷彪 +1 位作者 欧阳武 周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2-968,共7页
针对单相H桥级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单目标预测控制法。通过建立电流跟踪误差的指标函数,将输出电平作为控制变量,选取使指标函数值最小的输出电平,实现对参考电流的跟踪。结合改进... 针对单相H桥级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单目标预测控制法。通过建立电流跟踪误差的指标函数,将输出电平作为控制变量,选取使指标函数值最小的输出电平,实现对参考电流的跟踪。结合改进的电压排序法,采用子模块电容电压的改进平衡控制策略,实现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并降低了器件的平均开关频率。对输出电流模型预测控制的稳态误差进行理论分析,探索了系统参数与系统补偿性能的关系。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考虑复杂的参数整定与权重系数设计,且具有计算量少与易于数字化实现等优点。搭建了H桥级联型APF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APF系统可快速补偿中压大容量系统中的谐波电流,具有优越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级联型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电容电压平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组合神经网络在基于DGA的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汪晓明 何萍 +3 位作者 吴花 陈振刚 欧阳瑾 李彦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3-547,共5页
对向传播(CP)算法是一种有教师学习和无教师学习算法的混合体,既具有良好的模式识别性能,又能很好地解决反馈型神经网络的收敛问题。笔者提出了基于CP分类器人工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建立了CP组合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比较不同训... 对向传播(CP)算法是一种有教师学习和无教师学习算法的混合体,既具有良好的模式识别性能,又能很好地解决反馈型神经网络的收敛问题。笔者提出了基于CP分类器人工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建立了CP组合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比较不同训练情况下的正判率来确定CP网络中的训练次数和竞争层神经元的个数。实例证明该模型诊断结果的正判率比改良电协研法和IEC三比值法有较大的提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故障诊断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CP组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中的水树生长特性 被引量:21
13
作者 周凯 黄科荣 +3 位作者 黄明 张春烁 李明志 陈泽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07-3213,共7页
为深入理解水树生长特性,将XLPE电缆中的水树生长形态变化与COMSOL模型仿真相结合,研究了水树不同时期的生长特性及发展规律。实验采用水针电极法获取不同老化时期的水树电缆试样,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树的微观形态。基于水树形态变化和... 为深入理解水树生长特性,将XLPE电缆中的水树生长形态变化与COMSOL模型仿真相结合,研究了水树不同时期的生长特性及发展规律。实验采用水针电极法获取不同老化时期的水树电缆试样,并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树的微观形态。基于水树形态变化和生长速率,将水树发展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滞长阶段、后续阶段,IR和SEM 2种理化分析被用以说明滞长阶段和初始阶段的区别。构建了水树发展3个阶段的COMSOL模型,并通过仿真结果对水树生长变化进行分析和解释。研究表明:水树生长表现为同时存在的--沿电场线方向生长和区域内部加密生长;水树生长3个阶段中,初始阶段水树分支少且发展迅速;滞长阶段由于水树区域的电场变化和水珠变大,水树在沿电场线方向上生长出现减缓,转为水树区域密度变大,形态上逐渐形成扇形区域;后续阶段中,由于电场畸变点的存在,水树再次出现新的分支。滞长阶段和后续阶段会不断交替,直至电缆绝缘完全被桥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水树老化 水树生长特性 水树发展3阶段 水树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探索与构建 被引量:8
14
作者 袁吉仁 方利广 +2 位作者 韩道福 邓新华 何喜玲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1-204,共4页
新时期形势下创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经过多年的创新探索和一系列的措施实施,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平台、五类教学、全面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物理素养... 新时期形势下创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经过多年的创新探索和一系列的措施实施,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平台、五类教学、全面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物理素养教育、拔尖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实践3大教学平台,期望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践教学体系 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发型3电极开关导通时延分析与数值计算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礼 蔡芸 +3 位作者 林福昌 李黎 齐向东 鲍超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732,共6页
为提供触发型3电极开关导通时延定量分析估算的辅助方法,基于电子崩发展和流注理论推导了导通时延的数值计算模型。模型中,用场强是否满足Raether击穿判据中形成流注的条件来解释不同导通机制下开关的击穿。为验证该导通时延模型,研制了... 为提供触发型3电极开关导通时延定量分析估算的辅助方法,基于电子崩发展和流注理论推导了导通时延的数值计算模型。模型中,用场强是否满足Raether击穿判据中形成流注的条件来解释不同导通机制下开关的击穿。为验证该导通时延模型,研制了1个3电极开关,测试了其导通性能,并讨论了不同工作参数对其导通时延的影响。典型实验结果为在高的欠压比条件下更容易使开关工作在直接导通模式下。此外,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时延曲线可由2个欠压比拐点划分为3个区域。第1个拐点是开关导通进入可靠击穿的欠压比下限值,第2个拐点则为开关导通机制转化的拐点值。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开关的工作可靠性考虑,开关工作欠压比的合理范围是0.5~0.7,可作为触发型气体开关设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通时延 触发型3电极开关 欠压比 流注 导通机制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特性的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剩余寿命评估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刚 吴亮 +1 位作者 金尚儿 黄嘉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18-2723,共6页
充分认识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绝缘特性,及时有效地发现和预防绝缘中存在的某些缺陷,对保障设备乃至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利用逐级耐压法和等温松弛电流法对110 kV XLPE电缆进行了剩余寿命评估。在90℃恒温下,采... 充分认识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绝缘特性,及时有效地发现和预防绝缘中存在的某些缺陷,对保障设备乃至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利用逐级耐压法和等温松弛电流法对110 kV XLPE电缆进行了剩余寿命评估。在90℃恒温下,采用逐级耐压法进行了击穿试验,对不同电缆样品施加了相同升压参数,得到了电缆样品的击穿时间,结合等温松弛电流法得到的老化因子判断了电缆样品老化状况并估计了电缆样品的剩余寿命。结果表明:1985年和1987年投入运行的电缆处于严重劣化状态,剩余寿命约为10 a;1996年投入运行的电缆处于非常好的状态,剩余寿命约为30 a;以等温松弛电流法试验得到的结果作为趋势性的判断;以逐级耐压法试验得到的结果作为具体的判断。由此可得结论:利用电缆的电特性,能较合理地估计电缆剩余寿命,指导电缆的维修或更换工作,为交联电缆的老化评估和寿命估计提供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kV XLPE电缆 逐级耐压法 等温松弛电流法 剩余寿命评估 老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区间的实用配电网重构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戴伟华 梅贱生 +1 位作者 熊宁 李倡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41-44,57,共5页
目前,基于时间区间的配网动态重构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为把重构技术引入配网的实际运行中,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区间的实用重构方法,它能快速、有效地求解二次以内的重构问题。首先,文章通过对基于时间区间的配网一次重构进行分析,得出... 目前,基于时间区间的配网动态重构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为把重构技术引入配网的实际运行中,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区间的实用重构方法,它能快速、有效地求解二次以内的重构问题。首先,文章通过对基于时间区间的配网一次重构进行分析,得出了关于最佳一次重构时间的推论,并用算例对其进行了验证。根据此推论,对二次重构进行了求解。由于不用考虑两次重构时间之间的组合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求解的速度。最后文章对实用法所能节省的网损进行了分析,进而讨论了多次动态重构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动态重构 必要性 时间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省两级AGC机组协调调度的二层规划模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霞 叶晓斌 +2 位作者 杨仑 张荣荣 颜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876-4887,共12页
现有关于网省两级自动发电控制(AGC)优化调度的研究未充分考虑网省调的上下级关系以及网/省调AGC机组的调频责任和调节特性。为此,根据中国电网网省调管理规程和控制性能标准(CPS)考核办法,提出网省两级AGC机组协调调度的二层规划模型... 现有关于网省两级自动发电控制(AGC)优化调度的研究未充分考虑网省调的上下级关系以及网/省调AGC机组的调频责任和调节特性。为此,根据中国电网网省调管理规程和控制性能标准(CPS)考核办法,提出网省两级AGC机组协调调度的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以"网调分配调频任务、省调优化调节功率"为核心机制,上层网调模型主要负责省间AGC资源的协调,以全网AGC总调节费用最小为目标,考虑频率和联络线偏差等约束;下层省调模型负责省内AGC机组的协调,以本省调节费用最小为目标,考虑CPS指标等约束;上、下层模型通过各省调节功率分配和调节费用反馈实现互动。以含有5个省级控制区的网省两级电网为算例,考虑负荷小幅/大幅变动两个场景,通过对比所建模型和省级电网独立调度模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机组 网省两级电网 二层规划 协调调度 控制性能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配电网负荷伪量测权重优化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申定辉 于晓蕾 吴丹 《广东电力》 2016年第5期86-91,123,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配电网负荷量测权重优化算法,包括对GMM参数的优化和权重确定。首先采用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GSA)对数据的最佳聚类个数进行判断,利用K-means算法获取... 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配电网负荷量测权重优化算法,包括对GMM参数的优化和权重确定。首先采用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GSA)对数据的最佳聚类个数进行判断,利用K-means算法获取数据的初始聚类中心、方差和混合权重;然后通过组合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期望最大化(Markov chain Monte Carlo-expectation maximum,MCMC-EM)算法对GMM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根据优化的GMM,提出负荷伪量测权重优化方法,确定负荷伪量测的权重。以改进IEEE-12节点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状态估计 伪量测权重 高斯混合模型 组合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期望最大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非线性Wiener过程的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材料失效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哲 刘孔瑞 彭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106,共6页
干式空心电抗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作为包封绝缘材料,受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热效应影响,包封材料绝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下降将导致电抗器匝间击穿,严重时会引起局部过热甚至设备烧毁。本文将绝缘电阻和拉伸强度作为失效准则,开展了热... 干式空心电抗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作为包封绝缘材料,受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热效应影响,包封材料绝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下降将导致电抗器匝间击穿,严重时会引起局部过热甚至设备烧毁。本文将绝缘电阻和拉伸强度作为失效准则,开展了热老化作用下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材料的失效预测研究。利用高温试验箱对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材料进行老化试验,通过测量绝缘电阻和拉伸强度,获取不同老化时长下包封材料的退化数据。采用Frank Copula函数描述绝缘失效与机械失效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最大期望(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封材料二元非线性Wiener失效预测模型,通过与失效试验结果对比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并基于建立的失效预测模型研究不同温度下包封材料的寿命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包封材料的寿命随着温度升高呈指数规律下降,110℃下包封材料的平均寿命为19.6年,130℃下包封材料的平均寿命为3.2年,160℃下包封材料的平均寿命为0.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空心电抗器 包封材料 热老化 WIENER过程 失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