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 被引量:21
1
作者 冯艺(译) 许军军(译) +6 位作者 林夏清(译) 吴莹(审校) 宋学军(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Schug SA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组织创伤后的慢性疼痛较为常见,并可能对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持久的影响。但目前对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or post traumatic pain,CPSP或CPTP)的认识尚不足,因而相关治疗也较为欠缺,并且世界卫生组织(WHO... 组织创伤后的慢性疼痛较为常见,并可能对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持久的影响。但目前对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or post traumatic pain,CPSP或CPTP)的认识尚不足,因而相关治疗也较为欠缺,并且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前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版本也没有收录此类诊断。本文介绍了ICD-11中关于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的新分类。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是指在组织损伤后发生、发展或加剧,并且在愈合后持续存在(即手术或组织创伤后持续至少3个月)的疼痛。新分类区分了在外科手术的可控过程中所产生的组织创伤和意外创伤或伤害形式,包含了最常见的疼痛类型。新分类为在初始组织创伤恢复后仍然存在,并且需要特殊治疗和管理的慢性疼痛提供了诊断编码。ICD-11新增的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的编码将有望促进对这些疼痛状态的识别、诊断和治疗。更为重要的是,这将使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能够体现在统计数据中,并有助于促进对此类疼痛综合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ICD-11 慢性疼痛 术后疼痛 创伤后疼痛 损伤 创伤 外科 开胸手术 疝切开修补术 乳房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 关节成形术 挥鞭伤 烧伤 截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被引量:14
2
作者 毛鹏(编译) 林夏清(编译) +8 位作者 李怡帆(编译) 吴莹(编译) 宋学军(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Perrota S Cohenb M Barkec A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326,共4页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是指源自肌肉骨骼系统(如骨骼、关节等)的慢性疼痛,包括了最常见的一组慢性疼痛。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主要以解剖学部位为分类依据,过度聚焦在肌肉骨骼疾病或局部损伤,而没有考虑到疼痛的潜在机制。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是指源自肌肉骨骼系统(如骨骼、关节等)的慢性疼痛,包括了最常见的一组慢性疼痛。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主要以解剖学部位为分类依据,过度聚焦在肌肉骨骼疾病或局部损伤,而没有考虑到疼痛的潜在机制。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引入了慢性原发性和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概念,并整合了生物医学与相关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慢性原发性肌肉骨骼疼痛本身是一种疾病,而非特定疾病的伴随症状。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则是由其他潜在疾病所引起的症状,源于局部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肌肉骨骼持续性伤害感受,或与躯体深部病变有关。其中后者常由炎症、神经系统结构变化,或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力学结果引起。新分类旨在推动以病人为中心的多模式疼痛管理的施行,并通过更准确的流行病学分析,促进疼痛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类风湿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脊椎病 ICD-11 分类 评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28
3
作者 杜涛(编译) 袁文茜(编译) +12 位作者 曹伯旭(编译) 胡永生(编译) 卢光(编译) 李俊驰(编译) 赵序利(编译) 宋学军(审校) 刘小立(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Scholz J Finnerup NB Attal N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1-485,共5页
国际疼痛学会(IASP)设立特别工作组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代表密切合作,制定了更具系统性的慢性疼痛分类,并收录于ICD-11编码。本文从疼痛分类的角度,将超过3个月的持续性或反复性疼痛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进行了重新分类。新分类... 国际疼痛学会(IASP)设立特别工作组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代表密切合作,制定了更具系统性的慢性疼痛分类,并收录于ICD-11编码。本文从疼痛分类的角度,将超过3个月的持续性或反复性疼痛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进行了重新分类。新分类列出了慢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最常见的疾患: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痛性多发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痛性神经根病变。同时也列出了慢性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最常见的疾患:脊髓或脑损伤后疼痛、卒中后疼痛、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疼痛。该分类中未明确提及的疾病类型将在ICD-11的其他分类中列出。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临床中的发病率高,受到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但ICD-10对其定义或不充分,或有所缺失。IASP特别工作组提供了简要的疾病类型定义,以用于临床诊断,并向WHO提交了这些定义的详细内容。世界上约10%的人群经历过神经病理性疼痛,而现有的治疗方式却无法有效缓解其中大部分人的疼痛。在ICD-11中,专家们将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进行了精细分类,这对于应对相关疼痛治疗中的挑战和满足公共健康需求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诊断 分类 ICD-11 W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疼痛学会新版疼痛定义修订简析 被引量:179
4
作者 宋学军 樊碧发 +3 位作者 万有 张达颖 吕岩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1-644,共4页
2020年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Pain)定义进行了修改。新版疼痛定义英文原文为:"Pain:An unpleasant sensory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ssociated with, or resembling that associated with, actual or potential tissu... 2020年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Pain)定义进行了修改。新版疼痛定义英文原文为:"Pain:An unpleasant sensory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ssociated with, or resembling that associated with, actual or potential tissue damage"。中文定义译为"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本文对疼痛的新定义及六条附加说明进行翻译,并重点讨论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疼痛学会 英文原文 组织损伤 情感体验 新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分类目录和定义 被引量:79
5
作者 曹伯旭(译) 林夏清(译) +5 位作者 吴莹(译) 袁文茜(译) 宋学军(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共7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18年重新修订了国际疾病分类(ICD-11)。慢性疼痛首次作为独立的疾病列入分类目录,这是国际疼痛医学界里程碑式的大事件。随后,国际疼痛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18年重新修订了国际疾病分类(ICD-11)。慢性疼痛首次作为独立的疾病列入分类目录,这是国际疼痛医学界里程碑式的大事件。随后,国际疼痛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组织专家学者对疼痛的定义和慢性疼痛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解读,有关系列研究论文和简报陆续发表在WHO官方网站[1]和IASP官方杂志《PAIN》上[2]。本刊在2018和2020年曾分别刊登了ICD-11慢性疼痛分类[3]和新版疼痛定义修订简析[4]。考虑到有关内容的完整性和部分更新,本刊自2021年第1期开始,将分篇系列介绍ICD-11慢性疼痛分类目录、定义及其七大类主要慢性疼痛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目录 慢性疼痛 国际疾病分类 官方网站 I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小梅(编译) 袁文茜(编译) +6 位作者 曹伯旭(编译) 宋昱(编译) 宋学军(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Bennett MI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全球范围内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现代肿瘤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让许多癌症病人能够长期生存。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的严重症状之一,可以导致病人失去生活能力。除癌症本身可引起疼痛外,癌症的治疗也可导致慢性疼痛。世界卫生组织(W... 全球范围内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现代肿瘤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让许多癌症病人能够长期生存。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的严重症状之一,可以导致病人失去生活能力。除癌症本身可引起疼痛外,癌症的治疗也可导致慢性疼痛。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首次将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Chronic cancer-related pain,CCRP)列入国际疾病分类。本文将介绍ICD-11分类中新添加的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内容。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是指由原发癌症本身或肿瘤转移所致的疼痛(慢性癌性疼痛)或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慢性癌症治疗后疼痛),这类疼痛须与由共病引起的疼痛相鉴别。WHO和其他学术组织已经详细阐明了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管理方案,但是癌症病人和癌症幸存者长期慢性疼痛的治疗仍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挑战,这些病人可能同时存在由癌症、癌症治疗和其他不相关因素引起的疼痛。本文通过介绍ICD-11中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的分类,帮助医师制订个体化的疼痛治疗计划并促进针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慢性疼痛 ICD-11 癌症 放疗 化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继发性头痛或口面部疼痛 被引量:5
7
作者 于生元(编译) 何绵旺(编译) +14 位作者 袁文茜(编译) 曹伯旭(编译) 袁慧娟(编译) 江姣锦(编译) 别智(编译) 那伟楠(编译) 赵赫(编译) 宋学军(审校) 刘小立(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Benoliela R Svenssonb P Stefan Evers S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1-567,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1,ICD-11)中有关慢性继发性头痛和慢性口面部疼痛的诊断标准,该标准主要参考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Headache Society,HIS)发布的第3版国... 本文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1,ICD-11)中有关慢性继发性头痛和慢性口面部疼痛的诊断标准,该标准主要参考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Headache Society,HIS)发布的第3版国际头痛分类标准(ICHD-3,ICD-11的神经系统疾病章节)。ICHD-3将头痛分为三大类:原发性头痛(特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症状性头痛)和口面部疼痛(包括颅神经痛)。头痛或口面部疼痛在3个月或更长时间内有一半以上的天数发作,每天持续时间超过2个小时,应诊断为慢性头痛或慢性口面部疼痛。慢性原发性头痛和慢性原发性口面部疼痛属于慢性原发性疼痛综合征,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描述,本文仅涉及慢性继发性头痛和慢性继发性口面部疼痛。ICHD-3慢性继发性口面部疼痛次级分类中增加了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断标准和慢性牙痛的疾病分类,以及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口面部疼痛和头痛兴趣小组的贡献。本文描述的ICD-11编码将与基础疾病的编码联合使用,以识别需要疼痛管理的病人。此外,这些编码将提高此类疾病在疾病统计中的可见性,并促进对其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11 ICHD-3 WHO 慢性继发性头痛 慢性口面部疼痛 颞下颌关节紊乱 面部疼痛 牙痛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原发性疼痛 被引量:4
8
作者 吕岩(译) 周华成(译) +6 位作者 林夏清(译) 吴莹(译) 宋学军(审校) 万有(审校) 樊碧发(审校) 韩济生(审校) Nicholas M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6,共6页
本文介绍ICD-11(国际疾病分类-11)中有关慢性原发性疼痛(Chronic primary pain,CPP)的诊断标准。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伴有显著的情绪情感异常或功能障碍,且排除其他慢性疼痛性疾病时,可诊断为慢性原发性疼痛。与所有疼痛一样,... 本文介绍ICD-11(国际疾病分类-11)中有关慢性原发性疼痛(Chronic primary pain,CPP)的诊断标准。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伴有显著的情绪情感异常或功能障碍,且排除其他慢性疼痛性疾病时,可诊断为慢性原发性疼痛。与所有疼痛一样,本文为理解慢性原发性疼痛设定了一个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整合模式,认为慢性原发性疼痛的各亚型都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与DSM-5和ICD-10的观点不同,ICD-11对慢性原发性疼痛的诊断不具有确定的生物或心理诱因,但需排除其他诊断。若有明确的原发疾病,并且疼痛是该疾病的继发症状,则诊断为慢性继发性疼痛。本文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对全科医疗和专业疼痛管理皆适用的诊断分类,以便改进个体化治疗计划,同时对每个诊断分类提供更加准确的描述,为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11 分类 慢性疼痛 慢性原发性疼痛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慢性弥漫性疼痛 纤维肌痛 头痛 口面部疼痛 内脏痛 肌肉骨骼疼痛 特发性疼痛(Idiopathic pain) 功能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神经脱髓鞘病变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廖华宝 胡江建 +2 位作者 张笑丹 黄瑞紫 宋学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7-504,共8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所致外周神经病变特征,比较痛性和非痛性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差异。方法:C57BL/6小鼠和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枸橼酸钠缓冲溶液)和糖尿病实验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造模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其... 目的:研究糖尿病所致外周神经病变特征,比较痛性和非痛性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差异。方法:C57BL/6小鼠和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枸橼酸钠缓冲溶液)和糖尿病实验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造模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其疼痛阈值。根据动物痛阈的不同变化,再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组动物分为糖尿病疼痛组(STZ-pain)和糖尿病非疼痛组(STZ-nonpain)。造模后6周取坐骨神经进行电镜分析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1)STZ小鼠78%(46/59)出现持续高血糖(>13.8 mM),其中56%痛阈显著降低,22%痛阈不变。STZ大鼠95%(76/80)出现持续高血糖(>16.6 mM),其中43.8%痛阈显著降低,51.3%痛阈不变。血糖正常的大鼠(5%,n=80)和小鼠(22%,n=59)的痛阈不变;(2)电镜观察:糖尿病疼痛组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的髓鞘厚度减小,轴突/纤维直径比值升高,髓鞘相关基因表达降低,神经纤维髓磷脂碱性蛋白显著减少。同时,糖尿病非疼痛组与正常对照小鼠的外周神经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疼痛的外周神经脱髓鞘程度与痛过敏密切相关,外周神经脱髓鞘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疼痛 非疼痛 外周神经 脱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认知异常病人的脑电图功率谱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妍 张振武 +10 位作者 陈言钊 杜天伊 凌地洋 张娟 韦谭利 刘瀚文 钟樟桂 刘菲 周克英 王哲银 宋学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24-830,共7页
目的:分析慢性疼痛认知异常病人的脑电图功率谱特征及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连续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就诊的慢性疼痛病人及招募的相匹配的健康受... 目的:分析慢性疼痛认知异常病人的脑电图功率谱特征及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连续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就诊的慢性疼痛病人及招募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共筛选278例慢性疼痛受试者,其中参与试验全部过程并完成脑电图检查者124例,健康受试者8例。采集Mo CA评分和静息态脑电图,按照年龄、性别、疼痛部位、受教育年限、抑郁症筛查量表(item 9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进行匹配。按照认知功能评分等级分为慢性疼痛认知异常组(A组,n=8)、慢性疼痛认知正常组(B组,n=8)和健康对照组(C组,n=8),并对各组病人或健康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和各脑区功率谱差异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疼痛认知异常组病人语言能力和延迟记忆力较认知正常组降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计算力、语言能力、延迟记忆力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慢性疼痛认知异常组病人额叶、中央区、颞叶、顶叶、枕叶脑电图功率频谱比值均高于认知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疼痛认知异常病人语言能力与中央区、颞叶、顶叶功率谱比值呈负相关(r=-0.760、-0.756、-0.756,P<0.05)。结论:慢性疼痛认知异常病人以语言能力和延迟记忆力下降为特征,且语言能力和中央区、颞叶、顶叶功率谱比值呈负相关,提示脑电图功率谱作为慢性疼痛认知异常早期识别的定量生物标志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认知异常 脑电图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继发性内脏痛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永生 曹伯旭 +10 位作者 赵倬翎 杜涛 袁文茜 宋学军 刘小立 万有 樊碧发 韩济生 Aziz Q Giamberardino MA Barke A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1-405,共5页
慢性内脏痛(chronic visceral pain, CVP)是一种常见且致残性疾病,发病率高。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并没有对慢性内脏痛作出系统描述。慢性继发性内脏痛(chronic secondary visceral pa... 慢性内脏痛(chronic visceral pain, CVP)是一种常见且致残性疾病,发病率高。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并没有对慢性内脏痛作出系统描述。慢性继发性内脏痛(chronic secondary visceral pain, CSVP)是指继发于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等内脏器官的疾病或潜在疾病所产生的慢性疼痛,可因持续性的炎症、血管机制或机械因素所致,疼痛强度的变化不一定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完全一致。并且潜在疾病治愈后,慢性内脏痛可持续存在。本文介绍了ICD-11中关于慢性继发性内脏痛的新分类方法,该方法能够简化诊断过程,并有助于更准确地收集流行病学相关的数据。此外,新的分类能够促进慢性继发性内脏痛的个体化治疗,并激励相关科学研究。必须区分慢性继发性内脏痛与慢性原发性内脏痛,因为他们各自为独立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ICD-11 慢性疼痛 慢性内脏痛 慢性盆腔痛 慢性腹痛 慢性胸痛 慢性继发性疼痛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