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视域下《材料合成与表征实验》教学探索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艳艳 李慧丽 +3 位作者 章剑波 钟锦辉 卢周广 任富增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8-392,共5页
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材料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同向同行,是培养材料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依据《材料合成与表征实验》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建设、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育人实施路径出发,开展了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实践... 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材料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同向同行,是培养材料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依据《材料合成与表征实验》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建设、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育人实施路径出发,开展了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实践。通过《材料合成与表征实验》的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又能很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战场,于润物细无声中达到良好的育人成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材料合成 材料表征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贺瑞璘 张通 +4 位作者 吴镓淳 王朝阳 邓永红 张光照 许晓雄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58-1775,共18页
以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但仍然难以满足人们对更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追求。具有更高比容量的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和锂金属电池能够实现能量密度的飞跃,但其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亟需解决。高比... 以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但仍然难以满足人们对更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追求。具有更高比容量的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和锂金属电池能够实现能量密度的飞跃,但其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亟需解决。高比容量电极材料的使用必然带来更多的体积效应,这给电池制备及稳定运行带来极大挑战。骨架材料作为一种三维材料具有良好可调性、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多孔性,为缓解高比容电极材料的体积效应提供无限可能。本文介绍了骨架材料的具体分类,分析了高比容量电池不同组件所面临的挑战,综述了骨架材料在锂电池正极、隔膜、电解质、负极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深入探讨了骨架材料在电池不同构件中应用的原理及利弊,剖析了骨架材料在锂电池领域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与严峻挑战,并对骨架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推动骨架材料促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材料 分子骨架材料 多孔膜材料 高比能 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计划”背景下基于OBE-CDIO理念的材料专业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艳艳 任富增 +4 位作者 廖成竹 李慧丽 王海鸥 叶飞 卢周广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9-1544,共6页
在“101计划”背景下,针对材料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成果导向不显著、教学模式创新不足和教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引入OBE-CDIO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回答了“培养什么... 在“101计划”背景下,针对材料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成果导向不显著、教学模式创新不足和教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引入OBE-CDIO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木质活性炭净水实验项目的实践表明,基于OBE-CDIO理念的材料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材料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1计划” OBE-CDIO教育理念 材料专业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Y-Zr原位共掺杂提高4.53 V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大林 任潘利 +2 位作者 张昌明 杨明阳 卢周广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2-748,共7页
钴酸锂是一种成功实现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其实际的容量远低于其理论容量(274 mAh/g)。提高钴酸锂的充电截止电压能够有效提高其放电容量,但钴酸锂在高压条件下结构不稳定性,导致其循环寿命明显降低。本工作提出一种Al-Y-Zr... 钴酸锂是一种成功实现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其实际的容量远低于其理论容量(274 mAh/g)。提高钴酸锂的充电截止电压能够有效提高其放电容量,但钴酸锂在高压条件下结构不稳定性,导致其循环寿命明显降低。本工作提出一种Al-Y-Zr原位共掺杂的策略,以提高钴酸锂在4.53 V的循环性能。通过将Al-Y-Zr掺杂的Co_(3)O_(4)、Li_(2)CO_(3)、MgO按一定化学计量比称取并混合均匀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LiCo(1-a-b-c-d)AlaZrbYcMgdO2正极材料,并探究了原位共掺杂对高电压钴酸锂循环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表明掺杂前后晶体均为六方相层状结构,扫描电镜(SEM)说明了掺杂元素对晶体颗粒粒径的调控作用。循环前后的电化学阻抗谱(EIS)表明,Al-Y和Al-Y-Zr共掺杂能有效抑制循环过程中电荷转移阻抗(Rct)的增长。扣式电池及软包电池测试结果都表明Al-Y和Al-Y-Zr前驱体共掺杂能够显著提升循环性能,后者提升更明显。本研究有助于推动高电压钴酸锂正极的应用,为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钴酸锂 高电压 共掺杂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rFeNi基面心立方高熵合金强韧化设计及变形机理研究
5
作者 吴诗昶 苏鸿宏 +7 位作者 李子垚 庞大为 侯毅熙 蒋成 汪鑫 毛圣成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9-286,共8页
设计出兼具高强度与高塑性的先进金属材料一直是材料领域的永恒研究目标。本文选取CoCrFeNi基面心立方高熵合金作为研究对象,添加原子半径较大的V元素,增大合金的晶格畸变,并通过冷轧加两步退火的热机械工艺在合金中引入晶粒尺寸异质结... 设计出兼具高强度与高塑性的先进金属材料一直是材料领域的永恒研究目标。本文选取CoCrFeNi基面心立方高熵合金作为研究对象,添加原子半径较大的V元素,增大合金的晶格畸变,并通过冷轧加两步退火的热机械工艺在合金中引入晶粒尺寸异质结构,提升合金的强韧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合金的强度,其屈服强度和抗拉极限分别达到了1059 MPa和1506 MPa的高应力水平,同时均匀延伸率还维持在21.7%的较高水平。其高的均匀延伸率得益于塑性变形过程中顺序激活了位错、变形孪晶、Lomer-Cottrell锁与层错网的塑性变形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合金的加工硬化能力,避免了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塑性失稳,从而实现合金的强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异质结构 变形机制 强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元素强化CoCrNi中熵合金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设计及变形机理研究
6
作者 李子垚 苏鸿宏 +7 位作者 吴诗昶 侯毅熙 庞大为 汪鑫 蒋成 毛圣成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9,共8页
CoCrNi合金是典型的中熵合金,其具有高的室温拉伸塑性,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强度通常不高,限制了作为关键结构部件服役的潜力。本文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Co_(30)Ni_(3... CoCrNi合金是典型的中熵合金,其具有高的室温拉伸塑性,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强度通常不高,限制了作为关键结构部件服役的潜力。本文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Co_(30)Ni_(30)Cr_(33)Mo_(7)中熵合金,并结合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在微纳米层次研究其塑性变形机理。结果表明,异质结构Co_(30)Ni_(30)Cr_(33)Mo_(7)中熵合金具有优良的强塑性,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为656 MPa与1123 MPa,延伸率达到了38%。Mo元素添加提供析出相强化作用,同时降低合金层错能,使内部产生高比例的退火孪晶。在塑性变形阶段,异质结构导致合金内部产生非均匀变形,激发大量层错和变形孪晶,引发异变诱导硬化,提高了合金的加工硬化能力和强韧性。因此,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向CoCrNi中熵合金中引入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的方式为提高其强度提供了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Ni中熵合金 异质结构 异变诱导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电常数近零材料中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特邀)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衡 李贵新(指导) 梅霆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151,共12页
介电常数近零材料及相关物理现象近年来逐渐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在介电常数近零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为设计新型光学功能器件提供了重要思路。从线性和非线性光学范畴综述了介电常数近零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 介电常数近零材料及相关物理现象近年来逐渐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在介电常数近零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为设计新型光学功能器件提供了重要思路。从线性和非线性光学范畴综述了介电常数近零材料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与应用进展。在线性光学部分,讨论了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的光学性质、介电常数近零模式、载流子的电调控等方面的内容。在非线性光学部分,讨论了介电常数近零材料在非线性折射率调控、非线性频率转换以及时变ENZ材料中的非线性光学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介电常数近零材料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光学特性 等离激元 非线性光学 透明导电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生物质硬碳负极首次库仑效率的综述
8
作者 李新 王振宇 +3 位作者 刘高斌 程化 罗大为 卢周广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3-599,共7页
生物质硬碳具有比容量高、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优势,是钠离子电池有潜力的负极材料。首次库仑效率(ICE)低,阻碍硬碳的商业化应用。综述生物质硬碳ICE提升的研究进展,从工艺参数优化、预处理、电解液体系调控和辅材优化等角度概括提升IC... 生物质硬碳具有比容量高、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优势,是钠离子电池有潜力的负极材料。首次库仑效率(ICE)低,阻碍硬碳的商业化应用。综述生物质硬碳ICE提升的研究进展,从工艺参数优化、预处理、电解液体系调控和辅材优化等角度概括提升ICE的方法,如优化碳化温度、杂质含量以调控生物质硬碳的结构,优化电解质与电极组分等外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硬碳 生物质硬碳 首次库仑效率(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2,6-吡啶二甲腈稳定高电压钴酸锂
9
作者 廖兴群 杨睿 +4 位作者 于立娟 胡大林 肖峰 胡菁 卢周广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1339,共9页
针对高电压下钴酸锂(LCO)中晶体结构的快速破坏和界面副反应的加剧导致高压LCO性能快速衰减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一种可调控电极/电解液界面稳定性的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2,6-吡啶二甲腈(DCPY)来克服这一挑战。借助扫描电子显微... 针对高电压下钴酸锂(LCO)中晶体结构的快速破坏和界面副反应的加剧导致高压LCO性能快速衰减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一种可调控电极/电解液界面稳定性的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2,6-吡啶二甲腈(DCPY)来克服这一挑战。借助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测试手段,对比分析引入和未引入DCPY添加剂电池电极界面、电解液物性和电化学性能,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DCPY添加剂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DCPY作为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能够同时在正、负极表面构建一层高度稳定的界面膜,从而有效遏制电极/电解液界面副反应及过渡金属的溶解和沉积。此外,DCPY的吡啶基官能团能够与电解液中的五氟化磷(PF_(5))作用,显著降低了氢氟酸(HF)对正负极界面的腐蚀,从而有效改善商用钴酸锂软包电池的高电压稳定性。得益于上述优势,在基础电解液(Base)中添加0.5%DCPY后,商用软包全电池(Base+DCPY)的循环性能达到最优,在25℃下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从80%提高到90%;45℃下循环600次,容量保持率由80%提升到85%。与此同时,DCPY的存在还能明显改善电池高温下的产气现象。此外,当工作电压提升至4.55 V时,LCO//Gr(石墨)软包全电池依然展现出良好的高温循环稳定性。这项工作为高能量密度的高压储能电池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钴酸锂 高电压 电解液添加剂 2 6-吡啶二甲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极黏结剂材料标准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大华 徐洪礼 +1 位作者 王朝阳 邓永红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19-427,共9页
电极黏结剂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辅助功能材料之一,虽然本身没有容量,但却是维持电极完整性的关键,决定了电极涂层的附着力和电极的柔韧性,并会影响到电极浆料的流变特性等工艺性能。本文主要分析了与电极黏结剂相关的国内标准,对锂离子... 电极黏结剂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辅助功能材料之一,虽然本身没有容量,但却是维持电极完整性的关键,决定了电极涂层的附着力和电极的柔韧性,并会影响到电极浆料的流变特性等工艺性能。本文主要分析了与电极黏结剂相关的国内标准,对锂离子电池电极黏结剂的相关特性和测试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电极黏结剂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黏结剂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超构材料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萱 邓俊鸿 +3 位作者 唐宇涛 张学才 欧阳敏 李贵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2-351,共10页
在线性光学范畴下,光学超构材料等人工结构材料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人们在控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方面拥有更多自由度。例如,利用人工设计的功能单元可在亚波长尺度对光的振幅、相位和偏振进行灵活有效的调控,从而实现超透镜、负折射、隐... 在线性光学范畴下,光学超构材料等人工结构材料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人们在控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方面拥有更多自由度。例如,利用人工设计的功能单元可在亚波长尺度对光的振幅、相位和偏振进行灵活有效的调控,从而实现超透镜、负折射、隐身衣等新奇光学效应。通过调控超构材料中光的几何相位、局域电磁增强等物理机制,可实现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显著增强,为实现非线性微纳光学光源及其应用开启了新的大门。围绕近年来光学超构材料在光学频率转换、超快光开关与光调制、以及非线性相位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非线性光学超构材料在未来应用中的前景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超构材料 光学超构表面 非线性光学 光学频率转换 光开关与调制 非线性光学几何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光学超构材料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暾 刘宽 +4 位作者 李阳 廉盟 胡子贤 刘萱 李贵新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8-985,共18页
光学超构材料是由亚波长功能单元组成的新型人工结构材料,拥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新颖光学特性。利用光学超构材料可以灵活调控光波的传播特性,可实现负折射、隐身、单向传输等新奇的光学现象。传统的光学超构材料通常具有固定的几何结... 光学超构材料是由亚波长功能单元组成的新型人工结构材料,拥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新颖光学特性。利用光学超构材料可以灵活调控光波的传播特性,可实现负折射、隐身、单向传输等新奇的光学现象。传统的光学超构材料通常具有固定的几何结构和不变的材料特性,其光学性能难以改变,限制了光学超构材料器件的可调谐性。近年来,人们通过特殊材料或者结构来设计光学超构材料,实现了对光波的动态调控。本篇综述主要围绕活性材料(如变容二极管、液晶、相变材料、石墨烯等)和结构重构(微机电系统、柔性可拉伸材料等)这两种调控机制,介绍了可调谐光学超构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基于不同调控机制的可调谐光学超构材料的特点,阐述了可调谐光学超构材料在未来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可调谐光学超构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超构材料 光学超构表面 可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材料在高性能锂金属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信 黄润青 +4 位作者 牛树章 徐磊 张启程 Abbas Amini 程春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1-728,共18页
由于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商用锂离子电池(LIB)难以满足便携式电子和电动汽车对储能设备能量密度日益增长的需求。锂(Li)金属具有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1))和低的密度(0.59 g cm^(-3)),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密度锂电池最具前途的负极... 由于相对较低的能量密度,商用锂离子电池(LIB)难以满足便携式电子和电动汽车对储能设备能量密度日益增长的需求。锂(Li)金属具有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1))和低的密度(0.59 g cm^(-3)),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密度锂电池最具前途的负极之一,如Li-S和Li-O_(2)电池。然而,由于固态电解质界面层的不稳定,导致锂枝晶生长不可控和库伦效率低等问题,限制了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石墨烯基材料(GBMs)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节的孔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已被证明可以显著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综述了利用石墨烯基材料来保护锂金属负极的各种策略,并详细讨论了在锂金属保护中具有不同功能和作用的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文中还讨论了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用于锂金属负极中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锂金属负极 枝晶生长 表面化学 能量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极材料过渡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掌学谦 卢周广 黄苇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有机电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大、结构可设计性强、加工使用过程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二次电池的研究中。有机电极材料在氧化还原过程会产生具有不成对电子的自由基中间体,自由基中间体的稳定程度影响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 有机电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大、结构可设计性强、加工使用过程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二次电池的研究中。有机电极材料在氧化还原过程会产生具有不成对电子的自由基中间体,自由基中间体的稳定程度影响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调控自由基中间体的稳定性,从而优化有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对有机电极材料在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中间体进行了分类介绍,阐明了材料结构、自由基中间体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池 有机电极材料 过渡态 自由基中间体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电解液添加剂研究进展: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珊珊 郑翔 +7 位作者 王若 原铭蔓 彭威 鲁博明 张光照 王朝阳 王军 邓永红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9-292,共14页
随着新能源和动力系统应用的日益成熟,锂离子电池在未来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比能电池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并不断提出更高的性能要求。具有超高理论能量密度的硅材料被认为是缓解电动汽车行业里程焦虑的新一代负极材料,预示... 随着新能源和动力系统应用的日益成熟,锂离子电池在未来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比能电池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并不断提出更高的性能要求。具有超高理论能量密度的硅材料被认为是缓解电动汽车行业里程焦虑的新一代负极材料,预示着未来几年将是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应用的黄金时期。然而,硅在脱/嵌锂过程中会反复收缩膨胀(体积变化率约为300%),致使负极材料粉化、脱落,进而失去电接触,造成负极材料的失活;其次,循环过程中不断的体积变化会对其表面固体电解质界面层造成持续不断的破坏,因此难以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膜,这导致大量活性锂和电解液的消耗,最终导致容量快速衰减。本综述旨在从电解液添加剂在SEI形成和修饰、Lewis碱中和、溶剂化调控等作用机理角度对硅基负极界面恶化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硅基负极电解液添加剂的最新成果。此外,通过对氟、硅烷、酰胺、氰酸酯等官能团构效关系方面的深入讨论和比较,本综述还深入研究了电解液添加剂的设计问题,以激发读者的新思路和新想法,协助读者识别或者设计合成适用于硅基负极的电解液添加剂,为高比能电池的发展铺平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负极 电解液添加剂 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金纳米线拉伸塑性变形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16
作者 廉会彬 王占鑫 +2 位作者 翟亚迪 王立华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53,共7页
小尺寸金(Au)纳米线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之前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在常温下进行,不同低温下的研究较少。研究金纳米线在低温下塑性变形行为,能够为其低温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 小尺寸金(Au)纳米线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之前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在常温下进行,不同低温下的研究较少。研究金纳米线在低温下塑性变形行为,能够为其低温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菱形Au纳米线的力学行为,发现Au纳米线的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会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另外,Au纳米线的塑性变形机制受温度影响会发生转变。在175~350 K时,其塑性变形机制主要为Shockley偏位错发射导致纳米线形成大量层错,之后出现切变和过早颈缩。在50~140 K时则转变为以偏位错发射为主,首先形成平滑的孪晶界并发生迁移,之后形成交叉的孪晶界并继续迁移,过程中生成大量孪晶,最终产生40.16%的均匀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金纳米线 塑性变形 孪晶 面心立方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工艺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初熔温度的影响
17
作者 孙铭 王恒喆 +3 位作者 龙海波 毛圣成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4,共9页
固溶处理是消除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偏析的重要手段,而进行固溶处理的前提是具备合适的固溶窗口。随合金的发展,固溶窗口逐渐变窄,从而加大了固溶处理的难度。由于固溶窗口为动态窗口,其上限的初熔温度会随合金内部γ′相及共晶的溶解... 固溶处理是消除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偏析的重要手段,而进行固溶处理的前提是具备合适的固溶窗口。随合金的发展,固溶窗口逐渐变窄,从而加大了固溶处理的难度。由于固溶窗口为动态窗口,其上限的初熔温度会随合金内部γ′相及共晶的溶解而提高,因此开展固溶工艺对合金初熔温度影响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缺乏不同固溶工艺对合金初熔温度影响机制及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本文采用电子显微学为研究手段,对比研究了阶段式和连续式固溶处理对初熔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固溶处理会促进合金的均匀化行为,而均匀化程度随固溶工艺中高温下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均匀化效果越好的样品,其初熔温度提升更大,但是均匀化效果越好的合金内部也存在较多由“柯肯达尔效应”所诱发形成的固溶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固溶处理 初熔温度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粉末床熔融的熔道宽度与熔池温度的预测:一种新型数值模拟模型的提出与验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汉聪 汪润泽 +3 位作者 司婧雯 房淑晗 姚锡禹 严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7-1009,共13页
为了减少预测激光粉末床熔融熔道宽度与熔池峰值温度所需的计算资源,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精度高、计算资源消耗少、对常见合金材料适用的数值模拟模型。在保证模拟精度的情况下,采用此模型可以使计算成本降低2个数量级,对于Ti6Al4V合金、Al... 为了减少预测激光粉末床熔融熔道宽度与熔池峰值温度所需的计算资源,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精度高、计算资源消耗少、对常见合金材料适用的数值模拟模型。在保证模拟精度的情况下,采用此模型可以使计算成本降低2个数量级,对于Ti6Al4V合金、AlSi10Mg合金、316L合金和In 718合金,本模型对熔道宽度、熔池峰值温度的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值±标准差值分别为4.8%±3.1%和7.9%±3.6%,说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本研究提出的模型在保证较高模拟精度的情况下,可以大大降低激光粉末床熔融数值模拟的计算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床熔融 合金 数值模拟 计算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电流密度电解水析氧的NiF-NiSe/NF催化电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9
作者 凌瑞华 成华婧 +5 位作者 卢婉玉 崔景富 左子腾 李凝雪 廖卓然 杨浩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29,共6页
以原位硫化腐蚀泡沫镍表面得到的NiS/NF为前驱体,通过电沉积NiFe纳米颗粒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制备了NiFe-NiS/NF催化电极,采用SEM、EDS、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1 mol·L^(-1) KOH电解液中,NiFe... 以原位硫化腐蚀泡沫镍表面得到的NiS/NF为前驱体,通过电沉积NiFe纳米颗粒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制备了NiFe-NiS/NF催化电极,采用SEM、EDS、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1 mol·L^(-1) KOH电解液中,NiFe-NiS/NF催化电极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1 000 mA·cm^(-2)时的过电位分别为203 mV、350 mV;NiFe-NiS/NF催化电极具有优异的析氧反应(OER)性能,归因于其快的动力学反应速率、小的电荷转移电阻(R_(ct))和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的协同作用,此外,NiS薄膜在泡沫镍上的沉积显著增加了NiFe-NiS/NF催化电极的催化活性位点;NiFe-NiS/NF催化电极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测试24 h表现出良好的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过渡金属硫化物 析氧反应 硫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用聚氧化乙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雪连 李玉超 +3 位作者 战艳虎 王双双 廖成竹 卢周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7-184,共8页
钠离子电池用聚氧化乙烯(PEO)基固态电解质较有机液态电解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柔韧性和稳定性,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然而,PEO存在室温下易结晶,离子电导率低,成膜力学性能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广泛应用。文... 钠离子电池用聚氧化乙烯(PEO)基固态电解质较有机液态电解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柔韧性和稳定性,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然而,PEO存在室温下易结晶,离子电导率低,成膜力学性能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广泛应用。文中从钠盐选择和PEO基体改性两方面综述了钠离子电池用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在改善其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窗口和离子迁移数等性能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化乙烯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钠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