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40 位作者 徐玉杰 徐德厚 王亮 周学志 陈满 胡东旭 林海波 李先锋 胡勇胜 安仲勋 刘语 肖立业 蒋凯 钟国彬 王青松 李臻 康飞宇 王选朋 尹钊 戴兴建 林曦鹏 朱轶林 张弛 张宇鑫 刘为 岳芬 张长昆 俞振华 党荣彬 邱清泉 陈仕卿 史卓群 张华良 李浩秒 徐成 周栋 司知蠢 宋振 赵新宇 刘轩 梅文昕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9-2192,共44页
本文对2024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 本文对2024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储能又经历了高速发展的一年,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有重要进展。中国保持了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领域最为活跃的国家地位。中国机构和学者在储能领域发表SCI论文数、申请WIPO国际发明专利数、新增集成示范和产业化项目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新型储能装机功率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迎来历史性时刻,总体上中国储能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叉Trie树下电力监控分布式数据库安全访问混沌加密控制
2
作者 巩宇 胡文兴 +2 位作者 于亚雄 崔钰 刘轩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目的】电力监控系统承载着大量敏感信息,包括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电力负荷情况及用户用电信息等。这些数据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因此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性是电力监控系统的关键。分布式数据库作为电力监控系统的核心... 【目的】电力监控系统承载着大量敏感信息,包括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电力负荷情况及用户用电信息等。这些数据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因此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性是电力监控系统的关键。分布式数据库作为电力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处理速度快、数据存储量大等优势,但也面临着数据泄露、非法访问等安全隐患。【方法】为了增强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叉Trie树的电力监控分布式数据库安全访问混沌加密控制方法。采用SRP-6协议进行身份认证,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电力监控系统。SRP-6协议通过对身份信息的加密处理,有效防止了恶意攻击者伪造身份访问。在分布式数据库的环境中,密钥的管理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分布式系统涉及多个节点,且不同用户的权限和密钥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高效且安全的密钥管理机制。本文采用了二叉Trie树作为密钥管理结构,二叉Trie树是一种能够快速检索和存储密钥的高效数据结构,通过二叉Trie树的层次化结构,实现密钥的快速定位和分配。每个节点代表密钥管理中的一个步骤,叶节点则存储具体的加密密钥。通过这种树形结构,系统可以轻松管理大量的密钥,减少了密钥存储的冗余,同时提高了密钥分发的效率。二叉Trie树的使用也降低了密钥泄露的风险,增强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在密钥管理的基础上,引入混沌加密技术,结合Tent映射和Logistic映射两种混沌模型,用于生成加密数据所需的随机数和轮密钥。Tent映射通过折叠和扩展操作将输入值映射到[0,1)区间,而Logistic映射则通过迭代生成伪随机序列,两者共同构成了混沌加密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电力监控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被加密为不可预测的密文,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攻击者通过分析密文推导明文的难度。【结果】所提方法在增强加密强度和提高系统安全性的同时,还具备较好的性能。通过控制密文分布的频率,保证加密数据的均匀性,密文的分布频次能够保持在2800次以上。雪崩效应值超过0.524,证明了所提方法在数据加密方面的有效性。【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减少了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消耗,适合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叉Trie树 电力监控 分布式数据库 安全访问 混沌加密 SRP-6协议 TENT映射 LOGISTIC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3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40 位作者 徐玉杰 徐德厚 王亮 周学志 陈满 胡东旭 阎景旺 李先锋 胡勇胜 安仲勋 刘语 肖立业 蒋凯 钟国彬 王青松 李臻 戴兴建 张宇鑫 俞振华 宋振 彭煜民 马一鸣 郭欢 王星 周鑫 胡傲伟 张弛 相佳媛 张浩 刘为 岳芬 张长昆 谢飞 夏恒恒 杨重阳 邱清泉 艾巍 李浩秒 刘轩 梅文昕 李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9-1397,共39页
本文对2023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 本文对2023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储能新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结果表明,2023年中国储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保持了全球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最为活跃的国家地位,中国在储能领域发表SCI论文数、申请专利数、装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展望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有望继续高速发展,同时总体上需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声-振模态结合的抽水蓄能机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列豪 巩宇 +3 位作者 张勇军 安禹铮 蒋崇颖 廖美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为解决抽水蓄能机组轴承磨损故障难以监测和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声振数据的双模态神经网络机组轴承诊断模型。首先分析了抽水蓄能机组声振特性,融合相似软阈值对奇异值分解去噪方法进行改进,有效消除非接触式传感器固有噪声干扰。... 为解决抽水蓄能机组轴承磨损故障难以监测和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声振数据的双模态神经网络机组轴承诊断模型。首先分析了抽水蓄能机组声振特性,融合相似软阈值对奇异值分解去噪方法进行改进,有效消除非接触式传感器固有噪声干扰。其次提出逆巴克频谱变换方法,并结合巴克频谱变换和格拉姆角和场变换等特征工程技术,提取机组轴承的声纹和振动特征图。通过融合相对位置编码的自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可分离卷积,建立特征图传递网络。同时运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搭建了时序数据传递网络,并以平行网格架构构建了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实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为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轴承监测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机组 声-振模态 奇异值分解 特征工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弛豫电压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分级检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丘恒越 田凌 旷永红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41,共10页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在运行过程中的内短路故障检测效率,提出基于弛豫电压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分级及检测方法。首先根据内短路电池暂停放电后的弛豫电压曲线特征,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电池内短路等级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结果,提出相...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在运行过程中的内短路故障检测效率,提出基于弛豫电压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分级及检测方法。首先根据内短路电池暂停放电后的弛豫电压曲线特征,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电池内短路等级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结果,提出相应的电池内短路故障检测方法。对于中期内短路电池,立即令其退出电池系统;对于早期内短路电池,利用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ing,KF)算法实时计算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偏差;对于无短路电池,保持原检测措施。最后对所提分类及检测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的正确率受弛豫电压序列的采样总时间长度和采样间隔时间影响,增加恒流恒压充电阶段获取的特征数据能进一步提高内短路分类结果的正确率,实时检测电池SOC偏差的方法能及时发现异常的早期内短路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内短路 弛豫电压 荷电状态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8
6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53 位作者 徐玉杰 陈满 王亮 戴兴建 徐德厚 唐西胜 李先锋 胡勇胜 马衍伟 刘语 苏伟 王青松 陈军 卓萍 肖立业 周学志 冯自平 蒋凯 尉海军 唐永炳 陈人杰 刘亚涛 张宇鑫 林曦鹏 郭欢 张涵 张长昆 胡东旭 容晓晖 张熊 金凯强 姜丽华 彭煜民 刘世奇 朱轶林 王星 周鑫 欧学武 庞全全 俞振华 刘为 岳芬 李臻 宋振 王志峰 宋文吉 林海波 李杰才 易斌 李福军 潘新慧 李丽 马一鸣 李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6-1552,共37页
本文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 本文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储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有重要进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最活跃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EMS数据备份方案 被引量:7
7
作者 余静 麦绍辉 刘立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01-104,共4页
数据备份是任何自动化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项目。能量管理系统(EMS)对备份的数据量、备份的版本、备份及恢复的时间有其特殊的需求,而常用的商用备份工具不能满足EMS的运行需求,同时,目前的商用备份软件不支持时间序列数据库。... 数据备份是任何自动化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项目。能量管理系统(EMS)对备份的数据量、备份的版本、备份及恢复的时间有其特殊的需求,而常用的商用备份工具不能满足EMS的运行需求,同时,目前的商用备份软件不支持时间序列数据库。文中对电力系统EMS数据备份方案进行研究,制定出一套符合电力系统安全生产要求的备份及恢复策略,并已在南方电网网调EMS中投入实际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系统 备份 恢复 实时 时间序列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学性能的发电机线棒主绝缘热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育林 刘向东 +2 位作者 韩佳轩 王韦玉 金海云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5-50,共6页
抽水蓄能发电机组长期运行过程中的热效应会对定子线棒主绝缘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18kV抽水蓄能机组发电机VPI定子线棒为研究目标,制备试样并设计热老化方案,通过介电性能测试、电导测试及击穿特性测试,探究定子绝缘在不同热老化温... 抽水蓄能发电机组长期运行过程中的热效应会对定子线棒主绝缘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18kV抽水蓄能机组发电机VPI定子线棒为研究目标,制备试样并设计热老化方案,通过介电性能测试、电导测试及击穿特性测试,探究定子绝缘在不同热老化温度、不同热老化周期下的电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定子线棒弯曲段试样出现了较为明显且完整的损耗峰,在热老化过程中,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频谱整体随着老化周期的增加呈现增大趋势,其中弯曲段试样的介电常数随频率升高出现阶梯性下降趋势。随着老化的进行,试样的电导率逐渐上升,吸收比与极化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直线段试样和弯曲段试样的击穿强度均不断降低,其中弯曲段试样的击穿强度下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线棒 电学性能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连接管水力特性研究
9
作者 郑晶星 吴含 +4 位作者 付山 白齐健 王天兴 王梦飞 郭文成 《水电能源科学》 2025年第7期162-166,共5页
连接管作为抽水蓄能电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管道水击波传播特性与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首先构建设有长连接管调压室的抽水蓄能电站的三维模型,然后对连接管处流场流态情况进行模拟,对比不同结构连接... 连接管作为抽水蓄能电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管道水击波传播特性与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首先构建设有长连接管调压室的抽水蓄能电站的三维模型,然后对连接管处流场流态情况进行模拟,对比不同结构连接管的管道水击波特性,揭示了调压室连接管长度、管径及连接管阻抗孔形式对管道水击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接管长度的增加,水击穿室系数不断增大;随着连接管管径的增加,水击穿室系数则不断减小,但减小的幅度逐渐降低;单独设置上阻抗孔的最大水击压力更小,随着阻抗孔孔径增大,水击穿室系数不断减小,减小的幅度也在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调压室 连接管 CFD 水击波 水击穿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不同连接管体型的调压室阻抗特性研究
10
作者 郑智 白齐健 +4 位作者 张轩 吴含 王梦飞 朱亮 郭文成 《水电能源科学》 2025年第8期171-175,共5页
连接管体型的变化会改变调压室的阻抗特性,对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连接管体型对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首先建立设有不同体型连接管的调压室三维模型,对各体型调压室进行过渡过程计算... 连接管体型的变化会改变调压室的阻抗特性,对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连接管体型对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首先建立设有不同体型连接管的调压室三维模型,对各体型调压室进行过渡过程计算,从三维角度分析过渡过程中连接管处流态情况,对比各体型调压室涌浪水位和水头损失情况。结果表明,连接管长度增大和连接管管径增大都会使调压室涌浪的幅值减小、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增大;同时设置上阻抗孔和下阻抗孔的调压室体型水位波动最小,单独设置上阻抗孔的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最大,单独设置下阻抗孔的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连接管 调压室涌浪 水头损失系数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蓄电站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布置水头损失特性研究
11
作者 刘学山 英鹏涛 +4 位作者 吴含 白齐健 刘紫蕊 黄敏 郭文成 《水电能源科学》 2025年第9期171-175,共5页
抽水蓄能电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基础设施。针对抽蓄电站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布置方案,运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其水头损失特性开展研究。首先建立上游进水口到机组进口的三维模型,然后分析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不结合布置... 抽水蓄能电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基础设施。针对抽蓄电站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布置方案,运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其水头损失特性开展研究。首先建立上游进水口到机组进口的三维模型,然后分析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不结合布置体型下的水力特性,最后探讨结合布置体型下转弯段直径、阻抗孔孔径等对水头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布置与不结合布置体型压力分布较为相似,结合布置体型没有恶化水力学特性,反射水锤效果较好。结合布置体型下,转弯段直径和阻抗孔直径越大,水头损失系数越小。研究结果可为抽水蓄能电站新型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调压室 结合布置 水头损失系数 阻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