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电网谐波源信息未知条件下的监测装置优化配置方法
1
作者 汪颖 李元聪 +3 位作者 刘育权 肖先勇 张华赢 陈韵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62-174,共13页
配电网非线性设备的广泛接入,导致多谐波源在网内共存,进行谐波治理的前提是通过安装监测装置以明确谐波信息。但是,在监测装置配置决策时,通常会面临配电网谐波源信息未知的场景。提出一种监测装置优化配置方法,兼顾谐波溯源精确性与... 配电网非线性设备的广泛接入,导致多谐波源在网内共存,进行谐波治理的前提是通过安装监测装置以明确谐波信息。但是,在监测装置配置决策时,通常会面临配电网谐波源信息未知的场景。提出一种监测装置优化配置方法,兼顾谐波溯源精确性与配置经济性,实现在上述场景下的监测装置最优配置。首先,提出一种多场景谐波电流样本生成方法,构建计算量较低的节点谐波电流关联模型,实现快速、大量地生成谐波电流样本,解决谐波源信息未知状态下的样本缺失问题。其次,提出节点谐波源敏感度计算方法,解决多谐波源相互作用下节点关联性的刻画问题。再次,提出基于敏感度的监测装置配置方法,构建敏感度集中性与分散性约束条件,解决冗余配置问题。最后,基于IEEE33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配置的监测装置数量仅占节点总数的21.8%,验证了其正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配置 支持向量回归 敏感度计算 数据生成 谐波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区域电力碳排放趋势与预测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旭东 林振福 +1 位作者 黄彦璐 陈炎森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0,共6页
以南方电网管辖的五省区2011—2020年的数据为基础,借助STIRPAT模型评估南方区域电力碳排放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本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均会显著增加本地区的碳排放,本地区的技术进步会显著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其他地区的人口增长... 以南方电网管辖的五省区2011—2020年的数据为基础,借助STIRPAT模型评估南方区域电力碳排放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本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均会显著增加本地区的碳排放,本地区的技术进步会显著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其他地区的人口增长会显著增加本地区的碳排放,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会显著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其他地区的技术变化不会显著影响本地区的碳排放。进一步运用Holt双指数平滑模型预测2021—2025年电力碳排放变化趋势,发现未来广东一直是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地,广西和云南始终是较大的碳排放来源地,贵州和海南的碳排放地位越来越低;未来广东的碳排放呈现较为稳定增长的趋势,广西和云南的碳排放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海南的碳排放增长较慢,贵州的碳排放下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电力行业 减碳措施 碳排放权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配电网弹性提升的多端口E-SOP分布鲁棒优化配置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志勇 黄缙华 +1 位作者 赵伟 曾瑞江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1-549,共9页
为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渗透的配电网在小概率-高损失极端事件下的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鲁棒优化的多端口智能储能软开关(E-SOP)配置模型。首先,构建含多端口E-SOP的配电网运行模型;进而,采用KL散度构建新能源机组出力模糊集,并以投资成... 为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渗透的配电网在小概率-高损失极端事件下的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鲁棒优化的多端口智能储能软开关(E-SOP)配置模型。首先,构建含多端口E-SOP的配电网运行模型;进而,采用KL散度构建新能源机组出力模糊集,并以投资成本与配电网失负荷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E-SOP双层三阶段分布鲁棒规划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实现分布鲁棒模型的拆分求解。最后,在IEEE 33节点算例中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E-SOP可有效提升储能对不同馈线的功率支撑能力,从而增强配电网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鲁棒优化 储能 智能软开关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流的南方区域电力碳排放核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振福 黄彦璐 +1 位作者 胡旭东 陈炎森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14,共6页
选取南方区域省份发电量、用电量以及跨省电力调度数据,构建基于电力流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对合理核算中国电力碳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电排放与用电排放的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是否考虑跨省调度的用电排放核算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 选取南方区域省份发电量、用电量以及跨省电力调度数据,构建基于电力流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对合理核算中国电力碳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电排放与用电排放的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是否考虑跨省调度的用电排放核算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电力流核算碳排放的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地明晰电力碳排放权责,使核算结果更加准确科学。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合理划分电力行业碳排放权责、提高区域碳排放因子的更新频率、优化区域碳排放因子的测算方法、大力推进电力能源转型等政策建议,以期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电力流 电力生产侧 电力消费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碳耦合模型的微能源网源荷协同优化调度研究
5
作者 许世杰 胡邦杰 +1 位作者 赵亮 王沛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共12页
目前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侧注重源侧减碳手段,而忽略荷侧低碳潜力以及源荷协同的降碳能力。以耦合电-热-气的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能碳耦合模型的异质能流系统源荷协同的优化调度方法,搭建基于源荷协同过程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优... 目前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侧注重源侧减碳手段,而忽略荷侧低碳潜力以及源荷协同的降碳能力。以耦合电-热-气的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能碳耦合模型的异质能流系统源荷协同的优化调度方法,搭建基于源荷协同过程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优化调度框架。源侧采用可调热电比的热电联产机组耦合电制热设备供能,并考虑能源站中各机组的动态碳排特性;网侧利用碳排放流理论建立电-热两种能源的能碳耦合模型,并将获得的碳势分布传递给荷侧;荷侧依据碳信息并考虑分时能价影响,引导负荷实时调整用能行为进行低碳需求响应,并将更新后的负荷反馈给源侧重新优化各机组出力,从而实现源荷协同。通过对改进的IEEE 33节点电网和Barry岛32节点热网组成的微能源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碳耦合模型 微能源网 源荷协同 优化调度 可调热电比 动态碳排特性 低碳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低复杂度少保守性的并联分数阶逆变器系统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杨铎烔 林振福 +2 位作者 聂智杰 张子昊 曾博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三电平T型换流器(three-level T-type converter,3LT^(2)C)与LCL滤波器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被广泛使用。最近研究表明,由于LCL滤波器的电感和电容的分数特性,分数阶模型在描述LCL-3LT^(2)C变换器的静态和动态行为方面比整数阶模型具... 三电平T型换流器(three-level T-type converter,3LT^(2)C)与LCL滤波器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被广泛使用。最近研究表明,由于LCL滤波器的电感和电容的分数特性,分数阶模型在描述LCL-3LT^(2)C变换器的静态和动态行为方面比整数阶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为了评估并网分数LCL-3LT^(2)C(FLCL-3LT^(2)C)的稳定性,通常采用分数阶阻抗模型;然而,由于分数微积分的存在,特征方程的整体阶次会增加,从而导致高处理器计算负荷。此外,现有的特征值估计方法在特征值取值范围精度方面存在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strowski定理的低复杂度和较少保守性的稳定性判据,该准则根据系统环路增益矩阵确定关键稳定点。首先,在不平衡电网下建立了单个和多并联F3LT^(2)C的分数序列导纳模型。其次,通过Ostrowski定理确定了系统的临界稳定点。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分数模型的建模准确性,以及提出的低复杂度和少保守性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裕度 T型并网变流器 分数阶电感和电容 Gershgorin定理 Ostrowski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倾斜效应研究
7
作者 韦杰 王志明 +6 位作者 田兵 张伟勋 卢星宇 李远 罗星恒 易真翔 秦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8,共7页
主要针对智能电网、海上浮标等容易发生倾斜状态的应用场景,研究了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输出性能,并对带有空气动力学壳罩的传感器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和风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风向测量误差和仿真误差均较小,但风速... 主要针对智能电网、海上浮标等容易发生倾斜状态的应用场景,研究了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输出性能,并对带有空气动力学壳罩的传感器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和风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风向测量误差和仿真误差均较小,但风速测量误差却远大于仿真误差。进一步分析可知,其原因是传感器在封装时其外壳容易产生倾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3D打印技术实现一体化的封装外壳。测试结果表明,在±20°以内的倾斜状态下,优化后传感器的风速、风向测量误差分别满足±(0.3+5%v)m/s、±3°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风速风向传感器 热式 倾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掺氢微能源网低碳经济调度
8
作者 王沛 张汉清 +2 位作者 杨楠 邰能灵 赵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3,共8页
为了实现微能源网(MEG)的低碳经济运行,抑制风光出力给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重点考虑氢能制、储、用各环节与MEG的耦合关系,建立考虑绿电-电解-掺氢转换过程的MEG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预测控制调度策略。通过夏、冬典型... 为了实现微能源网(MEG)的低碳经济运行,抑制风光出力给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重点考虑氢能制、储、用各环节与MEG的耦合关系,建立考虑绿电-电解-掺氢转换过程的MEG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预测控制调度策略。通过夏、冬典型日的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基于多个典型场景验证氢能交互和阶梯碳价的引入可有效引导MEG低碳经济运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燃机掺氢比和碳基价的增大均会提高系统运行成本,有效降低系统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能源网 掺氢燃机 模型预测控制 阶梯碳交易 低碳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流向与注入功率因子的PMU与RTU融合方法
9
作者 张喜铭 李卓环 +3 位作者 林志达 张子昊 徐欢 周长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149,共11页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线潮流计算依赖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数据,针对现有以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RTU)为数据源主体的量测体系,提出一种RTU数据同步对时及升频重建方法。首先,寻找PMU...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线潮流计算依赖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数据,针对现有以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RTU)为数据源主体的量测体系,提出一种RTU数据同步对时及升频重建方法。首先,寻找PMU直接测点至不可测点的最优路径,构建最优数据流向;然后,考虑两种量测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将量测信息最接近的时刻作为RTU数据同步对时的采样时刻对齐于PMU数据,并根据注入功率因子生成采样周期与PMU相同的RTU高密度伪量测;最后,基于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算例仿真验证所提出的基于数据流向与注入功率因子的PMU与RTU融合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解决RTU数据同步对齐于PMU数据以及升频重建为与PMU采样周期相同的RTU伪量测数据的问题,为在线潮流计算奠定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量测量单元 在线潮流 同步对时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PbTiO_(3) Content Variation on High-power Performance of PMN-PT Single Crystal
10
作者 WANG Xiaobo ZHU Yuliang +3 位作者 XUE Wenchao SHI Ruchuan LUO Bofeng LUO Chengtao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0-846,I0017,共8页
Lead magnesium niobate-lead titanate(PMN-PT)piezoelectric single crystals are widely utilized due to their outstanding performance,with varying compositions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their properties.While application o... Lead magnesium niobate-lead titanate(PMN-PT)piezoelectric single crystals are widely utilized due to their outstanding performance,with varying compositions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their properties.While application of PMN-PT in high-power settings is rapidly evolving,material parameters are typically tested under low signal conditions(1 V),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PT(PbTiO_(3))conten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PMN-PT single crystals under high-power conditions remain unclear.This study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high-power testing platform using the constant voltage method to evaluate performance of PMN-PT single crystals with different PT contents under high-power voltage stimulation.Using crystals sized at 10 mm×3 mm×0.5 mm as an example,this research explored changes in material parameters.The results exhibit that while trend of the parameter changes under high-power excitation was consistent across different PT contents,degree of the change varied significantly.For instance,a PMN-PT single crystal with 26%(in mol)PT content exhibited a 25%increase in the piezoelectric coefficient d_(31),a 13%increase in the elastic compliance coefficient s_(11)^(E),a 17%increase in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coefficient k_(31),and a 73%decrease in the mechanical quality factor Q_(m) when the power reached 7.90 W.As the PT content increased,the PMN-PT materials became more susceptible to temperature influences,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power tolerance and more readily reaching the depolarization temperatures.This led to loss of piezoelectric performance.Based on these findings,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impact of PT content on performance of PMN-PT single crystals under high-power applications has been established,providing reliable data to support design of sensors or transducers using PMN-PT as the sensitive el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single crystal PMN-PT high-power testing constant voltage method material para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
11
作者 徐振恒 郭世琦 +1 位作者 吕前程 董蕾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实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局部放电(PD)现象的高精度检测,针对现有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绝缘气体泄露风险、影响GIS内部电场分布、不能准确进行放电量测量等,提出了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该传感器由螺旋... 为了实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局部放电(PD)现象的高精度检测,针对现有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绝缘气体泄露风险、影响GIS内部电场分布、不能准确进行放电量测量等,提出了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该传感器由螺旋电感构成并安装于GIS观察窗内部。位于GIS外部的读出线圈以无线方式读取传感器信号。所提出的方案具有可行性,且未引起GIS内部电场过度畸变。通过实验室中建立的测试系统,将该传感器与商用特高频传感器进行对比,所提出的传感器信号峰值约为UHF传感器的2倍,并且LC局部放电传感器精度高达1.12 pC。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展示了LC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的出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传感器 局部放电检测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放电量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动能的风电场自适应频率主动支撑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2
作者 俞靖一 葛俊 +3 位作者 杨铎烔 王鹏宇 程凯 杨苹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39,共9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电力系统的惯性和抗扰能力逐渐下降,系统的频率稳定问题愈发严峻。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转子动能的风电场自适应频率主动支撑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一种参与因子,根据风电场的平均转子转速确定风电场参与频率支... 随着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电力系统的惯性和抗扰能力逐渐下降,系统的频率稳定问题愈发严峻。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转子动能的风电场自适应频率主动支撑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一种参与因子,根据风电场的平均转子转速确定风电场参与频率支撑的程度,自适应调整风电场惯性响应参数和频率下垂控制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风电机组的实时可用转子动能,对风电场的调频功率进行动态分配,风电机组则通过释放转子动能参与频率支撑,其可以充分发挥转子动能较多的机组的频率支撑能力,并避免转速低的风电机组过度参与调频。在频率支撑结束后,采用分阶段的转子转速恢复方法恢复机组转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根据风电场的运行状态和风电机组可用转子动能自适应调整有功输出功率,不仅可以实现系统频率的有效支撑,还可以避免频率的二次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转子动能 参与因子 自适应 频率主动支撑 频率二次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负荷预测的配用电终端算力供需动态均衡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明 李晓华 +3 位作者 蔡泽祥 蔡田田 梁旭冉 陈柏旭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60,共9页
配电网侧海量分布式对象的持续涌入令配用电终端基于确定边界配置转变为柔性资源配置,该转变是在终端有限资源的基础上适应更广泛对象接入的可行保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计算负荷预测的配用电终端算力供需动态均衡方法,在配用电终端柔... 配电网侧海量分布式对象的持续涌入令配用电终端基于确定边界配置转变为柔性资源配置,该转变是在终端有限资源的基础上适应更广泛对象接入的可行保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计算负荷预测的配用电终端算力供需动态均衡方法,在配用电终端柔性配置转变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配用电业务与终端供需配合时的计算负担影响,提高终端针对计算负担的平衡能力与稳定能力,实现资源的充分挖掘利用,以适应未来更广泛的对象接入。根据配用电业务的时移特性与调整策略,建立计算负荷模型;基于配用电业务计算负荷曲线的“季节性”特征,构建结合三次指数平滑与迭代马尔可夫链修正的区段预测模型;根据算力资源的交互关系,并结合业务调整策略的划分特点与计算负荷曲线特点,建立配用电业务算力资源均衡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建预测模型所获区段标准差值满足预测精度要求,所提均衡方法有效降低了算力资源的不平衡度,表现出良好的计算负担削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用电业务 计算负荷 三次指数平滑 迭代马尔可夫链修正 算力资源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缆铜编织带穿错零序TA的配网故障跳闸案例分析
14
作者 石强 李智斌 +4 位作者 秦勇华 江开龙 史东谷 徐雨 徐钰涵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0期16-19,共4页
针对一起10 kV配网接地短路故障,加之电缆铜编织带穿接零序TA错误而引起自愈系统误判,出现越级跳闸事件的典型案例。首先,对故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开展检修工作,完成了铜编织带穿接TA的接线整改和验收。然后,为消除地网接地不良的影响... 针对一起10 kV配网接地短路故障,加之电缆铜编织带穿接零序TA错误而引起自愈系统误判,出现越级跳闸事件的典型案例。首先,对故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开展检修工作,完成了铜编织带穿接TA的接线整改和验收。然后,为消除地网接地不良的影响,对相关配电房的地网实施了接地电阻的验收和检测。最后,为避免不必要的停电检修,开展了基于电缆内窥镜的铜编织带TA接线带电检测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保障了配网设备安稳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跳闸 配网自愈系统 电缆铜编织带 接地电阻 电缆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