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 Mvar超导同步调相机总体电磁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史正军 宋彭 +3 位作者 宋萌 梅桂华 李力 瞿体明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1,共6页
高温超导同步调相机具有响应速度快、同步电抗小等优异的无功补偿性能,本文介绍和分析了10 Mvar高温超导同步调相机的总体电磁设计。该调相机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1 kV和525 A,定子采用无磁性齿水冷绕组。励磁绕组采用10 mm宽的REBC... 高温超导同步调相机具有响应速度快、同步电抗小等优异的无功补偿性能,本文介绍和分析了10 Mvar高温超导同步调相机的总体电磁设计。该调相机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1 kV和525 A,定子采用无磁性齿水冷绕组。励磁绕组采用10 mm宽的REBCO高温超导带材绕制而成,工作温度为30 K,采用冷氦气冷却,额定空载电流为375 A,气隙磁密1.4 T。空载时REBCO绕组上的最大磁密为3.05 T。对阻尼屏蔽层的分析表明其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特性,需要更为深入的设计。为分析无功补偿特性进行了简单的电路仿真,当满载励磁电流为428 A时,该超导调相机可实现10 Mvar的无功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电机 超导同步调相机 REBCO超导线圈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堆线的堆叠方式对高温超导管内电缆导体临界电流的影响
2
作者 沈剑侠 李柱永 +3 位作者 席东民 张龙 宋萌 夏亚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08-113,共6页
为了提高超导缆线的结构性能,将利用2mm宽的超导带材形成窄堆线,并将其嵌入到开槽铝管中,制备成一种基于窄堆线的高温超导管内电缆导体。通过临界电流测量实验,研究了不同带材根数和不同扭绞节距对高温超导管内电缆导体临界电流的影响... 为了提高超导缆线的结构性能,将利用2mm宽的超导带材形成窄堆线,并将其嵌入到开槽铝管中,制备成一种基于窄堆线的高温超导管内电缆导体。通过临界电流测量实验,研究了不同带材根数和不同扭绞节距对高温超导管内电缆导体临界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扭绞节距一定时,带材堆叠根数越多,临界电流折损率越大;当扭绞节距最小为100mm时,超导窄堆线依旧能保持良好超导特性,且临界电流未发生较大折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窄堆线 堆叠方式 管内电缆导体 临界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中聚四氟乙烯冲击沿面闪络的极性效应
3
作者 李力 宋萌 史正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2,共5页
为了探究液氮浸渍下的沿面放电问题,对聚四氟乙烯在液氮环境中极不均匀电场下的沿面闪络电压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其极性效应表现出正极性脉冲下的沿面闪络电压普遍高于负极性时的规律。通过对闪络痕迹的分析,结合电场分布仿真和液氮中... 为了探究液氮浸渍下的沿面放电问题,对聚四氟乙烯在液氮环境中极不均匀电场下的沿面闪络电压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其极性效应表现出正极性脉冲下的沿面闪络电压普遍高于负极性时的规律。通过对闪络痕迹的分析,结合电场分布仿真和液氮中沿面闪络机理的理论研究,提出液氮环境中沿面闪络极性效应的表现与变压器油相反的原因是液氮介质极易气化,在闪络过程中气化层的形成较容易,而液氮介质相对于气化层内的氮气产生空间电离的程度要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环境 聚四氟乙烯 冲击沿面闪络 极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