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套卫星资料的ERA5全球小时降水频率评估
1
作者 李蓬生 李晓峰 杨崧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最近发布的新一代全球再分析资料集ERA5,提供了全球小时降水再分析值,为全球小时降水研究提供又一个数据参考。然而,目前针对ERA5小时降水频率的评估工作还较为有限。本研究采用多套全球卫星观测小时降水对ERA5小时降水的频率进行了评... 最近发布的新一代全球再分析资料集ERA5,提供了全球小时降水再分析值,为全球小时降水研究提供又一个数据参考。然而,目前针对ERA5小时降水频率的评估工作还较为有限。本研究采用多套全球卫星观测小时降水对ERA5小时降水的频率进行了评估。对比分析发现:尽管ERA5总降水量与卫星资料出现较好的一致性,但ERA5的小时降水频率约为卫星资料的2~3倍,呈现系统性偏高。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主要是由于ERA5大大高估了中、低强度降水事件的数量。其中,ERA5对弱降水频率的高估尤为明显,平均可达卫星降水频率的6倍;此外,ERA5对海洋降水频率的高估程度也大于陆地。ERA5小时降水频率的系统性高估问题对相关研究的潜在影响,尚在进一步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时降水 降水频率 卫星降水 ERA5 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霞崖壁的形成机制初探——以丹霞山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燕文 李宏卫 +2 位作者 程亮开 涂华 赖忠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3-116,共4页
丹霞地貌是种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彭华等,2020),在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剥落等地质营力的作用下(郭福生等,2020),形成高数十米至数百米的赤壁丹崖。丹霞崖壁与方山、石墙、石柱、石峰、丘陵、孤石、崩积堆和崩积巨石8类地貌... 丹霞地貌是种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彭华等,2020),在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剥落等地质营力的作用下(郭福生等,2020),形成高数十米至数百米的赤壁丹崖。丹霞崖壁与方山、石墙、石柱、石峰、丘陵、孤石、崩积堆和崩积巨石8类地貌共同组成典型的丹霞地貌。其中丹霞崖壁特指坡度>60°,高度>10 m的陡崖坡。以往丹霞地貌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丹霞崖壁的研究多关注崖壁上蜂窝状洞穴、顺层洞穴等微观形态的形成机制(彭华等,2014;陈留勤等,2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山 丹霞地貌 崖壁后退 崩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