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沙湾和湛江湾海洋牧场多种模式养殖区水质综合评价
1
作者 刘琦 李泳霖 +5 位作者 程树兴 招春旭 陈光仕 郭有俊 冼华琳 颜云榕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目的】厘清海洋牧场间及养殖模式间的水质变化规律,揭示养殖模式对海洋牧场海域水质影响。【方法】对流沙湾和湛江湾海洋牧场贝类吊养区、深水网箱区、鱼排养殖区、牡蛎养殖区进行4个季度的现场调查,利用水质综合评估法,结合Kruskal-W... 【目的】厘清海洋牧场间及养殖模式间的水质变化规律,揭示养殖模式对海洋牧场海域水质影响。【方法】对流沙湾和湛江湾海洋牧场贝类吊养区、深水网箱区、鱼排养殖区、牡蛎养殖区进行4个季度的现场调查,利用水质综合评估法,结合Kruskal-Wallis非参数分析比较海洋牧场不同养殖模式间水质参数和水质综合指数(WQI)评估结果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WQI评估结果的主导指标。【结果】4次调查结果显示,除雨季前期,流沙湾海洋牧场pH和溶解氧(DO)浓度呈高于湛江湾的趋势,总无机氮(TIN)浓度、活性磷酸盐(PO43-)浓度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结果均呈相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WQI评价结果显示流沙湾海洋牧场水质显著优于湛江湾(P<0.05)。贝类吊养区水质评价结果最优,均为优秀和良好等级;深水网箱和鱼排养殖区水质评价结果次之,良好等级为主导;牡蛎养殖区水质评价结果较差。DO和营养盐浓度差异是造成水质评价结果差异的核心因素(P<0.05)。【结论】不同海洋牧场间水质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受海域自然特征和周边陆域人类活动强度的综合影响。贝类吊养、深水网箱和鱼排养殖等模式养殖区尽管对海域水体造成一定影响,但尚在海水自净能力范围内。牡蛎养殖区水体受上游河流污染注入而水质较差,对区域养殖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养殖模式 水质综合评价 雷州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