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海洋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框架研究
1
作者 王漪 何隆 +3 位作者 符昱 姜晓轶 蒋冰 王蕾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4,共7页
文章梳理了数据安全治理的基本理念,总结了当前我国海洋科学数据安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指出海洋科学数据安全的基本特征,提炼出数据生命周期下的安全过程域及各过程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以海洋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为核心,从治理目标、... 文章梳理了数据安全治理的基本理念,总结了当前我国海洋科学数据安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指出海洋科学数据安全的基本特征,提炼出数据生命周期下的安全过程域及各过程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以海洋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为核心,从治理目标、安全能力维度和治理体系3个层面构建了海洋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框架,并提出具体安全策略,为提升我国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安全治理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数据 数据安全治理 数据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
2
作者 李圳 袁华荣 +4 位作者 冯雪 陈钰祥 舒黎明 陈丕茂 余景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6-1955,共10页
【目的】探究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为南海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增殖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外伶仃岛设置10个调查站点,分别于2020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调查。温度、盐度和p... 【目的】探究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效应,为南海近岸渔业资源保护、增殖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外伶仃岛设置10个调查站点,分别于2020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调查。温度、盐度和pH分别采用温度计、盐度计和pH计现场测定,溶解氧浓度使用碘量滴定法现场测定。溶解无机氮浓度采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镉柱还原法测定,磷酸盐浓度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采用全片计数法进行定量计数并结合水体体积换算得到浮游植物密度,以个体数表示浮游动物密度。渔业资源调查采用底拖网单拖渔船进行。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对环境因子进行共线性检验,剔除高共线性变量,并进行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和模型评价,分析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结果】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盐度、温度和溶解氧浓度VIF>10,存在严重共线性,最终保留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浓度、深度、pH、溶解无机氮浓度、磷酸盐浓度、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密度用于构建GAM模型。影响因子筛选结果显示,溶解氧浓度是影响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最主要因子,贡献率为25.3%,其次为叶绿素a浓度(24.5%)和浮游动物密度(16.3%),深度对CPUE的贡献率最低(6.3%)。GAM分析结果显示,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溶解氧浓度6.700~8.100 mg/L,叶绿素a浓度0.500~1.200 mg/m^(3),浮游动物密度230.000~450.000 pcs/m^(3),深度6.500~10.000 m的海域。CPUE随溶解氧浓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CPUE随叶绿素a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CPUE随浮游动物密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CPUE随深度升高逐渐降低。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在春季和秋季渔业资源空间分布均表现出一定规律性,主要集中在岛礁东部与南部海域,且秋季的CPUE高于春季。春季渔业资源主要分布于外伶仃岛近岸南部和东部海域。秋季渔业资源则更多集中在近岸东部海域,该区域的CPUE水平较高。【结论】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受各项环境因子的协同调控,溶解氧浓度是最关键的驱动因子,其次为叶绿素a浓度、浮游动物密度和深度。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在秋季高于春季,主要聚集于岛礁东部与南部海域。渔业资源存在季节性变化趋势,伏季休渔制度对牧场生态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伶仃海洋牧场 渔业资源 环境效应 广义可加模型(GAM) 共线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沿海城市准自然实验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推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贺义雄 张德杰 李春林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4,共12页
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点内容之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可以为海洋经济更好发展提供新引擎。本文通过整理2006-2021年我国沿海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检验自由贸易试... 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点内容之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可以为海洋经济更好发展提供新引擎。本文通过整理2006-2021年我国沿海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检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显著促进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贝肯分解检验、PSM-DID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科技能力、涉海劳动投入、海洋固定资产投资和海洋经济政策等也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小城市和北方城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在大城市和南方城市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的逻辑关联,探究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海洋经济提供了证据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海洋经济 多期DID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的多尺度残差U-Net的海洋中尺度涡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丽娜 孙阳 +2 位作者 张红春 王旭东 董昌明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6,共13页
海洋中尺度涡是一类重要的海洋现象,其特征是海洋中的螺旋运动,伴随着海水温度、营养物质以及能量的输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的气候变化起着重要影响。因此,海洋涡旋的智能识别成为海洋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海洋中尺度涡数量众多且... 海洋中尺度涡是一类重要的海洋现象,其特征是海洋中的螺旋运动,伴随着海水温度、营养物质以及能量的输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的气候变化起着重要影响。因此,海洋涡旋的智能识别成为海洋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海洋中尺度涡数量众多且大小不同,存在检测精度不高问题。为了提高海洋中尺度涡的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的多尺度残差U-Net的海洋涡旋检测模型(dual cross-attention-pyramid spilt attention-Res U-Net, DCA-PRUNet)。该模型采用基于注意力的编解码器结构。编解码结构中,引入金字塔分割注意力(pyramid spilt attention,PSA)以提取多尺度特征,并捕获不同涡旋的特征信息;此外,为了解决网络过深导致模型无法训练的问题,引入残差学习模块。同时,为了使解码器更好地恢复涡旋细节信息,引入双交叉注意力模块(dual cross-attention, DCA)捕获编码器各个阶段的特征依赖。选取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平面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与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数据进行建模,实验结果表明DCA-PRUNet涡旋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5.12%,F1分数达到91.21%,显著优于现有的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涡旋 深度学习 金字塔分割注意力 残差学习 双交叉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深水工程勘察挑战与案例分析
5
作者 冯湘子 李昱霏 +1 位作者 王微微 王大伟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10,共11页
在海洋石油工程向深水迈进过程中,海洋工程勘察从业者关注到具有潜在威胁的地质现象,发现了若干与浅水区域具有明显差异的独特地质灾害,对钻井平台就位、导管架平台和浮式平台设计、海底管缆路由优选,均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多个深... 在海洋石油工程向深水迈进过程中,海洋工程勘察从业者关注到具有潜在威胁的地质现象,发现了若干与浅水区域具有明显差异的独特地质灾害,对钻井平台就位、导管架平台和浮式平台设计、海底管缆路由优选,均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多个深水海洋工程勘察案例,通过对工程物探调查、工程地质调查及海洋环境调查数据分析,阐述深水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对海洋工程影响,优化海洋工程设计方案。研究表明,深水区广泛发育沙波、陡坎、硬质海底、断层、海底峡谷、块体搬运沉积体(mass transport deposits,MTDs)等地貌和灾害类型,采用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等近底潜载调查方式,可以获取厘米级分辨率的调查成果,结合船载调查数据和土工试验数据,能够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与海底浅地层划分,为海洋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海底地形地貌 浅层地质灾害 油气田开发 海底管道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春季渔业资源生物碳储量初探
6
作者 魏文迪 冯雪 +2 位作者 袁华荣 黎小国 陈丕茂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0,共10页
海洋牧场是碳汇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评估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的渔业资源生物储碳情况,利用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春季拖网调查数据分析渔业资源现状,对渔业资源生物碳含量进行测定,并估算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生物碳储量。结果显示,珠海外伶... 海洋牧场是碳汇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评估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的渔业资源生物储碳情况,利用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春季拖网调查数据分析渔业资源现状,对渔业资源生物碳含量进行测定,并估算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生物碳储量。结果显示,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春季渔业资源生物量为4 505.48 kg,资源密度为458.34 kg·km^(-2),资源密度比对比区高23.34%。硬骨鱼纲的渔业资源生物湿样含碳率为6.53%~17.02%,软骨鱼纲为8.55%~10.19%,甲壳纲为6.70%~11.84%,头足纲为6.48%~9.89%,双壳纲为27.04%~27.39%。珠海外伶仃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生物碳储量为495.63 kg,碳密度为50.42 kg·km^(-2),碳密度比对比区高46.40%;碳密度排序为:增殖放流区>新人工鱼礁区>旧人工鱼礁区>对比区。初步分析认为,应根据不同渔业资源生物含碳率的差异性,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手段调整渔业资源结构,提高海洋牧场的储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碳含量 碳储量 渔业资源 外伶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张东方 陈昊翔 +3 位作者 刘国强 范志宏 熊建波 王胜年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39,共3页
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服役环境恶劣,耐久性问题突出。针对我国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数据体量大、数据类别多、分散性大等问题,基于现行耐久性评估规范及数据基础,构造了涵盖工程调查、原型观测为主要数据来源的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 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服役环境恶劣,耐久性问题突出。针对我国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数据体量大、数据类别多、分散性大等问题,基于现行耐久性评估规范及数据基础,构造了涵盖工程调查、原型观测为主要数据来源的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数据库。系统采用Java语言编程,数据库可根据用户需求设置权限,满足了不同用户的检索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海洋工程 混凝土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典型地物光谱的珠海一号高光谱数据辐射与大气一体化校正方法
8
作者 李玉华 邓孺孺 +5 位作者 李嘉怡 郭昱 李依玲 旷志渊 谷钰泽 梁业恒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对于高光谱数据而言,由于传感器工作波段较窄,感光能量小,且各个波段在成像过程中产生的传感器辐射误差与大气影响交织在一起,导致单方面考虑大气因素的纠正方法难以获得高精度的结果。因此,本文从辐射传输原理出发,以珠海一号高光谱数... 对于高光谱数据而言,由于传感器工作波段较窄,感光能量小,且各个波段在成像过程中产生的传感器辐射误差与大气影响交织在一起,导致单方面考虑大气因素的纠正方法难以获得高精度的结果。因此,本文从辐射传输原理出发,以珠海一号高光谱数据为例,结合高、低反射率两种典型地物,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光谱数据的辐射与大气一体化纠正模型,并将其校正结果与FLAASH、QUAC、EMPL方法进行比较,同时选择裸土、植被和水体三类典型地物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校正结果能够有效修正大气散射的影响,校正结果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光谱角均位于13°以内,均方根误差最高不超过0.15,校正结果稳定,尤其在低反射水体方面,效果远优于其他大气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校正 高光谱数据 珠海一号 辐射与大气一体化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前山河污染物溯源预警理想数值实验研究
9
作者 游志伟 徐广珺 +3 位作者 刘雨立 谢文鸿 刘志国 董昌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84,共15页
基于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采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方法和染色示踪方法开展珠海市前山河污染物溯源预警数值模拟研究,在理想条件下开展实验,模拟潮汐、风场和径流的不同组合对污染物移动的影响,对漂移路径和扩散... 基于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采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方法和染色示踪方法开展珠海市前山河污染物溯源预警数值模拟研究,在理想条件下开展实验,模拟潮汐、风场和径流的不同组合对污染物移动的影响,对漂移路径和扩散情况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污染物溯源实验。结果表明:潮汐、风和径流均能显著影响污染物的移动,其中径流流量的作用尤为明显;上游更大流量河水的输入有助于快速排出污染物;水下释放的污染物在原地滞留时间更长,局部浓度较高,不易被稀释;污染物的分布范围更多取决于风向,而不是风速。溯源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溯源结果与污染物投放点相符,可以为进一步污染治理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FVCOM 污染物 追踪 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再野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对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淑升 叶属峰 +2 位作者 孙庆杨 陈绵润 王磊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再野化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新思路,强调3C原则,即核心区(cores)、连通性(corridors)和大型捕食动物(carnivores)。随着陆地再野化的发展,近年来海洋再野化的理念也被国外学者提出,国内外已有海洋再野化的实践案例。... 再野化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新思路,强调3C原则,即核心区(cores)、连通性(corridors)和大型捕食动物(carnivores)。随着陆地再野化的发展,近年来海洋再野化的理念也被国外学者提出,国内外已有海洋再野化的实践案例。本文对海洋再野化的概念、内涵进行整理,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基于海洋再野化的内涵,绘制了海洋保护区、海洋生态廊道等组成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网络3D图。基于当前我国海洋再野化存在的问题,例如海洋保护区空缺分析结果与人类活动密集区重叠、生态服务功能区域斑块化、海洋生态廊道规划滞后等问题,建议我国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中,注重食物链上层关键物种“自上而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作用,发挥我国体制优势,整合自然资源管理多项措施,包括:提高已有海洋保护区级别,新设海洋底栖生物的保护区;按不同级别和层次构建生态保护修复网络,补齐海洋生态廊道的短板;根据海洋的立体空间特点划定海洋生态廊道;将生态修复工程的修复区域通过生态廊道连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野化 生态廊道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网络 问题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广东河源M≥4地震序列震源参数及应力触发
11
作者 黄润青 邓阳凡 +2 位作者 陈瑛 熊成 张周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6-969,共14页
广东省河源市分别于2023年2月11日和3月8日发生了M4.0地震和M4.3地震,这两次地震均位于新丰江库区内,并在周围地区产生了较强的震感.新丰江水库是世界上仅有的四座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的水库之一.自1970年以来,新丰江库区发生的4级以上地... 广东省河源市分别于2023年2月11日和3月8日发生了M4.0地震和M4.3地震,这两次地震均位于新丰江库区内,并在周围地区产生了较强的震感.新丰江水库是世界上仅有的四座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的水库之一.自1970年以来,新丰江库区发生的4级以上地震仅有16次,2023年库区在两个月内连续发生两次4级以上地震,表明新丰江库区仍具有发生4级或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而2023年这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地下应力变化特征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2023年2月1日至3月12日期间的连续地震波形资料,利用机器学习的震相拾取技术(EQTransformer)进行微震识别及震相拾取,共识别出1220个地震事件,是原先地震目录地震数的2倍;利用双差定位方法(HypoDD)对该地震目录进行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新丰江库区的地震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两次M≥4地震的地震序列在水平面上呈NW-SE向展布,震源深度分布于5~15 km范围内,震中随深度的分布呈大角度向深部延伸;通过gCAP波形反演计算了这两次M≥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反演了构造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2月11日地震发生于一条NEE走向、倾向SE的左旋走滑隐伏断裂,3月8日地震发生于一条NW走向、倾向SW的右旋走滑隐伏断裂;利用AutoCoulomb程序包计算了两次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M4.0地震对后续M4.3地震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新丰江水库的发震构造及地下应力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 发震构造 震源机制 构造应力场 库仑应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海洋短期和中长期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12
作者 查宇凡 张瑜 +1 位作者 陈长胜 徐丹亚 《极地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36,共19页
北极海洋系统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文变化及海洋环流会对北极乃至全球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北极海洋正在发生快速变化,而数值模式在预报和预估北极海洋的未来变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 北极海洋系统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文变化及海洋环流会对北极乃至全球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北极海洋正在发生快速变化,而数值模式在预报和预估北极海洋的未来变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数值模式之间的设置存在分辨率、初始场条件、驱动力和大气强迫等相关因素的差异,导致各个模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数值模型间存在的上述差异性,本文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北极海洋短期和中长期预报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探索了海水温度、盐度、海洋环流以及水位等因素的精度及其未来预估变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对未来数值模型在北极海洋预报和预估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地区 海洋 预报 预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评估
13
作者 谢宇莹 刘智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7,共11页
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估区域水资源脆弱性,对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VSD概念框架,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维度,建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结合趋势分析与空间自相关... 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估区域水资源脆弱性,对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VSD概念框架,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维度,建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结合趋势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广东省2010—2022年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时空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和中部高、东西两翼低”的格局,其中,珠三角核心区最高,粤东、粤西次之,粤北最低;研究时段内,除深圳市水资源脆弱性呈显著上升趋势外,其他地级市脆弱性均呈下降趋势;广东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呈现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且空间聚集性不断增强,形成以珠三角为核心的高-高聚集模式和以粤北与粤西为核心的低-低聚集模式。研究结果进一步明晰了广东省水资源脆弱性的时空规律,以期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 脆弱性评价框架 熵权法 空间自相关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对海洋生态产品供给的促进:基于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14
作者 贺义雄 王倩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550,共16页
促进海洋生态产品供给不仅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实现海洋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基于演化博弈方法,分析数字化条件下海洋生态产品供给主体的行为策略选择... 促进海洋生态产品供给不仅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实现海洋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基于演化博弈方法,分析数字化条件下海洋生态产品供给主体的行为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平台为海洋生态产品的供给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最优结果的实现。(2)提高企业提供海洋生态产品为政府节约的环境修复成本和平台为政府带来的收益,有助于促进政府提供数字化平台积极性的提升。(3)企业提供海洋生态产品成本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演化稳定策略,同时即使政府提供数字化平台,也应注重经济手段的作用,并充分利用监管促使企业主动供给海洋生态产品。(4)数字化平台条件下,金融机构提供海洋生态产品金融服务是一个渐变的过程。(5)非政府组织的策略选择只与其本身的净收益有关,与企业是否提供海洋生态产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产品 供给主体 数字化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数据的共享风险与制度优化:以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公地为例
15
作者 宁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80,共14页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背景下的海洋强国,肯綮在于大数据赋能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的协同优化与效能提升。但“一国两制三法域”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由于三地的法益保护倚重不同、数据权属可能存在纠纷、数字化海洋执法存在安全风险...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背景下的海洋强国,肯綮在于大数据赋能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的协同优化与效能提升。但“一国两制三法域”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由于三地的法益保护倚重不同、数据权属可能存在纠纷、数字化海洋执法存在安全风险等困境。打破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治理的“信息孤岛”,关键需要突破海洋数据共享的规则屏障和共享数据的评估标准各异问题,具体的法律协同路径在于:强化安全前提下海洋数据便捷共享的顶层制度设计;统一粤港澳三地海洋数据价值评估及分类分级标准,设置独立专家委员会,健全外部审查机制,配套数据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构建湾区海洋数据重用法律制度,支持用户多样化需求;塑造一体化的海洋数据治理与协同监管体系。以法律适用的衔接与协调,确保海洋数据安全便捷地共享,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全球湾区建设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海洋数据共享 海洋数据安全 外部审查 法律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实验地球流体力学旋转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陆晓婕 韩国庆 +1 位作者 林一帆 董昌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10,I0002,共13页
地球流体力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流体宏观运动规律的学科,在气候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旋转水池通过比例缩放和地形模拟,能够再现旋转条件下层化流体的多尺度物理过程,并捕捉海洋和大气环境的基本特征,在模拟自然流体运动中发挥了重... 地球流体力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流体宏观运动规律的学科,在气候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旋转水池通过比例缩放和地形模拟,能够再现旋转条件下层化流体的多尺度物理过程,并捕捉海洋和大气环境的基本特征,在模拟自然流体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地球流体力学研究中心已建成的大型旋转水池的设计原理和系统组成,该水池是全球第二个内径超过10 m的旋转水池(内径14 m,外径18 m),由大型水池主体、多密度水体交换系统、观测系统和多元分析系统4个部分组成,其中观测系统采用了自动升降装置和最新的光学测高技术,这是以往大型旋转平台所未具备的。此外,还展示了在其他旋转平台上开展的讨论涡旋演化和涡-涡相互作用的中尺度涡旋实验以及探索河口羽流分类及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离心不稳定性导致涡旋出现缓慢衰减期,涡-涡相互作用导致涡旋出现快速衰减期,这两个因素是造成反气旋涡消亡的主要原因;涡旋在合并过程中向外扩散涡度,并在外界累积涡丝,形成反对称涡度,从而影响合并效率,反对称涡度引发的对流过程是涡旋合并的机制之一;陆架坡度对河口羽流的最大深度影响较小,但对羽流的宽度影响显著。该大型旋转平台旨在服务全球科研人员,促进国内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推动地球流体力学研究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地球流体力学 大型旋转水池 自然流体运动 中尺度涡旋 河口羽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观测与再分析数据的海底地形估算
17
作者 杨诚诚 王传印 +1 位作者 王久珂 杨清华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准确估算全球海底地形是海洋科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经典难题。针对这一难题,从海洋动力学基础理论出发,提出了一条估算海底地形的新思路,即给定海面高度和海底压强,利用海水静力平衡关系高精度地估算海底地形。依据这个思路利用卫星海... 准确估算全球海底地形是海洋科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经典难题。针对这一难题,从海洋动力学基础理论出发,提出了一条估算海底地形的新思路,即给定海面高度和海底压强,利用海水静力平衡关系高精度地估算海底地形。依据这个思路利用卫星海面高度和站位海底压强记录仪等观测数据对个别观测站位进行验证,同时利用再分析数据中的海面高度和海底压强在全球海域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估算的海底地形误差明显小于卫星高度计和数字高程模型等传统观测手段的误差,表明上述思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高度 海底压强 海底地形 海底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调和分析的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体系潮汐动力特征分析
18
作者 王雅君 张司一 +3 位作者 欧素英 蔡华阳 朱馨雨 朱磊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7,共15页
潟湖体系的潮汐动力对其地貌演变、生态环境保护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影响。以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为研究靶区,基于2020—2023年4次潮位观测资料,采用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odified harmonic analysis mode... 潟湖体系的潮汐动力对其地貌演变、生态环境保护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影响。以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为研究靶区,基于2020—2023年4次潮位观测资料,采用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odified harmonic analysis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credo of smoothness,MHACS)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初步探讨该潟湖体系潮波传播和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双月湾潟湖体系平均潮差为0.52~0.69m,潮波从口门传播至潟湖上段,其能量明显减小,特别是上游区域的潮波衰减率为近口门段20倍,潮波传播速度亦降低至近口门段的12%。在潟湖中,半日潮M2、全日潮K1和浅水潮M4占据主导,其振幅分别为23.06cm、30.4cm和7.74cm。其中,全日潮和半日潮的振幅月变化较为稳定,而浅水分潮的季节波动更加明显,尤其是向上游传播时,分潮的振幅和迟角季节性变化更为显著。潮波通过口门传入双月湾潟湖,受地形辐聚与底床摩擦效应影响,不同河段的潮波传播速度差异显著,尤其是半日潮在口门区的传播速度普遍高于全日潮。各分潮在潟湖内的振幅衰减明显,特别是S2、M4和MS4分潮的振幅梯度最为显著(4×10^(−6)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HACS) 潮波传播 T-tide 潮波衰减 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管国际组织”与海洋科学研究国际法规则体系的发展
19
作者 陈海波 《交大法学》 CSSCI 2023年第1期35-58,共24页
为推动海洋科学研究,促进国际合作,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要载体的海洋科学研究国际法规则体系为“主管国际组织”设置了特殊地位和多重角色。主管国际组织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导者。主管国际组织海洋科学研究多元... 为推动海洋科学研究,促进国际合作,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要载体的海洋科学研究国际法规则体系为“主管国际组织”设置了特殊地位和多重角色。主管国际组织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导者。主管国际组织海洋科学研究多元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与海洋科学研究“公共性”与主管国际组织“功能主义”相互呼应的特点,以及海洋科学研究国际法规则体系提供的支撑密不可分。主管国际组织海洋科学研究多元发展对海洋科学研究国际法规则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明晰“海洋科学研究”的概念,厘清《公约》海洋科学研究相关规定的适用关系,通过一般准则和方针进一步发展海洋科学研究规则体系;这种发展也带来了规则体系和治理机制的碎片化风险,需要思考如何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管国际组织 海洋科学研究 多元发展 国际法规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20
作者 冯雪 佟飞 +2 位作者 袁华荣 赵学乾 陈丕茂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02,共12页
沉积物是承载地球演化历史和人类活动变迁信息的地质物质。为了解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以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0和2021年测定该海域沉积物的粒度、特征指标及6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 沉积物是承载地球演化历史和人类活动变迁信息的地质物质。为了解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以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0和2021年测定该海域沉积物的粒度、特征指标及6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同时探讨了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沉积物的主要类型为粉砂质黏土,各元素含量空间差异较大,整体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6种重金属含量均与有机碳正相关。3种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高污染区主要位于外伶仃岛东北原人工鱼礁建设范围海域。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沉积物整体属1级清洁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重金属汞(Hg)在评价中所占权重最大,潜在风险系数和地累积指数明显高于其他重金属。研究表明,调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整体处于低风险,但仍需对重金属尤其是Hg保持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外伶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