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沙湾和湛江湾海洋牧场多种模式养殖区水质综合评价
1
作者 刘琦 李泳霖 +5 位作者 程树兴 招春旭 陈光仕 郭有俊 冼华琳 颜云榕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目的】厘清海洋牧场间及养殖模式间的水质变化规律,揭示养殖模式对海洋牧场海域水质影响。【方法】对流沙湾和湛江湾海洋牧场贝类吊养区、深水网箱区、鱼排养殖区、牡蛎养殖区进行4个季度的现场调查,利用水质综合评估法,结合Kruskal-W... 【目的】厘清海洋牧场间及养殖模式间的水质变化规律,揭示养殖模式对海洋牧场海域水质影响。【方法】对流沙湾和湛江湾海洋牧场贝类吊养区、深水网箱区、鱼排养殖区、牡蛎养殖区进行4个季度的现场调查,利用水质综合评估法,结合Kruskal-Wallis非参数分析比较海洋牧场不同养殖模式间水质参数和水质综合指数(WQI)评估结果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WQI评估结果的主导指标。【结果】4次调查结果显示,除雨季前期,流沙湾海洋牧场pH和溶解氧(DO)浓度呈高于湛江湾的趋势,总无机氮(TIN)浓度、活性磷酸盐(PO43-)浓度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结果均呈相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WQI评价结果显示流沙湾海洋牧场水质显著优于湛江湾(P<0.05)。贝类吊养区水质评价结果最优,均为优秀和良好等级;深水网箱和鱼排养殖区水质评价结果次之,良好等级为主导;牡蛎养殖区水质评价结果较差。DO和营养盐浓度差异是造成水质评价结果差异的核心因素(P<0.05)。【结论】不同海洋牧场间水质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受海域自然特征和周边陆域人类活动强度的综合影响。贝类吊养、深水网箱和鱼排养殖等模式养殖区尽管对海域水体造成一定影响,但尚在海水自净能力范围内。牡蛎养殖区水体受上游河流污染注入而水质较差,对区域养殖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养殖模式 水质综合评价 雷州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技术在海洋养殖中的应用与展望
2
作者 李俞锋 杨仁友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共11页
光学技术是智能感知海洋养殖环境参量与鱼类状态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拓展光学技术在海洋养殖中的应用对海洋养殖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首先综述了光环境调控、水下计算机视觉以及光谱法等光学技术在海洋养殖中的应用... 光学技术是智能感知海洋养殖环境参量与鱼类状态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拓展光学技术在海洋养殖中的应用对海洋养殖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首先综述了光环境调控、水下计算机视觉以及光谱法等光学技术在海洋养殖中的应用进展。然后讨论浑浊水下成像、鱼类行为识别以及鱼类疫病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挑战。该研究认为光学技术在海洋养殖中发展趋势包括:1)基于软硬件结合的浑浊水下光学成像视距和质量提高技术,2)基于声光融合方法的鱼类行为状态识别技术,3)基于高光谱与特征图谱的鱼类疫病在线检测技术,4)海洋养殖水体中可溶性有机物、微生物以及微量元素组分在线检测技术。该研究可为光学技术应用于现代海洋牧场的发展趋势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技术 海洋养殖 光环境调控 水下计算机视觉 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积分变换法海洋温差能大口径冷水管强迫振动分析
3
作者 谭健 张理 +3 位作者 王冲 张玉龙 张玉 段梦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1,102,共12页
复杂多变的海洋工况将诱发大口径冷水管强迫振动,为探明均布载荷、线性变化的静水压力、集中载荷和周期载荷作用下冷水管振动响应机制。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了管道动力学控制方程,采用广义积分变换法,求解了系统强迫振动的... 复杂多变的海洋工况将诱发大口径冷水管强迫振动,为探明均布载荷、线性变化的静水压力、集中载荷和周期载荷作用下冷水管振动响应机制。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了管道动力学控制方程,采用广义积分变换法,求解了系统强迫振动的解析解,并与同伦摄动法相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高精度和有效性,分析了内流、黏弹性耗散系数、阻尼比和质量比对管道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内流流速对应的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接近时,管道将出现动态失稳。增大黏弹性耗散系数、阻尼比和质量比对横向位移的抑制效果呈现依次递减的规律,改变激振位置和激振频率可显著改变管道横向位移。该研究成果可对冷水管的初期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温差能 大口径冷水管 广义积分变换法(GITT) 强迫振动 参数分析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湖光岩玛珥湖沿岸植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H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静怡 罗涛 +2 位作者 詹兆文 王遥平 宋之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从湛江湖光岩玛珥湖沿岸随机采集主要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分析其叶蜡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单体H同位素(δ^(2)H)。结果表明,湖光岩玛珥湖沿岸植物叶蜡正构烷烃主要由长链烷烃(n-C29~n-C31)组成,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平均碳链长度(ACL值)与碳... 从湛江湖光岩玛珥湖沿岸随机采集主要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分析其叶蜡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单体H同位素(δ^(2)H)。结果表明,湖光岩玛珥湖沿岸植物叶蜡正构烷烃主要由长链烷烃(n-C29~n-C31)组成,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平均碳链长度(ACL值)与碳优势指数(CPI值)呈负相关关系;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正构烷烃δ^(2)H值差异明显,木本植物正构烷烃的δ^(2)H值(-247‰~-107‰)比草本植物(-222‰~-94‰)低,可能与它们的内在特性和所利用的土壤水深度有关。通过对比不同生境下低、中、高纬度地区湖泊沿岸植物叶蜡正构烷烃δ^(2)H值发现,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叶蜡正构烷烃具有更长的链长和更高的δ^(2)H值,但植物与降水之间的δ^(2)H分馏值随纬度变化相对恒定(约-120‰),说明湖泊生境沉积叶蜡正构烷烃单体δ^(2)H值是具有较大潜力的古水文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珥湖 陆生植物 正构烷烃 H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对湛江海域4个江蓠物种(红藻门)的分类学研究
5
作者 李能辉 黄庆 +3 位作者 李航 曾俊 吴科锋 谭华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7,共14页
利用分子鉴定和形态学分析,对采自广东湛江的江蓠科物种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经鉴定,共发现4种江蓠科物种,即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硬江蓠G. firma、帚状江蓠G. edulis和异枝拟江蓠Gracilariopsis bailinae。文章详细讨论了... 利用分子鉴定和形态学分析,对采自广东湛江的江蓠科物种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经鉴定,共发现4种江蓠科物种,即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硬江蓠G. firma、帚状江蓠G. edulis和异枝拟江蓠Gracilariopsis bailinae。文章详细讨论了这4种江蓠的分类学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数据,明确了细基江蓠、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 tenuistipitata var. liui与长喙江蓠G. longirostris为同一个种,以及硬江蓠G. firma与张氏江蓠G. changii为同一种。本研究修订了我国南方沿海江蓠科物种的分类信息,也为湛江海域大型海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分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海域 形态学 江蓠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湾水体颗粒物后向散射特性及其遥感反演研究
6
作者 余果 钟雅枫 +2 位作者 付东洋 刘大召 徐华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3-799,共7页
湛江湾2018年1月的原位调查,获得了原位遥感反射率(Rrs)、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b_(bp))、叶绿素a(Chl a)和无机悬浮颗粒物(ISM)浓度等参数,分析了湛江湾水体颗粒物后向散射特性,并对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进行了遥感反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湛江湾2018年1月的原位调查,获得了原位遥感反射率(Rrs)、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b_(bp))、叶绿素a(Chl a)和无机悬浮颗粒物(ISM)浓度等参数,分析了湛江湾水体颗粒物后向散射特性,并对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进行了遥感反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域观察到表层水体6个波段(420, 442, 470, 510, 590和700 nm)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变异系数均在50%~60%之间,其变化范围为0.026 1~0.211 2 m^(-1),这意味着水体光学性质的复杂性。为了更好地量化b_(bp)的光谱特性,研究以510 nm为参考波段构建了b_(bp)幂函数光谱模型,获得的光谱模型斜率指数n=1.55。研究发现b_(bp)(510)与ISM呈现乘幂关系,与颗粒物组成(Chla/ISM)呈现指数关系,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4和0.62,表明研究区域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一阶驱动因子主要为无机悬浮颗粒物浓度,二阶驱动因子颗粒物组成对b_(bp)(510)变异也具有重要的贡献。为了准确估算湛江湾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研究基于原位遥感反射率构建了随机森林模型,并与QAA-v6、 QAA-RGB和QAA-705三种半分析算法进行对比。随机森林模型的R2为0.86,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12%,均方根误差RMSE为0.02 m^(-1), QAA-v6、 QAA-RGB和QAA-705三种半分析算法R2分别为0.63、 0.71和0.53, MAPE分别为186%、 117%和243%, RMSE分别为0.16、 0.09和0.18 m^(-1),三种半分析算法虽然也具有较高的R2,但估计值和测量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MAPE和RMSE也较大,三种半分析算法显著低于随机森林方法的反演精度,表明运用遥感反演湛江湾b_(bp),随机森林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后向散射特性 遥感反演 湛江湾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度培养下海洋真菌Aspergillus unguis DLEP2008001生物活性及次生代谢组变化
7
作者 康晓博 张璟汐 +3 位作者 卢甜甜 刘亚月 周龙建 张翼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6-311,共16页
【目的】以一株海洋真菌爪曲霉Aspergillus unguis DLEP2008001为对象,研究不同盐度对其生物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对不同盐度培养下该菌株第14天和第28天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发酵产物提取物,分别采用薄层层析和抗氧化、乙... 【目的】以一株海洋真菌爪曲霉Aspergillus unguis DLEP2008001为对象,研究不同盐度对其生物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对不同盐度培养下该菌株第14天和第28天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发酵产物提取物,分别采用薄层层析和抗氧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及抗菌生物活性自显影手段,分析其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差异,将样品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以及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多途径辅助的特征分子网络”代谢组学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不同盐度培养下A.unguis DLEP2008001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变化。【结果】盐度可以调节抗氧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以及抗菌活性成分的产量与多样性,采用海水马铃薯蔗糖液体培养基28 d培养时在35 g/L盐度下出现最为丰富的特征代谢产物,而大米固体培养基在5 g/L盐度下特征代谢产物最为丰富、35 g/L盐度下也较丰富,固体发酵优势代谢产物的平均分子量随着盐度上升而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该菌株在高盐条件下的优势代谢产物多为含多羟基、多氨基的小分子化合物,推测可能参与渗透压调节。【结论】提取物盐度对该爪曲霉菌株的生物活性及次生代谢产物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盐度 海洋真菌 分子网络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时域势流船舶二阶非线性运动特性分析
8
作者 周萍 刘昕瑶 杨柳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0,共7页
为准确预报船舶非线性力及其引起的摆动幅度,提高船舶适航性和航行安全,基于时域Rankine源法,结合小参数展开,并通过使用向量变换、斯托克斯定理和高斯定理,建立计算不同类别非线性力和摆动振幅频率特性的数值方法。通过与二维理论、试... 为准确预报船舶非线性力及其引起的摆动幅度,提高船舶适航性和航行安全,基于时域Rankine源法,结合小参数展开,并通过使用向量变换、斯托克斯定理和高斯定理,建立计算不同类别非线性力和摆动振幅频率特性的数值方法。通过与二维理论、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基本摆动类型超谐波共振区中的每一类非线性力都有等值贡献,同时研究了相对深度和航向角对不同类型船舶非线性力和二阶摇摆振幅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正确,需要考虑非线性力和摆动振幅,以精确评估适航性和确保航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 小参数法 三维时域势流 数值模拟 格林函数 二阶非线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重化工聚集区CCUS源汇匹配模型及优化——以粤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方小宇 熊鹏飞 +7 位作者 杨浦 郑益军 占乃大 陆江 李维鼎 张亚杰 李画 李绪深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6,共10页
广东省西部地区汇聚了一大批重化工企业,是我国比较典型的沿海重化工聚集区。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沿海重化工聚集区CO_(2)减排压力紧迫,在该区域开展CCUS源汇匹配研究,合理部署CCUS集群,可显著降低CCUS经济成本,对于探索沿海... 广东省西部地区汇聚了一大批重化工企业,是我国比较典型的沿海重化工聚集区。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沿海重化工聚集区CO_(2)减排压力紧迫,在该区域开展CCUS源汇匹配研究,合理部署CCUS集群,可显著降低CCUS经济成本,对于探索沿海地区“碳中和”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以广东省西部沿海地区(以下简称粤西)重化工聚集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地区CO_(2)排放源和近海北部湾盆地地质特征,借助钻井和地震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等,评估了北部湾盆地咸水层的CO_(2)封存潜力,进而以“最小支撑树法”构建了CCUS源汇匹配模型,并开展了CO_(2)咸水层地质封存源汇匹配研究,最后引入“节约里程法”对源—汇路径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北部湾盆地咸水层的CO_(2)封存潜力为251.6×10^(8) t;(2)涠西南、乌石、迈陈、福山和雷东凹陷具备作为CO_(2)封存点的地理优势;(3)源汇匹配模型揭示,在粤西地区有2条适宜的源汇路线,一是湛江市排放点(源)→乌石凹陷咸水层(汇),二是茂名市及阳江市排放点(源)→雷东凹陷(汇);(4)优化后实际建设管道长为430 km(优化率高达61.4%)、CCUS全流程成本为3118.80×10^(8)美元,捕集成本占比达87%。结论认为:(1)通过上述2条优化路线进行CO_(2)埋存,在2030—2060年运行期内,估算可盈利约55.95×10^(8)美元;(2)随着“碳中和”日程的接近以及捕集技术迭代、碳价持续上涨、CCUS成本不断下降等有利因素影响,上述源—汇优化路径的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地区 沿海重化工聚集区 CCUS CO_(2)离岸封存 源汇匹配 封存潜力 碳中和 咸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封存断层构造区微震活动规律新认识——以美国Decatur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永臣 罗子金 +4 位作者 马科迪 方小宇 田华丰 吕言新 辛毅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7,共13页
基于美国Decatur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探讨碳封存过程中地层厚度、构造应力状态以及CO_(2)注入引发的微地震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碳封存选址和安全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通过Decatur项目的储层(Mt.Simon砂岩)和盖层(Argenta地层)厚度特性,... 基于美国Decatur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探讨碳封存过程中地层厚度、构造应力状态以及CO_(2)注入引发的微地震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碳封存选址和安全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通过Decatur项目的储层(Mt.Simon砂岩)和盖层(Argenta地层)厚度特性,研究其对注入压力扩散的影响;结合构造应力分布和历史累积数据,分析前寒武基底断层滑动的敏感性。CO_(2)注入点附近的Argenta地层较薄或缺失,没有足够的厚度来抑制压力向基底断层迁移,导致微地震事件主要发生在前寒武基底。CO_(2)注入到Mt.Simon砂岩储层后,孔隙压力升高先集中在注入点附近,随后压力扩散到更大范围,单纯的CO_(2)注入并不足以完全诱发大规模的微地震活动。前寒武基底因历史构造应力多次累积,对流体注入引发的应力释放更为敏感。在Decatur项目中,当CO_(2)注入速率达到125~140万t/a时,诱发了断层滑动和微地震活动。碳封存选址应从地层厚度、构造应力状态和注入诱发机制上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注入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微震活动 断层构造 Decatur项目 THMC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勘探潜力
11
作者 陆江 王健 +2 位作者 吴楠 李程善 冯子飞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8,共15页
通过测井数据分析、矿物组分测试、扫描电镜分析、薄片观察、孔渗分析、氮气吸附测试和甲烷吸附测试等,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储层开展了岩石学特征、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生气潜力及含气性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鄂... 通过测井数据分析、矿物组分测试、扫描电镜分析、薄片观察、孔渗分析、氮气吸附测试和甲烷吸附测试等,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储层开展了岩石学特征、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生气潜力及含气性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岩性以深灰—灰黑色泥页岩为主,分布稳定、厚度约78.9 m,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脆性矿物质量分数为70.98%~90.32%,脆性指数为50.03%~71.16%。②研究区页岩储层孔隙度普遍小于0.1%,渗透率普遍小于0.01 mD,孔隙类型主要为裂缝、纳米—微米级微孔和粒间溶孔,微观孔隙体积为0.01627~0.03373 cm^(3)/g,以微孔和中孔为主。③研究区乌拉力克组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Ⅱ1型,TOC最高为1.54%,有机质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在30℃时的甲烷最大吸附质量体积为0.99 m^(3)/t,测井解释页岩气的质量体积最高为3.4 m^(3)/t,与国内外典型优质页岩储层相比,其有机质丰度偏低,脆性矿物含量更高,含气量处于中等水平,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脆性指数 等温吸附实验 微观孔隙结构 高成熟—过成熟 乌拉力克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第四系物源及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启示
12
作者 熊鹏飞 方小宇 +5 位作者 汪贵锋 杨佳蔚 陆江 王子雯 杨浦 姜涛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8-1408,共11页
琼东南盆地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第四系是水合物主要赋存层,但对第四系沉积物的物源演化却少有研究。本文基于琼东南盆地8口钻井所揭示的第四系沉积物重矿物和地球化学数据,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第四系沉积物... 琼东南盆地被认为具有较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第四系是水合物主要赋存层,但对第四系沉积物的物源演化却少有研究。本文基于琼东南盆地8口钻井所揭示的第四系沉积物重矿物和地球化学数据,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第四系沉积物的物源、物源迁移路径以及对水合物勘探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第四纪时期主要接收红河、莺西和海南岛物源,不同区域物源贡献有明显差异。北部坳陷区以赤褐铁矿、钛铁矿、锆石、磁铁矿为特征矿物,主要受海南岛物源影响,海南岛物源存在受重力影响的垂向和受洋流控制由东向西的物源迁移路径。莺琼结合区受红河和海南岛物源共同作用,越靠近琼东南盆地,沉积物受海南岛物源作用越强。中央坳陷区同时接收三大物源补给,以莺西物源贡献为主,莺西物源自西向东混合海南岛和红河物源后,共同补给到中央坳陷。此外,中央凹陷区存在重晶石和黄铁矿等天然气水合物特征自生矿物异常,推断陵水凹陷东南部为水合物有利勘探区,尤其是LS6井附近;在乐东凹陷东南部下伏地层中天然气藏发育的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第四系 沉积物源 重矿物 天然气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多相混合浆液水平段运移规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洋 赵鹏 +2 位作者 王国荣 李绪深 方小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7-1057,共11页
为了揭示天然气水合物多相混合浆液在固态流化开采工艺水平管段的运移规律,基于固液两相流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分析模型,对比了在相同工况下,双层管双梯度钻井水合物固态流化钻采工艺与常规钻采方式水平段内水合... 为了揭示天然气水合物多相混合浆液在固态流化开采工艺水平管段的运移规律,基于固液两相流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分析模型,对比了在相同工况下,双层管双梯度钻井水合物固态流化钻采工艺与常规钻采方式水平段内水合物混合浆液运移效率,分析了水合物丰度、固相颗粒粒径、钻井液流量和举升泵扬程对水合物多相混合浆液运移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双层管双梯度钻井水合物固态流化工艺水平段水合物混合浆液的运移效率比常规开采方法的高;随着水合物丰度提高,钻井液流量增大,举升泵扬程较大时,水合物多相混合浆体主要以悬移的方式运移,固相颗粒在水平管段中沉积率降低;双层管双梯度钻井水合物钻采工艺更适用于固态流化开采形成的含砂体积分数高、固相颗粒尺寸大的混合浆液运移;在长水平井段分节增设多级举升泵可实现水合物混合浆液二次破碎、减小固相颗粒直径,提高水平段固相颗粒运移效率;适当提高钻井液流量能有效提高水合物混合浆液在水平段中的运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固态流化开采 水平管段 双层管双梯度钻井 运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稻酒酿制备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14
作者 刘寿春 蔡泓滢 +6 位作者 陈康健 杨丹 张雅洁 谢松珍 陈俊斌 洪鹏志 钟赛意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2,共7页
本研究以海水稻米为原料,经酒曲发酵制备酒酿,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并与市售酒酿的品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海水稻米在39℃发酵60 h、接种量为0.70%、发酵阶段不加水,得到的海水稻酒酿甘醇可口,感官评价高达89.0分、总... 本研究以海水稻米为原料,经酒曲发酵制备酒酿,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并与市售酒酿的品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海水稻米在39℃发酵60 h、接种量为0.70%、发酵阶段不加水,得到的海水稻酒酿甘醇可口,感官评价高达89.0分、总糖、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和酒精度分别为134.60、4.80、0.25 g/L和1.0%,口感风味指标高于市售酒酿,而甲醇含量0.0061 g/100 mL,安全性高于市售酒酿。电子鼻气味传感器分析表明,海水稻酒酿具有更高含量的芳烃化合物、烷类、烯烃类等挥发性香气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与市售酒酿风味明显区分,主成分总贡献率为9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稻 酒酿 发酵 氨基酸态氮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高体鰤温度胁迫响应基因鉴定
15
作者 利海萍 田雅丽 +7 位作者 李连成 龙宏沼 郝瑞娟 张冬英 茹笑影 邓秋霞 黄洋 朱春华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3-1774,共12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鉴定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温度胁迫响应相关基因,为探究高体鰤耐高温机理与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高体鰤为研究对象,按温度设定分为25℃(T25)、28℃(T28)、31℃(T31)和34℃(T34)4组...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鉴定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温度胁迫响应相关基因,为探究高体鰤耐高温机理与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高体鰤为研究对象,按温度设定分为25℃(T25)、28℃(T28)、31℃(T31)和34℃(T34)4组,各组高体鰤幼鱼在相应温度条件下饲养7 d。试验第7 d,从各组随机选取6尾高体鰤幼鱼,采集肠道组织。利用TRIzol提取肠道组织总RNA,构建cDNA文库并使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DESeq2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EGs相对表达量以验证转录组结果。【结果】T34组中高体鰤幼鱼于饲养第1 d全部死亡,表明其在该温度下产生了严重的高温应激反应。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T25、T28和T31组分别获得了5864.48、6506.81和5952.27 Mb高质量碱基和39.40×10~6、43.67×10~6和39.93×10~6条高质量序列,基因映射到高体鰤基因组的平均映射率分别为95.85%、95.80%和93.51%。DEGs筛选结果显示,T25 vs T28组共获得2043个DEGs,T25 vs T31组共获得1218个DEGs。T25 vs T28和T25 vs T31组分别获得12和7个热休克蛋白相关的DEGs,分别有10和6个DEGs显著上调(P<0.05)。此外,还筛选出与免疫功能和应激功能相关的DEGs。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T25 vs T28和T25 vs T31组DEGs注释到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学过程三大功能类别,T25 vs T28组DEGs注释到小分子代谢过程、有机酸代谢过程和小分子生物合成过程等GO功能条目,T25 vs T31组DEGs主要注释到小分子代谢过程、有机酸代谢过程和含氧酸代谢过程等GO功能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25 vs T28组DEGs主要富集到蛋白酶体、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T25 vs T31组DEGs主要富集到内质网蛋白加工、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验证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7个DEGs在T25 vs T28和T25 vs T31组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与转录组中每千个碱基转录每百万映射片段数(FPKM)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转录组结果可靠。【结论】高体鰤在高温胁迫下能通过激活以热休克蛋白为核心的分子伴侣系统并协同调节先天免疫识别信号通路及内质网应激反应,有效维持细胞蛋白稳态与氧化还原平衡。高体鰤可能具备通过应激蛋白—免疫识别—内质网修复协同网络响应温度胁迫的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鰤 高温胁迫 热休克蛋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大鹏湾北部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静 邱俊文 +2 位作者 陈春亮 曾嘉维 王学锋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43-52,共10页
【目的】研究大鹏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掌握该海域的资源现状及其优势种群的变动规律、促进资源增殖提供基础。【方法】利用2018年秋季(10月)、2019年春季(3月)的资源生态调查数据,计算鱼类群落指数,并运用典... 【目的】研究大鹏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掌握该海域的资源现状及其优势种群的变动规律、促进资源增殖提供基础。【方法】利用2018年秋季(10月)、2019年春季(3月)的资源生态调查数据,计算鱼类群落指数,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该海域共捕获鱼类72种,隶属于10目35科59属。其中日本海鰶(Nematalosa japonica)、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褐蓝子鱼(Siganus fuscessens)和颈斑鰏(Nuchequula nuchalis)为两个季度共同优势种。秋季鱼类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及多样性指数(H′)均高于春季。秋季平均分类差异性指数(Δ^+)均值为35.97,其中调查站位S2、S4、S10和S11低于95%置信漏斗区间的下边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均值为109.85,表明群落受到一定的外界干扰;春季Δ^+均值37.69,∧^+均值为100.19,所有站位均处于95%置信漏斗区间内,群落基本稳定。CCA分析表明,盐度、水深是秋季显著影响鱼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r^2分别为0.75、0.70,温度为春季显著影响鱼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r^2=0.72)。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受环境因子变化影响较大,第一、二轴分别解释了13.32%、12.44%的物种分布情况,春季则为16.91%、10.93%。【结论】广东大鹏湾北部海域鱼类现存物种资源量秋高春低,其群落结构在秋季受一定的外界干扰,春季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鹏湾北部海域 鱼类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和生物炭基肥对林木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琳 冯为迅 +4 位作者 罗志忠 黎竟 陆洁 朱洁怡 曾曙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9,共12页
【目的】探究生物炭及生物炭基肥施用对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促进生物炭基肥在林地养分管理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火力楠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和分别施用复合肥(CF)、稻壳生... 【目的】探究生物炭及生物炭基肥施用对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促进生物炭基肥在林地养分管理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火力楠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和分别施用复合肥(CF)、稻壳生物炭(RB)、木屑生物炭(WB)、稻壳生物炭基肥(RBF)、木屑生物炭基肥(WBF)6个处理,测定1年后火力楠的生长指标、Dickson质量指数、养分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处理的火力楠根生物量、叶面积、叶N含量和根N累积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59.1%~62.2%、44.7%~66.0%、29.5%~45.4%和68.6%~92.3%;施用复合肥和生物炭基肥的Dickson质量指数和全株N、P、K累积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36.8%~192.2%、167.7%~267.4%、124.4%~224.5%和191.5%~265.5%,对火力楠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单施生物炭。与单施复合肥相比,生物炭基肥对植物生长和土壤改良均有促进作用,RBF处理火力楠SPAD值、土壤pH和速效K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3.4%、6.2%和99.7%;WBF处理火力楠单株总生物量和P、K累积量显著增加31.5%、44.6%和22.1%,土壤容重显著降低17.3%。模糊隶属函数显示,各处理对火力楠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的综合评价排序为WBF>RBF>CF>WB>RB>CK。【结论】生物炭和生物炭基肥均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效促进火力楠的生长及养分吸收,其中木屑生物炭基肥的综合效果最佳,为林地养分管理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基肥 生物炭 火力楠 植物生长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完整性管理的海洋平台高危设备维修决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洋 杨鑫 +2 位作者 敬佳佳 张志东 杨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06,共10页
海洋平台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高危设备重要度及分类不清、维修方法不合理的问题,造成设备“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维修成本高昂,甚至导致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等情况。综合考虑海洋平台设备特征、故障模式及管理要求等,确定出10项重要... 海洋平台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高危设备重要度及分类不清、维修方法不合理的问题,造成设备“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维修成本高昂,甚至导致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等情况。综合考虑海洋平台设备特征、故障模式及管理要求等,确定出10项重要度影响因素,制定出10项重要度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实现定性描述定量转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Monte Carlo仿真方法,提出了海洋平台设备重要度评价方法,定量化评价设备重要度,并有效消除评分时的主观化影响;基于重要度累积频率,将设备分为3类,并分类建立维修逻辑决策图,实现基于重要度的设备维修决策。以井控系统为例,定量评价出其各个设备重要度,并进行科学分类,进而决策出其各自维修方法,有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油田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度评价 层次分析法 Monte Carlo仿真 维修决策 海洋平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二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反映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松 王寅初 +4 位作者 张卫 陈松林 隋正红 张博 包永波 《海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共7页
海洋生物技术是规模化生产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获取海洋生物产品和服务的系统工程技术。自1989年日本东京第一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会议以来,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在促进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发海洋生物制品、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 海洋生物技术是规模化生产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获取海洋生物产品和服务的系统工程技术。自1989年日本东京第一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会议以来,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在促进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发海洋生物制品、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建设“和谐海洋”等领域得到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传统海洋生物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催生了包括海洋天然药物、海洋生物材料等许多新的产业生长点。第十二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会议于2019年9月9−13日在日本静冈召开,会议以“下一代的海洋生物技术”为主题,旨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最新进展,强化一个国际层面的“政府−学术−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这次会议最大的特点是把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推向了大会交流的一线。本文针对本次会议反映的新进展,提出我国未来5~10年特别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建议把青年人才特别是学术、工程和产业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及时布局下一代海洋生物技术的原始创新和新兴产业孵化的战略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技术 海水养殖 海洋生物产业 组学 生物制品 环境保护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潜式网箱系泊系统数值计算研究
20
作者 吴皓 周松 +2 位作者 刘强 王凯 严俊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8,共9页
随着水产养殖装备从近海逐步走向深远海,全养殖水体约9万方的半潜柱稳式网箱“深蓝2号”应运而生。为研究其在定常风流及不规则波作用下的水动力性能与运动响应特点,结合WADAM、SIMO及RIFLEX求解器建立适用于网箱时域分析的数值模型。... 随着水产养殖装备从近海逐步走向深远海,全养殖水体约9万方的半潜柱稳式网箱“深蓝2号”应运而生。为研究其在定常风流及不规则波作用下的水动力性能与运动响应特点,结合WADAM、SIMO及RIFLEX求解器建立适用于网箱时域分析的数值模型。数值模型由“深蓝2号”主体结构的水动力模型、内外双层网衣及系泊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耦合而成。通过面元模型和莫里森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求解网箱水动力,采用有限元法对网衣及系泊系统进行时域分析,其中网衣波流载荷的计算基于Screen模型。时域耦合分析发现网衣对网箱水动力性能作用显著,不可忽视。网箱有网衣作用的最大系泊张力约为无网衣的两倍,水平漂移范围亦更广。网箱的波浪二阶差频力对系泊张力及水平漂移影响比较小。研究结果对此类新型网箱水动力性能的评估及优化具有技术支撑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蓝2号”网箱 面元模型 莫里森模型 Screen模型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