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掌握广东省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动态特征,文章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构建Landsat长时序年度无云地表反射率影像集,采用LandTrendr(Landsat-based detection of Trends in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为准确掌握广东省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动态特征,文章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构建Landsat长时序年度无云地表反射率影像集,采用LandTrendr(Landsat-based detection of Trends in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算法提取广东省1990—2020年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演变的驱动因素,比较不同森林类型的干扰与恢复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广东省的森林干扰总面积约为1.35×10^(4)km^(2),集中分布在广东省西部、东部和中部小范围地区,干扰面积最大的3个城市分别为韶关、梅州、清远市;森林恢复总面积约为1.91×10^(4)km^(2),集中分布在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地区,恢复面积最大的3个城市分别为韶关、清远、肇庆市。(2)广东省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均集中发生在海拔小于等于600 m的地区,高海拔地区的森林面积较为稳定;广东省森林干扰集中发生在坡度小于等于25°的地区,森林恢复集中发生在坡度小于等于35°的地区。(3)广东省森林干扰在1996年后发生较为频繁,其中2011年的森林干扰面积最大;森林恢复主要集中在2001—2016年,其中2012年的森林恢复面积最大。(4)广东省的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主要受雨雪冰冻灾害、台风、病虫害等自然因素以及森林火灾、城市化、采伐、林业政策等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雨雪冰冻灾害对广东省北部地区的常绿针叶林的影响较大,但该类型的森林恢复也较快。展开更多
在海洋石油工程向深水迈进过程中,海洋工程勘察从业者关注到具有潜在威胁的地质现象,发现了若干与浅水区域具有明显差异的独特地质灾害,对钻井平台就位、导管架平台和浮式平台设计、海底管缆路由优选,均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多个深...在海洋石油工程向深水迈进过程中,海洋工程勘察从业者关注到具有潜在威胁的地质现象,发现了若干与浅水区域具有明显差异的独特地质灾害,对钻井平台就位、导管架平台和浮式平台设计、海底管缆路由优选,均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多个深水海洋工程勘察案例,通过对工程物探调查、工程地质调查及海洋环境调查数据分析,阐述深水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对海洋工程影响,优化海洋工程设计方案。研究表明,深水区广泛发育沙波、陡坎、硬质海底、断层、海底峡谷、块体搬运沉积体(mass transport deposits,MTDs)等地貌和灾害类型,采用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等近底潜载调查方式,可以获取厘米级分辨率的调查成果,结合船载调查数据和土工试验数据,能够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与海底浅地层划分,为海洋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展开更多
结合台风属性数据和多标签分类方法,以BERT-BiLSTM(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为分类模型,提出基于微博文本与深度学习的台风灾情识别方法,对2010—2019年登陆广...结合台风属性数据和多标签分类方法,以BERT-BiLSTM(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为分类模型,提出基于微博文本与深度学习的台风灾情识别方法,对2010—2019年登陆广东省的强台风/超强台风灾情进行识别,在粗分类获取台风灾情相关微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类为交通影响、社会影响、电力影响、林业影响和内涝积水等5类灾情。结果表明:1)提出的台风灾情识别方法粗分类和细分类精度分别达到0.907和0.814;2)强台风/超强台风的灾情占比受台风强度、路径和受灾地区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3)台风登陆前,灾情主要为台风预防措施导致的交通影响和社会影响。台风登陆后,灾情表现出单峰和双峰特征,反映台风灾情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展开更多
文摘为准确掌握广东省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动态特征,文章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构建Landsat长时序年度无云地表反射率影像集,采用LandTrendr(Landsat-based detection of Trends in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算法提取广东省1990—2020年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演变的驱动因素,比较不同森林类型的干扰与恢复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广东省的森林干扰总面积约为1.35×10^(4)km^(2),集中分布在广东省西部、东部和中部小范围地区,干扰面积最大的3个城市分别为韶关、梅州、清远市;森林恢复总面积约为1.91×10^(4)km^(2),集中分布在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地区,恢复面积最大的3个城市分别为韶关、清远、肇庆市。(2)广东省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均集中发生在海拔小于等于600 m的地区,高海拔地区的森林面积较为稳定;广东省森林干扰集中发生在坡度小于等于25°的地区,森林恢复集中发生在坡度小于等于35°的地区。(3)广东省森林干扰在1996年后发生较为频繁,其中2011年的森林干扰面积最大;森林恢复主要集中在2001—2016年,其中2012年的森林恢复面积最大。(4)广东省的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主要受雨雪冰冻灾害、台风、病虫害等自然因素以及森林火灾、城市化、采伐、林业政策等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雨雪冰冻灾害对广东省北部地区的常绿针叶林的影响较大,但该类型的森林恢复也较快。
文摘在海洋石油工程向深水迈进过程中,海洋工程勘察从业者关注到具有潜在威胁的地质现象,发现了若干与浅水区域具有明显差异的独特地质灾害,对钻井平台就位、导管架平台和浮式平台设计、海底管缆路由优选,均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多个深水海洋工程勘察案例,通过对工程物探调查、工程地质调查及海洋环境调查数据分析,阐述深水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对海洋工程影响,优化海洋工程设计方案。研究表明,深水区广泛发育沙波、陡坎、硬质海底、断层、海底峡谷、块体搬运沉积体(mass transport deposits,MTDs)等地貌和灾害类型,采用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等近底潜载调查方式,可以获取厘米级分辨率的调查成果,结合船载调查数据和土工试验数据,能够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与海底浅地层划分,为海洋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文摘结合台风属性数据和多标签分类方法,以BERT-BiLSTM(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为分类模型,提出基于微博文本与深度学习的台风灾情识别方法,对2010—2019年登陆广东省的强台风/超强台风灾情进行识别,在粗分类获取台风灾情相关微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类为交通影响、社会影响、电力影响、林业影响和内涝积水等5类灾情。结果表明:1)提出的台风灾情识别方法粗分类和细分类精度分别达到0.907和0.814;2)强台风/超强台风的灾情占比受台风强度、路径和受灾地区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3)台风登陆前,灾情主要为台风预防措施导致的交通影响和社会影响。台风登陆后,灾情表现出单峰和双峰特征,反映台风灾情的变化趋势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