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硫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宇 季军荣 +2 位作者 周洲 武双磊 陈胡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3-1419,共7页
超硫酸盐水泥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材料,具有水化热低、抗蚀性能好、后期强度高等诸多优点,但存在早期强度低等缺陷。本文综述了超硫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矿渣活性、硫酸盐浓度,尤... 超硫酸盐水泥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材料,具有水化热低、抗蚀性能好、后期强度高等诸多优点,但存在早期强度低等缺陷。本文综述了超硫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矿渣活性、硫酸盐浓度,尤其是碱度,是影响该水泥早期强度的关键因素。通过选用活性较高的矿渣和溶解特性合适的石膏,使用具有控制碱度和促进矿渣溶解作用的添加剂等途径,可以有效提高该水泥早期强度。如何控制合适的碱度,进而控制水化产物的形成速率、形态和比例,是值得以后侧重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硫酸盐水泥 早期强度 矿渣活性 碱度 硫酸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典型行业含钙类废物特性调查及水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应强 冯华军 +6 位作者 陈务江 王美元 郑朝勇 赖浪平 沈东升 宋苏丹 李志超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6-82,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含钙类废物种类复杂、环境危害大且缺乏合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的现状,选择浙江省典型污染企业,调查了不同行业含钙类废物物化特性指标,探讨其对水泥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影响,并提出了水泥资源化处置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不... 针对目前国内含钙类废物种类复杂、环境危害大且缺乏合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的现状,选择浙江省典型污染企业,调查了不同行业含钙类废物物化特性指标,探讨其对水泥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影响,并提出了水泥资源化处置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含钙类废物的细度、有机质质量分数等指标相对稳定,CaO、SO3、含水率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含钙类废物水泥资源化可行性分析表明:干湿法电石渣和印染污泥适合煅烧硅酸盐水泥熟料,氟石膏、脱硫石膏适合煅烧硫铝酸盐水泥和用作水泥缓凝剂;所调查的8类废物均不适宜作水泥掺合料;当电石渣掺量为60%、石膏掺量为6%时,电石渣脱硫石膏-电石渣熟料水泥产品的3d和28d抗压强度可达27.8 MPa和62.8MPa,3d和28d抗折强度达到5.7MPa和8.7MPa,完全达到62.5号硅酸盐水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钙类废物 水泥资源化 含水率 有机质 水泥常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钙对超硫酸盐水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宇 严金生 +3 位作者 章迪 季军荣 詹早良 陈胡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582,共7页
超硫酸盐水泥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胶凝材料,但存在早期强度低的缺陷。为探索超硫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的提高途径,研究了硝酸钙掺量对超硫酸盐水泥强度的影响,并通过离子浓度、X射线衍射仪(XRD)、孔结构、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方法对硝酸钙影响... 超硫酸盐水泥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胶凝材料,但存在早期强度低的缺陷。为探索超硫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的提高途径,研究了硝酸钙掺量对超硫酸盐水泥强度的影响,并通过离子浓度、X射线衍射仪(XRD)、孔结构、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方法对硝酸钙影响水泥强度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硝酸钙掺量从0提高到2.0%,超硫酸盐水泥3 d强度提高尤为明显,且其后期强度仍有较大提高。其中,3 d龄期最佳掺量为1.5%,7 d、28 d和90 d龄期最佳掺量为1.0%。硝酸钙的增强作用主要可归因于其能提高水泥的水化速率,降低水化体系的碱度,促进钙矾石由细针状向短柱状转变,并降低水泥的孔隙率。掺入硝酸钙是提高超硫酸盐水泥强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硫酸盐水泥 硝酸钙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水泥脱硝设施运行管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荣 韦彦斐 +4 位作者 许明海 毛华峰 骆倩 柴雳 姜书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96,101,共5页
水泥脱硝设施的稳定运行及达标投产是水泥行业实现脱硝减排的根本保障。介绍了浙江省水泥行业烟气脱硝(以下简称水泥脱硝)的政策背景以及各地市水泥脱硝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现状,从水泥企业、环境监管方、脱硝技术方等多角度出发,提出... 水泥脱硝设施的稳定运行及达标投产是水泥行业实现脱硝减排的根本保障。介绍了浙江省水泥行业烟气脱硝(以下简称水泥脱硝)的政策背景以及各地市水泥脱硝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现状,从水泥企业、环境监管方、脱硝技术方等多角度出发,提出浙江省水泥脱硝设施在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将脱硝设施的减排能力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减排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水泥脱硝 运行管理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生料细度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渊 杨斌 +2 位作者 姜勇俊 蔡小舒 杜华胜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2,58,共4页
生料细度是水泥低能耗与高效制备的关键参数之一。针对水泥生料细度在线测量,基于光脉动法(Light Transmission Fluctuation,LTF)研制了生料细度在线监测系统,并将该系统安装于生料气力输运管道等直段内,在线获得了气力输运过程中生料... 生料细度是水泥低能耗与高效制备的关键参数之一。针对水泥生料细度在线测量,基于光脉动法(Light Transmission Fluctuation,LTF)研制了生料细度在线监测系统,并将该系统安装于生料气力输运管道等直段内,在线获得了气力输运过程中生料细度参数。此外,利用激光粒度仪与颗粒图像处理仪对取样样品进行粒度分析,与在线监测系统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激光粒度仪平均粒径测量结果为9.647μm,颗粒图像处理仪测量结果为9.92μm;在线测量系统采样过程时间段测量结果平均值8.61μm,与两种测量方法结果相对偏差均在15%以内。由此可知,在线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可为水泥生料细度的优化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生料 颗粒细度 在线测量 光脉动法 气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钠对超硫酸盐水泥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6
6
作者 武双磊 季军荣 +4 位作者 周威杰 陈宇 周润铎 周洲 陈胡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08-3015,共8页
超硫酸盐水泥是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胶凝材料,但由于存在早期强度低等缺陷,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提高超硫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研究了乳酸钠掺量对超硫酸盐水泥强度的影响,通过ICP-OES、MIP、XRD、SEM等测试,分析了离子浓度、水化产... 超硫酸盐水泥是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胶凝材料,但由于存在早期强度低等缺陷,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提高超硫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研究了乳酸钠掺量对超硫酸盐水泥强度的影响,通过ICP-OES、MIP、XRD、SEM等测试,分析了离子浓度、水化产物及微结构,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超硫酸盐水泥中掺入少量乳酸钠能提高水泥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但是掺量过高时其作用效果降低,甚至对强度不利。综合考虑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提高效果,乳酸钠掺量以0.25%(质量分数)左右为宜。乳酸钠提高超硫酸盐水泥强度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能促进矿渣溶解,加快钙矾石和C-S-H等水化产物生成,从而改善水泥石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硫酸盐水泥 乳酸钠 强度 离子浓度 钙矾石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SiO_(2)-环氧树脂超疏水涂层水泥砂浆耐久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辛景博 严金生 +6 位作者 冯庆革 陈考 王东波 马大朝 冯靖航 欧朝宇 古洪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5-148,共4页
以往的研究表明,超疏水涂层能够隔绝或减少水的渗透,是水泥混凝土显著提升耐久性能手段之一。研究了氟化Si O_(2)-环氧树脂(EP)超疏水涂层水泥砂浆表面的耐磨性能和附着力强度,通过吸水率,抗渗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分析了水泥砂浆耐... 以往的研究表明,超疏水涂层能够隔绝或减少水的渗透,是水泥混凝土显著提升耐久性能手段之一。研究了氟化Si O_(2)-环氧树脂(EP)超疏水涂层水泥砂浆表面的耐磨性能和附着力强度,通过吸水率,抗渗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分析了水泥砂浆耐久性能。结果表明:该涂层与水泥砂浆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在100、200 g负载下磨损50次后涂层仍具有超疏水性,并且通过胶带粘贴3次后附着力等级仍有2级;超疏水涂层砂浆具有良好的拒水能力,其吸水率、渗水深度和电通量分别比普通砂浆降低了44%、70%、40%,抗渗等级达到P1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涂层 水泥砂浆 耐磨性能 附着力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企业球磨机开式齿轮油品国产化选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国兴 刘海元 刘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6-140,共5页
对水泥企业球磨机开式齿轮油品开展国产化选型研究。将基本性能指标和黏附性评价项目作为油品筛选依据,对国产开式齿轮油品进行初步筛选,然后通过实际使用时在齿面上能否能形成良好油膜作为最终选用标准,筛选出可代替进口齿轮油的国产... 对水泥企业球磨机开式齿轮油品开展国产化选型研究。将基本性能指标和黏附性评价项目作为油品筛选依据,对国产开式齿轮油品进行初步筛选,然后通过实际使用时在齿面上能否能形成良好油膜作为最终选用标准,筛选出可代替进口齿轮油的国产齿轮油。结果表明:通过黏附性评价项目的油品可以在中小型球磨机开式齿轮上使用,但仍不能满足大型球磨机开式齿轮的润滑要求;大型球磨机开式齿轮油品的选用,必须考察油品在实际使用中能否在齿面上形成良好的油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机 开式齿轮油 黏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耐火材料在新型干法水泥窑上的使用
9
作者 李新华 赵志兴 +1 位作者 李东红 陈开献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6,共3页
介绍了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用内衬材质的选择原则、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及使用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体会。认为按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生产工艺。
关键词 回转窑 水泥 窑衬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石灰石煅烧黏土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翟宸 张庆年 +3 位作者 黄剑锋 邱树恒 陈小鹏 童张法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77-3685,共9页
为探索石灰石煅烧黏土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中石灰石粉和煅烧黏土的最优配合比,本文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试验研究,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煅烧黏土和石灰石粉掺量作为控制变量,砂浆的28 d抗压强度及28 d抗折强度为响应变量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建... 为探索石灰石煅烧黏土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中石灰石粉和煅烧黏土的最优配合比,本文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试验研究,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煅烧黏土和石灰石粉掺量作为控制变量,砂浆的28 d抗压强度及28 d抗折强度为响应变量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建立矿物掺合料复配比例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回归模型。在矿物掺合料为15%、30%、45%(质量分数,下同)的条件下,采用回归模型对石灰石煅烧黏土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中石灰石粉与煅烧黏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分别为:煅烧黏土占比15%,不含石灰石粉;煅烧黏土占比25%,石灰石粉占比5%;煅烧黏土占比30.5%,石灰石粉占比14.5%。上述体系的28 d抗压强度预测值分别为63.26、58.57、48.10 MPa,试验实测值分别为63.74、57.21、47.02 MPa,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本研究为石灰石煅烧黏土复合胶凝材料体系最优配合比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胶凝材料 煅烧黏土 石灰石 配合比优化 响应曲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离蒙脱石/纤维素基超疏水气凝胶的构建及高效油水分离的应用
11
作者 胡雅 金学群 +7 位作者 汤睿 徐诗琪 张海凤 陆颖琦 江露莹 廖丹葵 张寒冰 童张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5,共10页
为了解决纤维素气凝胶存在的制备成本高、力学性能差、油水分离效率低等问题,将价廉易得且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剥离蒙脱石(MMTex)引入到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与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F-C)的交联网络结构中,通过简单的冷冻干燥、常温浸渍法制... 为了解决纤维素气凝胶存在的制备成本高、力学性能差、油水分离效率低等问题,将价廉易得且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剥离蒙脱石(MMTex)引入到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与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F-C)的交联网络结构中,通过简单的冷冻干燥、常温浸渍法制备了超疏水的剥离蒙脱石/纤维素基气凝胶(MMTex/CMC/CNF-C)。结果表明,剥离蒙脱石的添加,进一步调控了纤维素气凝胶的孔结构,构建了致密、连续、稳定的三维蜂窝网络结构,孔隙率高达97.60%,从而协同提升了纤维素气凝胶的力学性能和吸附性能。此外,MMTex/CMC/CNF-C还表现出优越的回弹性(在60%应变下迅速恢复形变)、良好的耐酸碱盐特性和超轻且超疏水性(接触角为150.4°),保证了气凝胶在恶劣环境下的高效油水分离性能以及可循环使用性。对正己烷、环己烷、二氯甲烷、花生油和废弃机油等不同油品的吸附量达到24.6~53.8g/g,且5次循环使用后吸附量仍能维持在原始吸附量的85%,吸收的油可以被简便回收。其研究为构建具有高成本效益且高效的油水分离材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离蒙脱石 纤维素 气凝胶 超疏水 力学性能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Bolomey公式的修正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永娟 何舜 +2 位作者 张雄 刘昕 卢伟群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8-543,共6页
引入再生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所产生的附加用水量这一概念,将再生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拆分为"净用水量+附加用水量".在再生骨料取代率RRCA(质量分数)分别为0%,20%,40%,60%,80%和100%时,保持再生混凝土工作性基本一致的条件下,... 引入再生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所产生的附加用水量这一概念,将再生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拆分为"净用水量+附加用水量".在再生骨料取代率RRCA(质量分数)分别为0%,20%,40%,60%,80%和100%时,保持再生混凝土工作性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根据混凝土不同单位用水量设计10组混凝土配合比,研究再生混凝土灰水比和净灰水比与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R与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吸水率wCA和表观密度ρCA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再生混凝土强度-灰水比及强度-净灰水比关系均符合Bolomey公式;利用再生混凝土强度-灰水比及强度-净灰水比回归系数之间的量化关系,推导出用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吸水率wCA或表观密度ρCA修正的再生混凝土Bolomey公式,为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较为简便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omey公式 再生粗骨料 再生混凝土 吸水率 表观密度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矾土尾矿的热活化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先伟 董恩来 +4 位作者 张程 季军荣 禹鑫 张建武 牛季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0-425,共6页
铝矾土尾矿的热活化效果直接影响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利用率,而活化效果与铝矾土尾矿的组成、结构变化和它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有关。本研究将铝矾土尾矿于600~800℃煅烧2h后,实验观察和分析了铝矾土尾矿煅烧前后组成的变化,并研究了尾... 铝矾土尾矿的热活化效果直接影响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利用率,而活化效果与铝矾土尾矿的组成、结构变化和它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有关。本研究将铝矾土尾矿于600~800℃煅烧2h后,实验观察和分析了铝矾土尾矿煅烧前后组成的变化,并研究了尾矿掺量在10%~30%时水泥胶砂强度活性指数和硬化浆体的水化。研究结果显示在该温度段内温度变化对铝矾土尾矿活性影响较小,即铝矾土尾矿有较宽的热活化温度范围;当掺入30%活化铝矾土尾矿后,仅略微降低了水泥胶砂强度,而这些效果与煅烧尾矿中偏高岭石形成以及硬化浆体致密性提高有关。总体而言,经合理热活化的铝矾土尾矿具有和粉煤灰相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矾土尾矿 水泥 活性激发 偏高岭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反应结晶碳化法制备球形碳酸钙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晨民 刘曦曦 +4 位作者 陈小鹏 王伟超 廖丹葵 蒙秀松 童张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23-6331,共9页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在碳酸钙制备中具有强化传质作用、产品粒度分布窄等优点。本文以高浓度氢氧化钙浆液作为原料,氯化铵与L-谷氨酸为添加剂,使用超重力反应器成功制备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形貌较为规整的球形碳酸钙。探究了各因素在超重力...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在碳酸钙制备中具有强化传质作用、产品粒度分布窄等优点。本文以高浓度氢氧化钙浆液作为原料,氯化铵与L-谷氨酸为添加剂,使用超重力反应器成功制备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形貌较为规整的球形碳酸钙。探究了各因素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碳酸钙中的影响,通过改变添加剂的量与超重力因子等考察球形碳酸钙的最佳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静态颗粒图像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碳酸钙产物进行分析,并通过在反应过程中抽样测试的方法探究反应全过程中添加剂对碳酸钙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酸钙为粒径约500nm、晶型为球霰石的球形碳酸钙,同时在L-谷氨酸和氯化铵添加量分别为氢氧化钙质量的4%与20%、超重力因子为161.0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球形碳酸钙形貌最为规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反应 球形碳酸钙 球霰石 L-谷氨酸 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碳化法可控制备微纳米分级结构中空棒状碳酸钙及其表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史刘宾 唐名德 +3 位作者 汤勇 贺路路 童张法 李立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742-4748,共7页
以氢氧化钙为钙源,D-葡萄糖酸钠为添加剂,在高压碳化釜中采用二氧化碳鼓泡碳化法制备出分散均匀,由立方状纳米粒子组装而成具有微纳米分级结构的中空棒状碳酸钙聚集体。探究了各因素对高压碳化法制备碳酸钙的影响,通过改变反应温度、D-... 以氢氧化钙为钙源,D-葡萄糖酸钠为添加剂,在高压碳化釜中采用二氧化碳鼓泡碳化法制备出分散均匀,由立方状纳米粒子组装而成具有微纳米分级结构的中空棒状碳酸钙聚集体。探究了各因素对高压碳化法制备碳酸钙的影响,通过改变反应温度、D-葡萄糖酸钠的添加量、氢氧化钙的浓度等考察制备的最佳条件。采用SEM、TEM、XRD、FTIR和BET等测试手段对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纳米分级结构中空棒状碳酸钙的平均直径约300nm,长度为1~2μm,壳壁由粒径为50~100nm的纳米立方状粒子聚集而成,壳层厚度约100nm。同时,在反应温度为120℃、氢氧化钙质量分数为2%、D-葡萄糖酸钠添加量为氢氧化钙质量的2%、反应时间为4h的条件下,所制备的中空棒状碳酸钙的分散性和均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碳化 微纳米分级结构 中空棒状碳酸钙 鼓泡 D-葡萄糖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碳酸化法制备片状纳米碳酸钙及其表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汤勇 唐名德 +4 位作者 焦妍惠 郭亚宁 韦德恩 童张法 李立硕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26-132,共7页
以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反应原料,二水合柠檬酸三钠(Na3C6H5O7·2H2O)为晶型控制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加压碳酸化法成功制备了片状碳酸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等... 以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反应原料,二水合柠檬酸三钠(Na3C6H5O7·2H2O)为晶型控制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加压碳酸化法成功制备了片状碳酸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柠檬酸钠添加量、反应温度、乙醇添加量、CO_(2)压力等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00℃、柠檬酸钠添加量为8%、乙醇添加量为10 mL和CO_(2)压力为1.5 MPa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厚度为7~8 nm、宽约为3.5μm、长约为25μm、长宽比约为7∶1的片状纳米碳酸钙,产品大小均一,形貌较为规整。片状碳酸钙的晶型为方解石型,比表面积约为27.11 m^(2)·g^(-1)。加压碳酸化增加了CO_(2)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在柠檬酸三钠的作用下定向生成片状纳米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碳酸化 片状碳酸钙 二水合柠檬酸三钠 鼓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锤状磁性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焦妍惠 季军荣 +4 位作者 韦德恩 陶兴颖 廖丹葵 童张法 李立硕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6-1465,共10页
为了探索制备磁性碳酸钙复合材料的新途径,以Ca(OH)_(2)和CO_(2)为原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为晶型控制剂,通过在高压反应釜中添加Fe_(3)O_(4)纳米粒子,碳化制备了分散均匀、形貌为中空纺锤状的磁性碳酸钙复合材料CaCO_(3)Fe_(3)... 为了探索制备磁性碳酸钙复合材料的新途径,以Ca(OH)_(2)和CO_(2)为原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为晶型控制剂,通过在高压反应釜中添加Fe_(3)O_(4)纳米粒子,碳化制备了分散均匀、形貌为中空纺锤状的磁性碳酸钙复合材料CaCO_(3)Fe_(3)O_(4),采用SEM、XRD、VSM、XPS、TEM等表征方法探究了反应温度、EDTA-2Na添加量等对CaCO_(3)Fe_(3)O_(4)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锤状磁性CaCO_(3)Fe_(3)O_(4)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20℃、Ca(OH)_(2)的质量分数为2%、EDTA-2Na用量为Ca(OH)_(2)质量的8%、反应时间为2 h、Fe_(3)O_(4)与CaCO 3的物质的量比为1∶10,所制备的CaCO_(3)Fe_(3)O_(4)的平均直径约400 nm,长度约为1μm,饱和磁化强度为9.78 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碳酸钙复合材料 微纳米材料 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率法快捷高效测定生石灰活性度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奇 廖丹葵 +4 位作者 张庆年 严金生 黄煜 陈小鹏 童张法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120,共7页
为了克服盐酸滴定法、温升速率法等测定生石灰活性度的方法试剂用量大、适用条件受限和操作复杂等缺点,提出一种试剂用量少、操作简便且适合不同活性度水平的生石灰活性度电导率测定方法。考察了搅拌时间、搅拌转速、溶液温度、生石灰... 为了克服盐酸滴定法、温升速率法等测定生石灰活性度的方法试剂用量大、适用条件受限和操作复杂等缺点,提出一种试剂用量少、操作简便且适合不同活性度水平的生石灰活性度电导率测定方法。考察了搅拌时间、搅拌转速、溶液温度、生石灰与水的用量等因素对生石灰活性度与溶液电导率对应关系的影响,探究了生石灰活性度与电导率大小呈线性关系的最适宜条件。结果表明,生石灰活性度测定的最适宜条件为搅拌时间为12min、溶液温度为25℃、搅拌转速为200 r/min、生石灰与去离子水的加入量分别为1 g、1000 mL;生石灰活性度与溶液电导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表达式为A=(σ-0.5657)/0.01246,拟合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31,相较于现行标准YB/T105—2014《冶金石灰物理检验方法》规定的盐酸滴定法,该方法具有节省时间、节约药品、降低能耗、操作简便等优点,与盐酸滴定法测定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0.366%,精密度完全可靠,可用于工业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石灰 氧化钙 电导率 活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淀粉复合碱木素制备液体地膜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戴玮兵 王涛 +3 位作者 谈建立 贺艳 张庆年 崔学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9-742,共14页
为了改善现有塑料地膜难降解、危害作物的现状,采用氧化淀粉、碱性木质素、丙三醇、戊二醛与疏水蜡乳液制备一种液体地膜(liquid mulch, LM)。通过正交实验,使用综合分析法选出最佳液体地膜配方(最佳液体地膜命名为LM1),通过XRD、FT-IR... 为了改善现有塑料地膜难降解、危害作物的现状,采用氧化淀粉、碱性木质素、丙三醇、戊二醛与疏水蜡乳液制备一种液体地膜(liquid mulch, LM)。通过正交实验,使用综合分析法选出最佳液体地膜配方(最佳液体地膜命名为LM1),通过XRD、FT-IR、SEM及喷枪喷涂、培养皿保湿、土壤温度、人工紫外老化、降解性和植物发芽率实验,表征LM1的物化结构与实际性能。结果表明,当氧化淀粉用量10 g,碱性木质素用量0.25 g,戊二醛用量1.5 g,丙三醇用量6 g,蜡乳液用量2 g制备的液体地膜最佳,其中的氧化淀粉和碱性木质素在戊二醛作用下醚化交联生成了致密光滑的薄膜。LM1在施工时易喷涂,具有一定的保墒保温性,抗紫外性良好,且可降解、能促进作物发芽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木质素 氧化淀粉 液体地膜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重质碳酸钙制备复合碳酸钙及其对溶液中的Cu^(2+)吸附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亚宁 季军荣 +5 位作者 焦妍惠 张庆年 周洲 韦德恩 童张法 李立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61-5870,共10页
利用机械活化法对重质碳酸钙进行了纳米化表面改性,以聚丙烯酸钠和纳米碳酸钙为改性原料与重质碳酸钙进行混合研磨,成功制备了纳米碳酸钙包覆重质碳酸钙的复合钙,并考察了复合钙对溶液中的Cu^(2+)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如下:扫描电子显... 利用机械活化法对重质碳酸钙进行了纳米化表面改性,以聚丙烯酸钠和纳米碳酸钙为改性原料与重质碳酸钙进行混合研磨,成功制备了纳米碳酸钙包覆重质碳酸钙的复合钙,并考察了复合钙对溶液中的Cu^(2+)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如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证实了纳米碳酸钙包覆在重质碳酸钙表面,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合碳酸钙表面羟基明显增加,比表面积分析表明复合碳酸钙的比表面积为20.5m^(2)/g,具有介孔结构。复合碳酸钙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65.5mg/g,去除率可达98%。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复合碳酸钙对Cu^(2+)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Freundich模型,证明吸附过程以离子交换反应为主,该过程为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碳酸钙 机械活化 吸附 二价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