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杉木林林分结构评价
1
作者 张泽莲 曹小玉 +3 位作者 吴树萍 王萌蕾 黄新华 向雨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4,共11页
【目的】综合林分空间结构和非空间结构对杉木林林分结构进行评价,判定不同龄组林分结构现状,为拟订科学精确的林分结构优化及经营管理措施奠定有力的理论基础。【方法】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福寿国有林场杉木林为研究对象,根据30块标... 【目的】综合林分空间结构和非空间结构对杉木林林分结构进行评价,判定不同龄组林分结构现状,为拟订科学精确的林分结构优化及经营管理措施奠定有力的理论基础。【方法】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福寿国有林场杉木林为研究对象,根据30块标准样地的实测数据,选取Margalef丰富度指数、Gini系数、胸径分布偏度、大小变异系数、大小分化度均值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角尺度、聚集指数、开敞度、大小比数、简单混交度、全混交度、林层指数、交角竞争指数和空间密度指数18个具有代表性的林分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林分结构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通过公因子方差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杉木林林分结构,判定不同龄组林分结构的现状。【结果】1)林分结构评价指标总数据集经过主成分分析,最终选取全混交度、空间密度指数、交角竞争指数、大小分化度均值指数、角尺度和林层指数6个指标进入最小数据集。经线性回归分析,由总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计算的林分结构综合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2)=0.7349,表明最小数据集可以代替总数据集对福寿林场杉木林进行林分结构评价。2)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综合得分分别为0.3259、0.3614、0.3971、0.4330和0.4166,5个龄组的林分分属于Ⅱ、Ⅲ等级,总体来看研究区杉木林林分结构均未达到理想状态,处于较差至一般状态,林层较为单一,林内树种多样性低,混交程度较低,但林木间竞争较弱,对象木生长基本处于优势地位,林木大小分化不明显,林木空间分布格局较好,处于均匀接近随机分布状态。针对研究区林分结构的现状,应采取科学的经营措施,对林分内杉木进行适当择伐并及时补植适宜的乡土阔叶树种,以改善现有林分结构。【结论】研究区5个龄组杉木林林分结构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地评价了林分结构现状,说明利用最小数据集对林分结构进行评价是科学的,可为林分结构科学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林分结构评价 最小数据集(MDS)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理特征对森林蓄积量反演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子林 周普良 +1 位作者 林辉 李新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9-56,共8页
【目的】蓄积量是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人工蓄积量调查方式费时耗力。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弥补人工调查的缺陷,采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蓄积量的反演是区域范围内蓄积量估测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的遥感蓄积量估测方... 【目的】蓄积量是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人工蓄积量调查方式费时耗力。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能有效地弥补人工调查的缺陷,采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蓄积量的反演是区域范围内蓄积量估测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的遥感蓄积量估测方法中,对于纹理特征因子的选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高分辨遥感影像的不断涌现,影像纹理特征越来越明显,将纹理特征引入到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当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纹理特征是否有利于森林蓄积量的估测,以及如何影响森林蓄积量的估测,目前并不清楚。【方法】利用国产GF-1号为数据源,在数据预处理基础上,采用不同窗口大小提取的纹理信息,以及对纹理因子进行改进,研究其对于森林蓄积量反演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1)改进纹理特征能有效提高蓄积量反演模型的精度。通过计算出遥感影像纹理均值改进指数、波段纹理均值改进植被指数和均值改进植被指数,结合地理因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构建森林蓄积量反演模型,结果精度有较大改善。2)纹理窗口大小为9×9时,森林蓄积量反演模型精度最高。提取3×3、5×5、7×7、9×9、11×11这5种窗口大小的纹理特征参数,分别构建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并进行不同窗口下蓄积量反演精度进行检验。当窗口大小为9×9时模型效果最好,R^2最大,达到0.652,RMSE值最小(25.3545 m^3/hm^2),说明此时的窗口大小是最优模型窗口。【结论】当窗口为9×9时模型效果最好,此时的窗口大小是最优模型窗口。但是对于不同研究区在同一数据源下使用9×9窗口模型并不一定效果是最好的,纹理因子在建模中仍需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进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遥感 蓄积量 多元逐步回归 纹理窗口 G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木市植被NDVI动态变化及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邓目丽 蒋馥根 +2 位作者 龙依 王天宏 孙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119,140,共12页
【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可以指示植被生长和覆盖状况,探究其长时间序列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对明确区域植被生态变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 【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可以指示植被生长和覆盖状况,探究其长时间序列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对明确区域植被生态变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获取植被生长季(7—9月)长时间序列Landsat影像并构建NDVI指数。通过变异系数、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未来趋势变化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性计算,分析2000—2020年神木市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格局,并提取NDVI不同聚集区面积结合植被生长季累计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进行分析。【结果】2000—2020年神木市NDVI显著增加,增速为1.25%·a^(-1);NDVI增加区域、稳定不变区域和退化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97.8%、0.4%和1.8%,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矿区和城市聚集区;NDVI变异系数主要集中在0.3~0.5之间,整体波动比较剧烈,变异程度呈现“东南高、西北较低”的空间格局;全区NDVI平均Hurst指数0.69,持续显著增加面积占比93.7%,未来植被变化趋势良好。全局Moran’I指数波动下降,NDVI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减弱;NDVI低-低型聚集区的面积波动减少,与植被生长季累计降水量表现为显著负相关(P<0.05),低-高型聚集区面积与植被生长季平均气温表现为显著负相关,高-高型聚集区的面积波动增加,与植被生长季累计降水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近21年神木市NDVI整体变化较为剧烈,呈现增加趋势,其空间分布趋于破碎化,降水和升温对植被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且降水对于植被恢复的影响更大,未来植被覆盖状况变化表现为持续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google earth engine 变异系数 Sen+Mann-Kendall 空间格局 神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激光雷达扫描参数与点云简化对林木参数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向兴龙 孙华 +3 位作者 唐杰 潘政尚 周榕 宋柯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5,共11页
【目的】林木参数是森林蓄积量、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基础指标,传统的人工调查方式费时费力,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的要求。地面激光雷达扫描技术能够获取小尺度高分辨率的林分内部结构信息,为林分环境条件下林木胸径... 【目的】林木参数是森林蓄积量、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基础指标,传统的人工调查方式费时费力,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的要求。地面激光雷达扫描技术能够获取小尺度高分辨率的林分内部结构信息,为林分环境条件下林木胸径、树高提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以芦头实验林场杉木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针对FARO Focus 3D X330三维激光扫描仪设计了7种不同的扫描组合方式对样地进行扫描,提出象限角点云简化思路进行参数提取和精度评价,探究不同扫描组合方式对林木胸径、树高参数提取精度与效率的影响。【结果】1)当扫描分辨率为1/2、质量为4X时,胸径参数提取精度最高;当扫描分辨率为1/4、质量为4X时,树高参数提取精度最高。2)在林木参数提取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的前提下,扫描分辨率为1/4、质量为4X的扫描参数工作效率最高。3)选取同时兼顾精度和效率的1/4扫描分辨率、质量4X的扫描结果,进行象限角点云简化,简化的点云能够准确地提取出林木胸径参数。【结论】研究结果对于具有相同或相似地理条件和树种的林地选择扫描参数和点云简化方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提高内业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地面激光雷达野外样地调查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林木参数 点云数据 扫描分辨率 象限角点云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栎类次生林自稀疏条件下的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划分方法
5
作者 王子卫 肖化顺 +3 位作者 龙时胜 曾思齐 孙华 吴小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34,共7页
【目的】划分栎类次生林自稀疏结构单元,是应用林分自稀疏发生规律开展栎类次生林经营的基础性工作。【方法】以湖南省2009年和2014年两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中6块栎类次生林样地为数据源,使用3种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划分方法,分别得到... 【目的】划分栎类次生林自稀疏结构单元,是应用林分自稀疏发生规律开展栎类次生林经营的基础性工作。【方法】以湖南省2009年和2014年两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中6块栎类次生林样地为数据源,使用3种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划分方法,分别得到若干个结构单元,计算各结构单元内林木的株数密度和平均胸径,建立Reineke密度指数模型,比较模型的拟合效果和检验效果。【结果】方法1、方法2和方法3所得样本拟合的自稀疏边界线R^(2)分别为0.882、0.780、0.893;RMSE分别为0.180、0.229、0.169;方法3的拟合效果最好。3种方法的检验结果中,方法3对自稀疏判断的正确率为72%,检验效果较好;其余2种方法均低于50%。【结论】3种结构单元划分方法中,方法1忽略了距离死亡木较远的样木;方法2没有考虑位置不同的样木对死亡木影响的差异;方法3(Voronoi图+样圆权重法)更为完整地统计了对自稀疏有影响的样木,并区分为Ⅰ类样木和Ⅱ类样木,分别计算权重,分析其对死亡木影响的差异。方法3是一种考虑了林木空间分布差异,同时还依据对死亡木影响大小区分样木类别的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划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次生林 自稀疏 林分空间结构单元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改进U-Net的城市绿地提取
6
作者 张国珍 雷昌龙 +3 位作者 严恩萍 杨明 刘丽娜 钟雅婷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0-18,共9页
准确掌握城市绿地的面积和空间分布对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U-Net网络提取城市绿地存在的参数冗余和边界特征丢失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城市绿地信息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MobileNetv2作为... 准确掌握城市绿地的面积和空间分布对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U-Net网络提取城市绿地存在的参数冗余和边界特征丢失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城市绿地信息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MobileNetv2作为编码部分,结合交叉熵损失函数和Dice损失函数以提高模型的泛化性并解决样本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引入空间通道压缩与激励模块以解决边界特征提取不准确的问题,在提高模型精度和速度的同时,降低参数量。结果表明:(1)改进的U-Net模型在城市绿地提取的精度和速度方面优于其他4种经典模型,参数量仅为6.9M;相较于原始的U-Net模型,改进后U-Net模型的mIoU提高0.63%,参数量减少77.77%,平均帧数提高2.77倍,表明该方法在显著减少模型参数的同时,仍能保持较高的精确性。(2)实际应用方面,研究部署最优模型对长沙市区的绿地进行自动提取,共提取75549个绿地图斑,面积范围从0.0001hm^(2)到706.39hm^(2)不等;分区统计结果显示,岳麓区绿地面积最大,芙蓉区最小,与目视解译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改进城市绿地提取精度和速度的方法,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城市绿化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提取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MobileNetv2 U-Net网络 城市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道路缓冲区分析的崖壁植物多样性研究
7
作者 张国珍 谭鑫羽 +3 位作者 张婧 严恩萍 钟雅婷 刘丽娜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0-18,共9页
武陵源区是张家界独特的崖壁地貌所在地,该地区生长的植物具有耐贫瘠、抗逆性强的特点,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道路对崖壁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首先利用无人机获取崖壁植物的近景影像,并通过ArcGIS 10.7软件提取遥... 武陵源区是张家界独特的崖壁地貌所在地,该地区生长的植物具有耐贫瘠、抗逆性强的特点,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道路对崖壁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首先利用无人机获取崖壁植物的近景影像,并通过ArcGIS 10.7软件提取遥感影像中的道路元素,然后根据研究区道路分布情况建立不同距离梯度的缓冲区,采用α多样性指数表示研究区的植物多样性,分析不同缓冲区的植物变化以及各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研究区共有54科142属276种取样物种,其中绝对优势种为乌冈栎、巴山松与满山红,在全部样本中占比分别为13.37%、11.18%和9.52%;灌木类植物更显优势,占比达到56.65%。(2)各缓冲区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表现为灌木类>乔木类>藤本类>草本类,道路对乔木类植物的影响较大。(3)灌木类植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与乔木类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乔木类植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与灌木类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呈极显著负相关。藤本类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 MG)与灌木类、乔木类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 MG)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类植物在群落中存在不同的竞争和共生关系。研究表明,道路缓冲区对崖壁植物的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这为进一步保护和管理崖壁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崖壁植物 植物多样性 道路缓冲区 武陵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景一号遥感影像的林地信息提取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文 林辉 +2 位作者 李新宇 肖越 鲁宏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40,共9页
【目的】及时、准确地掌握林地信息是森林经营管理的前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林地信息精细识别提供了可能。【方法】以当阳市玉泉乡为研究区,以国产卫星高景一号(SV-1)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各波段光谱信息和植被指数作为分类特征,采用... 【目的】及时、准确地掌握林地信息是森林经营管理的前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林地信息精细识别提供了可能。【方法】以当阳市玉泉乡为研究区,以国产卫星高景一号(SV-1)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各波段光谱信息和植被指数作为分类特征,采用特征可分性、重要性及特征间冗余度分别构建了4种特征评价准则,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研究区进行林地信息提取,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1、评价准则中,特征重要性优于可分性,特征可分性受高度相关的特征组合(如OSAVI和NDVI等)的影响会造成分类精度的下降。2、在特征重要性和可分性的基础上结合特征间冗余度能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并有效降低特征维数,特征维数由11维降至8维,特征可分性方法和特征重要性的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4.65%和4.58%;3、根据特征重要性结合冗余度选择RGVI、EVI、B1、B3、B2、DVI、RVI、Brightness 8个特征,建立SVM线性核分类模型可以达到最优分类效果,总体分类精度高达92.49%,Kappa系数为0.9084。【结论】SV-1遥感影像由于其高空间分辨率在林地信息精细提取中具有可行性,本研究通过建立特征评价准则筛选分类特征能进一步挖掘分类器的泛化能力,为及时、准确地获取林地信息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同等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处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信息提取 特征评价准则 支持向量机分类 高景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标签超分辨率土地覆盖制图研究
9
作者 汤媛媛 严恩萍 +3 位作者 唐玉宾 聂小力 聂平静 亓梦茹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5年第5期147-154,共8页
通过整合标签超分辨率(SR)和实例批量归一化网络(IBN-Net),在无本地高分辨率标签的情况下,实现了福建省光泽县的2m分辨率土地覆盖制图,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标签土地覆盖制图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全卷积神经网络(FCN)模型能... 通过整合标签超分辨率(SR)和实例批量归一化网络(IBN-Net),在无本地高分辨率标签的情况下,实现了福建省光泽县的2m分辨率土地覆盖制图,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标签土地覆盖制图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全卷积神经网络(FCN)模型能够实现标签超分辨率,将低分辨率标签提升至高分辨率,有效提高分类精度;IBN-Net网络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显著提升跨域应用的效果。相比于内源低分辨率标签,使用高精度的外源标签使模型在光泽县的整体准确率提高2.55%,达到85.48%。本方法在无匹配标签条件下,显著提升土地覆盖制图的精度,可为区域生态监测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制图 标签超分辨率 深度学习 FCN网络 IB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