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9
1
作者 吴芃 赵洁 +6 位作者 高利生 王一 郑晖 黄泽海 古迪 黄俊 郑少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总结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KAUD)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为诊断KAUD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KAUD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超声(45例)、X线(38例)、CT(28例)、MR(I10例)及SPECT(25例),描述各类检查的特征性改变及影像特点... 目的总结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KAUD)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为诊断KAUD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KAUD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超声(45例)、X线(38例)、CT(28例)、MR(I10例)及SPECT(25例),描述各类检查的特征性改变及影像特点,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结果 KAUD患者的影像学改变主要集中在泌尿系统和胆道系统。基本的影像学特征包括:⑥膀胱壁增厚,呈炎性改变;⑥膀胱挛缩,容量减小;⑥集合系统扩张,多数双侧同时出现,输尿管壁增厚,输尿管狭窄;⑥肾实质损害;⑥胆道系统扩张;⑥邻近脏器及淋巴结的炎性改变。结论 KAUD的影像学改变具备典型的特征性,对于具有严重LUTS症状的患者如果出现了相应的改变应该考虑KAUD的可能性,结合氯胺酮滥用史可明确KAUD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泌尿系损害 影像诊断 下尿路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210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郁兆存 谭万龙 +3 位作者 郑少斌 齐桓 陈彤 彭红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U100双频双脉冲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FREDDY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U100双频双脉冲Nd:YAG激光经内腔镜治疗泌尿系结石210例,其中肾结石59例,输尿管结石108例,膀胱结石39例,后尿道结石4例,其中58例伴有前... 目的:探讨U100双频双脉冲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FREDDY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U100双频双脉冲Nd:YAG激光经内腔镜治疗泌尿系结石210例,其中肾结石59例,输尿管结石108例,膀胱结石39例,后尿道结石4例,其中58例伴有前列腺增生症,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者61例。结果:肾结石碎石成功率为96.6%(57/59),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率为95.4%(103/108),膀胱结石碎石成功率为92.3%(36/39),后尿道结石碎石成功率为100%(4/4)。平均手术时间35(11~45)min,平均激光工作时间(6.5±3.2)min。肾结石碎石后平均14(4~23)d排净结石,输尿管结石碎石后平均16(2~25)d排净结石,膀胱结石术中均使用Ellik冲洗器将结石吸出,术后住院1~6d,平均2.5d。所有病人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对症处理后2~4d消失。无输尿管穿孔、撕裂、感染、脓肾等并发症。结论:FREDDY激光碎石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腔内泌尿外科碎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U100激光 碎石术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周其赵 刘存东 +1 位作者 钟伟枫 刘成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下尿路结石的术后并发症,探讨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下尿路结石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结石特征、冲击次数和冲击能量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83例下... 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下尿路结石的术后并发症,探讨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下尿路结石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结石特征、冲击次数和冲击能量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83例下尿路结石行ESWL治疗后,72.3%(60例)患者出现肉眼血尿,27.7%(23例)出现疼痛,25.3%(21例)出现疼痛并肉眼血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红斑,肠胀气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肉眼血尿组、术后疼痛组、术后疼痛并肉眼血尿组结石长度、结石宽度、冲击次数分别高于无并发症组,两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术后肉眼血尿组患者身高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SWL治疗下尿路结石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血尿及疼痛,患者身高、结石长度、结石宽度及冲击次数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下尿路结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CT三维重建在输尿管软镜处理经皮肾镜术后残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徐桂彬 郑少斌 +3 位作者 李逊 何永忠 赵海波 欧阳中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CT三维重建在输尿管软镜处理经皮肾镜术后残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8月,对微创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留结石的42例患者行上尿路CT三维重建,充分了解肾脏集合系统结构、结石分布及结石与肾盂肾盏间的关系,测量... 目的:探讨上尿路CT三维重建在输尿管软镜处理经皮肾镜术后残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8月,对微创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留结石的42例患者行上尿路CT三维重建,充分了解肾脏集合系统结构、结石分布及结石与肾盂肾盏间的关系,测量结石所在肾盏长轴与经皮肾造瘘通道及肾盂间的夹角,指导二期输尿管软镜处理结石。结果:CT发现单发肾结石17例,多发肾结石25例,结石直径0.4~2.1cm。测得结石所在肾盏长轴与肾盂间的夹角为8~207°,平均87°;结石所在肾盏长轴与经皮肾造瘘通道的夹角为0~135°,平均43°。所有患者术中均可探及结石,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经输尿管工作鞘软镜取石34例次,经皮肾造瘘通道输尿管软镜取石14例次。手术时间16~112min,平均(52±11)min,结石清除率为95.2%(40/42),2例结石残留直径均小于1cm。本组无改开放手术病例,未出现感染性休克、气胸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上尿路CT三维重建可形象直观地显示肾脏的解剖结构及与结石间的关系,有助于指导输尿管软镜寻找结石、减少手术时间并提高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预后的因素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成山 邵志强 +1 位作者 张鹏 郑少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63-206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366例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在随访3月时评估,结石完全排出视为治疗成功,未排或有残石为治疗失败。分析患者及结石特征如性别、年龄(年龄段... 目的探讨影响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366例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在随访3月时评估,结石完全排出视为治疗成功,未排或有残石为治疗失败。分析患者及结石特征如性别、年龄(年龄段)、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病程、疼痛、血尿、结石位置、结石侧别、结石长度、结石宽度等因素与治疗成功率的关系。结果366例碎石成功率63.4%(232/366)。应用χ2检验及t检验比较两组术前资料,发现病程、结石长度及结石宽度是有意义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排除了结石宽度和病程,说明结石长度是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独立因素。结论结石大小是影响上尿路结石ESWL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尿路结石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成山 张鹏 +1 位作者 邵志强 郑少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急诊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次碎石成功率74.4%,总成功率82.6%。碎石成功结... 目的探讨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急诊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次碎石成功率74.4%,总成功率82.6%。碎石成功结石与失败结石平均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尿管不同部位排石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对梗阻时间短、长径较小的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肾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4例 被引量:9
7
作者 郁兆存 熊林 +2 位作者 谭万龙 齐桓 彭红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65-466,共2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38侧中段(5侧)、上段(33侧)输尿管结石行腹腔镜经腹膜后径路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大小(0.8 cm×1.0 cm)^(1.5 cm×3.0 cm),其中20例术前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38侧中段(5侧)、上段(33侧)输尿管结石行腹腔镜经腹膜后径路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大小(0.8 cm×1.0 cm)^(1.5 cm×3.0 cm),其中20例术前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结果手术成功33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肾周广泛粘连,渗血较多)。手术时间45~190m in,平均85.5 m in,术中出血量10~50 m l,平均20.6 m l。术后住院3~7 d,平均4.3 d。34例随访3个月~2年,平均9.7个月,无中、远期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微创、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腹腔镜术 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鳞状细胞癌伴同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壮飞 郑少斌 +6 位作者 吴芃 张鹏 姜耀东 赵善超 毛向明 陈泽荣 单正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65-2767,共3页
目的探讨肾盂鳞状细胞癌伴同侧输尿管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盂鳞癌伴同侧输尿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1男,68岁,血尿1月入院,CT检查示右肾盂及输尿管下段占位,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病例2... 目的探讨肾盂鳞状细胞癌伴同侧输尿管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盂鳞癌伴同侧输尿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1男,68岁,血尿1月入院,CT检查示右肾盂及输尿管下段占位,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病例2男,60岁,左腰部及左下腹痛1月外院诊断为左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见输尿管下段肿物,活检示鳞状细胞癌,转我院手术。术中见左肾下极肿物伴结肠侵犯,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膀胱袖套状切除左半结肠切除及扩大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者术后均未行放化疗。结果病理报告病例1肾盂及输尿管均为中分化鳞癌,侵及肾盂黏膜下层及输尿管浅肌层。病例2肾盂中分化鳞癌,结肠受侵,输尿管下段低分化鳞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6个月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肾盂鳞状细胞癌伴同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罕见,早期诊断困难,术后短期内易复发转移,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 肾盂 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碎石致尿脓毒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齐桓 罗超 刘成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23-1524,共2页
目的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并发尿脓毒症的临床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对经ESWL后并发尿脓毒症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患者在接受ESWL术后6-36 h内出现尿脓毒症的临床表现,尿细菌培养2例为大... 目的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并发尿脓毒症的临床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对经ESWL后并发尿脓毒症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患者在接受ESWL术后6-36 h内出现尿脓毒症的临床表现,尿细菌培养2例为大肠埃希菌感染,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大肠埃希菌并恶臭假单胞菌。结果 4例患者经心电、血压及氧饱和度监测,吸氧、补液、抗炎、升压等治疗,分别在术后5-11 d(平均6.75 d)生命体征恢复平稳,3例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1例紧急行膀胱镜下DJ管置入引流肾盂液体,经保守治疗11 d后结石排出,4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ESWL术前伴有泌尿系感染的患者更易发生尿脓毒症;临床发现尿脓毒症时需要及早诊断,积极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 脓毒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膀胱平滑肌的表型转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雁冰 韦安阳 +5 位作者 王涛 何书华 张海波 陈泽荣 陈逢志 汪志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目的:检测链脲佐菌素造模后9周的糖尿病SD大鼠膀胱平滑肌收缩型标志物和关键调控基因myocardin的表达水平,了解糖尿病大鼠膀胱平滑肌是否发生表型转化。方法32只体质量200~220 g的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糖尿病(DM)组和非糖... 目的:检测链脲佐菌素造模后9周的糖尿病SD大鼠膀胱平滑肌收缩型标志物和关键调控基因myocardin的表达水平,了解糖尿病大鼠膀胱平滑肌是否发生表型转化。方法32只体质量200~220 g的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糖尿病(DM)组和非糖尿病(NDM)组,9周后取膀胱组织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膀胱组织病理变化,q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膀胱组织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收缩型平滑肌标志物及myocardin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DM组大鼠较NDM组明显消瘦(286.25±71.20 g vs 412.71±102.74 g,P=0.001),多饮、多尿,膀胱中胶原纤维组织增多(P〈0.001),myocardin、α-SMA、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膀胱平滑肌在造模9周时发生表型转化,引起膀胱平滑肌舒缩障碍,可能在糖尿病膀胱病理变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膀胱平滑肌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国志 郑少斌 谭万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和患者的预后。其中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50.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或)血尿,...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和患者的预后。其中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50.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或)血尿,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确诊有癌栓。结果21例手术者中,术前多普勒超及CT均可发现腔静脉癌栓,MRI对腔静脉癌栓的范围能更加清楚显示。手术均行肾癌根治加腔静脉内癌栓切除,术后随访0.5~5年,无瘤生存19例,2例手术后死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断率较高,可准确判断癌栓位置,对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积极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是治疗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下腔静脉 栓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输尿管开口异位的临床处理:附16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桓 傅晓幼 郑少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提高对儿童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治水平。方法输尿管开口异位患儿16例,女15例,男1例,年龄3~14岁,平均6岁。对16例患儿行B超、静脉尿路造影技术、逆行性插管造影、膀胱镜及低场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等检查,明确术前诊断及了解异... 目的提高对儿童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治水平。方法输尿管开口异位患儿16例,女15例,男1例,年龄3~14岁,平均6岁。对16例患儿行B超、静脉尿路造影技术、逆行性插管造影、膀胱镜及低场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等检查,明确术前诊断及了解异位开口输尿管位置、侧别。单侧重复肾输尿管并输尿管开口异位8例,双侧重复肾输尿管并单侧输尿管开口异位1例,单侧肾肾积水伴单侧输尿管开口异位3例,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并输尿管开口异位3例,单侧肾异位伴发育不全输尿管口异位1例;结果本组16例病人全部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者9例,肾部分切除者4例,3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疗效滿意。11例获6个月~3年的随访,平均2年,术后漏尿症状全部消失,1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病例术后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发现及正确的诊断有利于疾病的早期治疗,增加保留肾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异位 儿童 治疗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激肽原酶对ESWL后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昭明 李静 +2 位作者 梁承晖 陈焱 郑少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碎石术 尿路石症 胰激肽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0例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体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成山 张国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54-154,共1页
报告了X线定位ESWL治疗8000例各类尿路结石的体位情况。认为碎石体位由结石部位和体型等确定,并将其归纳为常规和特殊两大类,其中常现类7855例,占总数的98.2%;特殊类145例,占总数的1.8%,它包括取仰卧患侧大后斜位或侧卧位的... 报告了X线定位ESWL治疗8000例各类尿路结石的体位情况。认为碎石体位由结石部位和体型等确定,并将其归纳为常规和特殊两大类,其中常现类7855例,占总数的98.2%;特殊类145例,占总数的1.8%,它包括取仰卧患侧大后斜位或侧卧位的上尿路结石(肥胖体型)30例,取仰卧患侧后斜位加前弓位的输尿管结石(近L5横突)62例,取俯卧头低脚高位的膀胱结石(近耻骨)53例。上述特殊体位是作者对某些常规体位所作的改进,它解决了疑难病例的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体位 体外震波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尼龙线和改良软尿道扩张器在防治后尿道狭窄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齐桓 付晓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9-370,共2页
目的总结尿道内留置尼龙线引导下行改良软尿道扩张器尿道扩张的临床经验,提高后尿道狭窄的防治水平。方法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男性患者38例,年龄4 ̄45岁,平均25岁。后尿道狭窄长度0.8 ̄4.5 cm,平均2.2 cm。均行内窥镜术或开放手术治疗,术... 目的总结尿道内留置尼龙线引导下行改良软尿道扩张器尿道扩张的临床经验,提高后尿道狭窄的防治水平。方法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男性患者38例,年龄4 ̄45岁,平均25岁。后尿道狭窄长度0.8 ̄4.5 cm,平均2.2 cm。均行内窥镜术或开放手术治疗,术中尿道内留置尼龙线。留置尿管2 ̄4周,拔除尿管后即行尿道内尼龙线引导下改良软尿道扩张器的尿道扩张。结果38例患者经平均3个月、最长9个月的尿道扩张,排尿通畅后拔除尼龙线。随访6个月 ̄5年,排尿正常,无尿失禁。结论尿道内留置尼龙线引导下用改良软尿道扩张器行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效果显著。与金属尿道探子下行尿道扩张相比,具有取材方便,患者易于配合,减少尿道损伤,避免假道形成等特点,减少了因尿道狭窄复发而多次手术的次数,对男性儿童及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患者尤为适宜。为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外科学 尼龙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硫酸戊聚糖缓解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机制:基于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胆汁酸代谢
16
作者 祝越轩 诸章睿 吴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0-1279,共10页
目的 探究多硫酸戊聚糖(PPS)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胆汁酸代谢来缓解环磷酰胺(CYP)诱导的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小鼠模型的疗效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随机化方法将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PPS处理组(PPS组... 目的 探究多硫酸戊聚糖(PPS)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胆汁酸代谢来缓解环磷酰胺(CYP)诱导的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小鼠模型的疗效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随机化方法将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PPS处理组(PPS组)、CYP诱导组(CYP组)和CYP+PPS联合处理组(C+P组),6只/组。PPS以25 mg/kg剂量连续3周灌胃处理,CYP以50 mg/kg剂量在第4周分3次腹腔注射以建立IC/BPS模型。采用16S rDNA测序及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肠道菌群与代谢产物变化;通过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实验(CYP-FMT与C+P-FMT受体组)验证菌群介导作用。体外以LPS诱导人膀胱上皮细胞(SV-HUC-1)炎症模型,分组探究脱氧胆酸(DCA)及TGR5抑制剂(SBI-115)对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 PPS治疗提升了CYP诱导的IC/BPS小鼠模型的机械疼痛阈值,改善了尿动力学参数,并减轻了膀胱炎症及屏障损伤(P<0.05)。PPS通过增加肠道中嗜木聚糖真杆菌的丰度和促进DCA产生,调节了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P<0.05)。FMT实验证实了PPS的疗效依赖于肠道菌群。在细胞层面,DCA激活TGR5受体,减轻了LPS诱导的SV-HUC-1细胞炎症和屏障损伤(P<0.05)。结论 PPS通过富集嗜木聚糖真杆菌菌群促进DCA生成,激活TGR5信号通路,从而减轻膀胱炎症并修复屏障功能。本研究首次揭示PPS通过菌群-胆汁酸-TGR5轴调控IC/BPS的新机制,为靶向肠道微生态治疗膀胱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多硫酸戊聚糖 环磷酰胺 肠道微生物群 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导尿管临床并发症的处理经验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新民 唐培 +1 位作者 左翼 游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气囊导尿管 尿道伤 尿管打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输尿管镜拉钩拔取回缩异位D-J管的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向明 郑少斌 段素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64-864,共1页
对自制输尿管拉钩拔取回缩异位D-J的37例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了使用此拉钩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输尿管镜 拉钩 回缩异位D-J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荣江 郭成福 +3 位作者 程一宁 王伟高 白喜文 于立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9期576-577,共2页
报告3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人,18例侧应用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12例侧放置输尿管外支架管,16例侧放置双J管内支架。结果表明,同步电视屏幕监测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检查,是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之... 报告3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人,18例侧应用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12例侧放置输尿管外支架管,16例侧放置双J管内支架。结果表明,同步电视屏幕监测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检查,是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及双J管内支架引流是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能提高肾功能恢复率,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梗阻 肾盂成形术 管内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免疫细胞浸润特征与临床病理参数具有相关性
20
作者 赵华轩 张桂潮 +4 位作者 刘家荣 莫富添 李韬恩 类成勇 吕世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0-1288,共9页
目的 考察中国人群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并分析免疫细胞浸润与疾病分期及免疫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10月154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样本和临床病理信息,通过免疫... 目的 考察中国人群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并分析免疫细胞浸润与疾病分期及免疫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10月154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样本和临床病理信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等方法鉴定肿瘤组织中浸润免疫细胞类型,并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其中22例患者的肿瘤组织构建了患者来源的肿瘤组织片段(PDTF)模型,利用PD-1单抗处理,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T细胞活化情况,评估患者免疫治疗应答。结果 我国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CD8^(+)T细胞、CD4^(+)T细胞和CD3^(+)T细胞浸润最丰富。病例相关分析表明,CD3^(+)T细胞(P=0.004)、PD-1^(+)T细胞(P=0.020)、CD68^(+)T细胞(P=0.049)、CD79^(+)T细胞(P=0.049)以及Tryptase^(+)细胞(P=0.049)的浸润与更大的肿瘤体积(≥5 cm)呈正相关;CD4^(+)T细胞浸润程与肿瘤分期成负相关(P=0.026)。高ISUP分级患者CD3^(+)T细胞(P=0.023)、CD8^(+)T细胞(P=0.045)、PD-1^(+)T细胞(P=0.014)、CD20^(+)B细胞(P=0.020)、CD79^(+)B细胞(P=0.004)浸润浸润水平较高,但具有较低的Traptase^(+)细胞浸润(P=0.001)。具有丰富免疫细胞浸润的患者也倾向更好的免疫治疗应答。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中国人群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发现不同患者免疫细胞浸润存在显著异质性,证实免疫细胞浸润程度与临床病理参数存在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 患者来源的肿瘤组织片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