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液血栓前状态的检测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宝瑛 钟梅 +3 位作者 余艳红 李景珊 郑磊 王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前状态生物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3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及20例正常非孕妇女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ɑ-颗粒膜蛋白(GMP-140)、抗凝血酶(AT-Ⅲ)、蛋白C依赖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CAT)、...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前状态生物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3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及20例正常非孕妇女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ɑ-颗粒膜蛋白(GMP-140)、抗凝血酶(AT-Ⅲ)、蛋白C依赖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CAT)、纤溶酶原(PL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D-二聚体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指标。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vWF含量、GMP-140、AT-Ⅲ、PLG、PAI、D-二聚体均比对照组高(P<0.01),而术后升高更明显;PCAT手术前、后均明显低于正常非孕妇女;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则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提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液呈血栓前状态,术后呈更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术后 血液 血栓前状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检验中文实时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的开发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顺金 彭菊霜 +3 位作者 朱国斌 姜太毛 李伟鹏 高育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将微机技术应用于医学实验室的检验数据和检验信息的管理[1,2].方法:用数据库语言编写程序,采用双层平台,实时传递信息,实行模块菜单,形成网络。结果:形成数据录入、数据查询、报表输出、质量控制、统计分析、系统设置等6... 目的:将微机技术应用于医学实验室的检验数据和检验信息的管理[1,2].方法:用数据库语言编写程序,采用双层平台,实时传递信息,实行模块菜单,形成网络。结果:形成数据录入、数据查询、报表输出、质量控制、统计分析、系统设置等6个模块运行。结论:用数据库语言编程的双平台网络系统.全面支持医院的数据管理网络系统,所有信息不需中间过渡或转换直接进入服务器总数据库,可达50个信息网络成员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 计算机网络 医学检验 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的细菌学监测(初报) 被引量:2
3
作者 汪能平 赖福才 +2 位作者 耿穗娜 顾晓维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38-140,共3页
1991年,利用自本院住院病人各类标本检出的449株细菌(包括真菌,下同),调查医院感染的若干特点。①与医院感染相关的细菌占69.3%(311株),涉及176名病人的240次感染。②感染类型广泛,以肺部感染、创面感染... 1991年,利用自本院住院病人各类标本检出的449株细菌(包括真菌,下同),调查医院感染的若干特点。①与医院感染相关的细菌占69.3%(311株),涉及176名病人的240次感染。②感染类型广泛,以肺部感染、创面感染与尿路感染为主,分别占37.9%、25.8%与17.5%;其中70.4%(169人次)为单─菌感染,29.6%为复数菌感染。③引起医院感染的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多见。④据药敏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林可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引起医院感染者分别明显高于引起非医院感染者;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头孢拉定、头孢三嗪、庆大霉素与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引起医院感染者和引起非医院感染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⑤发生医院感染者的治愈率较低,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药敏试验 细菌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抗菌药物对2种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效价分析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苏冰 耿穗娜 杜本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1-711,727,共2页
关键词 抗菌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肠杆菌感染: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又一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汪能平 赖福才 顾晓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34-436,共3页
本文分析了61例住院病人发生的66例次与产气肠杆菌相关的医院感染,其特点是:(1)感染部位多样,不仅见于肺部(30例次)、伤口(16例次)与尿路(11例次),还发生了败血症(9例次);(2)耐药菌株比例高,对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链霉素与氯霉素... 本文分析了61例住院病人发生的66例次与产气肠杆菌相关的医院感染,其特点是:(1)感染部位多样,不仅见于肺部(30例次)、伤口(16例次)与尿路(11例次),还发生了败血症(9例次);(2)耐药菌株比例高,对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链霉素与氯霉素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3)部分病人(26例)有混合感染,且90%系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的混合感染;(4)预后严重,本组有24例死亡,其中7例的死亡与此感染有密切关系;(5)由于基础疾病病情严重,73.8%的病人有抗菌药物预防史,平均用药3.86种,持续22.8d。作者认为,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应当重视产气肠杆菌感染的诊断与处理,并控制其传播,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肠杆菌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280例非感染科患者HC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6
作者 魏东 张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25-1125,1129,共2页
目的了解输血前和手术住院患者肝脏健康状况,避免和预防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肝(HCV)检测。结果在12 280例输血前和手术非感染科住院患者中,HCV感染占1.03 %,HBsAg和HCV同时... 目的了解输血前和手术住院患者肝脏健康状况,避免和预防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肝(HCV)检测。结果在12 280例输血前和手术非感染科住院患者中,HCV感染占1.03 %,HBsAg和HCV同时感染占0.17%。结论非感染科住院患者HCV感染率明显高于自然人群,说明进行HCV检测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肝炎样病毒属/免疫学 肝炎病毒 乙型 抗体 病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酮体检验试纸仪器法与人工法比较
7
作者 龚彦玲 费实 林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22-322,共1页
尿酮体检验试纸仪器法与人工法比较龚彦玲,费实,林文南方医院检验科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尿液自动快速分析仪以其简便、快速、准确、系统的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大批量标本的全面过筛试验,但它与传统的人工方法对酮体测定结... 尿酮体检验试纸仪器法与人工法比较龚彦玲,费实,林文南方医院检验科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尿液自动快速分析仪以其简便、快速、准确、系统的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大批量标本的全面过筛试验,但它与传统的人工方法对酮体测定结果在等级上存在一定差异,如能正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胴体 试纸法 手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群FMMU白化豚鼠与短毛三色豚鼠血液成分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顾为望 王洪涛 +5 位作者 张嘉宁 李建军 林继红 王若宇 魏冬 詹纯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3-28,共6页
测定比较了20日龄的封闭群FMMU白化豚鼠与短毛三色豚鼠35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雄性白化豚鼠的钾、葡萄糖、甘油三脂、总蛋白、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雌性白化豚鼠,其它项目差异不显著;对两种豚鼠的血... 测定比较了20日龄的封闭群FMMU白化豚鼠与短毛三色豚鼠35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雄性白化豚鼠的钾、葡萄糖、甘油三脂、总蛋白、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雌性白化豚鼠,其它项目差异不显著;对两种豚鼠的血液成分测定结果比较发现,FMMU白化豚鼠的氯、磷、尿素氮、葡萄糖、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比三色豚鼠的低,而尿酸、中间细胞总数、血小板总数,平均血小板容积和平均血小板比容比三色豚鼠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MU白化豚鼠 血液成分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 封闭 甘油三脂 总数 葡萄 日龄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卢健聪 蔡绍曦 +4 位作者 耿穗娜 佟万成 马真 孟莹 刘来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35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用WHONET5.0及SPSS13.0...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35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用WHONET5.0及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临床分离率逐年升高,多重耐药菌株占77.2%,主要分布于IC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最高,分别为76.7%和74.2%,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67.1%,对其他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小于30%。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8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集中分布于ICU。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是敏感性最高的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次之,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监测 碳青霉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仪的抗干扰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德华 冯厚梅 +3 位作者 郑磊 李强 裘宇容 曾方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88-1989,1992,共3页
目的对日本希森美康(Sysmex)株式会社生产的CA7000全自动凝血仪进行抗溶血、脂血及黄疸等干扰物的性能评估。方法使用Sysmex干扰检测试剂盒,将血红蛋白、乳糜、游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按一定比例加入正常混合血浆,以原空白混合血浆作为... 目的对日本希森美康(Sysmex)株式会社生产的CA7000全自动凝血仪进行抗溶血、脂血及黄疸等干扰物的性能评估。方法使用Sysmex干扰检测试剂盒,将血红蛋白、乳糜、游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按一定比例加入正常混合血浆,以原空白混合血浆作为空白对照,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时间。每个样本重复检测两次取均值,计算偏离值。结果干扰试验的偏离均<10%,最高为4.94%,表明仪器可自动扣除干扰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结论 CA7000凝血仪能自动扣除本底的干扰,具有良好的抗溶血、脂血及黄疸等干扰物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凝血仪 黄疸 脂血 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的肾细胞癌患者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琳 李玲 +1 位作者 孔海瑞 曾方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3-766,共4页
目的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ncer,RCC)患者的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建立数据模型并筛选特征代谢标志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27例RCC患者,26例泌尿系其它肿瘤患者及26例健... 目的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ncer,RCC)患者的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建立数据模型并筛选特征代谢标志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27例RCC患者,26例泌尿系其它肿瘤患者及26例健康人的尿液,利用SIMCA-P+12.0.1.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0PLS-DA),并筛选特征代谢产物。结果构建了PCA(R2X=0.846,Q2=0.575)和OPLS-DA(R2X=0.736,R2Y=0.974,Q2Y=0.897)模型,筛选出14种差异代谢产物,主要是有机酸、马尿酸、色氨酸及其降解产物,其中戊酸、丙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吲哚乙酸、氨基喹啉、喹啉及色氨酸在RCC患者尿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同时RCC组的尿液中戊酸、苯丙氨酸、6-甲氧基-硝基喹啉的含量显著高于泌尿系其它肿瘤患者(P<0.01)。结论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区分RCC患者,筛选出的代谢产物可能是RCC的诊断标志物,可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代谢组学 GC-MS PCA 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胡小佳 周芳 +1 位作者 裘宇容 李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18-1620,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慢支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观察组,58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血清PCT和CRP结果。结果 (1)观察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慢支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观察组,58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血清PCT和CRP结果。结果 (1)观察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CT检测阳性率为94.6%,高于对照组(15.5%),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CRP检测阳性率为30.4%,高于对照组(22.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CT检测对慢支急性发作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RP。结论 PCT对慢支急性发作期的诊断较CRP敏感,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慢支急性发作期的特异性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局部感染及败血症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飞 王前 +1 位作者 曾方银 张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4-616,619,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PCT浓度在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不同感染病例的PCT、CRP、WBC、neu%和lym%,以SPSS软件进行ROC曲线分析,并采用binary logistc回归建立预测概率模型,获得新的统计量,计算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最佳诊断点... 目的评价血清PCT浓度在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不同感染病例的PCT、CRP、WBC、neu%和lym%,以SPSS软件进行ROC曲线分析,并采用binary logistc回归建立预测概率模型,获得新的统计量,计算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最佳诊断点。结果PCT在血培养阳性、阴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2.52,P<0.001),ROC曲线诊断标准选择为>2处的Youden指数最大,灵敏度为63.3%,特异性为86.8%;PCT、CRP、WBC、neu%和lym%的AUC分别为:0.700、0.765、0.636、0.618和0.648;PCT联合CRP、lym%检测的AUC为0.776,在0.566处的Youden指数结果最大,其诊断灵敏度为63.8%,特异性为84.7%。结论PCT在败血症早期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PCT联合WBC、CRP和lym%等指标可提高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败血症 临床受试者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检测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春莉 裘宇容 +1 位作者 周芳 李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诊断试剂盒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CCP)的抗体水平的结果,探讨其对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国产和进口试剂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20例RA,71例非RA和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抗CCP...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诊断试剂盒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CCP)的抗体水平的结果,探讨其对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国产和进口试剂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20例RA,71例非RA和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抗CCP抗体,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分析抗CCP抗体与RF在诊断RA中的相关性。结果国产和进口试剂盒检测抗CCP抗体在RA组中的阳性率为61.7%(74/120)、69.2%(83/120),显著高于非RA组的9.9%(7/71)、7.0%(5/71)和正常组的0.0%(P<0.001),国产和进口试剂盒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167)。抗CCP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9.2%、64.2%,特异性为92.9%、67.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4.3%、77.0%,64.1%、52.7%;似然比为9.82、1.98。抗CCP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R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0,抗CCP抗体对RA的临床诊断效能优于RF指标。抗CCP抗体和RF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相关性(r=0.29.P=0.001)。结论抗CCP抗体可作为临床诊断RA的一项很好的血清学指标,在RA早期即有很高的特异性,联合检测RF更可提高对RA的早期诊断,但其与RA的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糖尿病孕妇止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宝瑛 简奕婪 +3 位作者 钟梅 余艳红 王前 张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糖尿病孕妇的血小板活化状态、血管内皮损伤、抗凝及纤溶系统部分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了正常非孕妇女、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各20例和46例妊娠晚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糖尿病孕妇的血小板活化状态、血管内皮损伤、抗凝及纤溶系统部分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了正常非孕妇女、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各20例和46例妊娠晚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抗凝血酶-Ⅲ、蛋白C系统筛选、纤溶酶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D-二聚体等指标的含量。结果与正常非孕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娠晚期糖尿病孕妇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0.01);与正常非孕组比较,正常晚期妊娠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纤溶酶原、D-二聚体等指标均显著增高(P<0.01)。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纤溶酶原、D-二聚体均显著增高(P<0.01),抗凝血酶-Ⅲ、蛋白C活性依赖凝固时间在正常晚期妊娠组较非孕组呈下降趋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AT-III水平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液处于血栓前状态,而糖尿病孕妇存在着明显的血栓前状态,因此,糖尿病孕妇产前测定凝血和纤溶功能指标,对监测病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血管内皮细胞 血小板活化 抗凝系统 纤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骨折中应用3D打印技术术后的康复策略 被引量:27
16
作者 邓爱文 熊日波 +2 位作者 何伟明 魏东 曾参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中应用3D打印技术术后的康复策略。方法筛选1例髋臼骨折患者,先采用3D技术打印患者仿真骨盆模型,并进行钢板螺钉最佳位置设计、螺钉长度测量、螺钉进入途径设计等一系列术前模拟手术,然后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中应用3D打印技术术后的康复策略。方法筛选1例髋臼骨折患者,先采用3D技术打印患者仿真骨盆模型,并进行钢板螺钉最佳位置设计、螺钉长度测量、螺钉进入途径设计等一系列术前模拟手术,然后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进行分步骤、渐进性、系统性的康复锻炼。结果手术成功完成,康复周期缩短。结论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使患者早日重返工作岗位,从而减少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髋臼骨折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2010年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检测相关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牟成惠 王强 +2 位作者 钟逸雯 姜宜海 何宗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的相关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10年1月~2010年12月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MSM的抗-HIV,并采用χ2检验分析其...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的相关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10年1月~2010年12月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MSM的抗-HIV,并采用χ2检验分析其阳性率在性角色、文化程度、安全套使用、有无合并梅毒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调查1526名MSM,确认HIV感染的人数87例、阳性率为5.70%。最近3个月内接受过HIV检查的有占27.36%(406/1484),知道自己的HIV检查结果的占83.00%(337/406),其阳性率达7.12%。MSM主动肛交者的抗-HIV阳性率为3.54%、被动肛交者为7.14%、两者兼有为6.70%,在性角色方面抗-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0,P=0.040)。已婚的MSM其抗-HIV阳性率为9.45%,高于未婚的4.92%与离异的4.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4,P=0.028)。文化程度越低,抗-HIV阳性率越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12)。如MSM合并梅毒则其抗-HIV阳性率为21.31%,无梅毒感染者其阳性率仅为5.0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70,P〈0.001)。近3个月每次均使用安全套与最近1次使用安全套的MSM其抗-HIV阳性率虽然高于未使用者,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MSM的抗-HIV阳性率较高,不安全性行为较高,特别是肛交时被动方MSM年纪轻,安全套使用率低,HIV感染率高,自我保护能力弱,成为MSM内HIV传播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 阳性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剂量/浓度个体差异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付绍杰 王彦斌 +3 位作者 于立新 李强 王亦斌 肖露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61-2164,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剂量/浓度个体差异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方法观察118例肾移植术后早期(3、7、14、30d)、103例术后3月、75例术后6月、119例稳定期(≥1年)口服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抗排斥的受者,记录性别...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剂量/浓度个体差异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方法观察118例肾移植术后早期(3、7、14、30d)、103例术后3月、75例术后6月、119例稳定期(≥1年)口服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抗排斥的受者,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他克莫司剂量、激素剂量、腹泻、血脂、肝功、肾功、白蛋白、红细胞比容,测定每个受者CYP3A5和MDR13435、2677、1236位点基因多态性及不同时期他克莫司药物浓度。然后以他克莫司浓度/剂量×体表面积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早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度偏低,术后3月明显增高,术后6月进一步增高并逐渐趋于稳定;影响他克莫司剂量/浓度的因素在术后早期较多且变化剧烈,术后3月以后逐渐趋于稳定。从药物基因组学角度来看,影响他克莫司剂量/浓度的主要因素是MDR13435、MDR12677、MDR11236且术后早期变化剧烈,CYP3A5作用相对较弱且仅在稳定期入选,稳定期影响他克莫司代谢的主要因素是MDR13435。除药物基因组学因素外,年龄、肝功值、白蛋白和红细胞比容与他克莫司浓度/剂量×体表面积呈正相关,是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结论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剂量/浓度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与肾移植临床特点相吻合,不同时期他克莫司剂量/浓度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不同。药物基因组学是影响他克莫司剂量/浓度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临床用药应尽量避免对他克莫司代谢干扰大的药物。年龄、肝功、白蛋白、红细胞比容和激素剂量也是他克莫司剂量/浓度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细胞色素P450 3A5 多药耐药基因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致病菌96微孔板DNA诊断芯片的研制及在一起食物中毒突发事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莫秋华 李强 +9 位作者 林继灿 谭华 涂承宁 叶立青 刘志明 杜坚 孙虹 李书香 王献煌 杨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研制能同时检测9种常见食源致病菌的96微孔板DNA诊断芯片。方法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Stx1和Stx2)、志贺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蜡样芽胞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等9种最常见... 目的研制能同时检测9种常见食源致病菌的96微孔板DNA诊断芯片。方法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Stx1和Stx2)、志贺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蜡样芽胞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等9种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首先选择合适的保守基因,设计种特异性的PCR引物(5'端标记生物素)和检测探针,通过参数优化建立一管多重PCR扩增体系;然后按5×5的阵列格式将探针点制到96微孔板的微孔内,通过条件优化建立稳定的PCR产物与固化探针的微孔杂交体系;采用链霉抗生物素蛋白碱性磷酸酶和化学显色底物NBT/BCIP来检测特异性的PCR杂交产物。结果20株标准菌株验证已建立的食源致病菌微孔板DNA诊断芯片,获得比较特异和稳定的实验结果。在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该芯片在采样后12h内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的结果相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新型食源致病菌96微孔板DNA诊断芯片具有快速、准确、自动化和高通量等特点,为快速应对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致病菌 96微孔板芯片 DNA检测 食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程航 曾方银 +9 位作者 胡启文 袁文常 周人杰 张霞 袁吉振 尚伟龙 杨杰 胡珍 朱军民 饶贤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6-701,共6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子型别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防控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广州地区两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MRSA ...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子型别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防控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广州地区两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MRSA 142株,应用SCCmec、spa、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等方法进行分子分型,检测这些菌株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等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分析临床MRSA的耐药情况。结果 142株MRSA中121株为医院获得型金葡菌(HA-MRSA),20株为社区获得型金葡菌(CA-MRSA),1株未定型MRSA。这些MRSA可分为16种spa型,8种ST型及13种PFGE型。HA-MR-SA中的ST239-MRSA-Ⅲ-t030、ST239-MRSA-Ⅲ-t037和ST5-MRSA-Ⅱ-t002为主要流行克隆,也发现CA-MRSA中ST59-MR-SA-Ⅳ-t437克隆的流行,且这些流行克隆有特定的耐药谱。结论广州地区流行的金葡菌仍以HA-MRSA为主,同时也有一定量的CA-MRSA检出和传播,且CA-MRSA的多重药物敏感性已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子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耐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