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PET显像探针纳米抗体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猛 陈莉 +1 位作者 孙朋辉 韩彦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5-838,共4页
纳米抗体(Nb)因分子质量小、稳定性及渗透性强、可通过血脑屏障、免疫原性低等优势而成为替代传统抗体的PET显像新型探针,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围绕Nb结构特征、正电子同位素标记方法及标记产物在PET显像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分子探针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Fab片段联合抗细胞核单抗为载体的肝癌放射免疫治疗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阳峰 罗荣城 +4 位作者 李贵平 李爱民 丁雪梅 严晓 黄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核素标记人源化抗(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Fab片段(抗HBsAgFab)联合核素标记抗细胞核单克隆抗体(chTNT)瘤内注射治疗荷人肝癌移植瘤裸鼠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临床应用核素标记多种不同性质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放射免疫治疗肝癌提供... 目的探讨核素标记人源化抗(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Fab片段(抗HBsAgFab)联合核素标记抗细胞核单克隆抗体(chTNT)瘤内注射治疗荷人肝癌移植瘤裸鼠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临床应用核素标记多种不同性质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放射免疫治疗肝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荷瘤裸鼠分为五组,分别瘤内注射131I-抗HBsAgFab、131I-chTNT、131I-抗HBsAgFab联合131I-chTNT、131I-无关抗体(131I-IgG)及PBS。治疗后行SPECT显像观察标记抗体在肿瘤内的浓聚,并测量肿瘤大小变化,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研究发现2种标记抗体联合应用组的肿瘤抑制率为73.09%,明显高于131I-抗HBsAgFab组的47.8%和131I-chTNT组的54.26%。联合应用组标记抗体在肿瘤组织/非肿瘤组织内的放射活度比值(T/NT值)大于单独应用组。结论131I-抗HBsAgFab联合131I-chTNT瘤内注射放射免疫治疗可增加标记抗体在肿瘤组织内的浓聚,并能提高放射免疫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免疫治疗 抗乙肝表面抗原Fab片段 抗细胞核抗体 单克隆抗体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及放射性核素显像监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滨 裴国献 +3 位作者 王珂 范义湘 金丹 魏宽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对山羊大段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在此过程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将27只中国青山羊,分为组织工程骨组、人工骨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并分别造成左侧胫骨2cm骨缺损。对组织工程骨组缺损区植入珊瑚羟基磷灰...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对山羊大段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在此过程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将27只中国青山羊,分为组织工程骨组、人工骨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并分别造成左侧胫骨2cm骨缺损。对组织工程骨组缺损区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CHA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复合体,人工骨组植入CHAP,对照组则不植入任何填充物。采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于术后2、4、8周监测各组骨修复情况。结果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测定的感兴趣区(ROI)计数和T/NT比值显示: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未见再血管化的表现及明显的成骨活动;人工骨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血管再生的数量和成骨的质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组织工程骨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结论组织工程骨较人工骨具有更佳的修复大动物大段骨缺损的能力,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修复过程中有比较准确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再生 放性核素显像 组织学技术 组织工程学 动物实验 胫骨缺损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仰珍 吴德华 吴湖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均分别行核素骨显像、骨X线平片、骨CT检查。核素骨显像于静脉注射99mTc-MDP3~6h后进行。结果58例鼻咽癌Ⅲ、Ⅳ... 目的探讨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均分别行核素骨显像、骨X线平片、骨CT检查。核素骨显像于静脉注射99mTc-MDP3~6h后进行。结果58例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中有13例最后经临床确诊为鼻咽癌骨转移。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82.2%,假阳性率为17.7%,假阴性率15.4%。病灶主要集中于脊椎、肋骨和骨盆。骨显像与X线、CT检查对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4.6%、61.5%和69.2%,核素骨显像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平片和CT(P<0.05)。本组病例中,患者有疼痛主诉者骨显像的阳性率高;N分期晚者其阳性率也高。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有无骨转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高于X线平片和CT检查;骨显像阳性率的高低与疼痛主诉及N分期密切相关,在病例筛选中可作为首选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核素显像 骨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及甲状腺核素显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成晓茹 于娜沙 +2 位作者 江一帆 唐志宏 彭武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39-340,共2页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甲状腺影像学和甲状腺功能改变及其与病情活动相关性。方法应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对46例患者进行甲状腺素水平及甲状腺抗体测定,应用放射性同位素99mTc过得酸盐进行甲状腺静态显像分析。结果TSH正常,...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甲状腺影像学和甲状腺功能改变及其与病情活动相关性。方法应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对46例患者进行甲状腺素水平及甲状腺抗体测定,应用放射性同位素99mTc过得酸盐进行甲状腺静态显像分析。结果TSH正常,TF3、FT3、TT4、FT4均数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58.7%SLE甲状腺面积减少、重量减轻,65.2%摄很能力降低。结论SLE患者普遍存在的甲状腺功能低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改变与SLE病情活动密切相关:SLE可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状腺素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核素甲状腺显像表现
6
作者 唐志宏 彭武和 +3 位作者 成晓茹 吴湖柄 郑普德 黄祖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4-84,共1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99mTc甲状腺显像表现。方法住院确诊为SLE患者行99mTc甲状腺静态显像同时测定甲状腺摄99mTc参数。结果52例SLE中甲状腺影像面积缩小及甲状腺摄99mTc参数降低的各占...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99mTc甲状腺显像表现。方法住院确诊为SLE患者行99mTc甲状腺静态显像同时测定甲状腺摄99mTc参数。结果52例SLE中甲状腺影像面积缩小及甲状腺摄99mTc参数降低的各占596%及654%。结论SLE核素甲状腺显像特点为甲状腺影像面积缩小及摄99mTc参数降低,99mTc甲状腺显像可作为观察SLE患者甲状腺累及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状腺显像 ^99M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9
7
作者 易世宏 吴启富 +3 位作者 肖长虹 杨海英 吴清洪 王志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416,F00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建立兔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对该模型的评价。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麻醉,针灸针垂直刺入兔后肢股四头肌中点和腓肠肌中点,连接电针仪,频率50Hz,强度1.5kPa,使其膝关节不停地被动屈... 目的:探讨针刺建立兔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对该模型的评价。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麻醉,针灸针垂直刺入兔后肢股四头肌中点和腓肠肌中点,连接电针仪,频率50Hz,强度1.5kPa,使其膝关节不停地被动屈伸,每天2次,共10天。每天测量兔造模肢膝关节周径的变化、针刺后跛行时间、关节表面温度变化等指标。造模实验结束后,ECT扫描检查判断关节局部的炎症情况;用1ml生理盐水注射入兔膝关节腔,回抽关节液,检测炎症因子IL-1β、PGE2、SOD、MDA的水平;取出滑膜,观察滑膜组织的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等指标。结果:造模肢的各项检测指标和正常肢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滑膜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呈明显的炎性渗出性改变且随着针刺时间的增加改变更为明显。结论:该方法造模成功,模型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滑膜炎 创伤性 动物模型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在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中的屏蔽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池晓华 刘峰 +2 位作者 李贵平 王全师 邓志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距离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的屏蔽作用。方法 87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分为低剂量组(<3.7 GBq)39例及高剂量组(≥3.7 GBq)48例,分别测量患者在不同距离、不同服药时间点以及1.11 GBq的131I参考源放射性辐... 目的探讨距离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的屏蔽作用。方法 87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分为低剂量组(<3.7 GBq)39例及高剂量组(≥3.7 GBq)48例,分别测量患者在不同距离、不同服药时间点以及1.11 GBq的131I参考源放射性辐射剂量和天然本底的放射性辐射剂量。结果高剂量组DTC患者在服药后1 m距离的辐射剂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不同剂量组在其它时间点及距离之间辐射剂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药后第3天,1 m距离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11GBq的131I参考源的辐射剂量(P<0.05),但3 m距离的放射性辐射剂量仍高于天然本底的辐射剂量(P=0.000)。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接受131I治疗3 d后辐射剂量迅速降低。服药后第3天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1.11 GBq131I的辐射剂量,患者可以予以出院,公众人员在1 m以上的距离接触患者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碘 放射性核素治疗 距离屏蔽 辐射防护 IODINE-1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标记的新型肺癌多肽分子探针及其生物学分布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贵平 黄宝丹 +4 位作者 杜丽 黄凯 刘峰 汪兵 张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探讨99mTc标记特异性靶向肺癌小分子多肽的标记方法,观察99mTc-多肽在正常动物体内的动力学特性及体内生物学分布特点。方法采用NHS-MAG3双功能螯合法进行99mTc标记小分子多肽(cNGQGEQc),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通过体外稳定性实验、... 目的探讨99mTc标记特异性靶向肺癌小分子多肽的标记方法,观察99mTc-多肽在正常动物体内的动力学特性及体内生物学分布特点。方法采用NHS-MAG3双功能螯合法进行99mTc标记小分子多肽(cNGQGEQc),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通过体外稳定性实验、半胱氨酸置换实验及血清蛋白结合实验评价99mTc-多肽的放化特性,测定标记物静脉注射后在新西兰大白兔不同时相血液放射性清除曲线;分别测定经尾静脉注射7.4 MBq标记物后的小鼠体内各脏器质量数和放射性计数,计算各脏器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经耳缘静脉注射37 MBq标记物,应用SPECT显像法观察标记物在大白兔体内的放射性动态分布变化。结果99mTc标记多肽的标记率>90%,室温下和血清中37℃下放置12 h放化纯度分别为91%和85%;半胱氨酸置换率<7%;血清蛋白结合率<5%。99mTc标记多肽在兔体内血放射性清除迅速;在小鼠体内清除较快,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其余脏器内放射性均较低(P<0.05)。结论99mTc标记基于肺癌特异性靶向多肽的标记方法简单,标记率高,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稳定性,具有比较理想的体内分布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99mTc 分布动力学 放射性核素显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氧显像剂1-H-1-(3-^(18)F-2-羟基丙基)-2-硝基咪唑的自动化合成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刚华 王明芳 +1 位作者 罗磊 甘满权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6,64,共5页
为了制备1 H 1 (3 18F 2 羟基丙基) 2 18F 硝基咪唑(18 F FMISO),采用“一锅法”和 Tracerlab FXF N自动化合成装置,以1 (2’ 硝基 1’ 咪唑基) 2 O 四氢吡喃基 3 O 甲苯磺酰基丙二醇为原料,经亲核氟化、水解两步反应制备18F FMISO注射... 为了制备1 H 1 (3 18F 2 羟基丙基) 2 18F 硝基咪唑(18 F FMISO),采用“一锅法”和 Tracerlab FXF N自动化合成装置,以1 (2’ 硝基 1’ 咪唑基) 2 O 四氢吡喃基 3 O 甲苯磺酰基丙二醇为原料,经亲核氟化、水解两步反应制备18F FMISO注射液。总合成时间小于60 min,放化产率和放化纯度分别大于 60%和 99%。采用“一锅法”自动化合成18F FMISO,操作简便,能满足科研和临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MISO 乏氧显像剂 自动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脑积水行三脑室底造瘘术脑池显像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伟光 漆松涛 +3 位作者 彭玉平 李贵平 黄凯 邓志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9-1931,共3页
目的了解梗阻性脑积水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池显像的表现。方法15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神经内窥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前后均行脑池显像,比较其前后的差异。结果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在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池显像有放射性药物返流入侧脑室内,并... 目的了解梗阻性脑积水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池显像的表现。方法15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神经内窥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前后均行脑池显像,比较其前后的差异。结果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在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池显像有放射性药物返流入侧脑室内,并且延迟清除,类似于交通性脑积水的脑池显像表现。结论放射性药物返流入侧脑室的原因尚不清楚,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后脑脊液的流动可能存在"返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三脑室底造瘘术 脑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三羰基锝[^(99m)Tc(CO)_3(H_2O)_3^+]标记方法及其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池晓华 黄宝丹 +2 位作者 汪兵 黄凯 李贵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43-2645,共3页
目的探索利用fac-[99mTc(CO)3(H2O)3]+中间体标记IgG的方法,了解99mTc(CO)3(H2O)3-IgG在体内外的稳定性,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方法自行合成fac-[99mTc(CO)3(H2O)3]+中间体,并采用聚酰胺薄膜层析法测定其放化产率,利用放... 目的探索利用fac-[99mTc(CO)3(H2O)3]+中间体标记IgG的方法,了解99mTc(CO)3(H2O)3-IgG在体内外的稳定性,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方法自行合成fac-[99mTc(CO)3(H2O)3]+中间体,并采用聚酰胺薄膜层析法测定其放化产率,利用放化中间体fac-[99mTc(CO)3(H2O)3]+直接进行IgG的放射性标记,用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及放化纯度。并分别观察99mTc标记IgG在人血清白蛋白(HSA)及生理盐水(NS)中的稳定性。取9只小白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入99mTc标记IgG(3.7×104Bq/100μl),于注药后2、4和12h分别先进行SPECT显像,然后处死小鼠分离各脏器,称重后测定放射性计数,计算各脏器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ID/g)。结果 fac-[99mTc(CO)3(H2O)3]+中间体的放化产率为82.48%,室温放置4h保持稳定。99mTc(CO)3(H2O)3-IgG的标记率为57.04%,放化纯度均大于90%,在HSA中温育24h放化纯度保持稳定,而在NS中温育24h放化纯度则降为20%。体内生物分布显示99mTc(CO)3(H2O)3-IgG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肝、脾、肾,可较长时间存留于血池中。结论利用放化中间体fac-[99mTc(CO)3(H2O)3]+直接进行IgG放射性标记,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稳定性,在小鼠组织中分布特点符合IgG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规律,可满足进一步的单抗及多肽标记的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羰基锝 放射性标记 IGG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Re-Herceptin放免导向治疗鼻咽癌裸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贵平 黄凯 张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应用188Re标记针对HER2/neu癌基因表达蛋白P185HER2的人源化单抗Herceptin瘤内给药治疗HER2/neu 过度表达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探讨188Re-Herceptin作为肿瘤化疗和放免治疗双重治疗药物的可行性。方法 188Re标记 Herceptin采用直接... 目的应用188Re标记针对HER2/neu癌基因表达蛋白P185HER2的人源化单抗Herceptin瘤内给药治疗HER2/neu 过度表达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探讨188Re-Herceptin作为肿瘤化疗和放免治疗双重治疗药物的可行性。方法 188Re标记 Herceptin采用直接标记法。荷人鼻咽癌裸鼠37只,分为5组,分别经瘤内注射188Re-Herceptin、188Re-鼠IgG、188Re、生理盐水和静脉注射188Re-Herceptin,2 d后每组各取3只作组织分布测定,其余连续观察4周,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及其生长抑制率,评估其治疗效应和反应。结果给药2 d后,188Re-Herceptin瘤内注射组中肿瘤组织放射性摄取为 11.53%ID/g,是188Re-Herceptin静脉注射组的4倍(2.79%ID/g),而血、肝、肾等正常组织摄取均<1%ID/g,明显低于188R-Herceptin静脉注射组(>1.5%ID/g)。而188Re-nmIgG瘤内注射组和188Re瘤内注射组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摄取相差不大,约为1%ID/g。放免治疗结果显示瘤内注射188Re-Herceptin对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具有较强抑制作用,4周后肿瘤生长抑制率高于静脉注射组,分别为58.7%和48.8%,在放射性活度为11.1 MBq时瘤内给药抑瘤效果优于静脉给药。结论采用瘤内注射188Re-Herceptin导向治疗HER2/neu过度表达的鼻咽癌可显著抑制人鼻咽癌裸鼠模型肿瘤的生长,为临床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裸小鼠 放射免疫治疗 肿瘤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特异性靶向小分子多肽的^(131)I标记及其在兔体内的动态显像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文莉 李贵平 +2 位作者 黄宝丹 杜丽 黄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75-1379,共5页
目的建立肺癌特异性靶向小分子多肽cNGQGEQc的131I标记方法,并通过SPECT动态显像以研究131I-cNGQGEQc在兔体内的放射分布特性。方法采用氯胺-T法对N-端连接有酪氨酸的小分子多肽cNGQGEQc进行131I标记,利用纸层析法测定131I-cNGQGEQc的... 目的建立肺癌特异性靶向小分子多肽cNGQGEQc的131I标记方法,并通过SPECT动态显像以研究131I-cNGQGEQc在兔体内的放射分布特性。方法采用氯胺-T法对N-端连接有酪氨酸的小分子多肽cNGQGEQc进行131I标记,利用纸层析法测定131I-cNGQGEQc的标记率与放化纯度,并观察131I-cNGQGEQc在生理盐水(NS)和正常人血清中于37℃孵育24 h后的体外稳定性及其脂水分配系数。应用SPECT对经耳缘静脉注入131I-cNGQGEQc的新西兰白兔进行显像,结合感兴趣区时间-放射性曲线分析,观察家兔体内放射性动态分布变化。结果131I-cNGQGEQc的标记率为90%,经HPLC纯化后放化纯度为95%;131IcNGQGEQc在NS和正常人血清中其放化纯度分别为(93.12±1.18)%和(88.34±5.43)%。131I-cNGQGEQc的脂水分配系数lg P(正辛醇∕生理盐水)为-1.75,提示所制备的标记多肽是水溶性的。兔SPECT动态显像示:l min双肾即显影,5 min心、肝影开始减弱,膀胱显影,随后膀胱影持续增强,30 min后软组织影逐渐减弱;胆囊未显影,腹部呈持续低放射分布;甲状腺区及胃未见明显核素浓聚;各组织器官T-A曲线均随时间逐渐下降。结论131I-cNGQGEQc的制备方法简便,标记率高(>90%),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31I-cNGQGEQc为水溶性,主要经泌尿系统排泄,具有比较理想的体内分布特性。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的肺癌荷瘤裸鼠放射性标记多肽的靶向定位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多肽 放射性标记 肺癌 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Re-Herceptin免疫导向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贵平 张一帆 汪勇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以针对HER-2/neu癌基因表达蛋白为靶点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作为靶向载体,制备188Re标记的放射免疫治疗剂(188Re-Herceptin),观察其在体外对HER-2/neu癌基因高表达的SKBR-3乳腺癌细胞株的靶向结合性及抗癌作用。方法188Re对H... 目的以针对HER-2/neu癌基因表达蛋白为靶点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作为靶向载体,制备188Re标记的放射免疫治疗剂(188Re-Herceptin),观察其在体外对HER-2/neu癌基因高表达的SKBR-3乳腺癌细胞株的靶向结合性及抗癌作用。方法188Re对Herceptin的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取不同放射性活度的188Re-Herceptin与SKBR-3乳腺癌细胞共同培养,以MTT法测定其对单层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计算相对抑制率(IC50)。结果188Re-Herceptin在体外可明显抑制SKBR-3细胞,且其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而188Re标记的正常鼠IgG(nmIgG)和188ReO4-的抑制作用较弱。188Re-Herceptin组的IC50(76.1×104Bq/L)明显低于188Re-nmIgG组(139.2×104Bq/L)和188ReO4-组175×104Bq/L。结论188Re-Herceptin具有明显的抑制体外培养SKBR-3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可进一步用于乳腺癌的放射免疫导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免疫治疗 HERCEPTIN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显像联合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义湘 罗荣城 +1 位作者 李贵平 黄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2-814,共3页
目的 探讨骨型碱性磷酸酶(B-AKP)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6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进行骨显像并测定B-AKP水平。对患者和正常对照、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骨显像不同级别者的B-AKP水平进行比较,并对B-... 目的 探讨骨型碱性磷酸酶(B-AKP)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6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进行骨显像并测定B-AKP水平。对患者和正常对照、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骨显像不同级别者的B-AKP水平进行比较,并对B-AKP值与骨病灶数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106例患者中,骨转移者68例、无骨转移者38例,转移率64.2%;(2)骨转移组B-AKP水平(28.4±14.8μg/l)与无骨转移组(12.8±7.6μg/l)差异显著(t=6.056,P<0.001)。骨显像0~3级各组B-AKP分别为13.9±6.8、17.2±9.4、23.8±10.4和49.5±17.μg/L,除0级与1级组、1级组与2级组之间B-AKP值无差异外(P>0.05),其它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3)6例单发热区患者B-AKP值(19.6±4.2μg/l)与4例单发冷区患者(13.1±3.4μg/l)差异显著(P<0.05);(4)B-AKP值与骨转移病灶数目之间相关系数r=0.751,P<0.01。结论 B-AKP与骨显像有很好的一致性。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应首选骨显像。对于单发热区病灶,应结合B-AKP检测以防漏诊;对于疑似假阳性病灶,结合B-AKP值作出相应诊断,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诊断 肿瘤转移/放射性核素显像 骨显像 碱性磷酸酶/诊断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5单抗介导的淋巴瘤荷瘤裸鼠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贵平 汪兵 +5 位作者 黄宝丹 杜丽 池晓华 黄凯 张辉 郑文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评价生物素化CD45单抗介导的99mTc-生物素在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中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的价值。【方法】CD45单抗及DTPA-生物素的99mTc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取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1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实验组为三... 【目的】评价生物素化CD45单抗介导的99mTc-生物素在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中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的价值。【方法】CD45单抗及DTPA-生物素的99mTc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取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1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实验组为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组,静注生物素化CD45单抗100μg,48 h后静注亲和素200μg,再过48 h静注99mTc-生物素7.4 MBq(20μg);对照组为99mTc-CD45单抗放免显像组,静注99mTc-CD45单抗100μg。上述两组裸鼠分别于注药后3、6、12 h分别进行SPECT显像,每个时间点各取3只裸鼠断颈处死后,取脏器组织及肿瘤,称重后在γ计数仪中测量放射性计数,经放射性衰变校正后计算各脏器的%ID/g及肿瘤/非肿瘤(T/NT)比值。【结果】平均每分子CD45单抗约结合12分子生物素,CD45单抗及DTPA-生物素的99mTc标记率分别>70%和>80%。三步法给药后荷瘤裸鼠SPECT显像及生物分布示:整个显像期间血池内放射性均较低,肝脾见较多放射性浓聚;注射标记物后3-6 h,肿瘤显影清晰,并持续到12 h;注药后3、6和12 h肿瘤的%ID/g分别为1.73±0.22、1.24±0.03和0.94±0.07;肿瘤/血液比值分别为3.5、4.9和7.8;肿瘤/肌肉比值分别为8.2、8.9和10.4。而静注99mTc-CD45单抗后则可见肝脾及肾脏明显放射性聚集,12 h血池内见较多放射性分布,肿瘤部位见有少量放射性集聚,12 h肿瘤的%ID/g为0.89±0.13,肿瘤/血液及肿瘤/肌肉的比值分别为1.6和2.5。【结论】与99mTc-CD45单抗相比较,99mTc-生物素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明显改善肿瘤T/NT比值,标记物注射后3 h即可使肿瘤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定位技术 亲和素-生物素系统 CD45单抗 放射性标记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RBC胃肠道显像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范义湘 彭武和 石卫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99mTc-RBC显像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拟诊消化道出血的115例患者进行99mTc-RBC胃肠 道显像,以首次发现腹部异常放射性浓聚区、浓聚影沿肠道下移且随时间逐渐增浓者诊断为出血。结果发现出血83... 目的探讨99mTc-RBC显像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拟诊消化道出血的115例患者进行99mTc-RBC胃肠 道显像,以首次发现腹部异常放射性浓聚区、浓聚影沿肠道下移且随时间逐渐增浓者诊断为出血。结果发现出血83 例,其中6例因麦克尔憩室、右肾上极积水及腹腔血管畸形而误诊阳性。32例阴性中,18例经其他检查明确了出血部 位。检查灵敏度为81.1%(77/95),特异性为70%(14/20)。对急性出血患者,该法阳性率为75.0%(12/16),特异性为75.0 (9/12);对慢性出血患者,阳性率为82.3%(65/79),特异性为62.5%(5/8)。83例阳性者中,显像发现的出血部位与病变 部位相符合者73例,定位准确率为87.9%(73/83)。结论99mTc-RBC显像可明确出血部位和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用 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放射性核素显像 造影剂 ^99MTC-R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胰腺癌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池晓华 王全师 +1 位作者 李贵平 吴湖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8-740,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1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18F-FDGPET/CT显像,并与同机CT相比较。所有病例最后确诊依据手术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5个月。结果:在61例胰腺占...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1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18F-FDGPET/CT显像,并与同机CT相比较。所有病例最后确诊依据手术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5个月。结果:在61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胰腺癌48例,良性病变13例。18F-FDG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76.9%、95.1%、94.1%、100%。胰腺癌病灶平均SUV4.5±1.9与胰腺良性病变平均SUV2.3±2.5两者差异显著(P=0.001)。48例胰腺癌确诊时18F-FDGPET/CT发现36例胰腺癌病灶侵犯毗邻组织。在胰腺癌患者中,24例(50.0%)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25例(52.1%)存在远处脏器或/和组织转移。结论:18F-FDGPET/CT在胰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中有重要价值。18F-FDGPET/CT应作为CT诊断胰腺癌的一种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海霞 王全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66-1770,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尝试应用高频超声在体观察CIA大鼠关节病变,评价超声在RA小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只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50只)和空白组(10只),模型组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在尾部皮内...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尝试应用高频超声在体观察CIA大鼠关节病变,评价超声在RA小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只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50只)和空白组(10只),模型组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在尾部皮内注射,14 d后同样方法加强免疫。空白组同期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定期观察两组小鼠的关节和关节外表现。第45天对所有实验大鼠进行踝关节评分(AI)及高频超声检查;处死大鼠,对60只大鼠共120个踝关节进行病理检查,与AI及超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均未发病。模型组50只大鼠共100个踝关节经病理证实62个发生滑膜炎,病理切片显示典型的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软骨及软骨下骨破坏,部分伴血管翳形成。使用AI诊断其中42个,检出率为67.8%;高频超声诊断54个,检出率77.4%,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成功显示CIA大鼠踝关节类风湿病变。高频超声无创性反映关节病变可以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动物模型研究的理想影像学方法,构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超声 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