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疏风颗粒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改善慢性偏头痛小鼠的中枢敏化
1
作者 梁晓涛 熊一凡 +3 位作者 刘雪琪 梁小珊 朱晓煜 谢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6-994,共9页
目的探讨活血疏风颗粒对慢性偏头痛(CM)小鼠中枢敏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取活血疏风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使用多重数据库分析预测药理机制。动物实验验证:选用雄性SPF C57BL/6J小鼠,使用腹腔注射硝酸甘油给药(10 mg/kg)... 目的探讨活血疏风颗粒对慢性偏头痛(CM)小鼠中枢敏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取活血疏风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使用多重数据库分析预测药理机制。动物实验验证:选用雄性SPF C57BL/6J小鼠,使用腹腔注射硝酸甘油给药(10 mg/kg),隔日注射,连续注射5次,制备偏头痛小鼠模型。以活血疏风颗粒灌胃或托吡酯腹腔注射进行干预,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慢性偏头痛模型组、托吡酯阳性对照组、活血疏风颗粒低剂量组、活血疏风颗粒高剂量组(HXSFG-H),12只/组。利用Von Frey和热板仪装置评估小鼠中枢敏化程度,RT-qPCR检测炎症相关因子,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NF-κB通路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c-Fos、CGRP的活化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活血疏风颗粒改善CM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芍药苷、槲皮素、丹参酮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共得到492条信号通路,其中生物过程366条,细胞组分46条,分子功能80条;KEGG富集分析显示,活血疏风颗粒改善慢性偏头痛的通路主要涉及Toll样受体和NF-κB信号通路。动物实验成功构建CM小鼠模型,托吡酯阳性对照组和活血疏风颗粒治疗组小鼠中枢敏化减轻,表现为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下降程度的减小。活血疏风颗粒可降低c-Fos和CGRP的表达(P<0.01),改善炎症相关指标(P<0.01);下调TLR4、p-NF-κB、IL-1β、TNF-α蛋白表达(P<0.01)。结论活血疏风颗粒能有效调节炎症通路,抑制TLR4/NF-κB信号转导,减轻中枢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疏风颗粒 慢性偏头痛 TLR4/NF-κB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前期相关性研究的单个率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洁玲 陈雄森 +3 位作者 廖荣鑫 孙晓敏 赵晓山 陈洁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931-2941,2957,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高血压前期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并确定该病的高危体质类型,为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系统评价高血压前期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并确定该病的高危体质类型,为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外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ochrane Library,纳入所有评价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前期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数据。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推荐的评价标准对横断面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用Stata软件进行单个率的Meta分析并与王琦教授发表的中国一般人群体质分布情况进行比较。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以率(rate)或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描述效应值。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8篇,共涉及高血压前期患者13455例,对照组(即非高血压前期患者)4133例。所有纳入评价的文献均未完全符合NOS或AHRQ条目要求,但文献质量评价总分均较高,总体质量较高。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和血瘀质在高血压前期患者占比较高,分别为17.2%、16.6%、10.9%和9.4%。含健康对照人群的Meta分析显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郁质、平和质、阳虚质、特禀质发生高血压前期风险的OR值分别为8.39(2.18~32.36)、2.11(1.46~3.06)、2.02(1.44~2.83)、1.82(1.57~2.11)、0.81(0.61~1.06)、0.78(0.57~1.08)、0.31(0.21~0.47)、0.71(0.52~0.99)、0.55(0.40~0.76)湿质、阴虚质、湿热质和血瘀质是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也是导致高血压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痰湿质与高血压前期关系最为密切;而平和质、阳虚质、特禀质在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体质分布中是相对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高血压前期 治未病 单个率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偏颇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中药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贺勇 李娟 唐井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8-250,i001,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OC)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出生24h内)SD乳鼠四肢骨髓分离培养OC,实验组加入不同(高、中、低)剂量的补肾中药血清,对照组采用无中药血清,采用酶动力学法测定培养上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OC)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出生24h内)SD乳鼠四肢骨髓分离培养OC,实验组加入不同(高、中、低)剂量的补肾中药血清,对照组采用无中药血清,采用酶动力学法测定培养上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的活性;利用甲苯胺蓝对骨吸收陷窝染色并在图像分析仪下测定骨吸收陷窝的面积和数目。结果:补肾中药高、中剂量组均降低TRACP活性,减少骨片上骨吸收陷窝的面积及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中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中剂量组作用为明显。结论:补肾中药可降低破骨细胞培养上清中的TR ACP活性,减少骨吸收陷窝面积及数目,达到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吸收功能 破骨细胞 中药对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吸收陷窝面积 TRACP 中药血清 培养上清 补肾中药 酶动力学法 图像分析仪 中剂量 分离培养 SD乳鼠 acid 甲苯胺蓝 对照组 显著性 24h 实验组 活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的评价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学良 霍云华 +2 位作者 李俊 赵晓山 罗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研制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表回收率为96.3%,条目应答率为97.2%。结果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很高(0.9274 ̄0.9676),各条目与其所属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除女性躯体症状外,其他项... 目的研制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评价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表回收率为96.3%,条目应答率为97.2%。结果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很高(0.9274 ̄0.9676),各条目与其所属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除女性躯体症状外,其他项目的Spearman相关系数多在0.6以上),经因子分析,因子载荷和结构与调查表内容基本吻合。结论研制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是可信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中医证候调查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黄芪对环孢素A大鼠慢性肾纤维化组织中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正茂 何凤 +4 位作者 王寅 张建林 张虹 罗仁 童俊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uPA)联合黄芪(AM)对环孢素A(CsA)大鼠慢性肾纤维化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口服灌胃CsA(25mg.kg-1.d-1)制备大鼠慢性肾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uPA组、AM组及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尿激酶(uPA)联合黄芪(AM)对环孢素A(CsA)大鼠慢性肾纤维化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口服灌胃CsA(25mg.kg-1.d-1)制备大鼠慢性肾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uPA组、AM组及联合治疗组,4周末取标本。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结构变化;采用试剂盒测定肾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应用免疫荧光观察p-p65的表达及定位;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p-p65、p65、IκBα和IκB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损伤程度加重,羟脯氨酸含量增加,肾组织中NF-κB活化显著增强,p65由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p-p65表达显著上调,IκBα降解明显增加(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肾小管损伤程度减轻,羟脯氨酸含量减少,p-p65表达被显著抑制,IκBα降解减少(P均<0.05),且联合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IκBβ的蛋白表达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信号通路介导了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uPA与AM能减轻肾脏纤维化,这可能与其能抑制NF-κB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尿激酶 黄芪 环孢素A 纤维化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甘草醇提物中甘草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慧 陈宝田 +2 位作者 董芙蓉 孙学刚 刘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4-925,共2页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甘草醇提物中甘草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常压干燥品,减压干燥品,冷冻干燥品,微波干燥品中甘草苷的含量。结果各干燥品中甘草苷的含量依次是提取液>冷冻干燥品>微波干燥品>减压干燥品>常...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甘草醇提物中甘草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常压干燥品,减压干燥品,冷冻干燥品,微波干燥品中甘草苷的含量。结果各干燥品中甘草苷的含量依次是提取液>冷冻干燥品>微波干燥品>减压干燥品>常压干燥品。结论在干燥过程中甘草苷的含量均有降低,冷冻干燥损失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甘草苷 常压干燥 减压干燥 冷冻干燥 微波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检测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春莉 裘宇容 +1 位作者 周芳 李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诊断试剂盒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CCP)的抗体水平的结果,探讨其对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国产和进口试剂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20例RA,71例非RA和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抗CCP...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诊断试剂盒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CCP)的抗体水平的结果,探讨其对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国产和进口试剂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20例RA,71例非RA和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抗CCP抗体,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分析抗CCP抗体与RF在诊断RA中的相关性。结果国产和进口试剂盒检测抗CCP抗体在RA组中的阳性率为61.7%(74/120)、69.2%(83/120),显著高于非RA组的9.9%(7/71)、7.0%(5/71)和正常组的0.0%(P<0.001),国产和进口试剂盒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167)。抗CCP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9.2%、64.2%,特异性为92.9%、67.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4.3%、77.0%,64.1%、52.7%;似然比为9.82、1.98。抗CCP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R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0,抗CCP抗体对RA的临床诊断效能优于RF指标。抗CCP抗体和RF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相关性(r=0.29.P=0.001)。结论抗CCP抗体可作为临床诊断RA的一项很好的血清学指标,在RA早期即有很高的特异性,联合检测RF更可提高对RA的早期诊断,但其与RA的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例成人偏头痛中西医完全病史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小星 陈宝田 +3 位作者 陈敏 黄瑞凝 伍志勇 商建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28-831,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偏头痛患者病史特征,明确各病史特征的诊断价值大小,寻找适合我国的偏头痛诊断方法。方法对237例成人偏头痛患者采集完全病史,统计分析每个病史特征的独立诊断价值;追溯研究对象儿童时期是否有小儿偏头痛,进行小儿偏头痛类... 目的研究成人偏头痛患者病史特征,明确各病史特征的诊断价值大小,寻找适合我国的偏头痛诊断方法。方法对237例成人偏头痛患者采集完全病史,统计分析每个病史特征的独立诊断价值;追溯研究对象儿童时期是否有小儿偏头痛,进行小儿偏头痛类型研究。结果 237例偏头痛患者中,女性占73.4%(174/237),对偏头痛诊断价值较高的病史特征依次为重度头痛(71.7%,170/237)、颞部头痛(64.1%,152/237)、恶心呕吐(61.2%,145/237)、跳痛(55.7%,132/237)、小儿偏头痛病史(51.9%,123/237)、胀痛(46.8%,111/237)、有家族史(44.3%,105/237)、畏声(42.2%,100/237)、头晕(36.3%,86/237)、畏光(33.8%,80/237);多数患者受酒精(66.2%,102/154)、睡眠(62.4%,148/237)和六淫(59.5%,141/237)、七情(56.1%,133/237)的影响,并且将近半数女性患者受月经周期(42.5%,74/174)的影响。结论偏头痛的诊断应采集完全病史,即将中医与西医、成人与儿童病史结合,以减少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病史特征 完全病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叶中皂苷和挥发油抗轮状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海军 周迎春 +2 位作者 鄢文 程冰洁 黄桂琼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772-775,共4页
目的利用四氮唑(MTT)法检测番石榴叶中皂苷、挥发油的抗轮状病毒作用。方法提取番石榴叶中皂苷和挥发油两种有效成分,将其作用于MA104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求出其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后,给予<TC50不同浓度的有效成分对轮状... 目的利用四氮唑(MTT)法检测番石榴叶中皂苷、挥发油的抗轮状病毒作用。方法提取番石榴叶中皂苷和挥发油两种有效成分,将其作用于MA104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求出其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后,给予<TC50不同浓度的有效成分对轮状病毒感染细胞进行干预,检测其对病毒感染细胞存活的影响,以确定两种有效成分体外抗轮状病毒的作用。结果皂苷和挥发油均有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作用,其用于预防时病毒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2.12%和60.04%,治疗指数(TI)分别1.69和1.50。同时,皂苷和挥发油对MA104细胞感染病毒后具有治疗作用,两者用于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时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8.37%和86.55%,TI分别为3.30和3.59。,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治疗和预防时病毒抑制率明显升高,呈量效关系。结论番石榴叶中皂苷、挥发油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轮状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 皂苷 挥发油 轮状病毒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学对中医证候现代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晓山 罗仁 +2 位作者 雷作熹 薛耀明 董晓雷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7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基因组学 中医证候现代化 影响 研究现状 中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荟萃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魏敏 孙晓敏 +5 位作者 赵晓山 李玉萍 陈晶 李晓勇 靳文 罗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8-329,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分型荟萃分析,为临床上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提供指导。方法:通过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1997—2007年的相关文献,采用加权百分率法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慢性肾小球肾...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分型荟萃分析,为临床上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提供指导。方法:通过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1997—2007年的相关文献,采用加权百分率法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中脏腑复合虚证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居多,分别占30.5%和22.7%,与其他各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由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进而向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发展。整个分型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为主,并且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型具有以肾虚为中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辨证分型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喂饲补肾中药大鼠的血清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井钢 李娟 吴贺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探讨喂饲补肾中药大鼠的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在新生SD大鼠头颅骨第2代成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低、中、高)的中药血清,并与空白组对照,分别观察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结果补肾中药血清具... 目的探讨喂饲补肾中药大鼠的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在新生SD大鼠头颅骨第2代成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低、中、高)的中药血清,并与空白组对照,分别观察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结果补肾中药血清具有刺激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可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并增加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结论补肾中药血清具有刺激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成熟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成骨细胞 血清药理学 骨质疏松症 骨灵丸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可老中医“引火归原”法在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锦韬 李爱武 +6 位作者 刘钊汝 宫凤英 张强 李永春 黄荣铝 吕英 成云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李可老中医“引火归原”法在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019年8月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 目的探讨李可老中医“引火归原”法在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019年8月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引火归原”法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月经周期后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子宫内膜厚度、中医证候积分、血清促卵泡生成素(L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水平的变化、停药后1年的复发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为(5.76±0.85)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2±1.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淋漓不尽、经血黯淡、腰膝酸软证候积分分别为(2.15±0.35)分、(1.95±0.37)分、(1.48±0.2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0.41)分、(2.79±0.46)分、(2.01±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LSH、LH、E水平分别为(20.34±3.57)U/L、(16.20±2.17)U/L、(162.03±28.41)p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1±3.22)U/L、(22.05±2.43)U/L、(213.42±33.5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停药后1年复发率为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李可老中医“引火归原”法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促进疾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 李可 “引火归原”法 子宫内膜厚度 中医证候积分 性激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中药对人成骨细胞钙离子摄取和钙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娟 吴伟康 +1 位作者 孙炜 余克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59-1361,1366,共4页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钙摄取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从成人髂骨松质骨,分离人成骨细胞,以细胞形态学、碱性磷酸酶染色和体外成骨能力的检测鉴定成骨细胞。在成骨细胞培养液内分别加入含有高、中、低不同...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钙摄取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从成人髂骨松质骨,分离人成骨细胞,以细胞形态学、碱性磷酸酶染色和体外成骨能力的检测鉴定成骨细胞。在成骨细胞培养液内分别加入含有高、中、低不同浓度的补肾中药鼠血清,以正常鼠血清作为对照。培养30min后,进行成骨细胞胞内钙离子变化的检测;培养3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培养28d后,进行Von-Kossa染色,观察成骨细胞钙化结节的形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培养30min后,高、中、低3种浓度的补肾中药血清均能提高成骨细胞钙离子摄取能力;培养3d后,中药组处于增殖期的成骨细胞明显升高,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培养28d后,中药组成骨细胞钙化结节形成的数量也相对增多,其中,高浓度补肾中药血清处理组的钙化结节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补肾中药血清能提高成骨细胞钙离子摄取能力,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增加成骨细胞钙化结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中药 成骨细胞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诊疗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姬彦兆 曹明满 +5 位作者 杨乐斌 项磊 谌祖江 赵晓山 聂晓莉 罗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872-874,共3页
IgA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由于其病因至今未能明晰,以往认为本病尚无特异疗法,随着中西医对本病的逐步认识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探索,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疾病的预后... IgA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由于其病因至今未能明晰,以往认为本病尚无特异疗法,随着中西医对本病的逐步认识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探索,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疾病的预后,现就该病在诊断、西医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眠方对脑卒中恢复期失眠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易世宏 陈宝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8-409,共2页
目的:观察安眠方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失眠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恢复期伴有失眠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安眠方治疗组(40例)和艾司唑仑对照组(40例),服药4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涉及睡眠的3项得分评定两组药物对失... 目的:观察安眠方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失眠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恢复期伴有失眠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安眠方治疗组(40例)和艾司唑仑对照组(40例),服药4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涉及睡眠的3项得分评定两组药物对失眠的疗效及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定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ESSS和HAMD中涉及睡眠3项评分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安眠方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失眠症状并可能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眠 安眠方 神经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通路在佛波酯诱导人绒癌JAR细胞体外侵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曦倩 赵晓山 +5 位作者 庞战军 李红 陈思梅 罗仁 陈士岭 邢福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92-794,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内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人绒癌JAR细胞体外侵袭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测定JAR细胞中p38 MAPK的活性变化;用Transwell细胞侵入系统检测细胞的侵袭作用;用MTT法评价细胞生长状况。结果佛波酯(PMA)呈浓度依赖性地激活JAR... 目的研究细胞内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人绒癌JAR细胞体外侵袭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测定JAR细胞中p38 MAPK的活性变化;用Transwell细胞侵入系统检测细胞的侵袭作用;用MTT法评价细胞生长状况。结果佛波酯(PMA)呈浓度依赖性地激活JAR细胞中p38 MAPK。PMA能促进人绒癌JAR细胞的体外侵袭作用,而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抑制了JAR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p38 MAPK通路在人滋养细胞的侵袭行为以及人绒癌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p38 MAPK抑制剂可能会为人绒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侵袭 信号传导 蛋白激酶 佛波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二三九四”中西医结合慢性病管理模式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静茹 欧阳明子 +5 位作者 吴升伟 毕建璐 肖雅 王天 赵晓山 罗仁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2,45,共4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急剧增加,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不良生活方式的广泛存在,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研究认为,科学的慢性病管理应当包括亚健康和不良生活方式在内的全人群的慢性病预防。从两种体检、三个状态、九种体质、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急剧增加,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不良生活方式的广泛存在,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研究认为,科学的慢性病管理应当包括亚健康和不良生活方式在内的全人群的慢性病预防。从两种体检、三个状态、九种体质、四种干预方法出发,提出以健康帮扶、健康促进、体质调理为特色的"二三九四"中西医结合慢性病管理模式。进一步联合企业和社区的初步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降低亚健康的现患率,可提高健康人群的比例,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三九四”模式 中西医结合 慢性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叶对诺瓦克样病毒性腹泻患儿唾液中SIgA IgG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学森 周迎春 吴旖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0-391,共2页
目的:了解番石榴叶对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G(IgG)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2例正常健康儿和32例服用番石榴叶(治疗组A)及24例服用思密达(治疗组B)治疗的诺瓦克样病毒(NVLs)腹泻患儿的唾液中SIgA、IgG进... 目的:了解番石榴叶对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G(IgG)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2例正常健康儿和32例服用番石榴叶(治疗组A)及24例服用思密达(治疗组B)治疗的诺瓦克样病毒(NVLs)腹泻患儿的唾液中SIgA、IgG进行了测定和比较随机分为治疗组A服用番石榴叶,治疗组B服思密达。结果:治疗组ASIgA治疗后明显升高,治疗组B升高不明显,治疗组A优于对照组B(P<0.05)。治疗组A、B治疗后较治疗前IgG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Ig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番石榴叶能升高NVLs腹泻患儿唾液中SIgA,可改善患儿局部免疫功能;NVLs腹泻患儿唾液中IgG能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瓦克样病毒 番石榴叶 婴幼儿腹泻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在加减二至丸凉茶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戴红芳 李纪强 +1 位作者 罗仁 赵晓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7期1473-1475,共3页
目的:考察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澄清剂用量(与中药提取液的百分比)、提取液浓度、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加减二至丸凉茶水提液... 目的:考察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的澄清效果。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澄清剂用量(与中药提取液的百分比)、提取液浓度、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加减二至丸凉茶水提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澄清剂用量:A组分8%,B组分6%,中药提取液浓度为1∶20,温度为60℃时反应60min。结论: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剂沉淀工艺能有效除去中药材水提取液中的杂质,并能提高总黄酮含量(P=0.000);同时保证溶液质量稳定性(P=0.000)。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应用于加减二至丸凉茶,既能保证其有效成分,又能达到澄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C1+1Ⅱ天然澄清剂 加减二至丸凉茶 澄清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