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吕婷敏 彭祝丁 +4 位作者 唐镇宇 万婷婷 邱文蕊 张奕文 陈汉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4-1268,共5页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老年患者114例,年龄65~80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老年患者114例,年龄65~80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7例。麻醉诱导前E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 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均在Marsh模式下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μg/ml,Minto模型TCI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4 ng/ml,入镜后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分别为1.5~3μg/ml和2~4 ng/ml。记录入室后安静10 min(T_(0))、睫毛反射消失时(T_(1))、至声门时(T_(2))、至隆突时(T_(3))、术毕时(T_(4))、拔除喉罩时(T_(5))的HR、MAP、SpO_(2)和Narcotrend指数(NI)。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记录呛咳、支气管痉挛、低血压、低氧血症、术后咽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时E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T_(1)时C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_(2)、T_(3)时C组MAP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E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呛咳、支气管痉挛和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0.2 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TCI丙泊酚-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可减少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醉剂量 艾司氯胺酮 低血压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颈部外伤麻醉处理一例
2
作者 彭祝丁 吕婷敏 +3 位作者 谈杰超 李集源 张奕文 陈汉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0-671,共2页
患者,男,42岁,165 cm, 55 kg, 因“颈部外伤伴疼痛、呼吸喘憋3 h”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四肢肌无力,2年前症状加重,双下肢无法站立,吞咽、进食困难,呼吸稍费力。肌电图提示:上下肢多发周围神经运动纤维混合性损伤(上肢较下肢损伤程度重)... 患者,男,42岁,165 cm, 55 kg, 因“颈部外伤伴疼痛、呼吸喘憋3 h”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四肢肌无力,2年前症状加重,双下肢无法站立,吞咽、进食困难,呼吸稍费力。肌电图提示:上下肢多发周围神经运动纤维混合性损伤(上肢较下肢损伤程度重),四肢肌肉广泛性神经性损害。临床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 MND)。目前平静状态下呼吸费力,稍活动后喘憋明显,需间断使用家用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外伤 四肢肌肉 BiPAP呼吸机 运动纤维 运动神经元病 下肢损伤 麻醉处理 呼吸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尖球囊综合征患者巨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麻醉处理一例
3
作者 吕婷敏 邱文蕊 +4 位作者 万婷婷 唐镇宇 彭祝丁 张奕文 陈汉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2-443,共2页
患者,女,76岁,身高152 cm,体重50 kg。因“突发胸痛1 d,加重3 h”急诊入院。患者于1 d前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气促,咳粉红泡沫样痰,气促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年,平素规律服药治疗... 患者,女,76岁,身高152 cm,体重50 kg。因“突发胸痛1 d,加重3 h”急诊入院。患者于1 d前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气促,咳粉红泡沫样痰,气促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0年,平素规律服药治疗,控制良好。查体:HR 135次/分,BP 67/41 mmHg,SpO260%,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听诊区 进行性加重 肺呼吸音 泡沫样 压榨性疼痛 意识丧失 麻醉处理 规律服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4
作者 范杞森 蓝岚 +23 位作者 吴镜湘 邱源 徐桂萍 王江 吴多志 罗金辉 冉建 李颖芬 潘鹏 张兵 周月兰 张奕文 许学兵 刘亚涛 王迎斌 王燕 王玉龙 胡友洋 王寿世 孟宏伟 徐海霞 唐培佳 庄小雪 张灿洲 《实用医学杂志》 2025年第13期1945-1951,共7页
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是一种适合个体化的精准麻醉,鉴于这种麻醉方式对于呼吸功能调控提出更高要求,《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需求,针对保留自主呼吸胸科手术麻醉的适应... 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是一种适合个体化的精准麻醉,鉴于这种麻醉方式对于呼吸功能调控提出更高要求,《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需求,针对保留自主呼吸胸科手术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评估、麻醉实施、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制订详细的指导方案,旨在规范此麻醉方式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自主呼吸 胸科手术麻醉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添辉 张莹珊 +3 位作者 李集源 张艳静 李晓菁 张奕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后镇痛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65~80岁,BMI 18.5~25.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 目的探讨术后镇痛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65~80岁,BMI 18.5~25.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9例。两组采用相同药物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后镇痛泵使用不同配方:D组,舒芬太尼2μg/kg、右美托咪定5μg/kg、托烷司琼4 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C组,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4 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采用共识睡眠日记(CSD)记录术前1 d、术后1、3、7 d的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睡觉后醒来的持续时间等,计算实际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并于清晨5~7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褪黑素、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记录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期呛咳、躁动、呼吸抑制及术后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术后1、3、7 d入睡潜伏期明显缩短,实际睡眠时间明显增加,睡眠效率明显升高(P<0.05),术后1、3、7 d的褪黑素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1、3 d的IL-6、IL-1β和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能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改善术后睡眠质量,这可能与调节患者术后褪黑素及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 腹部手术 睡眠质量 褪黑素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唐镇宇 万婷婷 +4 位作者 王冠华 邱文蕊 张奕文 陈汉文 吕婷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 探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施耐德(Schnider)模型靶控输注(TCI)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初次人工流产患者46例,年龄18~35岁,妊娠6~9周,BMI 18~25 kg/m^(2),ASA... 目的 探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施耐德(Schnider)模型靶控输注(TCI)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初次人工流产患者46例,年龄18~35岁,妊娠6~9周,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序列分为两组:利多卡因组(L组,n=25)和生理盐水组(C组,n=21)。L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m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采用Schnider模型TCI丙泊酚,初始效应室靶浓度设为4.0μg/ml,依据Dixon序贯法,如在扩张宫颈时发生2级及以上体动反应,为阳性反应,则下一例升高一个浓度梯度,否则降低一个浓度梯度,相邻浓度梯度为0.5μg/ml。连续出现7个阳性反应拐点时终止研究。采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两组丙泊酚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的EC_(50)和95%有效浓度(EC_(95))及其95%可信区间(CI)。记录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量和宫颈扩张效果,丙泊酚注射痛和术后15 min VAS疼痛评分,围术期低氧血症、低血压、术后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L组丙泊酚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的EC_(50)为3.82μg/ml(95%CI 3.59~4.03μg/ml),EC_(95)为4.25μg/ml(95%CI 4.04~5.10μg/ml)。C组丙泊酚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的EC_(50)为4.09μg/ml(95%CI 3.71~4.41μg/ml),EC_(95)为4.65μg/ml(95%CI 4.36~6.48μg/ml)。与C组比较,L组丙泊酚EC_(50)明显降低,丙泊酚使用量明显减少,宫颈扩张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丙泊酚注射痛和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 mg/kg可降低Schnider模型TCI丙泊酚抑制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时体动的EC_(50),减少丙泊酚使用量,降低静脉注射痛发生率,宫颈扩张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丙泊酚 人工流产术 半数有效剂量 靶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有效剂量 被引量:49
7
作者 张忠其 许亚菲 +2 位作者 张艳静 刘晓磊 张奕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有效剂量。方法选择2020年10—11月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3 mg/kg,注射后3...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抑制胃镜置入反应的有效剂量。方法选择2020年10—11月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8~64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3 mg/kg,注射后30 s给予丙泊酚,初始剂量为3.5 mg/kg。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相邻患者丙泊酚剂量公比为0.9,如置入胃镜出现阳性反应(呛咳、体动等)则下一例患者升高一个梯度,反之则降低一个梯度,待出现7个交叉拐点则终止该研究。采用Probit概率法计算丙泊酚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95%有效剂量(ED_(95))及相应95%可信区间(CI)。记录苏醒时间、苏醒后10 min的VAS疼痛评分。记录低血压、呼吸抑制(SpO_(2)<90%)、恶心呕吐、复苏期躁动、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0.3 mg/kg时抑制患者胃镜置入反应的ED_(50)为1.691 mg/kg(95%CI 1.498~1.851 mg/kg),ED_(95)为2.032 mg/kg(95%CI 1.864~3.123 mg/kg),苏醒时间为(11.7±3.2)min,苏醒后10 min的VAS疼痛评分为(1.6±0.4)分。所有患者未发生低血压、苏醒期躁动及苏醒延迟,1例出现呼吸抑制,1例出现呕吐。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时抑制患者胃镜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及95%的有效剂量分别为1.691 mg/kg和2.032 mg/kg,苏醒质量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艾司氯胺酮 半数有效剂量 胃镜 剂量效应关系 序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焦虑对丙泊酚抑制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EC_(50)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汉文 石世坚 +6 位作者 邢祖民 张艳静 李集源 陈志强 刘世乐 周翠云 张奕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34-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焦虑对丙泊酚抑制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胃镜检查术患者,年龄30~55岁,体质指数18~30 kg/m2,ASAⅠ~Ⅱ级。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焦虑组(A组)与... 目的探讨术前焦虑对丙泊酚抑制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胃镜检查术患者,年龄30~55岁,体质指数18~30 kg/m2,ASAⅠ~Ⅱ级。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焦虑组(A组)与非焦虑组(C组)。按序贯法采用Marsh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丙泊酚,第l例患者血浆靶浓度设为5.00μg/mL,相邻靶浓度梯度0.50μg/mL。若出现体动反应者,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用概率单位法确定丙泊酚EC_(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A组丙泊酚EC_(50)为6.46μg/mL,95%可信限为6.01~6.91μg/mL;C组丙泊酚EC_(50)为5.75μg/mL,95%可信限为5.15~6.34μ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焦虑因素可明显降低丙泊酚的抑制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焦虑 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无痛胃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硬化对胃镜检查术时丙泊酚Schnider模式靶控输注EC50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周翠云 邢祖民 +4 位作者 康翠瑶 张小霞 李集源 张奕文 陈汉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42-274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病毒性肝硬化对丙泊酚胃镜检查术抑制体动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胃镜检查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体质量指数18~25kg/m2。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肝硬化且肝功能A...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病毒性肝硬化对丙泊酚胃镜检查术抑制体动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胃镜检查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体质量指数18~25kg/m2。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肝硬化且肝功能A级组(A组)、肝硬化且肝功能B级组(B组)、非肝硬化且肝功能正常(C组)3组。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5μg/kg1min后,采用Schnider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丙泊酚。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根据胃镜检查过程中体动反应,确定下一例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第一例患者效应室靶浓度设为5.0μg/mL,浓度梯度为0.5μg/mL。若出现体动阳性反应,下一例设置高一级浓度,反之设置低一级浓度。用概率单位法计算丙泊酚抑制胃镜检查术体动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复合舒芬太尼0.05μg/kg时,3组丙泊酚EC50与95%CI分别为:4.96(4.35~5.46)μg/mL,3.75(3.05~4.45)μg/mL,4.72(4.23~5.19)μg/mL,B组明显低于A组与C组(P<0.05);B组苏醒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与C组(P<0.05)。结论复合舒芬太尼0.05μg/kg时,丙泊酚抑制病毒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胃镜检查术体动的效力增强,应适当降低药物靶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肠镜 肝硬化 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二异丙酚 剂量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靶控输注对晕动症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汉文 陈彦威 +5 位作者 邢祖民 李集源 陈志强 刘世乐 周翠云 张奕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266-3268,共3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异丙酚对晕动症女性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晕动症女性患者,年龄20~60岁,体质指数:18.5~30 kg/m2,ASA I~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异丙酚对晕动症女性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晕动症女性患者,年龄20~60岁,体质指数:18.5~30 kg/m2,ASA I~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异丙酚组(P组),七氟醚组(S组),每组30例。P组麻醉诱导: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3.0~4.0μg/m 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6.0 ng/m L,麻醉维持: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2.0~3.0μg/m 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2~6 ng/m L;S组麻醉诱导:高流量吸入8%七氟醚与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4.0 ng/m L,麻醉维持: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3%~2.2%与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2~6 ng/m。结果与S组比较,P组术后0~2 h的PONV发生率降低,氟比洛芬酯使用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瑞芬太尼总量、术中输液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PONV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可降低晕动症女性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早期PONV的发生率,而对后期的PONV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手术后恶心呕吐 七氟醚 晕动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布啡给药时机对小儿鼾症手术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晖 李集源 +2 位作者 张艳静 张奕文 邢祖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给药时机对小儿鼾症手术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20年1月至9月收治的84例全身麻醉下行小儿鼾症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时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每组42例。超前镇痛组患者于... 目的探讨纳布啡给药时机对小儿鼾症手术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20年1月至9月收治的84例全身麻醉下行小儿鼾症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时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每组42例。超前镇痛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5 min给予纳布啡(0.1 mg/kg),术后镇痛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5 min给予纳布啡(0.1 mg/kg)。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生命体征、躁动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镇痛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HR和MAP均明显上升(P<0.05)。术后镇痛组患者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 agitation scale,SAS)和东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ildrens'Hospital Eastern Ontario Pain Scale,CHEOPS)在大部分时间点均明显高于超前镇痛组(P<0.05)。超前镇痛组不良反应1例,术后镇痛组不良反应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超前镇痛能安全用于小儿鼾症手术的围术期镇痛管理,可更有效缓解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缩短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投药和剂量 纳布啡/治疗应用 麻醉药/投药和剂量 麻醉药/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汉文 邢祖民 +5 位作者 刘晓磊 张艳静 李集源 陈志强 周翠云 张奕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89-3592,共4页
目的探讨轻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择期骨科脊柱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体质指数18.5~30.0 kg/m^2,ASAⅠ~Ⅱ。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HH组和对照组。麻醉诱... 目的探讨轻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择期骨科脊柱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体质指数18.5~30.0 kg/m^2,ASAⅠ~Ⅱ。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HH组和对照组。麻醉诱导后AHH组20 mL/min速度输注6%羟乙基淀(130/0.4)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照组常规输入复方乳酸钠15 mL/kg补充禁食禁饮、生理需要量。分别于入室即刻(T_0)、AHH后[对照组为手术开始时(T_1)]、术毕时(T_2)、术毕后6 h(T_3)、术毕后24 h(T_4)测定S-100β的变化;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计算术后1、3、7 d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2、T_3与T_4时间点两组的S-100β浓度高于T_0时,T_3与T_4时间点对照组的S-100β浓度高于AHH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老年患者脊柱手术,降低S-100β的水平,不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