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FN1高表达是结肠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并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转移
1
作者 王康 李海宾 +2 位作者 余靖 孟源 张虹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3-1553,共11页
目的 探讨细胞外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纤连蛋白Ⅲ型结构域的蛋白质1(ELFN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临床预后、基因功能、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表型。方法 运用R语言,通过公共数据库TCGA、GEO数据库分析33种癌谱ELFN1表达水平,并鉴定结肠癌中ELFN... 目的 探讨细胞外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纤连蛋白Ⅲ型结构域的蛋白质1(ELFN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临床预后、基因功能、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表型。方法 运用R语言,通过公共数据库TCGA、GEO数据库分析33种癌谱ELFN1表达水平,并鉴定结肠癌中ELFN1的差异基因,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鉴定其相关信号通路;分析并评价ELFN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qPCR及Western blotting验证ELFN1在细胞株以及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Transwell、EDU实验分析ELFN1在SW480细胞的生物学表型。结果 ELFN1在14种肿瘤中高表达,结肠癌中ELFN1的表达高于癌周组织(P<0.001);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结果显示,ELFN1 mRNA高表达的患者OS较差;Cox回归分析显示,ELFN1表达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ELFN1在肿瘤转移增殖中显著富集,进一步GSEA分析识别了与之相关的肿瘤信号通路;实验分析结果显示,肠癌细胞系ELFN1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细胞(P<0.05);细胞功能实验显示,敲低ELFN1可阻止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转移(P<0.05)。结论 ELFN1在结肠癌中异常高表达,并代表了不良的临床预后;并与肠癌增殖转移表型相关,提示ELFN1可能为结肠癌的预后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ELFN1 ECM信号通路 临床预后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手术在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政委 邓磊磊 +5 位作者 姚学清 刘颖 剧永乐 伍锦浩 廖天佑 欧阳满照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究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1例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患者和99例急诊I期手术患者主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梗阻性结肠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组(SL)手术时间(20... 目的:探究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1例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患者和99例急诊I期手术患者主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梗阻性结肠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组(SL)手术时间(209.05±38.30)min少于急诊I期手术组(ES)(247.42±17.75)min,(t=-4.491,P=0.000).SL组术中出血量(138.10±98.81)mL少于ES组(246.21±69.07)mL,(t=-4.773,P=0.000).SL组术后住院时间(12.86±5.63)d少于ES组(17.74±9.59)d,(t=-3.124,P=0.003).术前电解质缓解率SL组(100%)高于ES组(60.7%),(χ^2=7.498,P=0.006).SL组切口感染1例,ES组30例,(χ^2=5.899,P=0.015).SL组吻合口瘘0例,ES组9例,(χ^2=2.064,P=0.151).SL组术后排气时间与ES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729,P=0.086).SL组淋巴结检出数与ES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251,P=0.213).在随访中,SL组有3例复发、转移,ES组有29例复发、转移.结论:梗阻性结直肠癌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风险.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肿瘤切除及肠管吻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梗阻 腹腔镜 结肠镜 支架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并发改道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欧阳满照 廖天佑 +4 位作者 伍锦浩 张伟杰 罗振涛 唐立 姚学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改道性结肠炎的发生情况、临床症状和肠镜特点,以期能够提高临床对改道性结肠炎的认识。方法将89例直肠癌保护性造瘘患者与375例直肠癌未造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造瘘组中有30例出现改...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改道性结肠炎的发生情况、临床症状和肠镜特点,以期能够提高临床对改道性结肠炎的认识。方法将89例直肠癌保护性造瘘患者与375例直肠癌未造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造瘘组中有30例出现改道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其腹痛、肛门粘液便、粘液血便的发生率分别为14.6%、23.6%和12.4%,均高于未造瘘组的2.9%、5.1%和1.9%(均P〈0.05);造瘘组内镜检出其旷置结肠黏膜出现红斑肿胀、糜烂溃疡、炎性滤泡样增生、炎性息肉以及吻合口狭窄的阳性率分别为93.3%、29.2%、15.7%、29.2%和15.7%,均高于未造瘘组的14.1%、7.5%、0.5%、6.7%、4.5%(P〈0.05);造瘘组T淋巴细胞外周血绝对计数CD3~+(980±475)个/μl、CD4~+(550±243)个/μl、CD8~+(342±206)个/μl和CD4~+/CD8~+比值1.94±1.44,与未造瘘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道性结肠炎在直肠癌造瘘术后3月左右即有较高的发生率,内镜检查有助于该病的临床早期诊断以得到及早的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道性结肠炎 直肠癌 回肠造瘘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st1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癌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欧阳满照 唐立 +5 位作者 姚学清 陆岩 伍锦浩 张伟杰 廖天佑 罗振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目的:探讨Twist1在溃疡性结肠炎(UC)、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 CRC)患者肠粘膜和UC模型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在UC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我院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肠道标本及临床资料共59例,其中正常对照组13例,UC组35例和uc CRC... 目的:探讨Twist1在溃疡性结肠炎(UC)、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 CRC)患者肠粘膜和UC模型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在UC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我院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肠道标本及临床资料共59例,其中正常对照组13例,UC组35例和uc CRC组1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wist1蛋白表达情况.构建UC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wist1和Bcl-2蛋白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差异.结果:UC组和uc CRC组中Twist1的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在uc CRC组中的表达率高于UC组(P<0.05).Twist1蛋白在UC和uc CRC组织的表达与年龄、性别以及uc CRC肿瘤发生部位无明显关系(P>0.05).在UC细胞模型中,Twist1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cl-2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也有所提高(P<0.05).结论:Twist1在"UC→uc CRC"的转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1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的细胞损伤及细胞焦亡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康 邓牧文 +3 位作者 唐立 张军 陆岩 欧阳满照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3-381,共9页
目的: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的细胞损伤及细胞焦亡的机制。方法:取Caco-2细胞、NCM460细胞,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0、50、60、70 mg/mL)DSS处理0、24、48 h,通过CCK-8分别筛选两种细胞的IC50质量浓度,建... 目的: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的细胞损伤及细胞焦亡的机制。方法:取Caco-2细胞、NCM460细胞,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0、50、60、70 mg/mL)DSS处理0、24、48 h,通过CCK-8分别筛选两种细胞的IC50质量浓度,建立DSS诱导的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细胞损伤模型;设置对照组、24 h组(DSS干预24 h)和48 h组(DSS干预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完整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焦亡相关蛋白GSDMD和GSDME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实验结果表明:DSS对Caco-2细胞、NCM460细胞的IC50质量浓度分别为10、40 mg/mL,分别以此质量浓度构建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细胞损伤模型;与对照组相比,24 h组和48 h组的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凋亡增加(P<0.05),活化的GSDMD-N、GSDME-N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GSDMD-Full、GSDME-Full表达减少(P<0.05)。结论:DSS可诱导体外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发生损伤,损伤的肠上皮细胞中可发现细胞焦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硫酸钠(DSS) 细胞焦亡 溃疡性结肠炎 肠上皮细胞 屏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27是结肠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并与免疫浸润相关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康 张军 +2 位作者 邓牧文 剧永乐 欧阳满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6-497,共12页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样蛋白27(METTL2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基因功能、免疫浸润和临床预后意义。方法运用R语言,通过公共数据库TCGA、GEO、HPA数据库分析33种癌谱METTL27表达水平,并鉴定结肠癌中METTL27的差异基因,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富...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样蛋白27(METTL2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基因功能、免疫浸润和临床预后意义。方法运用R语言,通过公共数据库TCGA、GEO、HPA数据库分析33种癌谱METTL27表达水平,并鉴定结肠癌中METTL27的差异基因,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鉴定相关信号通路;应用GSVA中的ssGSEA算法进行免疫浸润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连续变量)、Logistic分析评价METTL2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和校准图分析评价METTL27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qPCR及Western blot实验验证METTL27在肠癌细胞株以及16例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METTL27在21种肿瘤中显著高表达,结肠癌中METTL27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P<0.001);METTL27进行差异分析,并鉴定了METTL27相关的差异基因,绘制了差异表达正负相关前10基因(P<0.001);通过鉴定了METTL27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对其进行了基因功能注释,发现METTL27在跨膜物质转运以及脂质代谢进程中显著富集,进一步GSEA识别了与之相关的5条信号通路;同时分析了METTL27表达与辅助T细胞、辅助T细胞2型、中央记忆型T细胞呈负相关关系(P<0.001);在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中,METTL27 mRNA高表达的患者OS、DSS较差,Cox回归分析显示,METTL27表达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修改为:在不同肠癌细胞株以及16例肠癌组织样本中,METTL27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细胞及组织(P<0.05);配对的4例肠癌组织蛋白检测也证实这一结果(P<0.001)。结论METTL27在结肠癌中异常高表达,并代表了不良的临床预后;高表达的METTL27显示了更少的T细胞免疫浸润,提示METTL27可能为结肠癌的预后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27 免疫浸润 临床预后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