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医学视角下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小月 陈琳 +4 位作者 周松 龙凤娇 林忠 杨晓霖 刘康富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5-1301,共7页
目的基于叙事医学视角,探究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叙事医学理念为指导,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20例肺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与总结。结果从叙事医学... 目的基于叙事医学视角,探究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叙事医学理念为指导,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20例肺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与总结。结果从叙事医学人文价值的角度出发,在20例肺癌患者的访谈内容中,提炼出患者对角色身份认同的丧失、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对死亡的恐惧与期许以及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悟4个主题。结论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角色身份认同丧失、疾病不确定感、恐惧死亡、希望有尊严地离去等负性心理体验,同时也存在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及积极应对等积极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肺癌患者 心理体验 人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叙事思维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晓霖 沈洁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临床叙事思维是临床实践中与循证思维同样重要的一种思维模式,包括叙事患教/疾病科普思维、叙事诊断思维、叙事决策思维、叙事照护/介入思维等。以“中国叙事医学话语体系”为框架,在提出“临床叙事思维”定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叙事思... 临床叙事思维是临床实践中与循证思维同样重要的一种思维模式,包括叙事患教/疾病科普思维、叙事诊断思维、叙事决策思维、叙事照护/介入思维等。以“中国叙事医学话语体系”为框架,在提出“临床叙事思维”定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叙事思维与循证思维之间的辩证互补关系,阐述临床叙事思维与其他沟通思维的异同,并从医疗诊治开始之前的患教、医疗诊断与共同决策和治疗过程中的全人健康调节三个维度阐明临床叙事思维在医疗实践中的重要价值,藉此呼吁更多医疗机构重视叙事领导力人才的培养和临床医者的叙事思维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者职业叙事能力 临床叙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斯勒患者观与叙事医学中的医患叙事共同体理念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晓霖 陈慧慧 +1 位作者 陶艳玲 赵颖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4-569,共6页
在现代医学语境中,缺乏叙事思维的医者难以走进患者内心,为患者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精确的分类术语和去语境化的抽象语言成为医患之间的沟通障碍,在医疗过程中制造出异常冷漠和恐惧的氛围。现代医学之父奥斯勒强调医者尊重患者的个体性... 在现代医学语境中,缺乏叙事思维的医者难以走进患者内心,为患者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精确的分类术语和去语境化的抽象语言成为医患之间的沟通障碍,在医疗过程中制造出异常冷漠和恐惧的氛围。现代医学之父奥斯勒强调医者尊重患者的个体性,倡导医者采用生活化语言向患者提供人性化照护,当代中国叙事医学体系构建中的“医患叙事共同体”观念与此遥相呼应。作为一种全新的临床人文实践路径,叙事医学聚焦于“叙事”这一关键词,围绕医疗语境下的“主体间关系”这一主题词,倡导医者在科学和生活两个参照系中灵活切换,与患者及其家属实现视域融合,关注患者的生活经验,与其建立叙事连接,在此基础上实现双向叙事互动,构建和谐的医患叙事共同体,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勒 患者观 叙事医学 医患叙事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语境下的创伤叙事闭锁与叙事照护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晓霖 黄晴 陈丽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6,共8页
在中国叙事医学语境下,叙事闭锁是生命叙事进程中的一种失常状态,是“生命叙事进程的断裂或停滞”。在分析文学作品和临床现实中的典型创伤叙事闭锁者的特征及表现基础上,提出叙事照护对于创伤主体走出叙事闭锁,重新进入心身安适的叙事... 在中国叙事医学语境下,叙事闭锁是生命叙事进程中的一种失常状态,是“生命叙事进程的断裂或停滞”。在分析文学作品和临床现实中的典型创伤叙事闭锁者的特征及表现基础上,提出叙事照护对于创伤主体走出叙事闭锁,重新进入心身安适的叙事进程的重要意义。“叙事照护”是医务人员或教育工作者利用自己的叙事资本和叙事智慧与自我、与家人以及服务或教育对象等建立人际叙事连接,滋养处在叙事闭锁中的主体,帮助他们走出生命困境的一种照护方式。叙事照护者协助创伤主体通过叙事共同体的构建获取修复断裂的生命叙事进程的复元力,走出孤绝隔离状态,实现成长,恢复全人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创伤叙事闭锁 叙事照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语境下癌末患者家庭照护者预期性悲伤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贾宇哲 张广清 杨晓霖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5-752,共8页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护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预期性悲伤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访谈提纲,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目的选取11名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内科的患者家庭叙事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护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预期性悲伤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访谈提纲,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目的选取11名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内科的患者家庭叙事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以生命健康叙事理论为框架,采取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12个亚主题,即个体层面影响因素(叙事素养、对死亡的认知程度、自我价值感)、人际层面影响因素(患者疾病情况、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家庭叙事连接、同伴叙事连接、医者与家属间叙事连接)、文化政策层面影响因素(社会文化、病房物理环境、政策层面)。结论预期性悲伤受多层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应从个体、人际、家庭、社会等各层面展开多维度的叙事连接构建,预防照护者陷入单一照护者身份叙事闭锁,减轻照护者预期性悲伤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未患者 家庭照护者 叙事闭锁 叙事素养 预期性悲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叙事思维及其对当代医学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晓霖 金惠 +1 位作者 刘志挺 林挺葵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0-1277,共8页
中国叙事医学语境下,叙事思维是医学思维中与循证思维同样重要的一种思维模式,是患者生命安全与医疗质量的基石。以“中国叙事医学话语体系”中的“叙事中医学”为框架,探讨中医理论中蕴含的叙事思维(“观物取象”“参合而行”“心身之... 中国叙事医学语境下,叙事思维是医学思维中与循证思维同样重要的一种思维模式,是患者生命安全与医疗质量的基石。以“中国叙事医学话语体系”中的“叙事中医学”为框架,探讨中医理论中蕴含的叙事思维(“观物取象”“参合而行”“心身之易”“叙事处方”“辨证论治”)、中医医者具备的生命健康叙事素养(“保生素养”“人际叙事连接意识”)与职业叙事思维(“任物能力”“处物能力”“四诊合参”“治病求本”“形神共调”),阐明叙事思维对于医疗质量提升的重要价值,同时提出中国叙事医学理念对于医学教育机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的建议,期待启发更多当代医学教育者和临床医者重视叙事思维培养和叙事医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医学体系 中医医者 叙事素养 叙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叙事医学语境下深度人性化医疗与人机价值共生的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晓霖 李钊 +1 位作者 张广清 施培瑶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3-1079,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伦理已成为各界讨论和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从人工智能在医学应用过程中可能触发的伦理问题和人性危机出发,论述叙事医学所倡导的医患人际叙事连接的重要性,提出为了保证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性、深度人性和...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伦理已成为各界讨论和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从人工智能在医学应用过程中可能触发的伦理问题和人性危机出发,论述叙事医学所倡导的医患人际叙事连接的重要性,提出为了保证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性、深度人性和深度情感连接,人工智能在基础数据库建模过程中,应在“人体生命数据库”的基础上创建“生命叙事库”。同时,也揭示中国叙事医学在助力医者职业叙事能力提升,实现深度人性化医疗的同时,积极促进人机价值共生,为人工智能的深度人性化贡献叙事力量。将中国叙事医学理念与未来医学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前景结合起来,一方面旨在唤起更多人对人际叙事连接和叙事性数据对于医疗质量重要性的关注;另一方面呼吁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健康所注重的生命伦理和人文价值,无论是真人医生,还是未来人工智能医生都应该积极培养临床叙事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医学 深度人性化医疗 人机价值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赋能医院管理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5
8
作者 杨晓霖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45-49,72,共6页
叙事医院管理强调在医院管理中融入叙事管理理念,是一种与循证管理互补的新兴管理模式。以广东省医院协会的叙事医学专业委员会平台和南方医科大学指导的叙事中心作为实践起点,在构建中国叙事医学体系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叙事医院管... 叙事医院管理强调在医院管理中融入叙事管理理念,是一种与循证管理互补的新兴管理模式。以广东省医院协会的叙事医学专业委员会平台和南方医科大学指导的叙事中心作为实践起点,在构建中国叙事医学体系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叙事医院管理框架下的医院叙事生态、管理者叙事商数、职业叙事闭锁、组织核心叙事、叙事调解等核心关键词,旨在激发国内医院管理者聚焦叙事理念,推动医院实现各维度的价值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叙事医院管理 医院叙事生态 价值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0名医务人员叙事医学认知调查报告之一 被引量:40
9
作者 邹明明 陶俊杰 +2 位作者 杨晓霖 赵明杰 杜治政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6,共6页
为全面了解叙事医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调查了990名实践叙事医学的医务人员。调查显示,叙事医学研究形成核心地域,但总体认知度仍较低;科室以内科和外科为主,但各科室都有分布;认可叙事医学作用,认为需要在临床中推广,并在全部医疗机构开... 为全面了解叙事医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调查了990名实践叙事医学的医务人员。调查显示,叙事医学研究形成核心地域,但总体认知度仍较低;科室以内科和外科为主,但各科室都有分布;认可叙事医学作用,认为需要在临床中推广,并在全部医疗机构开展;推进困难在于临床工作繁忙及对叙事医学缺乏了解。由此得出结论,叙事医学在我国已发展了核心阵地,并形成逐步向全国扩散的格局;叙事医学开拓临床与护理两大领域,在各科室“遍地开花”;叙事医学发展的关键在于融入现行医疗程序;叙事医学的学科建设快速跟进,但尚未成熟;叙事医学推广面临外部与内部的双重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推广路径 平行病历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0名医务人员叙事医学认知调查报告之二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陶俊杰 邹明明 +2 位作者 杨晓霖 赵明杰 杜治政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12,共6页
叙事医学是实现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较好融合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向临床医学工作者推广叙事医学的理念、方法并促进叙事医学的临床应用,对990名国内实践叙事医学的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从叙事医学认知概况、在临床实践... 叙事医学是实现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较好融合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向临床医学工作者推广叙事医学的理念、方法并促进叙事医学的临床应用,对990名国内实践叙事医学的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从叙事医学认知概况、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叙事医学方式、对叙事医学作用和功能的认知以及叙事医学推广方式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叙事医学在国内还处于方兴未艾的起始阶段;叙事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功能和作用已经得到了医务人员的认可和证实;叙事医学融入临床实践需要医院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认可度 推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在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中的五个关键词 被引量:42
11
作者 董强 罗小兰 杨晓霖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期1-6,共6页
叙事医学是新时代医学人文的落地工具,以医护患三大主体的叙事素养提升以及多维度生命和谐健康关系构建为中心议题。围绕叙事医学强调的叙事素养、关系构建、身份认同、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五个关键词,全方位阐释这一医学教育和实践新模... 叙事医学是新时代医学人文的落地工具,以医护患三大主体的叙事素养提升以及多维度生命和谐健康关系构建为中心议题。围绕叙事医学强调的叙事素养、关系构建、身份认同、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五个关键词,全方位阐释这一医学教育和实践新模式。叙事素养是实现和谐关系构建、医护职业和患者身份认同、主体思维模式和视域差异融合的综合体现,由关注力、再现力、互纳力和反思力四个方面能力构成。叙事素养以叙事性文本细读训练为内化手段,以叙事性反思写作为检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叙事素养 关系构建 身份认同 主体间性 视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人文的叙事赋能——第二届“全国叙事医学与临床实践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华峰 高玮 +1 位作者 邹明明 杨晓霖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期78-80,共3页
2019年12月6日~8日,由《医学与哲学》杂志联合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以及顺德医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叙事医学与临床实践研讨会”在佛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 2019年12月6日~8日,由《医学与哲学》杂志联合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以及顺德医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叙事医学与临床实践研讨会”在佛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专家学者以及关注我国叙事医学领域发展的专业人士近500人参与了研讨,另有《健康报》、《叙事医学》杂志、广东省广播电视台、顺德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出席并报道了此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健康报》 医学人文 南方医科大学 叙事医学 临床医生 临床实践 医学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叙事医学实践对中医生命智慧的传承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晓霖 刘志挺 王华峰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1期1180-1186,共7页
以中国叙事医学实践对中国生命哲学和传统中医智慧的传承和发扬作为出发点,论述中国叙事医学实践中的文本细读能力与传统中医智慧中的“四诊”、叙事调节与传统中医中的“心身哲学”、叙事智慧与中国生命哲学中的“道生”之间的传承呼... 以中国叙事医学实践对中国生命哲学和传统中医智慧的传承和发扬作为出发点,论述中国叙事医学实践中的文本细读能力与传统中医智慧中的“四诊”、叙事调节与传统中医中的“心身哲学”、叙事智慧与中国生命哲学中的“道生”之间的传承呼应关系,并通过分析当代医者实践叙事智慧的故事,阐明中国叙事医学体系是在对中国传统生命智慧和中医文化中的精华元素的汲取,融合西方叙事医学理念构建起来的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新模式,并倡导中国学者积极构建“叙事中医学”学科,将成果不断译介到国外,创设良好的中医叙事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医学实践 中医传统 叙事智慧 中医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不是叙事疗法:论叙事护理学的底层逻辑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晓霖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产生价值的底层逻辑,以帮助护理人员正确认知叙事护理学。方法从叙事护理在中西方发展的现状出发,以中国叙事医学逻辑体系为参照,运用文献综述与理论构建方法,剖析叙事护理学的底层逻辑,解析叙事护理和叙事疗法的根本...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产生价值的底层逻辑,以帮助护理人员正确认知叙事护理学。方法从叙事护理在中西方发展的现状出发,以中国叙事医学逻辑体系为参照,运用文献综述与理论构建方法,剖析叙事护理学的底层逻辑,解析叙事护理和叙事疗法的根本区别。结果叙事护理是一种与循证护理互补的护理研究、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实践思维;而叙事疗法则是心理学下面的一种实践路径,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结论叙事护理学是一门运用叙事思维回应和化解护理语境下不同主体遭遇的叙事危机,如民众因生命健康叙事素养缺失而导致的健康危机、护理人员因职业叙事自我不够强大而出现职业倦怠问题、患者因叙事闭锁而陷入的慢性疾病状态,实现高质量护理的一门新兴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学 叙事疗法 叙事自我成熟度 护理叙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医生成为病人:受伤的故事讲述者与元病理叙事 被引量:15
15
作者 段俊杰 佟矿 杨晓霖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0期44-48,共5页
在叙事医学语境下,以医生为第一人称叙事者的非虚构疾病自传叙事作品出版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当医生成为病人,医生关于疾病的生命医学视角不得不与疾痛的个人视角合并,产生某种张力,激发他们寻求疾病书写这一媒介来反思医生职业和医患关... 在叙事医学语境下,以医生为第一人称叙事者的非虚构疾病自传叙事作品出版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当医生成为病人,医生关于疾病的生命医学视角不得不与疾痛的个人视角合并,产生某种张力,激发他们寻求疾病书写这一媒介来反思医生职业和医患关系。“生过病的医生”可以类比为荣格的“受伤的治愈者”。“受过伤的故事讲述者”更能“病吾病以及人之病”,他们比没有生过病的医生更容易与病人达到共情状态,更能将自己的患病经历化为协助病人战胜疾病的精神力量。因而,生过病的医生所撰写的疾病自传叙事可视为一种“元病理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受伤的故事讲述者 元病理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但丁的维吉尔:重构患者人生地图的元病理叙事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俊杰 唐瑜 杨晓霖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5期46-50,共5页
罹患重症会让患者以前的人生地图突然消失,使其生活故事和意义出现断裂,就像但丁在《神曲》里所言"在人生中途,我已迷失正路,走进一座幽暗森林"。但丁在被困之时,维吉尔犹如天降的神兵出现在但丁面前并指引但丁走出幽暗森林... 罹患重症会让患者以前的人生地图突然消失,使其生活故事和意义出现断裂,就像但丁在《神曲》里所言"在人生中途,我已迷失正路,走进一座幽暗森林"。但丁在被困之时,维吉尔犹如天降的神兵出现在但丁面前并指引但丁走出幽暗森林。对于患者而言,丧失人生地图使其不得不学会用另一种方式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一过程必须藉由故事讲述或维吉尔式引导。在维吉尔式医生缺失的当代医疗语境下,阅读由患病的著名文学家、医生、社会学家、哲学家撰写的元病理叙事能够帮助患者重构人生故事及其意义,因而,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维吉尔帮助患者实现人生地图的重绘,在治愈身体之前对精神和心理状态进行最好的疗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病理叙事 自我病理叙事 维吉尔式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危象中的叙事伦理--非典疫情下的人文反思
17
作者 凌志海 杨晓霖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3期48-51,共4页
华裔作家林浩聪是多伦多医院的急诊医生,他的短篇故事集《医生这件事》讲述几位年轻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各种挑战的故事。以故事集里的《疫情跟踪记录》为出发点,以生命危象中的叙事伦理为框架,讲述年轻医护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 华裔作家林浩聪是多伦多医院的急诊医生,他的短篇故事集《医生这件事》讲述几位年轻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各种挑战的故事。以故事集里的《疫情跟踪记录》为出发点,以生命危象中的叙事伦理为框架,讲述年轻医护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疫情所承受的巨大心身压力,以及在他们感染疫病成为患者后,在死亡的威胁面前,如何反思医学的不确定性,做出自己的生命抉择的故事。重读《疫情跟踪记录》能够更深刻地揭示疫情下的人性考验以及医护人员的职业伦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疫情叙事 叙事伦理 《疫情跟踪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叙事闭锁与叙事赋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晓霖 易雅琴 凌志海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1-55,共5页
老年阶段会经历三种叙事关系断裂危机,分别是职业、社会和家庭叙事关系断裂,这是造成老年叙事闭锁的重要原因。在叙事老年学语境下,叙事闭锁者认定自己生命的主线叙事进程已经结束,不再向前演进,生命叙事变得琐碎而无意义。重点分析文... 老年阶段会经历三种叙事关系断裂危机,分别是职业、社会和家庭叙事关系断裂,这是造成老年叙事闭锁的重要原因。在叙事老年学语境下,叙事闭锁者认定自己生命的主线叙事进程已经结束,不再向前演进,生命叙事变得琐碎而无意义。重点分析文学作品和临床现实中的典型老年叙事闭锁者的特征及表现,旨在引起更多研究者关注老年叙事闭锁现象,了解叙事赋能的重要意义。高龄者在故事分享中获得叙事反思力和叙事复元力,在自我的叙事资本得到认可的语境下,被赋予叙事智慧和生命意义。在健康积极的老年叙事生态中,老年人不容易陷入叙事闭锁,更容易超越老化,实现道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叙事闭锁 叙事赋能 叙事老年学 老年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斯勒的生命书写及其叙事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广清 朱鸿飞 杨晓霖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3期1-4,64,共5页
叙事具有强大的人文和人际功能,它能促使主体之间更有效地实现认知上的共识。居丧者的哀伤历程和罹患疾病的患者接受自己生病身份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通过见证、续写或改写故事来重构人生意义的过程。从奥斯勒创设天堂来信帮助作为居丧者... 叙事具有强大的人文和人际功能,它能促使主体之间更有效地实现认知上的共识。居丧者的哀伤历程和罹患疾病的患者接受自己生病身份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通过见证、续写或改写故事来重构人生意义的过程。从奥斯勒创设天堂来信帮助作为居丧者和患者的妻子格蕾丝克服心身疾痛这个故事,发现叙事素养能够帮助临床语境下的多方主体之间构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生命共同体关系。从叙事医学的角度而言,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与可能性的艺术”的基础上,医学实践可以理解为需要科学技术知识和叙事人文素养合力的“应用型科学和关系性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学艺术 叙事素养 关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者叙事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晓霖 贾宇哲 +2 位作者 赵崇晔 金惠 凌志海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9-44,共6页
医者叙事素养将成为评价医疗人才实力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国内仍缺少以中国叙事医学理论与实践为基础的相关量表。研究以全国三十几家叙事医学基地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制定量表,展开条目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和验证性因子分... 医者叙事素养将成为评价医疗人才实力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国内仍缺少以中国叙事医学理论与实践为基础的相关量表。研究以全国三十几家叙事医学基地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制定量表,展开条目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形成的中国医者叙事素养量表由两个分量表组成,其中叙事认知能力量表分为生命健康叙事意识和职业叙事思维2个维度;叙事行为能力量表分为生命健康、家庭连接、职业发展、同行交流、医患互动5个维度,均具良好信效度,可为中国叙事医学研究、教育和实践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者叙事素养 量表编制 信效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