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前后肝功能及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8月我院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1例,观察患者术前后LV、丙氨酸...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前后肝功能及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8月我院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1例,观察患者术前后LV、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肝动脉血流、门静脉血流、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和吲哚菁绿最大清除率(indocyanine green maximum removal rate,ICGRmax)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LV分别为(844.47±80.25)、(1010.07±92.08)、(1050.91±98.7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95,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LV明显大于术前(均P=0.000),术后第6个月LV显著大于术后第3个月(P=0.016)。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ALT中位数分别为80(13~235)、29(11~71)、26(11~7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94,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ALT明显低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ICGR15分别为(24.12±7.37)%、(18.31±4.59)%、(17.50±4.11)%,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42,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ICGR15明显低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ICGRmax分别为(1.48±0.18)、(1.60±0.14)、(1.62±0.15)mg·k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53,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ICGRmax明显高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肝动脉血流分别为(186.76±21.59)、(352.66±18.58)、(357.27±25.72)ml/min,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9.171,P=0.000),术后第3、6个月明显高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门静脉血流分别为(1870.80±244.21)、(1205.37±212.68)、(1183.05±225.80)ml/min,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020,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明显低于术前(均P=0.000)。术前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可改善肝脏供血,促进肝脏再生,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DR分为两组,其中27例发生DR患者为DR组,111例未发生DR患...目的:探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DR分为两组,其中27例发生DR患者为DR组,111例未发生DR患者为非DR组。比较不同DR分期TIR水平,分析TIR与HbA1c、DR分期的相关性,评估TIR、HbA1c对DR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HbA1c水平高于非DR组,TIR低于非DR组(P<0.05)。HbA1c、TIR为DR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非增殖期患者TIR高于增殖期患者(P<0.05);TIR与HbA1c、DR分期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IR预测发生DR的AUC大于HbA1c(P<0.05)。结论TIR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动态监测其水平可对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DR进行预测,给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前后肝功能及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8月我院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1例,观察患者术前后LV、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肝动脉血流、门静脉血流、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和吲哚菁绿最大清除率(indocyanine green maximum removal rate,ICGRmax)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LV分别为(844.47±80.25)、(1010.07±92.08)、(1050.91±98.7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95,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LV明显大于术前(均P=0.000),术后第6个月LV显著大于术后第3个月(P=0.016)。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ALT中位数分别为80(13~235)、29(11~71)、26(11~7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94,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ALT明显低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ICGR15分别为(24.12±7.37)%、(18.31±4.59)%、(17.50±4.11)%,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42,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ICGR15明显低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ICGRmax分别为(1.48±0.18)、(1.60±0.14)、(1.62±0.15)mg·k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53,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ICGRmax明显高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肝动脉血流分别为(186.76±21.59)、(352.66±18.58)、(357.27±25.72)ml/min,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9.171,P=0.000),术后第3、6个月明显高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门静脉血流分别为(1870.80±244.21)、(1205.37±212.68)、(1183.05±225.80)ml/min,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020,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明显低于术前(均P=0.000)。术前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可改善肝脏供血,促进肝脏再生,改善患者肝脏功能。
文摘目的:探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DR分为两组,其中27例发生DR患者为DR组,111例未发生DR患者为非DR组。比较不同DR分期TIR水平,分析TIR与HbA1c、DR分期的相关性,评估TIR、HbA1c对DR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HbA1c水平高于非DR组,TIR低于非DR组(P<0.05)。HbA1c、TIR为DR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非增殖期患者TIR高于增殖期患者(P<0.05);TIR与HbA1c、DR分期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IR预测发生DR的AUC大于HbA1c(P<0.05)。结论TIR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动态监测其水平可对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DR进行预测,给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