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晓亮 杜国平 +2 位作者 胡亦懿 梅迪华 陈善炜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将有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史大于1年的患者作为EST组,按1∶2配比,选择同期行结肠镜检查但无十...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将有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史大于1年的患者作为EST组,按1∶2配比,选择同期行结肠镜检查但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史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结直肠腺瘤检出率、发生部位及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EST大切开组结直肠腺瘤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T大切开组(P=0.027)、男性(P=0.017)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EST大切开组与对照组比较,腺瘤的发生部位(P=0.233)和腺瘤病理分型(P=0.9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术、男性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应注意此类患者结直肠腺瘤的筛查。同时,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握EST适应证并选择适当的术式,尽量保护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气囊小肠镜与CT小肠成像在克罗恩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俭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9期165-168,187,共5页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与CT小肠成像在克罗恩病(CD)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因腹痛等不适到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临床怀疑CD的患者136例,最终诊断结果依据病理诊断、内镜表现、临床...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与CT小肠成像在克罗恩病(CD)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因腹痛等不适到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临床怀疑CD的患者136例,最终诊断结果依据病理诊断、内镜表现、临床随访结果,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双气囊小肠镜、CT小肠成像)对CD诊断的检出率、确诊率、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临床怀疑CD的136例患者中,CD确诊81例(占59.56%)。在CD诊断方面,双气囊小肠镜的检出率为62.50%(85/136),高于CT小肠成像的44.85%(6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率为95.29%(81/85),与CT小肠成像的90.16%(55/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气囊小肠镜诊断CD的敏感度为100.00%、准确度为97.06%,均高于CT小肠成像的67.90%、76.47%(均P<0.05),特异度为92.73%,与CT小肠成像的8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CD诊断的诊断价值高于CT小肠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小肠镜 CT小肠成像 克罗恩病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