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康凯夫 王晓蔚 +2 位作者 陈小伍 谭光明 康子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50例、肝硬化30例、肝炎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Beclin1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Bec...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50例、肝硬化30例、肝炎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Beclin1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8.00%(39/50)、26.67%(8/30)、53.33%(16/30)、10.00%(1/10),四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1,P<0.05),且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组织、肝炎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20.39,χ2=5.31,χ2=14.41,P<0.05);在肝炎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4.44,χ2=4.12,P<0.05)。结论Beclin1异常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基因 BECLINL 原发性肝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和EZH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康凯夫 王晓蔚 +2 位作者 陈小伍 车爱文 陈坚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3-744,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BMI-1 EZH2 PCG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康凯夫 张鑫 +1 位作者 陈小伍 石祥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959-3961,共3页
目的:分析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 目的:分析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CC 50例、肝硬化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EZH2、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4.00%(12/50)、66.67%(20/30)、10.00%(1/1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4,P<0.05),且VEGF蛋白在肝硬化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HCC的表达(x^2=11.22,P<0.05);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8.00%(44/50)、46.67%(14/30)、30.00%(3/1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3,P<0.05),且EZH2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x^2=16.07,x^2=14.07,P<0.05)。结论:EZH2、VEGF在HCC中的表达关系不密切(P>0.05);但EZH2和VEGF异常表达与HCC的发展密切相关,在HCC的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G2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凯夫 张艳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62-2964,共3页
目的:分析ABCG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2)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CC150例﹑肝硬化50例﹑肝炎组... 目的:分析ABCG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2)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CC150例﹑肝硬化50例﹑肝炎组织5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ABCG2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CC﹑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ABCG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是78.67%(118/150)﹑40.00%(20/50)﹑60.00%(30/50)和30.00%(3/10),四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5,P<0.05)。ABCG2mRNA在HCC﹑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9.33%(104/150)﹑36.00%(18/50)﹑50.00%(25/50)和20.00%(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3,P<0.05)。结论:ABCG2在肝癌和肝炎组表达率增高,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表达率降低且ABCG2蛋白与有无转移有关,推测ABCG2参与肿瘤耐药,可能成为治疗HCC临床耐药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ABCG2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