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06
1
作者 张奕文 邢祖民 +1 位作者 徐颖华 徐世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3-746,共4页
目的:观测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岁以上,男性47例,女性33例,患者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 目的:观测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岁以上,男性47例,女性33例,患者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D1组),中剂量组(D2组),高剂量组(D3组)。D1组、D2组和D3组在麻醉诱导前均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输注时间15 min,在气管插管后分别以0.2、0.5、0.8μg· kg-1· h-1持续泵注Dex,手术结束前40 min停止输注;对照组(C组)以相同方法静脉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和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毕到恢复自主呼吸时间(TR)、自主呼吸到睁眼时间(TO)、睁眼到拔除气管导管时间(TE)。4组患者进行手术前1 d、手术后1 d与手术后3 d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分,计算出患者手术后1 d和3 d POCD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D1组比较,D2组、D3组术后POCD的发生率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D1组、D2组比较,D3组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苏醒时间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给予Dex0.5μg/kg,术中以0.5、0.8μg· kg-1· h-1的速率输注能降低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以0.5μg· kg-1· h-1的速率输注Dex效果好,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结直肠癌手术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替代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7
2
作者 朱达坚 陈小伍 +6 位作者 伍锦浩 剧永乐 封静 陆光生 欧阳满照 任宝军 李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90-1193,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代替传统的术前口服肠道抗菌药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需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30例/组。对照组术前肠道准备按传统方法(术前口...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代替传统的术前口服肠道抗菌药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需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30例/组。对照组术前肠道准备按传统方法(术前口服肠道抗菌药),实验组于术前5 d起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金双歧片)2.0 g,3次/d,代替术前肠道抗菌药的使用,术后24 h起口服金双歧片2.0 g,3次/d,至术后第7天。于入院时、术后第7天收集两组新鲜大便以及空腹外周静脉血,比较两组肠道菌群比例,以及血清白介素-2(IL-2)、IgA、IgG和IgM浓度、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及CD4+/CD8+比值。结果肠道菌群:术后第7天实验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菌群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液免疫功能:术后第7天实验组IL-2、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免疫功能:术后第7天实验组CD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代替传统的术前口服肠道抗菌药,不仅能有效地纠正肠道菌群失调,还具有改善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道微生态制剂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钉合固定与不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前瞻性随机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戎祯祥 陆光生 +6 位作者 陈小伍 剧永乐 伍锦浩 朱达坚 张才铭 耿岩 欧阳满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77-227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不钉合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6月--2008年6月将150例入围患者按人院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补片不固定组和补片固定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血清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不钉合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6月--2008年6月将150例入围患者按人院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补片不固定组和补片固定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血清肿、术区疼痛、相对总费用(元)、近期疝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程顺利,无中转其他术式,均无近期复发,补片不固定组比补片固定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血肿发生率低,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0.05);而术区疼痛率低、相对费用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不钉合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可行.在住院费用、术后疼痛出现率等优于固定组,而不增加近期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修复外科手术 疝/治疗 腹膜/外科学 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 补片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脂血症的关联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梁瑞莲 周远青 +5 位作者 谢健敏 吕伟标 康彬 梁玉全 陈映慧 黎运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C677T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脂血症的关联性。方法收集1591例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采用酶循环法检测血...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C677T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脂血症的关联性。方法收集1591例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采用酶循环法检测血浆Hcy,同时检测血脂水平,按血脂水平将研究对象分组,其中高脂血症组694例,健康对照组897例,比较两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及血浆Hcy的差异。统计工具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结果高脂血症组的MTHFR C677T基因CC、CT、TT三种基因型频率和C、T两种等位基因频率,以及血浆Hcy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C、CT、TT三种不同MTHFR C677T基因型的血浆Hcy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六种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TT基因型的血浆Hcy水平与CC、CT基因型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TT基因型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CC、CT基因型;而CC基因型的血浆Hcy水平与CT基因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和血浆Hcy水平两者与高脂血症均不具关联性,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Hcy水平显著相关,TT基因型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CC、CT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基因突变 同型半胱氨酸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胡允兆 黄裕立 +4 位作者 吴焱贤 黎文生 杨友 陈盈文 陈玉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别以及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是否与老年患者存在差异。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178例,对照组患者169例,各再分别按照年龄分为A组:≤55岁;B组:56~70岁;C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别以及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是否与老年患者存在差异。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178例,对照组患者169例,各再分别按照年龄分为A组:≤55岁;B组:56~70岁;C组:≥71岁。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Ox-LDL,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Ox-LDL的差异。结果:在A组患者中,男性、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B、C组患者中,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Ox-LDL、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不同年龄阶段患者中,校正了性别、年龄、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hs-CRP等因素后,Ox-LDL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在A组患者中相关性更为明显。结论: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别。Ox-LD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在中青年患者中其相关性更为明显,提示体内氧化应激是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青年 危险因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中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4
6
作者 吴焱贤 吴赛珠 +5 位作者 钟建开 陈玉映 霍燕嫦 黎文生 陈盈文 麦林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诊PCI中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99例急诊PCI中出现CSF的患者,根据是否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44例和对照组55例;比...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诊PCI中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99例急诊PCI中出现CSF的患者,根据是否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44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2组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90min完全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以及3个月随访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ST段回落率明显增加(84.1%vs 65.5%,P=0.036),LVEF改善情况明显提高[(7.74±4.21)%vs(5.17±3.63)%,P=0.002],2组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466);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结论急诊PCI中出现CSF情况时,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改善心肌灌注,加快LVEF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一Ⅲa复合物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慢血流现象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康凯夫 王晓蔚 +2 位作者 陈小伍 谭光明 康子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50例、肝硬化30例、肝炎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Beclin1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Bec...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50例、肝硬化30例、肝炎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Beclin1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8.00%(39/50)、26.67%(8/30)、53.33%(16/30)、10.00%(1/10),四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1,P<0.05),且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组织、肝炎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20.39,χ2=5.31,χ2=14.41,P<0.05);在肝炎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4.44,χ2=4.12,P<0.05)。结论Beclin1异常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基因 BECLINL 原发性肝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F-36量表评价社会人口学因素对中国华南地区公务员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丘金彩 许军 +4 位作者 冯丽仪 陈洁 邹俐爱 魏骞 陆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454-1459,1463,共7页
目的通过SF-36量表测量中国华南地区公务员人群的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状况,探讨影响公务员人群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的主要社会人口学因素。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横断面研究及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国华南地区2 805名公务员与健康... 目的通过SF-36量表测量中国华南地区公务员人群的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状况,探讨影响公务员人群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的主要社会人口学因素。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横断面研究及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国华南地区2 805名公务员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SF-36量表最高分值为生理功能(88.59±15.08)分,最低分值为总体健康状况(59.94±19.67)分;其中41.89%的公务员其生理总分低于美国普通人群,43.34%的公务员心理总分低于美国普通人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单位性质、职务级别、月收入、日均工作时间、居住地以及居住情况等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公务员生存质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日均工作时间、年龄、月收入、单位性质以及婚姻状况是公务员生存质量总分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过五分之二的中国华南地区公务员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总分低于美国普通人群。影响公务员生存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月收入、日均工作时间、单位性质以及婚姻状况等社会人口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 SF-36量表 公务员 社会人口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后不钉合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陆光生 陈小伍 +6 位作者 剧永乐 伍锦浩 朱达坚 张才铭 耿岩 欧阳满照 戎祯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12-2113,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不钉合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不钉合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75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血清肿、术区疼痛、相对总费用、近...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不钉合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不钉合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75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血清肿、术区疼痛、相对总费用、近期疝复发。结果:术程顺利,无中转其他术式,手术时间为(35.7±23.8)min、术中出血为(6.5±7.9)mL、术后血清肿为4%(3/75)、术区疼痛为25%(19/75)、相对总费用为2342元即补片费用、无近期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不钉合固定术治疗腹股沟疝可行,具有节约费用,手术简单,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检查 修复外科手术 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嘌醇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 被引量:22
10
作者 邝健 麦炜颐 +6 位作者 黄裕立 蔡安平 江志羔 王礼春 董吁钢 吴焱贤 胡允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讨别嘌醇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60例初发的中青年原发性1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别嘌醇治疗组(低嘌呤饮食控制+别嘌醇200 mg,3次/d)和对照组(低嘌呤饮食控制)各30例,... 【目的】探讨别嘌醇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60例初发的中青年原发性1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别嘌醇治疗组(低嘌呤饮食控制+别嘌醇200 mg,3次/d)和对照组(低嘌呤饮食控制)各30例,4周后观察诊室血压、动态血压、血尿酸、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浆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治疗4周结束时,两组在降低诊室平均收缩压[(7.9±2.9)mmHg vs.(2.4±1.5)mmHg,P<0.05]、诊室平均舒张压[(5.7±2.0)mmHg vs.(2.1±1.3)mmHg,P<0.05]、24 h平均收缩压[(6.8±2.7)mmHg vs.(0.7±1.2)mmHg,P<0.05]、24 h平均舒张压[(4.8±1.3)mmHg vs.(0.5±0.9)mmHg,P<0.05]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别嘌醇组血压降至正常的比例更大(62.1%vs.6.7%,P<0.01)。两组在降低尿酸方面有显著差异[(85.1±18.1)μmol/L vs.(17.1±9.8)μmol/L,P<0.05]。别嘌醇组血尿酸降至正常的比例更大(86.2%vs.16.7%,P<0.05)。别嘌醇组卧位肾素、AngⅡ活性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均无明显改变,未发现明显严重副作用。【结论】高尿酸血症在中青年高血压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致病作用,别嘌醇在有效降低血尿酸的同时能够降低血压,安全性良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AS活性有关。别嘌醇可望成为轻度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一种新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其在临床的推广需要更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别嘌醇 高尿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手术治疗结直肠小病灶(直径≤3.5cm)肿瘤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任宝军 陈小伍 +5 位作者 朱达坚 剧永乐 陆光生 冯家立 耿岩 欧阳满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0-742,75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结直肠小病灶(直径≤3.5 cm)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应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治疗结直肠小病灶肿瘤36例的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结直肠小病灶(直径≤3.5 cm)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5年4月应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治疗结直肠小病灶肿瘤36例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直肠3例,乙状结肠9例,降结肠11例,横结肠4例,升结肠9例。肿瘤大小1.0 cm×1.5 cm^3.5 cm×3.5 cm。腹腔镜、结肠镜联合精确定位肿瘤位置后,腹腔镜下切除肿瘤送全瘤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根据冰冻病理结果腹腔镜下完成肠切除术或肠癌根治术。结果 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3例术前局部活检病理示绒毛状腺瘤伴重度非典型增生,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全瘤活检示腺癌。17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度(9例)或中度(8例)非典型增生行肠壁并息肉楔形切除术,5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度(2例)或中度(3例)非典型增生及3例绒毛状腺瘤伴重度非典型增生行部分肠管切除术,2例绒毛状腺瘤伴重度非典型增生行肠管切除加局域淋巴结清扫术,9例腺癌行肠癌根治术。无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腹腔内感染。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0.5月,未发现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切口种植。结论应用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治疗结直肠小病灶肿瘤安全,高效,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镜 结直肠肿瘤 小病灶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和EZH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康凯夫 王晓蔚 +2 位作者 陈小伍 车爱文 陈坚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3-744,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BMI-1 EZH2 PCG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医学技术在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耿岩 剧永乐 +3 位作者 杨少民 陈小伍 朱达坚 张炎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4-998,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医学中CT三维重建技术对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32例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CT三维重建组14例,CT常规扫描组18例,比较2... 目的探讨数字医学中CT三维重建技术对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32例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CT三维重建组14例,CT常规扫描组1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二次手术率等指标。结果 31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CT常规扫描组1例中转开腹,无死亡。与CT常规扫描组相比,CT三维重建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13.2±24.5)min vs.(138.6±29.6)min,t=-2.591,P=0.015],术中出血明显减少[(112±22)ml vs.(156±32)ml,t=-4.393,P=0.000]。2组术后排气时间[(4.1±1.4)d vs.(4.3±1.2)d,t=-0.435,P=0.667]、术后住院时间[(22.0±4.8)d vs.(23.0±3.6)d,t=-0.674,P=0.5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1/14)vs.16.7%(3/18),P=0.613]和二次手术率[7.1%(1/14)vs.11.1%(2/18),P=1.000]无显著性差异。32例均顺利出院,无死亡。32例术后随访(12.6±5.3)月(3-24个月),无复发。结论术前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清晰显示胰腺坏死部位和胰周积液范围,胰腺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对于选择手术入路、明确清除范围、规避胰周脏器及血管损伤有帮助,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技术 CT三维重建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和中青年非勺型高血压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裕立 麦炜颐 +3 位作者 宋元彬 胡允兆 邝健 吴焱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7-821,共5页
【目的】探索血清尿酸水平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和非勺型高血压关系。【方法】入选中青年(18~6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收缩压昼夜差值百分比将患者分为勺型高血压组(126例,67.4%)和非勺型高血压组... 【目的】探索血清尿酸水平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和非勺型高血压关系。【方法】入选中青年(18~6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7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收缩压昼夜差值百分比将患者分为勺型高血压组(126例,67.4%)和非勺型高血压组(61例,32.6%),并抽血测定尿酸、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浆卧位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分析尿酸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非勺型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谱、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等无明显差异(P>0.05),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PRA、AngⅡ高于勺型高血压患者(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浆尿酸、PRA、AngⅡ水平为非勺型血压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提示患者血尿酸水平与PRA(r=0.349,P<0.05)和AngⅡ(r=0.296,P<0.05)呈线性正相关。PRA与AngⅡ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46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尿酸(OR=3.136;95%CI,1.897-5.403;P<0.01)、PRA(OR=1.451;95%CI,1.127-2.389;P<0.05)、AngⅡ(OR=2.343;95%CI,1.804-4.076;P<0.01)升高增加非勺型高血压发生。【结论】血尿酸、PRA与AngⅡ升高增加非勺型血压发生风险,血尿酸水平升高促进非勺型血压的发生可能与其激活RA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非勺型高血压 尿酸 动态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技巧与手术副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小伍 朱达坚 +6 位作者 戎祯祥 剧永乐 伍锦浩 陆光生 耿岩 欧阳满照 任宝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1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避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enteric excision,LTME)的手术副损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182例LI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过程中的手术...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避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enteric excision,LTME)的手术副损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182例LI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入路、肠系膜下血管及降结肠系膜处理、直肠系膜游离等手术技巧进行总结,寻找避免手术副损伤发生的方法。结果182例均顺利完成LIME,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5~3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15~75m1,平均25m1。术中直肠损伤发生率2.7%(5/182),骶前静脉丛损伤发生率2.2%(4/182),阴道损伤发生率1.1%(2/182),精囊、输精管损伤发生率1.1%(2/182),未发生输尿管损伤、前列腺损伤等。13例手术副损伤镜下缝合或压迫止血成功,术后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56例,中分化腺癌98例,息肉恶变28例。Dukes分期:A期23例,B期67例,C期92例。182例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均未发现吻合口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只要熟练地掌握乙状结肠、直肠毗邻结构的镜下解剖,运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规范的操作可以防范LIME手术副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肿瘤 手术技巧 副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低位吻合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伍锦浩 戎祯祥 +2 位作者 朱达坚 陈小伍 任宝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低位吻合术(Dixon)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判断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拟行Dixon术的52例直肠癌病人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Dixon手术,采用血管鞘内解剖法解剖出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低位吻合术(Dixon)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判断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拟行Dixon术的52例直肠癌病人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Dixon手术,采用血管鞘内解剖法解剖出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或直肠上动脉,清扫血管周围脂肪和淋巴结,保留左结肠动脉,于其分叉下缘切断肠系膜下动脉。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吻合口张力、肠系膜下动脉行径周围淋巴结清扫的个数及病理情况,观察术后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及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5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5~3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15~75m1,平均25m1。术中无直肠破裂穿孔,无血管、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吻合口无张力。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个数为4~8个,平均6.2个,术后病理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均为阴性,4例直肠上动脉起始部淋巴结为阳性。术后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无淋巴结转移发生,1例术后7月局部复发。结论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拟行Dixon术的直肠癌病人,腹腔镜下可以清晰解剖显露肠系膜下动脉各分支,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Dixon手术。在不增加吻合口张力,不影响肠系膜下动脉行径周围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为吻合口提供更充足的血运,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前切除低位吻合术 左结肠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射频Habib 4X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卫东 陈小伍 +6 位作者 林杰 梁智强 吴志强 冯剑平 刘清波 何威 陈坚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双极射频凝固电极Habib 4X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3月,应用Habib 4X完成完全腹腔镜肝切除12例,Habib 4X插入肝实质使肝组织凝固坏死以及脉管封闭后再切肝,采用边凝固边切开的方法,逐步切除... 目的探讨双极射频凝固电极Habib 4X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3月,应用Habib 4X完成完全腹腔镜肝切除12例,Habib 4X插入肝实质使肝组织凝固坏死以及脉管封闭后再切肝,采用边凝固边切开的方法,逐步切除病灶。结果 12例手术成功,其中7例行局部不规则肝切除,5例行肝左外叶切除,均未行肝门阻断。手术时间80~210 min,(129±39)min。出血量10~200 ml,(72±55)ml。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发生脐缘穿刺孔处肝圆韧带出血,急诊开腹探查止血;无肝断面出血、胆漏、腹腔脓肿、肝功能衰竭等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14 d,平均8.5 d。术后病理病诊断:7例肝细胞癌,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肝硬化增生结节,1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慢性炎症。12例随访1~14个月,平均6个月:1例肝内胆管结石未见结石残留或复发;2例肝细胞癌分别术后2、8个月后出现肝内转移复发,均行TACE治疗;余9例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Habib 4X应用于选择病例的腹腔镜肝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切肝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 Habib 4X 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介入慢血流的发生及预后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焱贤 钟建开 +3 位作者 陈玉映 陈盈文 黎文生 吴赛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诊PCI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的相关性,以及血Hcy高低对CS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38例接受急诊PCI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出现CSF分为CSF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HCY水平;然后对CSF进行亚组分析,根...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诊PCI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的相关性,以及血Hcy高低对CS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38例接受急诊PCI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出现CSF分为CSF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HCY水平;然后对CSF进行亚组分析,根据HCY水平将CSF组分为HCY轻度升高组和HCY中度升高组,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以及3个月随访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与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SF组患者患者血HCY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CSF组进行亚组分析,与HCY轻度升高组相比,HCY中度升高组术后3个月LVEF值明显降低(P=0.031),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9);HCY水平与术后3个月LVEF值呈负相关(r=-0.310,P=0.036),与术后3个月MACE(r=0.342,P=0.02)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HCY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出现CSF情况密切相关,同时HCY水平升高,将影响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的恢复及增加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介入治疗 慢血流现象 同型半胱氨酸 左室射血分数 主要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肿瘤细胞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韬 龙兆麟 +2 位作者 吴世皓 华庆生 张信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8-63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PD-1/PD-L1在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膀胱肿瘤细胞上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4例原发性膀胱癌患者作为实验组(浅表性46例,浸润性18例),对照组为正常人群,共15例。分别取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探讨PD-1/PD-L1在膀胱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膀胱肿瘤细胞上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4例原发性膀胱癌患者作为实验组(浅表性46例,浸润性18例),对照组为正常人群,共15例。分别取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淋巴细胞表明PD-1的表达量;另外取肿瘤患者膀胱癌组织和正常人群的膀胱肿瘤行免疫组化检测膀胱细胞或膀胱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PD-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25±0.60)%vs(0.68±0.17)%,P<0.001],其中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PD-1的表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3.04±0.46)%vs(0.68±0.17)%,P<0.001];膀胱肿瘤细胞和正常膀胱组织细胞PD-L1的表达率分别为:40.6%(26/64)和0(0/15,P<0.001),其中浸润性膀胱肿瘤细胞与浅表性膀胱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41.3%vs38.8%,P>0.01)。【结论】外周血中PD-1在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可间接反映膀胱癌的进展程度,膀胱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PD-L1,但与肿瘤的进展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 CD8^+T细胞 膀胱肿瘤细胞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更早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9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剧永乐 封静 +8 位作者 朱达坚 任宝军 陆光生 冯家立 耿岩 欧阳满照 张炎祥 李泳 陈小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259-326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9例非胆源性SAP患者的临床资料。一旦确诊SAP即更早期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干预。腹腔镜下分离胃结肠韧带,进入网膜腔暴露胰腺,吸...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9例非胆源性SAP患者的临床资料。一旦确诊SAP即更早期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干预。腹腔镜下分离胃结肠韧带,进入网膜腔暴露胰腺,吸净渗出液,冲洗腹腔,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在网膜囊、胰周及盆腔置入灌洗管和多根引流管,术后用大量生理盐水持续灌洗引流。结果:治愈28例,住院时间17~42d,平均22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4~8d,平均6d;肛门排气时间为5~11d,平均7d。无胰周脓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1例死于合并胰腺癌。结论:更早期采用腹腔镜对SAP进行手术干预,可有效地改善SAP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腹腔镜 早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