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益气补肾活血法防治家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贺宪
陈孝银
+4 位作者
尚平
唐勇
刘志祥
才忠民
江永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法对家兔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4组,用制动法复制OA模型。造模1周后,A、B组用生理盐水,C组用壮骨关节丸,D组用益气补肾行血方灌胃。于灌胃后...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法对家兔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4组,用制动法复制OA模型。造模1周后,A、B组用生理盐水,C组用壮骨关节丸,D组用益气补肾行血方灌胃。于灌胃后第7、13周,对组织病理学、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进行观察。结果:第7、13周,D组病理总积分明显低于B、C组(P<0.01)。第7周,在增殖指数上,D组明显高于C组(P=0.000);在凋亡指数上,C、D组低于B组(P<0.01),C、D组间无明显差异(P=0.567)。第13周,在增殖指数上,B、C、D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凋亡指数上,D组明显低于C组(P=0.02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法可以明显改善实验家兔OA病理积分,并能有效抑制关节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和促进其增殖。推测其作用机制,在OA的初中期,通过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同时起作用;而在中晚期主要靠抑制其过度凋亡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补肾活血法
骨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中医内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
36
2
作者
陈晓陇
尚平
+3 位作者
温月凤
杨俊龙
李建新
李海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5-930,共6页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行单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或需拆除内固定手术的67例患者(骨折病例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但无神...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行单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或需拆除内固定手术的67例患者(骨折病例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但无神经症状不需行椎管减压的患者)。患者分为2组:传统后正中入路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31.4岁,术前腰背痛VAS评分7.9±0.6分,Cobb角20.1°±3.5°,累及T11椎体5例,T12椎体12例,L1椎体12例,L2椎体2例;椎旁肌间隙入路组36例,男31例,女5例,平均年龄32.9岁,术前腰背痛VAS评分7.6±0.8分,Cobb角19.8°±4.1°,累及T11椎体8例,T12椎体13例,L1椎体13例,L2椎体2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Cobb角矫正率及术后腰背部疼痛VAS等指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8个月。术后Coob角矫正率及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后正中入路组分别为(87.4±5.3)%和(96.4±2.8)%;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86.7±6.5)%和(96.7±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75.0±18.1min、140.0±40.7ml及85.0±25.2ml;传统入路组分别为93.0±15.7min、230.0±35.5ml及160.0±43.5ml,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少于传统入路组(P<0.05)。术后1、2、3周时的疼痛VAS评分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3.6±0.5、2.9±0.5及1.5±0.4分,后中入路组分别为4.9±0.6、4.1±0.6及2.8±0.4分,术后1周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3周时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结论:在行腰椎后路手术时,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对椎旁肌的损伤少及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手术入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峡部裂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姜欢畅
王吉兴
+5 位作者
杨晓东
赖震
吴建群
吴峰
咸振杰
刘志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3-585,589,共4页
目的 分析腰椎峡部裂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腰椎峡部裂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8例滑脱前期L5双侧峡部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重指数、运动强度、腰椎发育情况及脊柱-骨盆结构相关参数;以88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
目的 分析腰椎峡部裂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腰椎峡部裂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8例滑脱前期L5双侧峡部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重指数、运动强度、腰椎发育情况及脊柱-骨盆结构相关参数;以88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相对代谢率、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峡部宽度、腰椎骶化、腰骶椎隐裂及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为因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代谢率、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骨盆入射角及峡部宽度是腰椎峡部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腰椎峡部裂的发生和多种因素相关,全面认识其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并预防进一步发展为滑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滑脱前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益气补肾活血法防治家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贺宪
陈孝银
尚平
唐勇
刘志祥
才忠民
江永发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骨科
暨南
大学
医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0-143,共4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1040077)
文摘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法对家兔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4组,用制动法复制OA模型。造模1周后,A、B组用生理盐水,C组用壮骨关节丸,D组用益气补肾行血方灌胃。于灌胃后第7、13周,对组织病理学、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进行观察。结果:第7、13周,D组病理总积分明显低于B、C组(P<0.01)。第7周,在增殖指数上,D组明显高于C组(P=0.000);在凋亡指数上,C、D组低于B组(P<0.01),C、D组间无明显差异(P=0.567)。第13周,在增殖指数上,B、C、D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凋亡指数上,D组明显低于C组(P=0.02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法可以明显改善实验家兔OA病理积分,并能有效抑制关节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和促进其增殖。推测其作用机制,在OA的初中期,通过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同时起作用;而在中晚期主要靠抑制其过度凋亡起作用。
关键词
益气补肾活血法
骨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中医内治
Keywords
supplementing qi, tonifying kidney and promoting blood movement
osteoarthritis
articular cartilage
internal treatment of TCM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
36
2
作者
陈晓陇
尚平
温月凤
杨俊龙
李建新
李海生
机构
广东省工伤康复
医院
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骨科
广州医学院
附属
肿瘤
医院
放疗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5-930,共6页
文摘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行单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或需拆除内固定手术的67例患者(骨折病例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但无神经症状不需行椎管减压的患者)。患者分为2组:传统后正中入路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31.4岁,术前腰背痛VAS评分7.9±0.6分,Cobb角20.1°±3.5°,累及T11椎体5例,T12椎体12例,L1椎体12例,L2椎体2例;椎旁肌间隙入路组36例,男31例,女5例,平均年龄32.9岁,术前腰背痛VAS评分7.6±0.8分,Cobb角19.8°±4.1°,累及T11椎体8例,T12椎体13例,L1椎体13例,L2椎体2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Cobb角矫正率及术后腰背部疼痛VAS等指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8个月。术后Coob角矫正率及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后正中入路组分别为(87.4±5.3)%和(96.4±2.8)%;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86.7±6.5)%和(96.7±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75.0±18.1min、140.0±40.7ml及85.0±25.2ml;传统入路组分别为93.0±15.7min、230.0±35.5ml及160.0±43.5ml,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少于传统入路组(P<0.05)。术后1、2、3周时的疼痛VAS评分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3.6±0.5、2.9±0.5及1.5±0.4分,后中入路组分别为4.9±0.6、4.1±0.6及2.8±0.4分,术后1周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3周时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结论:在行腰椎后路手术时,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对椎旁肌的损伤少及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明显的优点。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手术入路
疗效
Keywords
Thoracic vertebrae Lumbar vertebrae Spinal fractures Operative approach Therapeutic effect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峡部裂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14
3
作者
姜欢畅
王吉兴
杨晓东
赖震
吴建群
吴峰
咸振杰
刘志祥
机构
广州市
花都
区人民
医院
(
南方医科大学
附属
花都
医院
)
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
医院
脊柱
骨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3-585,589,共4页
文摘
目的 分析腰椎峡部裂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腰椎峡部裂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8例滑脱前期L5双侧峡部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重指数、运动强度、腰椎发育情况及脊柱-骨盆结构相关参数;以88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相对代谢率、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峡部宽度、腰椎骶化、腰骶椎隐裂及家族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滑脱前期腰椎峡部裂为因变量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代谢率、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骨盆入射角及峡部宽度是腰椎峡部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腰椎峡部裂的发生和多种因素相关,全面认识其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并预防进一步发展为滑脱。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滑脱前期
危险因素
Keywords
Lumbar spondylolysis
Slipping prophase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益气补肾活血法防治家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贺宪
陈孝银
尚平
唐勇
刘志祥
才忠民
江永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陈晓陇
尚平
温月凤
杨俊龙
李建新
李海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腰椎峡部裂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姜欢畅
王吉兴
杨晓东
赖震
吴建群
吴峰
咸振杰
刘志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