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肝炎后肝硬化的CT灌注功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钟群
方心华
陈自谦
赵春雷
钱根年
张雪林
-
机构
厦门大学福州总院临床医学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解放军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6期840-844,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青年人才创新项目(编号:2006F3105)
-
文摘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形成中的CT灌注变化规律。方法:120例分为正常对照组34例,肝炎肝纤维化组21例,肝炎后肝硬化组65例(Child-Pugh A组27例,Child-Pugh B组23例,Child-Pugh C组15例)经16层CT扫描得到肝脏实质各期的灌注指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肝动脉灌注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到达时间(IRF time of arrival,IRFTO),诸指标分别采用单析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评价各时期肝脏灌注指标差异性,P<0.05被认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5组肝脏实质BF、BV、MTT、PS、HAF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程进展,BF、BV逐步下降,MTT、PS、HAF逐渐上升,但在部分阶段改变不明显。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肝脏实质的灌注指标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
Keywords
Hepatic cirrhosi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Perfusion
-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肝硬化基础上原发性肝癌的时间密度曲线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方心华
钟群
赵春雷
钱根年
陈自谦
张雪林
-
机构
解放军
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21-224,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青年人才创新项目(2006F3105)
-
文摘
目的:应用MSCT的时间密度曲线(TDC)研究发生于肝硬化基础的肝癌的达峰时间(TTP)及峰值高度(PV)的变化,揭示癌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病例32例,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时间密度曲线及分别得到TTP及PV,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实质与肝癌的TDC形态不同,两者之间TTP及PV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肝癌强化早而强化程度低于肝脏实质。结论:通过肝硬化及肝癌TDC形态学及其指标TTP与PV明确提示它们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时间密度曲线
-
Keyword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Hepatic cirrh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ime-density curve
-
分类号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