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助腹腔镜外科技术在腹部外科疾病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小伍 方驰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33-534,共2页
关键词 腹部外科疾病 手助腹腔镜 外科医生 普通外科 外科技术 腹腔镜技术 手术操作 大出血 电视腹腔镜 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蓝碟(LapDisc)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范应方 黄宗海 +3 位作者 方驰华 宋慧娟 厉周 俞金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27-528,共2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LapDisc手助腹腔镜技术完成2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26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50~200 ml,平均110 ml.术后无死亡及吻合口漏等并发...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LapDisc手助腹腔镜技术完成2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26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50~200 ml,平均110 ml.术后无死亡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随访6~23个月,平均8.6月,未见切口种植复发. 结论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降低标准腹腔镜手术难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腹腔镜外科 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抑制Galectin-3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魏杨辉 张宗明 +4 位作者 杨莉涛 黄耀 刘娟 张卫星 吴爱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6-750,共5页
目的观察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探讨利用RNA干扰技术作为抗肿瘤基因治疗的方法。方法设计并化学合成Galectin-3小干扰片段并瞬时转染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Galectin-3siRNA组),以未转染细胞为空白... 目的观察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探讨利用RNA干扰技术作为抗肿瘤基因治疗的方法。方法设计并化学合成Galectin-3小干扰片段并瞬时转染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Galectin-3siRNA组),以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组,以转染无关siR-NA为阴性对照组。荧光倒置显微镜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干扰结果,MTT法观察干扰后24、48、72、96 h各组细胞增殖吸光度(A)值,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比较不同组间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①转染后24 h,荧光倒置显微镜显示转染效率为(80.60±5.62)%,实时定量PCR提示Galectin-3siRNA转染后相应Galectin-3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②干扰后24、48、72、96 h Galectin-3siRNA组细胞继续生长,但细胞生长减慢,抑制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③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Galectin-3siRNA组比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凋亡率高(P<0.01);④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Galectin-3siRNA组穿膜细胞数少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划痕实验显示Galectin-3siRNA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RNA干扰能抑制Galectin-3的表达以及MDA-MB-23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降低其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半乳凝集素-3 RNA干扰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高鹏 方驰华 张刚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肝癌耐药细胞株移植裸鼠皮下后,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肝癌耐药细胞系SMMC-7721/ADM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脂质体转染组、正义链转染组、200μg/LASODN组、400μ... 目的:研究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肝癌耐药细胞株移植裸鼠皮下后,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肝癌耐药细胞系SMMC-7721/ADM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脂质体转染组、正义链转染组、200μg/LASODN组、400μg/LASODN组和600μg/LASODN组,观察裸鼠移植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A组、B组和C组移植瘤随时间增长而增大,但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组、E组和F组注射ASODN后,裸小鼠移植瘤的体积随着注射ASODN时间的延长和ASODN浓度的增加,移植瘤生长越来越小,并呈时间-剂量-效应依赖性。实险第20dD组、E组和F组的肿瘤抑制明显大于A组、B组和C组(P<0.05)。HE染色见对照组移植瘤细胞密集成群,核大深染,而ASODN组见肿瘤细胞少,癌细胞皱缩变圆,胞核固缩深染。免疫组化见对照组肝癌细胞浆Survivin蛋白表达较强,而ASODN组Survivin蛋白表达较弱。结论: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类 反义 肝肿瘤 蛋白质Survivin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P-CDglyTK系统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孔恒 黄宗海 +3 位作者 俞金龙 厉周 李强 杜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体系(Ad-VEGFP-CDglyTK)对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病毒Ad-VEGFP-CDglyTK体外感染表达VEGF的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感染效率,然后给予前...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体系(Ad-VEGFP-CDglyTK)对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病毒Ad-VEGFP-CDglyTK体外感染表达VEGF的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感染效率,然后给予前药更昔洛韦(GCV)和5-氟胞嘧啶(5-FC),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用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细胞内DNA含量的变化。结果腺病毒对HepG2细胞的感染率随病毒滴度的增高而递增。在感染复数为100时,前药GCV和5-FC在一定范围(GCV+5-FC分别为:1mg/L+20mg/L,10mg/L+40mg/L,100mg/L+60mg/L)内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中浓度下(GCV:10mg/L,5-FC:40mg/L)作用细胞72h,透射电镜下可见HepG2细胞发生典型凋亡改变:空泡形成,染色质浓缩、沿核膜排列,甚至出现核碎裂现象。流式细胞仪测定见用药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实验组凋亡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前药能明显抑制HepG2/CD-TK细胞的增殖,主要作用在细胞G2-M期。结论VEGF启动子可调控双自杀基因系统选择性杀伤表达VEGF的HepG2细胞,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自杀 腺病毒科 VEGF启动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双自杀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内杀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孔恒 黄宗海 +2 位作者 陈海金 陶霖玉 齐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1-184,共4页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胞嘧啶脱氨酶(CD)/胸苷激酶(TK)融合基因系统(FGW-KDRP-CD/TK)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内杀伤作用。方法: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裸鼠荷瘤模型。荷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Ⅰ组:空白对照,荷瘤但不施加...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胞嘧啶脱氨酶(CD)/胸苷激酶(TK)融合基因系统(FGW-KDRP-CD/TK)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内杀伤作用。方法: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裸鼠荷瘤模型。荷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Ⅰ组:空白对照,荷瘤但不施加任何处理;Ⅱ组:注射慢病毒与前药(5-FC+GCV);Ⅲ组:仅注射慢病毒;Ⅳ组:仅注射前药。观察肿瘤生长速度,测量瘤体大小及重量;用RT-PCR法鉴定双自杀基因在转基因瘤组织中的表达;取肿瘤组织进行HE及PCNA免疫组化染色;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周期检测。结果:第Ⅱ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显著受到抑制,第Ⅰ、Ⅲ、Ⅳ组肿瘤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经RT-PCR检测发现转基因瘤组织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与第Ⅰ组(空白对照组)相比,第Ⅱ组瘤组织的PCNA表达明显下调。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析显示治疗后G_1期细胞比率增多,G_2/M期细胞减少。结论:FGW-KDRP-CD/TK联合前药5-FC及GCV在体内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细胞周期阻滞,该作用可能与抑制PC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杀基因治疗 慢病毒 细胞周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蓝碟(LapDisc)手助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应方 方驰华 +1 位作者 黄宗海 宋慧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经蓝碟(LapDisc)手助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的可行性及方法. 方法完成LapDisc手助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0~72岁,平均47.6岁. 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96.3 min(110~350 min),平均出血量307.5 m... 目的探讨经蓝碟(LapDisc)手助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的可行性及方法. 方法完成LapDisc手助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0~72岁,平均47.6岁. 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96.3 min(110~350 min),平均出血量307.5 ml(100~750 ml),平均住院时间7.9 d(6~15 d).无胆漏、腹腔出血及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结论对有手术适应证的肝血管瘤行LapDisc手助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腹腔镜 LAPDISC 肝血管瘤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施章时 厉周 +1 位作者 周五一 谢绿素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治疗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6例接受手术的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分别接受围手术期的EN治疗和传统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肠道准备情况、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住院...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治疗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6例接受手术的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分别接受围手术期的EN治疗和传统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肠道准备情况、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住院时间、术前饥饿发生率、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营养和免疫状况等。结果:有63例病人完成观察。试验组病人术前肠道准备不良发生率、平均清肠排便次数、术前口渴发生率、术前饥饿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过3 d肠道准备后,手术前试验组中白细胞总数(TLC)、前清蛋白(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和第7天,试验组病人的总蛋白(TP)、清蛋白(ALB)、PA、TLC、血红蛋白(Hb)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试验组病人球蛋白水平、IgG和补体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EN治疗对择期手术的结直肠癌病人能明显加快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肠内营养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R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抑制乳腺癌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孔恒 黄宗海 +3 位作者 苏国强 李强 陶霖玉 齐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7-330,33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CD/TK融合双自杀基因系统(以下简称Ad-KDRP-CD/TK)对乳腺癌及其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扩增、纯化重组腺病毒Ad-KDRP-CD/TK,获得的病毒滴度达2.0×1011pfu/mL。建立荷人乳腺癌的裸鼠动物...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CD/TK融合双自杀基因系统(以下简称Ad-KDRP-CD/TK)对乳腺癌及其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扩增、纯化重组腺病毒Ad-KDRP-CD/TK,获得的病毒滴度达2.0×1011pfu/mL。建立荷人乳腺癌的裸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Ⅰ组: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P-CD/TK与前药5-氟胞嘧啶(5-FC)和更昔洛韦(GCV);Ⅱ组:仅注射前药5-FC、GCV;Ⅲ组:仅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P-CD/TK;Ⅳ组:空白对照,不施加任何处理。观察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微血管密度计数(MVD)分析该系统对乳腺癌血管形成的影响,用RT-PCR法检测各组的肿瘤组织内CD/TK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Ⅰ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Ⅱ、Ⅲ、Ⅳ组肿瘤迅速生长。MVD:Ⅰ组为(2.60±1.14),Ⅱ、Ⅲ、Ⅳ组分别为(13.20±2.16)、(16.00±1.58)、(16.80±1.92)。Ⅰ组MVD显著低于Ⅱ、Ⅲ、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Ⅳ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T-PCR检测发现转染Ad-KDRP-CD/TK的肿瘤细胞有融合基因CD/TK的表达。结论 Ad-KDRP-CD/TK联合前药5-FC及GCV在体内可明显抑制裸鼠乳腺癌血管形成和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杀基因 腺病毒 转染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