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受者抗HLA抗体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明 李留洋 +8 位作者 郭颖 李民 岳良升 范礼佩 陈剑荣 钱俊 陈桦 刘永光 张俊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肾移植受者抗HLA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517例肾移植受者进行手术前、后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强度动态监测,对PRA阳性受体进一步行抗HLA抗体分型并进行随访,观...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肾移植受者抗HLA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517例肾移植受者进行手术前、后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强度动态监测,对PRA阳性受体进一步行抗HLA抗体分型并进行随访,观察PRA水平对移植物长期存活和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1517例中,术前PRA阴性者1336例,阳性者181例。术前PRA阳性受者和阴性受者的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分别为34.8%、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PRA阳性受者的移植肾1、3、5、8年存活率分别为94%、85%、73%和63%,术前PRA阴性受者相应为96%、87%、72%和6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前及移植6个月后PRA均为阴性的265例受者中,血清肌酐水平异常者仅占19.6%,而术后PRA转为阳性的57例受者中,血清肌酐异常者高达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前PRA阳性的53例受者中,有24例移植后PRA转为阴性,术后血清肌酐全部正常。结论术前筛查PRA可科学评估肾移植患者的体液致敏状态,为致敏患者选配合适供者;术后监测PRA可及时了解移植肾的免疫状态,有利于防治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体液排斥 群体反应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相结合的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传宝 赵明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5期283-286,300,共5页
1961年,Franken等使用红宝石激光器发出波长为694nm的激光穿过石英晶体,产生波长为347nm的紫外光,这是最早观察到的光学二次谐波(secondharmonicgeneration,SHG)现象,标志着非线性光学的诞生。1986年,Freund等怛首次将SHG用于... 1961年,Franken等使用红宝石激光器发出波长为694nm的激光穿过石英晶体,产生波长为347nm的紫外光,这是最早观察到的光学二次谐波(secondharmonicgeneration,SHG)现象,标志着非线性光学的诞生。1986年,Freund等怛首次将SHG用于老鼠尾腱的胶原纤维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成像 双光子激发荧光 二次谐波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