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医院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使用情况 被引量:8
1
作者 罗婉莹 唐福明 +3 位作者 吴筠 刘凯 谢芳英 蔡德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目的:调查社区医院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情况。方法:分析2006-2007年广东佛山某社区医院阿司匹林在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T2DM合并非致死性脑梗死患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及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使用... 目的:调查社区医院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情况。方法:分析2006-2007年广东佛山某社区医院阿司匹林在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T2DM合并非致死性脑梗死患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及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使用率。结果:T2DM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阿司匹林的使用率为55.5%~69.2%,T2DM合并非致死性脑梗死者阿司匹林使用率为73.3%,T2DM合并冠心病者阿司匹林使用率为70.3%,T2DM合并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使用率为58.0%。结论:目前基层医院阿司匹林使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提高基层医院医师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的意识,将有助于降低我国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塞 脑梗塞 高血压 阿司匹林 心血管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良TOPSIS法的广东省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36
2
作者 翟诺 陈沛军 李建国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1-294,共4页
中医医院作为中医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主体,在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和推动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TOPSIS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逆序问题,其评价值无法反映和理想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区分各评价对象优... 中医医院作为中医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主体,在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和推动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TOPSIS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逆序问题,其评价值无法反映和理想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区分各评价对象优劣的范围有限,而改良TOPSIS法比传统TOPSIS法更具有强保序性和灵敏性[1]。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向量,用于反映各指标的相对激烈程度和评价效用,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适用性[2],在医疗卫生领域已有广泛运用[3-5]。在实证评价分析时,基于熵权改良TOPSIS 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可用于不同对象之间或同一对象间不同年份的评价比较[6]。本文通过应用熵权改良TOPSIS法,对广东省中医医院2007-2016年期间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十三五”期间提升中医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法 中医医疗服务 综合评价模型 中医医院 服务能力 广东省 改良 医疗卫生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行政化背景下公立医院职能机构大部制改革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尚琪 鲍丙寅 +3 位作者 李奕贵 黄山 王艺蓉 王前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27,共3页
公立医院职能机构改革是深化医院去行政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公立医院职能机构现状及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提出职能机构大部制改革的相关做法,梳理各部门重要职能并构建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组织架构,为医院组织架构设计提供可行性建议... 公立医院职能机构改革是深化医院去行政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公立医院职能机构现状及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提出职能机构大部制改革的相关做法,梳理各部门重要职能并构建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组织架构,为医院组织架构设计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能机构 大部制改革 公立医院 去行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髓系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雅龄 郑梓煜 +3 位作者 吴明 杨楚婷 黄睿 李玉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对老年髓系肿瘤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54例接受HSCT且年龄≥55岁髓系肿瘤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对老年髓系肿瘤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54例接受HSCT且年龄≥55岁髓系肿瘤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54例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9例,中位年龄57.5(55.0~68.0)岁。53例成功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3(8~24)天,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5(9~75)天。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GVHD)累积发生率23.3%,3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24.6%。中位随访时间28.2个月,3年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relapse rates,CIR)18.0%,3年非复发死亡率28.3%。3年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率为58.2%,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56.5%。结论:HSCT是老年髓系肿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老年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术围术期并发症临床重要程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淑萍 申铁梅 +4 位作者 龚蓓 林丽霞 代畅 钟冰 李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453-4456,共4页
目的:通过评估心房颤动病人接受导管消融术围术期并发症的临床重要程度,为加强对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术围术期重要及常见并发症的关注及优化护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相关指南和文献,并结合多年的临... 目的:通过评估心房颤动病人接受导管消融术围术期并发症的临床重要程度,为加强对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术围术期重要及常见并发症的关注及优化护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相关指南和文献,并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列出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围术期并发症,形成初始条目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9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家函询,确定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围术期并发症在临床中的重要性排序。结果: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6.67%,权威系数为0.96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43(P<0.05)。确定的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围术期并发症临床重要性排序为导管手术相关并发症、非导管手术相关并发症、导管手术相关非心脏并发症。结论: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围术期并发症临床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可为加强对心房颤动病人导管消融术围术期重要及常见并发症的关注及优化护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围术期 并发症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5
6
作者 单莎瑞 黄国志 +1 位作者 曾庆 汪孝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8-563,共6页
目的:采用步态分析,观察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组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基本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 目的:采用步态分析,观察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组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基本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给予患侧下肢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根据患者踝关节背伸、内翻程度调节正负电极片位置及具体适应的刺激量30min/次,1次/d,每周6次,共3周。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不给予任何电刺激。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检测并获取两组患者步态参数。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步速、步幅、步频、健侧摆动相均较治疗前明显均提高(P<0.05),步态周期、步宽、双支撑相、患侧摆动相、健侧支撑相、患侧支撑相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步行速度、步幅、步频、步行周期、步宽、双支撑相、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称性步态参数治疗前后差异显著,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速、步频、步行周期等时空参数,提高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步行能力及步态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足下垂 神经肌肉电刺激 步态分析 时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新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内支架置入术 被引量:36
7
作者 何国林 徐小平 +4 位作者 周陈杰 程远 潘明新 高毅 蒋泽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新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射频消融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经临床筛选2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肝门部胆管癌1例,胰头癌1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肿瘤射频消融,然后置入相匹配的金属内支架...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新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射频消融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经临床筛选2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肝门部胆管癌1例,胰头癌1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肿瘤射频消融,然后置入相匹配的金属内支架。结果 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其中一例CA-199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射频消融内支架置入术率先在国内开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新的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介入治疗方式,射频消融能减少操作时肿瘤的出血,进一步阻止肿瘤的局部增长,从而延长内支架的通畅期和患者的存活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内 射频消融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桡动脉入路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20
8
作者 肖华 李志粱 +4 位作者 陈爱华 宋旭东 傅强 缪绯 刘映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7例,其中56例行直接经皮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A组),51例行直接经皮股动脉入路PCI(B组),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血管开通时间、...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7例,其中56例行直接经皮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A组),51例行直接经皮股动脉入路PCI(B组),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血管开通时间、手术总时间、穿刺点并发症。结果A、B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PCI成功率均大于96%,鞘管置入时间[(2.93±0.42)vs(3.07±0.54)min,P=0.14]、血管再通时间[(17.23±3.47)vs(16.81±4.86)min,P=0.61]、手术总时间[(47.04±7.53)vs(48.74±6.22)min,P=0.21]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穿刺点局部出血、血肿发生率(5/51,P=0.0164)及拔管迷走反射(4/51,P=0.0327)均明显高于A组(0/56)。结论经皮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行急诊PCI是安全可行的,而且能减少穿刺点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桡动脉入路 经皮股动脉入路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鼻咽癌细胞株中类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0
9
作者 关小芳 文忠 +4 位作者 申聪香 牟少凤 张宏征 谢民强 郭梦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61-1464,共4页
目的检测CD133在人鼻咽癌细胞株SUNE中的表达以及CD133+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情况,并对其进行类肿瘤干细胞的鉴定。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鼻咽癌细胞株SUNE中CD133的表达情况以及CD133+细胞体外分化能力;免... 目的检测CD133在人鼻咽癌细胞株SUNE中的表达以及CD133+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情况,并对其进行类肿瘤干细胞的鉴定。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鼻咽癌细胞株SUNE中CD133的表达情况以及CD133+细胞体外分化能力;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CD133+肿瘤细胞;MTT法检测CD133+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并将其与CD133-及未分选细胞进行比较。结果鼻咽癌细胞株SUNE中有0.35%的微量细胞呈CD133+表达;免疫磁珠富集的CD133+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生长,并可以形成肿瘤细胞球,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和繁殖能力,且在3、5、7 d的紫外吸光度(A)值分别为0.317±0.007、0.370±0.002、0.558±0.004,均高于相同条件下未分选细胞和CD133-细胞(P<0.05);CD133+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中的比例逐日下降,至培养的第12天,由第1天的89.67%下降至0.37%。结论CD133可作为鼻咽癌类干细胞的标志之一。鼻咽癌细胞株SUNE中存在类肿瘤干细胞,并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鼻咽肿瘤 细胞培养技术 免疫磁珠分选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发的疗效 被引量:33
10
作者 王雪峰 陈燕英 +2 位作者 刘海叶 何援利 乔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716-2718,共3页
目的:评价重度宫腔粘连者宫腔镜分离术后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补佳乐)修复子宫内膜的效果。方法:对42例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分离术,术中放置两个节育器+防粘连膜,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补佳乐10 mg/d,对照组(21例):补佳乐5 mg/d,均... 目的:评价重度宫腔粘连者宫腔镜分离术后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补佳乐)修复子宫内膜的效果。方法:对42例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分离术,术中放置两个节育器+防粘连膜,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补佳乐10 mg/d,对照组(21例):补佳乐5 mg/d,均连服21 d,后10 d加地屈孕酮10 mg/d;所有患者术后定期记录月经量,术后3月复查宫腔镜评估宫腔情况。结果:实验组:18例(85.71%)无粘连,对照组:12例(57.14%)无粘连,两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平均月经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月经量,有统计学差异,但息肉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重度粘连者,宫腔分离术中放置IUD+防粘连膜建立良好的物理屏障有助于防止术后复发粘连,且大剂量的补佳乐是防止宫腔再粘连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酸雌二醇 宫腔镜 宫腔粘连 粘连分离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训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赵一瑾 黄国志 +3 位作者 谢笑 黄杰斌 黎月桃 吴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中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行走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为8个月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配到实验组(VR+基本药物+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基本药物+常规康复治疗),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记录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临床中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行走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为8个月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配到实验组(VR+基本药物+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基本药物+常规康复治疗),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步速、步宽、支撑相百分比、膝关节活动度等步态参数。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步速明显提高、步宽缩小,患健侧支撑相比值、步态不对称性指数、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等参数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VR技术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时空参数和步行中关节活动角度,对提高步态稳定性、改善步行能力、提高运动功能康复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脑卒中 偏瘫步态 步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在肝细胞癌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梁文 唐海亮 +5 位作者 全显跃 谢玉茹 虞春堂 慕革非 杨建明 黄志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7-710,共4页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观察肝细胞癌(HCC)的CT灌注特征以及在各种灌注图像上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32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诊断为HCC患者并以10例正常肝脏作为对照分析。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以5ml/s的速率注入非离子...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观察肝细胞癌(HCC)的CT灌注特征以及在各种灌注图像上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32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诊断为HCC患者并以10例正常肝脏作为对照分析。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以5ml/s的速率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370mgI/ml)和生理盐水,通过肝脏CT灌注软件得出TDC及HAP、HPP、TLP等灌注彩图,并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以评价正常肝脏与HCC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①正常肝实质TDC形态动脉期上升缓慢,门静脉期上升较快并达峰值,曲线走行自然;而HCC的TDC呈速升型,在动脉期迅速上升并在脾峰值附近达峰值,曲线峰值明显前移,而后可维持平衡或较快下降;②HCC组HAP、HPI明显高于正常组,HAP、HPI值分别为(46.6±16.6)ml/(min.100mg),(84.0±13.1)%,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HAP:t=4.32,P<0.01;HPI:t=11.3,P<0.01);HCC组HAP、HPI值明显高于远处肝组织,二者统计学上亦有显著差异(HAP:t=2.08,P<0.05;HPI:t=4.8,P<0.01);③边缘模糊处瘤灶HPP>边缘清晰处瘤灶HPP,两者间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t=9.52,P<0.01)。结论64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成像克服了以往灌注成像的不足,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优势。能直观反映肝脏整体及HCC内部的血流灌注特征,从而为HCC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T灌注成像 全肝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原因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宋富立 靳安民 +3 位作者 王瑞 张辉 童斌辉 姚伟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内固定术后 螺钉松动 临床分析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 2003年8月 1999年 手术创伤 脊柱疾患 固定治疗 经椎弓根 并发症 内同定 胸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8
14
作者 郑彭 黄国志 彭生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5-959,共5页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发病6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训练,每次30min,每周5次,...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发病6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训练,每次30min,每周5次,共治疗8周;试验组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次30min,每周5次,共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徒手肌力量表(MMT)评估下肢肌力,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估下肢运动功能,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数据反馈系统评估下肢肌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MMT评估、Fugl-Meyer评估、机器人客观数据评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T评估、Fugl-Meyer评估、机器人客观数据评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及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肌力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1 位作者 靳安民 唐海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压缩骨折,获得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再测试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343.5±428.7)N和(1090.3±429.2)N/mm;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276.1±274.6)N和(366.1±102.7)N/mm。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与原始最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椎体原始刚度大于植骨后刚度(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恢复骨质疏松骨折椎体的最大抗压强度,但不能恢复其刚度,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强化骨折椎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经椎弓根植骨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郭成伟 全显跃 +2 位作者 方驰华 项楠 梁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2-935,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方法正常者30例、肝硬化患者27例,行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检查,容积数据采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法(VR)及多平面重组法(MPR)三维重建,观察门静脉高压肝内门静...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方法正常者30例、肝硬化患者27例,行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检查,容积数据采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法(VR)及多平面重组法(MPR)三维重建,观察门静脉高压肝内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的影像学特征。结果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能准确显示侧支循环分布范围、初步评估病变程度;门静脉高压症组门静脉属支管径显著大于正常组(P=0.000);肝功能对于其管径改变无显著影响(P值分别为0.343、0.778、0.367、0.370);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存在对门静脉直径有影响(P=0.000);脾静脉与胃左静脉共同分担门静脉压力及参与胃脾区高压形成,两者直径呈正相关性(r=0.653,P=0.000);64层螺旋CT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胃镜诊断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832)。结论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能够多角度、立体观察侧支循环情况,对预测其并发症、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门静脉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茂本 郭坤元 +5 位作者 胡亮杉 邓兰 李玉华 宋朝阳 贺艳杰 陈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HNK)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X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HNK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HNK作用后KG1a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RT-PCR法检测KG1a细胞Bcl-...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HNK)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X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HNK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HNK作用后KG1a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RT-PCR法检测KG1a细胞Bcl-2、Bid、Bax、Bak、Bad、P53、NF-κB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HNK(2.5、5、8、10、15、20、40μg/ml)对KG1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其中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23、8.25μg/m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HNK(5、10μg/ml)处理后,KG1a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1.16±1.27)%和(21.46±3.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1.10)%(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HNK(10μg/ml)处理后KG1a细胞内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显著上调,Bad轻度上调;抗凋亡基因NF-κB表达显著下调。结论:HNK能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Bad基因表达上调及NF-κB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急性髓性白血病 凋亡 BAX BAD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1ρ和T2 mapping成像定量评价早期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玲 Queenie Chan +4 位作者 梁文 王伟 全显跃 慕革非 杨建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T1ρ和T2mapping成像评价骨性关节炎(OA)早期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例OA患者(轻度OA组50例,重度OA组28例)和23名正常人(正常组)行膝关节软骨MR扫描,包括FSE T1W/T2W、自旋锁定T1ρ和T2mapping成像。分别测量股骨软骨平... 目的探讨磁共振T1ρ和T2mapping成像评价骨性关节炎(OA)早期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例OA患者(轻度OA组50例,重度OA组28例)和23名正常人(正常组)行膝关节软骨MR扫描,包括FSE T1W/T2W、自旋锁定T1ρ和T2mapping成像。分别测量股骨软骨平均T1ρ和T2值,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共86个膝关节516个观察面纳入研究,其中正常组20名,轻度OA组41例,重度OA组25例。65例(143个关节面)出现不同程度软骨损伤,主要位于股骨内侧髁后部。重度OA、轻度OA及正常组平均T1ρ和T2值分别为(48.37±5.80)ms和(48.67±6.05)ms、(44.26±4.16)ms和(45.78±5.85)ms、(40.34±2.10)ms和(42.62±4.15)ms,各组间T1ρ值和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OA组与正常组T2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1ρ和T2mapping成像可发现早期软骨损伤,T1ρ敏感度更高,可用于早期诊断骨性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软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15
19
作者 姜远旭 徐世元 +2 位作者 张雪萍 赵伟 周树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联合乌司他丁(UTI)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LPS模型组(L组)、右美托咪定治疗组(L+D组)、乌司他丁治疗组(L+U组)和右...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联合乌司他丁(UTI)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LPS模型组(L组)、右美托咪定治疗组(L+D组)、乌司他丁治疗组(L+U组)和右美托咪定+乌司他丁治疗组(L+D+U组)。对照组股静脉给予5 mL/kg生理盐水(NS);模型组股静脉给予LPS(10 mg/kg);右美托咪定治疗组股静脉给予LPS(10 mg/kg),即刻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h-1);乌司他丁治疗组股静脉给予LPS(10 mg/kg),即刻腹腔注射乌司他丁(50 000 U/kg);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股静脉给予LPS后立即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h-1)及腹腔注射乌司他丁(50 000 U/kg)。在注射LPS或NS后6 h处死动物。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和碱剩余(BE);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一氧化氮(NO)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蛋白浓度;提取肺组织核蛋白,检测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L组动脉血PaO2、pH和BE降低,肺组织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肺损伤评分上升,肺组织TNF-α、IL-1β、MIP-2、MDA、NO、PGE2含量及W/D升高,MPO活性升高,肺组织NF-κB表达明显升高。与L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动脉血PaO2、pH和BE上升,肺组织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肺损伤评分降低,TNF-α、IL-1β、MIP-2、MDA、NO、PGE2含量及W/D降低,MPO活性降低,肺组织NF-κB表达降低;与L组相比,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单独治疗组上述指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能够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乌司他丁 脂多糖类 急性肺损伤 细胞因子类 NF 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非特异性下腰痛流行病学调查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凯 闵少雄 +2 位作者 徐新毅 邱素均 安胜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6-308,共3页
目的:构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广州市某两个社区常住人口,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部分,其中70%用于建模,30%用于考核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结果:共回收1953份有效问卷... 目的:构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广州市某两个社区常住人口,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部分,其中70%用于建模,30%用于考核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结果:共回收1953份有效问卷。其中NLBP459例(23.50%,95%CI:21.12%~25.38%);NLBP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性别、教育程度、锻炼频率、劳动强度、振动接触、BMI、年龄、心理状况;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1.44%(95%CI:78.12%~84.76%)。结论:所构建模型可用于临床上NLBP的辅助诊断及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