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默蕊 杨立业 +1 位作者 杨惠钿 林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WHONET5.6软件对2012年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2012年该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细菌2 12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86株,占32.3%,革兰阴性菌1 441株,... 目的了解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WHONET5.6软件对2012年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2012年该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细菌2 12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86株,占32.3%,革兰阴性菌1 441株,占67.7%。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克雷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不动杆菌属、卡他莫拉菌、肠球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分别占15.3%、13.2%、11.0%、10.0%、9.0%、7.0%、5.8%、4.1%、3.4%和2.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50.3%(164/326)和31.6%(74/234),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48.8%(60/12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18.8%(36/192)和10.9%(21/192)。金葡菌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分别占64.0%(180/281)和72.4%(42/58)。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为5.4%(8/148)。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分别为9.9%(21/212)和99.7%(85/87)。结论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医院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对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和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罗招云 杨立业 +1 位作者 林敏 陈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对农村35~60岁女性进行HR-HPV DNA定量检测并记录CT值,2 731例阳性者再进行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HybriMax...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对农村35~60岁女性进行HR-HPV DNA定量检测并记录CT值,2 731例阳性者再进行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HybriMax)和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检查;对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及以上病变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活检。根据LCT及病理活检结果按病变级别分成5组:无上皮内瘤变或恶性病变(non-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neoplasia,NILM)、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和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cinoma,SCC)。在同级别宫颈病变中,按照HPV感染的类型分为4组:HPV52、HPV16、HPV58和多重HPV感染。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各组平均CT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CT均值降低,5组CT均值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在同级别宫颈病变中,NILM组HPV58和多重HPV差异有显著性(P<0.05),ASCUS组HPV16和多重HPV差异有显著性,其余病变级别各HPV感染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HR-HPV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高HR-HPV载量是影响宫颈病变级别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液基薄层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无锡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妍 林敏 +10 位作者 韩志君 杨立业 王前 郑磊 黄樾 林芬 詹少芬 林春萍 吴教仁 刘晶波 严子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6-318,共3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无锡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0297人参加异常血红蛋白的电泳筛查,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各项红细胞参数,Gap-PCR与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地贫及HbE,采用PCR-测序法检测异常血红蛋白点突变。结果:无锡地区的... 目的:了解江苏省无锡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0297人参加异常血红蛋白的电泳筛查,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各项红细胞参数,Gap-PCR与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地贫及HbE,采用PCR-测序法检测异常血红蛋白点突变。结果:无锡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为0.136%(14/10297)。本次筛查共发现8种异常血红蛋白,包括1例HbI、1例HbJ-Bangkok、1例HbUbe-2、1例HbJ-Beijing,1例HbHbG-Taipei,3例HbQueens,2例HbG-Coushatta和4例HbE。结论:江苏省无锡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鲜明的南北交汇的基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类 分子流行病学 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5
4
作者 温应方 林敏 +10 位作者 刘桂荣 吴教仁 王前 郑磊 黄樾 林芬 詹小芬 林春萍 翁秋青 黄芬婷 杨立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共有15 229人参加了本次异常血红蛋白的电泳筛查,每人用EDTA-K2抗凝真空管采血2 ml。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各项红细胞参数,Gap-PCR与反向斑点杂交检... 目的:了解广东省梅州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共有15 229人参加了本次异常血红蛋白的电泳筛查,每人用EDTA-K2抗凝真空管采血2 ml。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各项红细胞参数,Gap-PCR与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地贫及Hb E。采用PCR-测序法检测异常血红蛋白点突变。结果: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为0.479%(73/15 229)。本次筛查共发现10种异常血红蛋白,包括1例Hb J-Broussais、7例Hb J-Bangkok、4例Hb Wenchang-Wuming、12例Hb K NewYork、13例Hb Q-Thailand、2例Hb Queens、12例Hb G-Chinese、1例Hb G-Waimanalo、3例Hb G-Siriraj和18例Hb E。结论:广东省梅州地区的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品种及频率体现出客家人群特有的南方人群以及北方人群交汇融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血红蛋白 分子流行病学 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