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的效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谭莹 文华轩 +5 位作者 彭桂艳 罗丹丹 温昕 江瑶 黄文兰 李胜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1-1366,共6页
目的观察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IUQCS)的效能。方法以IUQCS评价64家深圳医院573名医师采集的164010幅6774胎孕中晚期胎儿声像图的质量,由2名专家(E1/E2)对其中57444幅单幅图像进行质控;对比其对切面分类及标准程度的质控效能和... 目的观察产科超声图像智能质量控制系统(IUQCS)的效能。方法以IUQCS评价64家深圳医院573名医师采集的164010幅6774胎孕中晚期胎儿声像图的质量,由2名专家(E1/E2)对其中57444幅单幅图像进行质控;对比其对切面分类及标准程度的质控效能和一致性及耗时差异。结果IUQCS质控总体标准率为81.16%,基本标准率10.10%,非标准率8.74%。IUQCS与E1/E2质控切面分类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7.61%(56071/57444)及97.65%(56092/57444),一致性强(Kappa均>0.933);标准程度评价总体符合率为89.72%(50307/56071)及89.67%(50300/56092),一致性较强(Kappa均=0.658)。IUQCS每100幅质控耗时明显小于人工质控[33(29,37)s vs.705(680,730)s vs.720(696,751)s,Z均=-20.776,P均<0.001]。结论利用产科IUQCS可较为准确、高效地实现图像质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期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高危人群的产前超声诊断 被引量:13
2
作者 黎文雅 余艳红 +9 位作者 李胜利 文华轩 王晨虹 袁鹰 郑琼 毕静茹 欧阳玉容 曾庆凯 刘慧文 肖志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2-1097,共6页
目的探索早孕期胼胝体发育不良(ACC)胎儿和前脑无叶无裂畸形(HPE)胎儿颅脑结构是否有改变。方法选择2013年0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超声科检查的正常胎儿早孕期NT图像,及2011年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我院诊断为ACC或HPE并且在我院超声科... 目的探索早孕期胼胝体发育不良(ACC)胎儿和前脑无叶无裂畸形(HPE)胎儿颅脑结构是否有改变。方法选择2013年0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超声科检查的正常胎儿早孕期NT图像,及2011年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我院诊断为ACC或HPE并且在我院超声科存有早孕期资料的胎儿。分别测量不同组早孕期(11~13+6周)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FD值,计算MD/FD比值。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有620例正常胎儿,5例ACC胎儿,13例HPE胎儿纳入研究。ACC胎儿和HPE胎儿早孕期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值、FD值、MD/FD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CC及HPE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值、FD值、MD/FD比值均较正常胎儿发生明显改变(P<0.05)。所有ACC和HPE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值大于正常组胎儿,80%ACC及84.6%HPE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FD值小于正常组胎儿,ACC组及HPE组胎儿的MD/FD比值均大于1,而正常组MD/FD比值均小于1。结论早孕期ACC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FD值,MD/FD比值较正常均发生明显改变,且这一改变在合并有ACC胎儿中也同样明显。因此早孕期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值、FD值、MD/FD比值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早期发现ACC异常胎儿的新指标,为早期筛查ACC高危人群、发现不易察觉的神经系统或神经系统外畸形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胎儿 先天性畸形 胼胝体发育不良 前脑无叶无裂 早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胎儿鼻后三角超声成像解剖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夏珣 陈翠华 +4 位作者 郭飞燕 裘毓雯 黄莉萍 文华轩 李征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胎儿鼻后三角区的正常超声解剖,对比二维超声图像和三维容积数据重建的图像。方法对89名进行胎儿颈后透明层(NT)筛查的健康孕妇,留取胎儿鼻后三角区的正中矢状切面、冠状切面和横切面的二维超声图像,留取断层超声显像(T...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胎儿鼻后三角区的正常超声解剖,对比二维超声图像和三维容积数据重建的图像。方法对89名进行胎儿颈后透明层(NT)筛查的健康孕妇,留取胎儿鼻后三角区的正中矢状切面、冠状切面和横切面的二维超声图像,留取断层超声显像(TUI)技术重建的各切面超声图像,对比分析各解剖结构。结果 (1)二维超声和TUI均可获得各切面,正中矢状切面可显示胎儿鼻骨和腭,冠状切面可显示双侧上颌骨额突和原发腭组成的鼻后三角,横切面可显示鼻后三角和腭的解剖关系;(2)二维超声和TUI比较,鼻后三角区正中矢状切面和冠状切面图像的合格率和质量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TUI重建的横切面质量要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二维和TUI均可良好显示妊娠早期胎儿的鼻后三角区解剖,为腭裂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孕早期 鼻后三角 断层显像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右心室功能 被引量:13
4
作者 夏珣 李胜利 +2 位作者 余艳红 文华轩 廖玉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78-2282,共5页
目的运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估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右心室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Ⅰ组为56胎HLHS胎儿:分为Ⅰa组(心室腔狭小,30胎)和Ⅰb组(心室腔不可见,26胎),Ⅱ组为147胎正常胎儿(正常对照组)。通过Syngo US Wor... 目的运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估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右心室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Ⅰ组为56胎HLHS胎儿:分为Ⅰa组(心室腔狭小,30胎)和Ⅰb组(心室腔不可见,26胎),Ⅱ组为147胎正常胎儿(正常对照组)。通过Syngo US Workplace VVI工作站处理胎儿标准四腔心二维动态图,获得右心室心肌的运动参数,包括应变(S)、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期应变率(SRd)、收缩期达峰速度(Vs)、舒张期达峰速度(Vd)。结果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右心室心肌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a和Ⅰb组比较,右心室心肌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Vs与孕周呈正相关(r=0.835,P<0.05),Vd与孕周无显著相关性(r=0.013,P>0.05)。结论 HLHS胎儿右心室收缩功能增强,舒张功能受损,孕中晚期Vs随孕周增加的程度高于正常胎儿。VVI为探讨胎儿心肌发育的生理及病理学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速度向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颜面部畸形高频超声尸体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秀兰 李胜利 +3 位作者 姚远 文华轩 廖玉媚 黄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研究胎儿尸体颜面部畸形产后高频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方法对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严重畸形或染色体检查为异常而引产、且其父母同意尸体解剖的71例引产胎儿颜面部行产后高频超声检查,并将结果与尸体解剖对比。结果产后超声发现71例中共... 目的研究胎儿尸体颜面部畸形产后高频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方法对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严重畸形或染色体检查为异常而引产、且其父母同意尸体解剖的71例引产胎儿颜面部行产后高频超声检查,并将结果与尸体解剖对比。结果产后超声发现71例中共有24例胎儿存在颜面部畸形,共有颜面部畸形51处,经尸体解剖证实,PMFU灵敏度、准确率均达100%。从不破坏尸体完整性、操作的简便性、获得结果的快捷性方面进行评估,51处颜面部畸形中,PM-FU在22处优于尸体解剖。结论产后超声检查为胎儿尸体解剖学检查开辟了新领域,可以作为尸体检查的选择方法之一,在胎儿尸体解剖遇到障碍时代替运用,或在尸体解剖前运用作为尸体解剖思路、步骤、方法等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3^(+6)周胎儿颅后窝结构的产前超声检测 被引量:16
6
作者 秦凤真 李胜利 +3 位作者 文华轩 欧阳玉容 郑琼 毕静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0-955,共6页
目的建立经腹部超声测量11~13+6周胎儿颅后窝结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探讨其对开放性脊柱裂(OSB)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9月期间在孕11~13+6周时接受颈项透明层检查的正常组胎儿541例和OSB组胎儿3例,采用经腹超声从... 目的建立经腹部超声测量11~13+6周胎儿颅后窝结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探讨其对开放性脊柱裂(OSB)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9月期间在孕11~13+6周时接受颈项透明层检查的正常组胎儿541例和OSB组胎儿3例,采用经腹超声从正中矢状切面和经前囟小脑横切面对胎儿的颅后窝结构进行观察及测量,建立11~13+6周胎儿颅后窝结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比较两切面的测量差异并比较正常组与OSB组胎儿各参数的差异。结果两切面各测量参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胎儿颅后窝可见两条强回声线,OSB组胎儿的颅后窝仅能看到一条明显的强回声线即脑干后缘与第四脑室顶部,第四脑室与小脑延髓池分界显示不清。正常组胎儿脑干前后径、第四脑室前后径、小脑延髓池前后径均随头臀长的增加呈线性增加。OSB组胎儿的脑干前后径均大于正常值的第95百分位数,第四脑室-小脑延髓池前后径均小于正常值的第5百分位数。OSB组脑干前后径与第四脑室-小脑延髓池前后径的比值明显大于正常组,且大于1。结论建立了11~13+6周胎儿颅后窝结构正常值范围,可能有助于对早孕期OSB的筛查。正中矢状切面或经前囟小脑横切面超声发现胎儿颅后窝第四脑室与小脑延髓池分界不清,且脑干前后径与第四脑室-小脑延髓池前后径的比值大于1,可能成为11~13+6周OSB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早孕期 11~13^+6周 颅后窝 开放性脊柱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络氏四联症胎儿大脑沟回发育的产前超声诊断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嘉敏 李胜利 +3 位作者 陈曦 文华轩 袁鹰 罗丹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1-729,共9页
目的观察中晚孕期法洛氏四联症胎儿(ToF)大脑沟回发育的超声表现和脑血流灌注情况,评价ToF胎儿大脑沟回发育。方法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诊断为ToF的40名中晚孕期(23周~33周6天)胎儿... 目的观察中晚孕期法洛氏四联症胎儿(ToF)大脑沟回发育的超声表现和脑血流灌注情况,评价ToF胎儿大脑沟回发育。方法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诊断为ToF的40名中晚孕期(23周~33周6天)胎儿的大脑沟回资料,评估大脑沟回指标:顶枕沟深度、角度及顶枕沟切面半球深度、距状沟深度及距状沟切面半球深度、外侧裂宽度及深度、脑岛未覆盖宽度、外侧裂切面半球深度、脑岛未覆盖率、头围、双顶径;评估血流动力学指标:脐动脉阻力指数、脐动脉搏动指数、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脑胎盘血流阻力指数比、脑胎盘血流比,对上述参数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晚孕期ToF胎儿的顶枕沟深度、外侧裂深度、距状沟深度、顶枕沟切面半球深度、距状沟切面半球深度、双顶径和头围较对照组小(P<0.05);ToF胎儿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脑胎盘血流阻力指数比和脑胎盘血流比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中晚孕期ToF胎儿的大脑沟回发育较正常儿延迟,表现为顶枕沟、外侧裂和距状沟浅,顶枕沟和脑岛闭合延迟,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是ToF胎儿大脑沟回发育迟缓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络氏四联症 大脑沟回 产前超声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6年993例胎儿结构异常数据资料分析 被引量:47
8
作者 李胜利 陈秀兰 +6 位作者 欧阳淑媛 姚远 龚博 陈琮瑛 杨晓东 肖志莲 廖玉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结构异常的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和引产且最终诊断有畸形的993例新生儿和引产儿的资料,以产后最终诊断为金标准评估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组胎儿畸...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结构异常的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和引产且最终诊断有畸形的993例新生儿和引产儿的资料,以产后最终诊断为金标准评估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组胎儿畸形发生率为22.5‰。产前超声对993例患儿(共1344处畸形)的畸形总检出率为79.02%(1062/1344);其中严重畸形检出率为87.58%(860/982),明显高于轻微畸形检出率的55.80%(202/362)(P<0.005)。各系统中,骨骼肢体系统及颜面部畸形的漏诊较多,漏诊率分别为39.46%和31.91%,漏诊畸形主要为指/趾畸形、单纯腭裂及耳畸形等。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严重畸形的检出率高,但对于一些微小畸形及单纯腭裂等检出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畸形 产前超声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脑灰质异位的产前诊断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葵 李胜利 +1 位作者 文华轩 袁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70-1774,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大脑灰质异位(FGMH)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并评价其最佳产前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大脑灰质异位产前产后超声图像以及核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结合产前诊断该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产前超声及MRI对FGMH的检出率。结果... 目的探讨胎儿大脑灰质异位(FGMH)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并评价其最佳产前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大脑灰质异位产前产后超声图像以及核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结合产前诊断该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产前超声及MRI对FGMH的检出率。结果总结1998~2015年文献11篇,结合本文报道1例,产前诊断灰质异位44例,经活产或引产后证实且有产前超声和产前MRI资料者32例,其中超声检出率43.8%,MRI检出率93.8%,二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只有室管膜下型大脑灰质异位才有可能为产前超声所发现,其他类型主要依靠MRI。MRI是FGMH最佳产前诊断方法,当产前超声提示灰质异位时都应进一步行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灰质异位 产前诊断 超声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正常胎儿心肌运动的评价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珣 余艳红 +3 位作者 李胜利 郭飞燕 王晨虹 廖玉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在评价胎儿室壁心肌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Syngo US Workplace VVI工作站处理标准胎儿四腔心动态图(147例),分别获得左、右心室四腔心观心内膜VVI图,以及左、右心室纵向6个节段的速度、应变...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在评价胎儿室壁心肌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Syngo US Workplace VVI工作站处理标准胎儿四腔心动态图(147例),分别获得左、右心室四腔心观心内膜VVI图,以及左、右心室纵向6个节段的速度、应变、应变率的测值并进行分析。结果 (1)左、右心室的速度分布由基底段向心尖逐渐减小(P<0.05),其6个节段和整体的应变、应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左、右心室的速度和孕周呈正相关(左心室r=0.662,P<0.05;右心室r=0.732,P<0.05),整体应变、应变率和孕周无显著相关性(P>0.05)。(3)左、右心室整体应变率和胎心率呈正相关(左心室r=0.454,P<0.05;右心室r=0.465,P<0.05),其应变和速度均和胎心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VVI技术可应用于胎儿整体和局部心肌运动和功能的分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脏 速度向量成像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附件恶性肿瘤
11
作者 张君 洪礼伟 +6 位作者 洪思婕 钟晓红 李胜利 胡麦果 何晓琴 钟燕秋 钟丽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5年第8期534-538,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诊断附件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12例附件单发肿块患者,包括73例良性肿瘤(良性组)和39例恶性肿瘤(恶性组)。对比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常规超声(US)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分类、CEUS...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诊断附件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12例附件单发肿块患者,包括73例良性肿瘤(良性组)和39例恶性肿瘤(恶性组)。对比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常规超声(US)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分类、CEUS所见及诊断结果(记为CEUS分类)。针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US O-RADS分类、CEUS分类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附件恶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以向前逐步回归方法构建联合模型;分析各单一预测因素及联合模型诊断附件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组间糖类抗原125(CA125)、US O-RADS分类,以及CEUS增强时间、增强水平和CEUS分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A125、US O-RADS分类及CEUS分类均为附件恶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分别基于CA125+CEUS分类、US O-RADS分类+CEUS分类、CA125+US O-RADS分类+CEUS分类构建联合模型Ⅰ、Ⅱ、Ⅲ。单一CA125、US O-RADS分类、CEUS分类及联合模型Ⅰ、Ⅱ、Ⅲ诊断附件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8、0.809、0.908、0.918、0.945及0.954;其中,联合模型Ⅲ的AUC高于联合模型Ⅰ(Z=-2.142,P=0.032),联合模型Ⅱ与Ⅰ、Ⅲ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EUS能有效诊断附件恶性肿瘤;联合CA125及US ORADS分类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附件 超声造影 糖类抗原125 人附睾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