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地区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布调查 被引量:39
1
作者 袁晖 吴维青 +2 位作者 吴晓霞 李辉 谢建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3-557,共5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育龄人群中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检测育龄男女外周血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血红蛋白电泳进行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对于6 276例筛查阳性者用PCR及反向斑点...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育龄人群中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检测育龄男女外周血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血红蛋白电泳进行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对于6 276例筛查阳性者用PCR及反向斑点膜条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 Hybridization,RDB法)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未检查到常见突变者进一步行基因突变热点测序、比对检测。【结果】5 503例进行了α地贫基因诊断,共检出11种α地贫基因型共2 129例,其中常见缺失型α地贫基因型--SEA/αα、-α3.7/αα、-α4.2/αα,构成比分别为76.84%、15.12%、5.26%,共97.22%。2 947例进行了β地贫基因诊断,共发现14种β地贫基因型共1059例,其中最常见的6种突变类型分别为β41-42(-TCTT)、βIVS-2-654(C→T)、βCD17(A→T)、β-28(A→T)、βCD26(G→A)、βCD71/72(+A),共占94.71%。其中通过β珠蛋白基因全长DNA序列分析,首次在广西籍患者中发现1种在中国人种中罕见报道的突变:CD37突变(G→A),此前仅发现于中国广东人和阿富汗人中。【结论】深圳地区是国内地贫发生率较高和遗传背景较复杂的地区,但是仍以广东人为主,其α、β地贫基因型分布的特点符合广东省的基本特点。对育龄人群进行地贫的筛查和基因诊断,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期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高危人群的产前超声诊断 被引量:13
2
作者 黎文雅 余艳红 +9 位作者 李胜利 文华轩 王晨虹 袁鹰 郑琼 毕静茹 欧阳玉容 曾庆凯 刘慧文 肖志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2-1097,共6页
目的探索早孕期胼胝体发育不良(ACC)胎儿和前脑无叶无裂畸形(HPE)胎儿颅脑结构是否有改变。方法选择2013年0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超声科检查的正常胎儿早孕期NT图像,及2011年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我院诊断为ACC或HPE并且在我院超声科... 目的探索早孕期胼胝体发育不良(ACC)胎儿和前脑无叶无裂畸形(HPE)胎儿颅脑结构是否有改变。方法选择2013年0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超声科检查的正常胎儿早孕期NT图像,及2011年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我院诊断为ACC或HPE并且在我院超声科存有早孕期资料的胎儿。分别测量不同组早孕期(11~13+6周)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FD值,计算MD/FD比值。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有620例正常胎儿,5例ACC胎儿,13例HPE胎儿纳入研究。ACC胎儿和HPE胎儿早孕期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值、FD值、MD/FD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CC及HPE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值、FD值、MD/FD比值均较正常胎儿发生明显改变(P<0.05)。所有ACC和HPE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值大于正常组胎儿,80%ACC及84.6%HPE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FD值小于正常组胎儿,ACC组及HPE组胎儿的MD/FD比值均大于1,而正常组MD/FD比值均小于1。结论早孕期ACC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FD值,MD/FD比值较正常均发生明显改变,且这一改变在合并有ACC胎儿中也同样明显。因此早孕期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MD值、FD值、MD/FD比值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早期发现ACC异常胎儿的新指标,为早期筛查ACC高危人群、发现不易察觉的神经系统或神经系统外畸形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胎儿 先天性畸形 胼胝体发育不良 前脑无叶无裂 早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估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严重产后出血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炳光 曹满瑞 +4 位作者 杜牧 朱志军 郭吉敏 张方璟 张铨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MRI评估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收集114例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分析MRI征象与严重产后出血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2次、子宫局限性隆突、子宫下段及宫颈富... 目的探讨MRI评估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收集114例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分析MRI征象与严重产后出血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2次、子宫局限性隆突、子宫下段及宫颈富血供、胎盘T2WI条状低信号、胎盘信号不均、子宫肌层变薄均易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变量分析示剖宫产次数≥2次(X_1)、子宫局限性隆突(X_2)、胎盘T2WI条状低信号(X_3)、胎盘信号不均(X_4)、子宫下段及宫颈富血供(X_5)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风险较大,OR值分别为8.10,10.86,3.09、2.41,7.89(P均<0.05)。5个危险因素建立的Logistic模型为Logistic(P)=-4.75+2.09X_1+2.39X_2+1.13X_3+0.88X_4+2.07X_5,该模型预测是否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准确率为89.21%。结论 MRI可预测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剖宫产次数≥2次、子宫局限性隆突、胎盘T2WI条状低信号、胎盘信号不均匀、子宫下段及宫颈富血供对预测是否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前置 非植入型 磁共振成像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母乳喂养1314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剀 朱素君 +3 位作者 苏卫兰 陈芳 李玉凤 刘巧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的:了解现阶段我院分娩产妇母乳喂养实施状况,分析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接受产后访视和产后42 d来院康复体检的1 314例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并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对母乳喂养认识情况、母乳喂养的影响因... 目的:了解现阶段我院分娩产妇母乳喂养实施状况,分析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接受产后访视和产后42 d来院康复体检的1 314例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并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对母乳喂养认识情况、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喂养方式。结果:阴道分娩产妇对产后早期无乳或乳少、怕药物对婴儿影响的认知比例低于剖宫产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妇因体位、疼痛而影响母乳喂养等因素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314例产妇中阴道分娩母乳喂养率(73.90%)明显高于剖宫产母乳喂养率(30.32%)。结论: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各种营养,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感情,降低母婴患病率;积极倡导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流产的不同治疗方法效果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朱素君 苏卫兰 杨尚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采用口服多力玛(服药组)和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黄体酮(肌注组)治疗先兆流产200例并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服药组有效率为92%,肌注组为9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多力玛与肌内...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采用口服多力玛(服药组)和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黄体酮(肌注组)治疗先兆流产200例并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服药组有效率为92%,肌注组为9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多力玛与肌内注射黄体酮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良好疗效。但口服治疗较方便可行,而且患者能得到较好的休息,避免肌内注射引起的疼痛,所以多力玛治疗更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先兆 多力玛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黄体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正常胎儿心肌运动的评价及其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夏珣 余艳红 +3 位作者 李胜利 郭飞燕 王晨虹 廖玉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在评价胎儿室壁心肌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Syngo US Workplace VVI工作站处理标准胎儿四腔心动态图(147例),分别获得左、右心室四腔心观心内膜VVI图,以及左、右心室纵向6个节段的速度、应变...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在评价胎儿室壁心肌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Syngo US Workplace VVI工作站处理标准胎儿四腔心动态图(147例),分别获得左、右心室四腔心观心内膜VVI图,以及左、右心室纵向6个节段的速度、应变、应变率的测值并进行分析。结果 (1)左、右心室的速度分布由基底段向心尖逐渐减小(P<0.05),其6个节段和整体的应变、应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左、右心室的速度和孕周呈正相关(左心室r=0.662,P<0.05;右心室r=0.732,P<0.05),整体应变、应变率和孕周无显著相关性(P>0.05)。(3)左、右心室整体应变率和胎心率呈正相关(左心室r=0.454,P<0.05;右心室r=0.465,P<0.05),其应变和速度均和胎心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VVI技术可应用于胎儿整体和局部心肌运动和功能的分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脏 速度向量成像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子宫动脉栓塞下刮宫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肖永 胡海燕 +1 位作者 李元涛 张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用于因子宫瘢痕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下刮宫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4例,拟行子宫动脉栓塞下刮宫术,随机均分为三组:F组(氟比洛芬酯),负荷量1mg/kg,按压剂量5mg,输注剂量7.5mg/h;T组...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用于因子宫瘢痕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下刮宫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4例,拟行子宫动脉栓塞下刮宫术,随机均分为三组:F组(氟比洛芬酯),负荷量1mg/kg,按压剂量5mg,输注剂量7.5mg/h;T组(曲马多),负荷量1mg/kg,按压剂量10mg,输注剂量15mg/h;C组(生理盐水),负荷量5ml,按压剂量2ml,输注剂量3ml/h;记录刮宫术前和苏醒后1、4、8、12、24h的HR、MAP、VAS评分、24h内按压次数和恶心呕吐。结果各时点HR、MAP、VAS评分和按压次数F组和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C组比较,F、T组HR减慢,MAP降低(P<0.05),按压次数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三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子宫动脉栓塞下刮宫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长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伟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为制定孕期体重增长正常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孕早期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将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情况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结果:孕早期不同的BM... 目的:探讨孕早期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为制定孕期体重增长正常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孕早期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将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情况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结果:孕早期不同的BMI组间和孕期体重增长不同分组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和巨大儿发生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均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增高了难产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妊娠期 体重指数 体重增长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彩萍 刘大艳 +3 位作者 许嘉祺 高小玲 郑春花 刘博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2期927-928,共2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抢救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46例需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抢救及护理经验。结果 46例患者经过及时抢救、精心治疗及护理,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未...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抢救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产科46例需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抢救及护理经验。结果 46例患者经过及时抢救、精心治疗及护理,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结论快速、足量补充血制品,及时纠正休克,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控制在早期,在恰当的时机行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能使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转危为安,顺利度过危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抢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rs4818、rs463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10
作者 赖宝玲 王晨虹 +2 位作者 周璐 王勤 苏卫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30-32,42,共4页
目的探讨胎盘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rs4818、rs463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 目的探讨胎盘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rs4818、rs463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217例,其中子痫前期孕妇92例为子痫前期组,健康孕妇125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产后胎盘组织,提取胎盘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MALDI-TOF-MS)平台及MassARRAY-IPLEX技术对COMT基因rs4818及rs4633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胎盘组织COMT基因rs4818位点基因型GG、GC、CC的基因型频率和G、C等位基因频率在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COMT基因rs4633位点CC、CT、TT三种基因型频率和C、T等位基因频率在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COMT rs4818、rs463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人输卵管中的表达与变化
11
作者 许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输卵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方法:收集月经规律、有正常生育史的育龄妇女输卵管组织33例,绝经期妇女输卵管组织15例。育龄妇女输卵管标本取材均包括峡部、壶腹部和伞部,按月经周期分为增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输卵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方法:收集月经规律、有正常生育史的育龄妇女输卵管组织33例,绝经期妇女输卵管组织15例。育龄妇女输卵管标本取材均包括峡部、壶腹部和伞部,按月经周期分为增生早期组6例,增生中期组5例,增生晚期组5例,分泌早期组7例,分泌中期组5例和分泌晚期组5例。绝经妇女输卵管取壶腹部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输卵管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应用LeicaQ55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阳性细胞表达强弱。结果:育龄妇女输卵管3段上皮和基质中均有EGFR蛋白表达,上皮细胞阳性表达高于基质。壶腹部和伞部上皮细胞EGFR阳性表达高于峡部,且在增生早期较低,增生中晚期和分泌早中期增高,分泌晚期下降。绝经期妇女输卵管上皮EGFR表达最低。结论:人输卵管组织中存在EGFR表达,且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变化,推测EGFR可能参与输卵管多种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育技术助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邓瑛 王洁 +4 位作者 刘大艳 李丽贤 陈天天 黄志巧 王晨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育技术(ART)助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为ART助孕双胎产前监护与产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经ART助孕的双胎妊娠妇女(ART助孕组)和220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妇女(自然受孕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分娩方式... 目的探讨辅助生育技术(ART)助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为ART助孕双胎产前监护与产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经ART助孕的双胎妊娠妇女(ART助孕组)和220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妇女(自然受孕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和围产儿结局。结果 ART助孕组孕妇平均年龄(31.8±3.40)岁,显著大于自然受孕组(28.71±4.0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T助孕组的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及初产妇比例均显著高于自然受孕妇女(均P<0.01);按计划产前检查完成率显著高于自然受孕组(P<0.01);孕妇的剖宫产率高于自然受孕组(P<0.05);孕妇轻度子痫前期、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RT助孕组新生儿平均体重高于自然受孕组,死胎发生率低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辅助生育技术双胎妊娠高龄产妇、初产妇所占比例较高,患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由于更注重孕期保健,更多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因此没有观察到围生儿不良结局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育技术 双胎妊娠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羟乙基淀粉130/4.0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注射液治疗围生期重度子前期并发腹腔积液55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紫琼 郭红霞 +1 位作者 李智泉 王晨虹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8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观察围生期不同液体治疗重度子前期并发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寻找较好的液体管理方式。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入院确诊的围生期重度子前期并发腹腔积液患者。治疗组55例,围生期使用6%羟... 目的观察围生期不同液体治疗重度子前期并发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寻找较好的液体管理方式。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入院确诊的围生期重度子前期并发腹腔积液患者。治疗组55例,围生期使用6%羟乙基淀粉130/4.0注射液和呋塞米注射液静脉微泵滴注治疗;对照组52例,围生期使用5%人血清蛋白加呋塞米静脉微泵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胶体渗透压、血液黏稠度等的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剖宫产术后24 h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术后肺水肿发生率17.3%,而治疗组无一例出现肺水肿;治疗组术后第5天红细胞压积和24 h尿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胶体渗透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术后第5天两组血浆清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肿完全消退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2.43±0.37)d比(3.74±0.59)d,P〈0.01]。结论重度子前期并发腹腔积液围生期患者使用6%羟乙基淀粉130/4.0注射液加呋塞米注射液静脉微泵滴注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胶体渗透压,并改善水肿、血容量不足和微循环粘滞状态,维持重要脏器的氧供,减少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130/4.0注射液 呋塞米注射液 人血清蛋白 子痫前期 重度 腹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