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对临床不可触及且超声检查阴性的钼靶乳腺微小钙化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石剑 魏建南 +2 位作者 张文夏 李欢 林小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4-686,69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stereotactic vaccum-assisted breast biopsy,SVAB)对临床不可触及且超声检查阴性的钼靶乳腺微小钙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278例临床不可触及且超声检查阴性的钼靶乳腺微... 目的探讨乳腺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stereotactic vaccum-assisted breast biopsy,SVAB)对临床不可触及且超声检查阴性的钼靶乳腺微小钙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278例临床不可触及且超声检查阴性的钼靶乳腺微小钙化行SVAB,BI-RADSⅣ级261例,Ⅴ级17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进一步手术治疗;轻、中度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病例采取影像学随访1年以上,重度ADH则进一步手术活检;除ADH外的良性病变结束治疗。结果 SVAB活检成功率为99.3%(276/278)。病理诊断乳腺癌27例(9.7%),包括导管内癌22例,导管内癌微浸润3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22例导管内癌组织学低估率为18.2%(4/22);乳腺ADH 27例(9.7%),其中轻度ADH 18例,中度ADH 4例,重度ADH 5例,未发现组织学低估;除ADH外的良性病变224例(80.6%),包括纤维囊性乳腺病129例,硬化性腺病85例,乳头状瘤10例。BI-RADSⅣ级恶性率5.0%(13/261),Ⅴ级恶性率82.4%(14/17)。结论临床不可触及且超声检查阴性的钼靶下乳腺微小钙化行SVAB可明确诊断乳腺癌和ADH,对ADH未见组织学低估,且不需要全部进一步手术切检,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术 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 组织学低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化俯卧式X线立体钢丝定位术在乳腺微钙化病灶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蒋红兵 傅建民 +7 位作者 张方璟 杜牧 滕妍 赵弘 曹满瑞 王恩礼 张文夏 李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X线立体定位钢丝引导切取活检术(SWLB)对乳腺微钙化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45例行SWLB活检的乳腺隐匿性病变,所有病例均为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X线摄影发现微... 目的:探讨X线立体定位钢丝引导切取活检术(SWLB)对乳腺微钙化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45例行SWLB活检的乳腺隐匿性病变,所有病例均为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X线摄影发现微钙化病灶,将活检标本病理结果与X线表现进行对照。结果:45例SWLB活检组织标本病理结果中恶性病变13例(28.9%),其中包括导管原位癌3例(23.1%),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4例(30.8%),浸润性导管癌5例(38.5%),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7.7%);良性病变32例(71.1%),其中包括导管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2例(6.3%)。结论:SWLB可准确引导切检临床阴性的乳腺微钙化病灶,明确乳腺微钙化的性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术 微钙化 立体定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术诊断T_0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傅建民 石剑 +5 位作者 张文夏 李欢 丘禹洪 罗建国 郑爱秋 林小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91-993,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术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应用Lorad数字化钼靶机和Lorad Multicare俯卧式活检系统引导Vacora对243例临床不可触及...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术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应用Lorad数字化钼靶机和Lorad Multicare俯卧式活检系统引导Vacora对243例临床不可触及的可疑病灶(BI-RADS评级为Ⅳ级及以上)行真空辅助活检术。结果:活检成功率为99.6%(242/243),手术时间20~60min,中位时间32min。术后病理:乳腺导管内癌21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7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病理分期:0期21例、Ⅰ期9例、ⅡA期1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2例,占活检总数的9.1%。术后出现皮下瘀斑15例、血肿形成11例,未见其他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数字化俯卧式穿刺活检定位系统引导Vacora真空负压辅助活检系统(10G)对钼靶下的乳腺微小病灶的活检术,具有活检定位精准、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等特点,对T_0期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X线立体定位 真空辅助活检 乳腺癌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多发性乳腺肿物微创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石剑 傅建民 +3 位作者 丘禹洪 罗建国 张文夏 郑爱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593-59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性肿物(单侧乳腺肿物≥3个)的价值。方法2009年3月~2010年1月,对700例多发性乳腺肿物在超声引导下进行EnCor切除术(美国SenoRx公司EnCor旋切系统),术中旋切刀刀槽位于肿物...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性肿物(单侧乳腺肿物≥3个)的价值。方法2009年3月~2010年1月,对700例多发性乳腺肿物在超声引导下进行EnCor切除术(美国SenoRx公司EnCor旋切系统),术中旋切刀刀槽位于肿物下方或侧方进行扇形或大角度旋切,切除组织收纳于标本收集盒中送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全部乳腺肿物均采用EnCor旋切,均使用1把旋切活检针成功完成单侧乳腺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纤维腺瘤319例,纤维囊性乳腺病241例,瘤样增生9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4例。术后并发症:皮下瘀斑24例,血肿形成11例,乳头溢血1例。679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均未发现病灶残留、复发,且无切口瘢痕形成,乳房外形正常,皮肤触觉无异常。结论超声引导下EnCor旋切术可完整切除乳腺多发性病灶,具有微创、美容、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 多发性乳腺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黏液癌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琮瑛 付建民 +3 位作者 袁鹰 余容 蒋红兵 李胜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评价乳腺黏液癌的超声、X线等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患者(22个病灶)的超声、X线特征及与病理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14个单纯型(6个富细胞型,8... 目的评价乳腺黏液癌的超声、X线等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患者(22个病灶)的超声、X线特征及与病理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14个单纯型(6个富细胞型,8个少细胞型)和8个混合型病灶。超声:所有病例均存在实性肿块,85.71%(12/14)的单纯型肿块境界清晰,回声等或略低于皮下脂肪,92.86%(13/14)的单纯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75.00%(6/8)的混合型和14.29%(2/14)的单纯型肿块边界较模糊并细小毛刺,内部回声较脂肪回声低。超声和X线片术前怀疑恶性的比例均为63.64%(14/22)。恶性X线表现包括肿块(10个)、局限性不对称致密影(2个)、结构扭曲并恶性钙化和单纯不定性钙化(各1个)。肿块主要为高密度,单纯型边界清楚或呈浅分叶状,混合型边界不规则和毛刺改变。81.82%(18/22)的病灶被超声或X线之一疑诊恶性,45.45%(10/22)的病灶术前超声和X线均疑为恶性。结论乳腺黏液癌尤其单纯型影像学特征不典型,超声和X线诊断均可能诊断为良性病变;肿块边缘特征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依据,混合型肿块较单纯型更具有浸润性特征;超声和X线联合诊断有利于避免误诊,两者之一怀疑恶性时,即应行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鉴别诊断乳腺小肿块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文韬 陈琮瑛 +4 位作者 李胜利 余容 袁鹰 杨霞 王恩礼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化描述术语鉴别诊断乳腺小肿块(最大直径均≤1.5cm)的价值。方法利用BI-RADS超声术语对159例患者共186个乳腺小肿块进行描述,并对这些超声征象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良性...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化描述术语鉴别诊断乳腺小肿块(最大直径均≤1.5cm)的价值。方法利用BI-RADS超声术语对159例患者共186个乳腺小肿块进行描述,并对这些超声征象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良性肿块123个(123/186,66.13%),恶性肿块63个(63/186,33.87%)。超声对恶性肿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43%(45/63)、87.80%(108/123)、82.26%(153/186)。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良恶性小肿块的形态、边缘、生长方向、后方回声、内部微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边缘毛刺和内部微钙化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边缘毛刺及肿块内部微钙化对鉴别乳腺良恶性小肿块最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