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静、舒适度及并发症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3
1
作者 鲁义 屠伟峰 +3 位作者 卿朝晖 卜文豪 陆建华 尧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VAS评分≤2分时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静、舒适度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60岁,BMI 18.5~25.0kg/m2,术后12h的疼痛VAS评分≤2分... 目的探讨疼痛VAS评分≤2分时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静、舒适度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60岁,BMI 18.5~25.0kg/m2,术后12h的疼痛VAS评分≤2分,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各30例,采用Ramsay镇静评分(RSS)、舒适度评分(BCS)量表评估术后12、24h患者的镇静及舒适度,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12h检测患者血清TNF-α与IL-6的含量。结果术后12、24hPCEA组的BCS评分分别为(3.37±0.67)和(3.73±0.45)分,明显高于PCIA组的(2.73±1.14)和(3.03±0.85)分(P<0.05);RSS评分分别为(2.17±0.53)和(2.03±0.18)分,明显低于PCIA组的(2.70±1.02)和2.40±0.81)分(P<0.05)。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PCEA组(P<0.05)。术后12h,PCEA组血清TNF-α与IL-6含量明显低于PCIA组(P<0.05)。PCEA组术后低血压、导尿管停留时间延长、下肢乏力或麻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CIA组(P<0.05)。结论在疼痛VAS评分≤2分时,PCEA可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及镇静效果,但增加术后低血压、导尿管停留时间延长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自控镇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不同肥胖程度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东旭 徐波 +3 位作者 屠伟峰 张兴安 陈碧芸 任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右美托咪定在不同肥胖程度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在全身麻醉(全麻)下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的择期患者2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患者分为3组:正... 目的:观察并比较右美托咪定在不同肥胖程度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在全身麻醉(全麻)下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的择期患者2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体质量组(n=8,A组),18 kg/m^2≤BMI≤24 kg/m^2;普通肥胖组(n=8,B组),28 kg/m^2≤BMI≤35 kg/m^2;病态肥胖组(n=8,M组),40 kg/m^2≤BMI≤50 kg/m^2.所有患者于诱导前经右侧颈内静脉恒速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分别于停止泵注后的0、5、10、15、20、25、30、45、60、90、120、180、240、360、480 min从左侧桡动脉采集血样3 m 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检测血浆中右美托咪定浓度,DAS 3.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24例患者右美托咪定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3组间右美托咪定的药物分布半衰期(t_(1/2)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峰浓度(Cmax)和药物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表观清除率(CLz)、表观分布容积(Vz)以及消除半衰期(t_(1/2)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分别与A、B两组相比,CLz、Vz和t1/2β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不同肥胖程度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右美托咪定的Cmax增加,Vz增大且t_(1/2)β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右美托咪定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术后镇痛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鲁义 屠伟峰 +1 位作者 尧新华 陆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55-3758,共4页
目的:研究等效视觉模拟评分下静脉自控镇痛(PCIA)及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关节及半髋关节,且人工髋关节的假体均为非骨水泥型关节)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年龄&... 目的:研究等效视觉模拟评分下静脉自控镇痛(PCIA)及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关节及半髋关节,且人工髋关节的假体均为非骨水泥型关节)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接受PCIA和PCEA随机分为两组,术后12 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评分≤2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每组30例。各组随机抽取15例,在术后12 h留取血液标本,分别采用ELISA、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CEA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PCIA组(P<0.05),IL-10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PCIA组(P<0.05);TGb-β血清蛋白表达水平高于PCIA组(P<0.05);两组间IL-8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较PCIA可以更好地促进抗炎因子表达,抑制促炎因子表达,维护炎性因子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镇痛 髋关节置换术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诱导下右美托咪定抑制女性患者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8
4
作者 周东旭 徐波 +3 位作者 关婷 黎治滔 温雪飞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3-466,共4页
目的:测定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下右关托咪定抑制女性患者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18~5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右美托咪定初始剂量为1.0μg/kg,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情... 目的:测定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下右关托咪定抑制女性患者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18~5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右美托咪定初始剂量为1.0μg/kg,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情况采用改良序贯法调节下一例患者的给药剂量,递增递减梯度为0.1μg/kg,泵注时间为10min。右美托咪定泵注结束后靶控输注丙泊酚,脑电双频指数(BIS)稳定在45~55后推注维库溴铵0.1mg/kg,3min后置入喉罩。心血管反应阳性定义为喉罩置入后2min内最高的SBP和(或)HR高出基础值15%。在试验过程中,出现至少7个心血管反应阳性转阴性拐点则终止研究。依据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计算右关托咪定抑制喉罩置入过程中心血管反应的ED50、(95%的有效剂量)ED95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右美托咪定抑制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ED50、ED95分别为0.65μg/kg、0.94μg/kg,相对应的95%CI分别为0.44—0.80μg/kg、0.79~2.47μg/kg。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下,右美托咪定抑制女性患者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ED。为0.6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妇科腹腔镜手术 半数有效剂量 喉罩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苏玲 屠伟峰 +2 位作者 陈茜 欧阳惠碧 郄文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NC组)、H组、D组、DH组、DHY组和HY组。200μmol/LH2O2建立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NC组)、H组、D组、DH组、DHY组和HY组。200μmol/LH2O2建立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差别;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Hochest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测定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与NC组比较,H组细胞生存率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SOD活力下降(P<0.05),MDA含量增加(P<0.05);而DH组相对于H组,细胞生存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SOD活力升高,MDA含量减少(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HUVECS H2O2 育亨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束缚应激对大鼠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SOD、MDA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红艳 郄文斌 +1 位作者 温君琳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912-391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束缚应激(RS)对正常大鼠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8),束缚应激3d组(RS3组,n=8),束缚应激5 d组(RS5组,n=8),束缚应激7 d组...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束缚应激(RS)对正常大鼠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8),束缚应激3d组(RS3组,n=8),束缚应激5 d组(RS5组,n=8),束缚应激7 d组(RS7组,n=8)。观察各组胃黏膜大体损伤情况,计数胃黏膜损伤溃疡指数(UI)及组织含水量,用比色法测定各组血清及胃黏膜组织的SOD和MDA含量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RS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明显,且UI及组织含水量与束缚时间呈正比;与NC组相比,RS组大鼠的血清和黏膜SOD均升高,但随束缚时间延长,SOD逐渐下降,RS三组血清和黏膜MDA均升高(P<0.01),且三组均下调了SOD/MDA(P<0.01)。结论:RS会导致胃黏膜损伤,这与应激时间成正比,同时与下调胃黏膜SOD/MDA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应激 胃黏膜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提前给药对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欧阳惠碧 屠伟峰 +3 位作者 郄文斌 曹明 张宏斌 戴建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60-1863,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提前给药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进行实验,通过500μmol/L H2O2与细胞共孵育24 h建立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提前给药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进行实验,通过500μmol/L H2O2与细胞共孵育24 h建立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氧化应激模型组(H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乌司他丁提前给药组(UH组)。实验处理后,吉姆萨染色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差别,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测定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及检测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与NC组比较,H组细胞出现明显损伤,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加,培养液上清中LDH活力明显升高(P<0.01)。而与H组比较,UH组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SOD活力升高,MDA含量及LDH活力降低(P<0.01)。结论:乌司他丁提前给药对H2O2诱导性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提前给药 H9C2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介导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朝板 屠伟峰 郄文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72-2175,共4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病变组织及血清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I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UF组)、纳洛酮...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病变组织及血清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I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UF组)、纳洛酮拮抗组(NLX组)。以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再灌注120min制作IRI模型,于再灌注末刮取大鼠肠黏膜组织测SOD和MDA,留取腔静脉血检测血清中SOD和MDA,剪取相同部位4cm肠段检测组织含水率。结果:IRI组组织和血清MDA和组织含水率较Sham组显著升高,分别增加189.8%、285%和13.5%(均P<0.01);组织和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73.5±4.3vs29.4±4.1,107±6vs51±5,均P<0.01)。舒芬太尼预处理可使IRI后MDA、组织含水率升高和SOD下降明显减缓,组织和血清中MDA较IRI组分别降低40.9%与53.2%,SOD升高99.6%与68.6%(均P<0.01),但与Sham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均P<0.01)。纳洛酮不能完全拮抗舒芬太尼预处理对IRI的保护效应,两组各参数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均P<0.01)。组织和血清MDA和SOD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91和0.807。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通过抑制大鼠IRI后脂质过氧化、保护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IRI引起的氧自由基介导性损害。纳洛酮拮抗舒芬太尼预处理并不能完全地逆转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受损肠道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MDA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齐考诺肽对L5脊神经结扎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
9
作者 邓丽珍 屠伟峰 +4 位作者 马亚平 尹睛 杨学敏 康旭 聂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7期760-763,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齐考诺肽注射液对大鼠L5脊神经结扎后神经病理性疼痛(L5SNL)的镇痛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5组(n=8),包括假手术组(SC组):0.9%NS20μL、L5SNL模型组(L5SNL组):0.9%NS20μL;DZ1组:第一批次国产齐考诺肽100ng... 目的:观察国产齐考诺肽注射液对大鼠L5脊神经结扎后神经病理性疼痛(L5SNL)的镇痛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5组(n=8),包括假手术组(SC组):0.9%NS20μL、L5SNL模型组(L5SNL组):0.9%NS20μL;DZ1组:第一批次国产齐考诺肽100ng;DZ2组:第二批次国产齐考诺肽100ng;IZ组:进口齐考诺肽100ng。采用测试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50%PWT)和热刺激撤足潜伏值(TWD)的方法,观察大鼠治疗前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并计算药物的最大效应百分比(MPE),评价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结果:与L5SNL模型组相比,鞘内单次给予国产及进口齐考诺肽100ng均可显著提高大鼠50%PWT和TWD(P<0.01);与IZ组相比,国产齐考诺肽组的MPE和TW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齐考诺肽对L5脊神经结扎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考诺肽 神经病理性疼痛 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 热刺激撤足潜伏值 最大效应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胸椎旁阻滞对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朱雁铃 彭捷 +3 位作者 吴友平 谢洁红 张兴安 屠伟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单次胸椎旁阻滞对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C 组采用单纯全凭静脉麻醉,T 组于麻醉诱...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单次胸椎旁阻滞对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C 组采用单纯全凭静脉麻醉,T 组于麻醉诱导前采用超声引导下单次椎旁神经阻滞,术中行全凭静脉麻醉。两组患者术后均不采用镇痛装置,若术后静息时 VAS 评分〉4分,则予单次剂量地佐辛5~20 mg,一天最多不超过120 mg。记录术后1、4、8、12 h 的 Ramsay镇静评分,术前1 d、术后4、8、12、24 h 的机械痛阈值,术后第1次疼痛反馈时间,术后24 h 内地佐辛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 C 组比较,T 组术后8、12 h Ramsay 评分明显降低(P 〈0.05),术后4、8 h 机械痛阈值明显升高(P 〈0.05),第1次疼痛反馈时间明显延长(P 〈0.05),术后24 h 内地佐辛用量明显减少(P 〈0.05),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0.05),术后24 h 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全麻复合单次胸椎旁阻滞可有效缓解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切口疼痛,减少术后24 h 内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有利于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阻滞 单孔胸腔镜手术 镇痛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预先给药对浸水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胃黏膜TRPV1 mRNA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温君琳 屠伟峰 +2 位作者 郄文斌 周红艳 徐少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56-1859,共4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浸水束缚应激(WIRS)导致的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下丘脑、胃黏膜TRPV1 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PF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C组,n=10)、浸水束缚应激模型组(WIRS组,n=10)和舒芬...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浸水束缚应激(WIRS)导致的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下丘脑、胃黏膜TRPV1 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PF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C组,n=10)、浸水束缚应激模型组(WIRS组,n=10)和舒芬太尼预先给药组(SF组,n=10)。采用WIRS法复制AGML模型,于应激6 h后取胃观察胃黏膜大体损伤情况,计数胃黏膜损伤溃疡指数(UI)、胃液pH,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各组下丘脑及胃黏膜内TRPV1 mRNA进行实时定量检测;检测各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WIRS组胃黏膜损伤明显,UI、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活力变化不明显;TRPV1 mRNA在胃黏膜内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SF由WIRS导致的AGML明显减轻,UI和血清MDA含量降低,下丘脑、胃黏膜TRPV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先给药可有效减轻WIRS诱导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控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胃酸分泌以及调控中枢和外周TRPV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性应激 舒芬太尼预先给药 急性胃黏膜损伤 辣椒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预处理可减轻氧糖剥夺诱导的GES-1细胞损伤
12
作者 王瑶 郄文斌 +2 位作者 吴友平 贾济 屠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862,共5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预处理对氧糖剥夺(OGD)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GES-1细胞株进行实验,设置正常对照组(N组)、氧糖剥夺组(O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组)。N组不做任何处理,O组和U组通过三气培养箱...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预处理对氧糖剥夺(OGD)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GES-1细胞株进行实验,设置正常对照组(N组)、氧糖剥夺组(O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组)。N组不做任何处理,O组和U组通过三气培养箱和无糖培养基共同作用造成细胞氧糖剥夺损伤,U组在损伤前12 h预先加入乌司他丁处理。损伤处理6 h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分子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比较,O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加,TRPV1 m RNA表达降低(P<0.05);乌司他丁预处理能显著抑制上述O组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预处理可减轻OGD诱导的GES-1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以及调控TRPV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预处理 GES-1细胞 氧糖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Fyn-PSD-95拮抗剂对脊神经结扎大鼠的作用
13
作者 马彤彤 王鹏 +2 位作者 吴昊澎 屠伟峰 陆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11-3514,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Fyn—PSD-95拮抗剂Tat—FynP对L5脊神经结扎(SNL)大鼠痛觉过敏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空白组(N)、假手术组(S)、SNL组(C)、mTat—FynP给药组(M)、Tat—FvnP...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Fyn—PSD-95拮抗剂Tat—FynP对L5脊神经结扎(SNL)大鼠痛觉过敏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空白组(N)、假手术组(S)、SNL组(C)、mTat—FynP给药组(M)、Tat—FvnP给药组(T)。N组不做任何处理,S组只暴露L5脊神经,C、M、T组大鼠行SNL术。C、M、T组于造模后第3~6天每天鞘内给予3%DMSO、mTat—FynP、Tat—FvnP。测定造模前后各组大鼠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MWT)及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Western blot检测脊髓腰膨大p-NR2B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Fyn与PSD-95的相互作用。结果:与C组比较,T组大鼠脊髓背角p-NR2B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MWT及TWL明显增高(P〈0.01),Tat—FynP抑制Fyn与PSD-95的结合。结论:鞘内注射Tat—FynP可通过抑制Fyn与PSD-95的相互作用降低p-NR2B水平,从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FYN PSD-95 NR2B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