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影像大模型:肿瘤精准诊疗的范式革新
1
作者 刘再毅 赵致禾 石镇维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5-811,共7页
医学影像大模型在肿瘤诊疗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强大的高维特征提取与数据分析能力为肿瘤精准诊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推动了肿瘤精准诊疗范式的革新。然而,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与技术瓶颈。本文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 医学影像大模型在肿瘤诊疗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强大的高维特征提取与数据分析能力为肿瘤精准诊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推动了肿瘤精准诊疗范式的革新。然而,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与技术瓶颈。本文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究背景,从医学影像大规模数据集构建、大模型算法优化、算力资源需求三个维度系统梳理医学影像大模型的研究现状,阐述医学影像大模型在肿瘤精准诊疗中的应用场景,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肿瘤的精准诊疗带来实用性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模型 基础模型 数据安全 临床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余功能达峰时间的烟雾病联合血运重建术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苏茹茹 欧阳颖 +2 位作者 唐旭梅 杨万群 黄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0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残余功能达峰时间(Tmax)在烟雾病联合血管重建术脑血流动力学评估及术后侧支循环改善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5例经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近期(3~6个月)均行头颅CTP检查,收集患者的... 目的:探讨基于残余功能达峰时间(Tmax)在烟雾病联合血管重建术脑血流动力学评估及术后侧支循环改善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5例经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近期(3~6个月)均行头颅CTP检查,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以人工智能(AI)为辅助,在CTP参数图(包括CBF、CBV、MTT和Tmax)上对术侧和对侧脑实质进行定量分析,并以脑干作为参照,获取其相对灌注参数值。采用多期相CTP原始图像评估搭桥血管通畅性及侧支循环评分;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术前及术后rTmax变化与侧支循环改善情况及Tmax>4 s脑缺血体积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于术前对侧脑实质,术侧脑实质rMTT和rTmax明显延长(P<0.05)。联合血运重建术治疗后,脑血流灌注有所改善,术侧脑组织rTmax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术前、术后rTmax变化与Tmax>4 s脑缺血体积呈正相关(r=0.47,P<0.05),与侧支循环评分改善情况呈负相关(r=-0.40,P<0.05)。结论:AI辅助的CTP可便捷提供术前及术后血流动力学信息,Tmax是术后脑灌注变化的敏感指标,能反映烟雾病术后脑缺血体积及侧支循环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联合血管重建术 CT灌注成像 相对残余功能达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血运重建术后血流动力学影像学评估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苏茹茹 黄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8-521,共4页
烟雾病是引起儿童和青年人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血运重建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利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全面评估患者术后血管及灌注情况,及时发现并干预术后并发症对于患者临床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不同影像技术各具优势,无统一定论,本文就相关影... 烟雾病是引起儿童和青年人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血运重建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利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全面评估患者术后血管及灌注情况,及时发现并干预术后并发症对于患者临床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不同影像技术各具优势,无统一定论,本文就相关影像学评估方法在烟雾病血运重建术后的疗效评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预测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中的应用及进展
4
作者 陈心悦 刘再毅 胡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8-201,227,共5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准确评估包膜外侵犯(extracapsular extension,ECE)对优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传统临床诊断参数存在准确性低、异质性大等不足。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准确评估包膜外侵犯(extracapsular extension,ECE)对优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传统临床诊断参数存在准确性低、异质性大等不足。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是评估PCa术前分期的首选方法。然而基于mpMRI的传统ECE风险评估分级系统预测ECE的诊断效能仍受限于放射科医师的经验。随着新兴技术发展,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在评估ECE方面表现出潜力,但目前仍面临外部验证不足、模型泛化能力弱等挑战。本文就基于mpMRI的传统风险评估分级系统、影像组学和DL在PCa ECE中的研究现状、进展以及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全面的参考,加速精准医疗的蓬勃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包膜外侵犯 磁共振成像 风险评估分级系统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CT评估肿瘤生长模式对结肠癌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庆如 叶蕴锐 +4 位作者 黄海涛 许伟雄 赵可 崔艳芬 刘再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目的:探讨术前CT图像评估肿瘤生长模式(CT-TGP)对非转移性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两个独立研究中心共426例(中心1,n=204;中心2,n=222)经手术切除治疗的非转移性结肠癌患者资料。通过术前CT图像评估CT-TGP和... 目的:探讨术前CT图像评估肿瘤生长模式(CT-TGP)对非转移性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两个独立研究中心共426例(中心1,n=204;中心2,n=222)经手术切除治疗的非转移性结肠癌患者资料。通过术前CT图像评估CT-TGP和原发肿瘤分期(CT-T分期)。根据肿瘤外缘征象,将CT-TGP分为G1(肿瘤外缘光滑清晰)或G2(肿瘤外缘模糊伴不规则突起);根据肿瘤浸润超出肠壁外缘轮廓的深度,将CT-T分期分为T1/2-T3ab(≤5 mm)或T3cd-T4(>5 mm)。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CT-TGP、CT-T分期与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不同CT-TGP或CT-T分期组间无病生存期(DFS)的差异。采用C指数量化CT-TGP和CT-T分期对预后的评估效能。采用Cohen's kappa和Light's kappa量化CT-TGP和CT-T分期的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在中心1与中心2中,CT-TGP均与患者DFS显著相关,CT-TGP在中心1和中心2的风险比分别为2.48(95%CI为1.32~4.64,P<0.01,C指数为0.61)和2.59(95%CI为1.50~4.48,P<0.001,C指数为0.62)。CT-T分期仅在中心1中与患者DFS显著相关(风险比为2.65;95%CI为1.32~5.34,P<0.01,C指数为0.60)。在中心2中,T3cd-T4期与T1/2-T3ab期患者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为1.54;95%CI为0.83~2.83,P=0.17,C指数为0.55)。此外,CT-TGP的观察者间一致性优于CT-T分期(Light's kappa 0.67与0.52)。结论:CT-TGP与非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相关,且在不同中心均有较好的预后评估价值。相比于CT-T分期,CT-TGP具有更高的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因此,认为CT-TGP是一个有效的非转移性结肠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患者的风险分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预测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基于CT灌注原始图像重组头颅CT血管成像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欧阳颖 张宇泽 +2 位作者 苏茹茹 温孟皇 黄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人工智能软件从CTP原始图像中重组的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CT平扫、CTA与CTP检查,将CT灌注原始图像导入脑灌注智能分析系统获得重组CTA(即CTPA)。以常规CTA扫描... 目的:探讨利用人工智能软件从CTP原始图像中重组的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CT平扫、CTA与CTP检查,将CT灌注原始图像导入脑灌注智能分析系统获得重组CTA(即CTPA)。以常规CTA扫描结果为参照,CTA与CTPA组各分析540个节段血管,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两者图像质量以及脑动脉狭窄显示的一致性。结果:CTPA图像显示脑动脉强化程度、脑动脉细节显示能力、图像噪声及静脉污染等与CTA相似。CTA和CTPA对脑内动脉显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w值均大于0.75。共540个节段血管中,仅15个节段的血管存在CTPA与CTA显示不一致的结果。结论:利用AI软件,能够方便、快捷地迅速从CTP灌注原始图像中重组出血管图像,所得CTPA与常规CTA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准确显示动脉狭窄和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AMPAR脑炎的MRI影像特征一例
7
作者 苏茹茹 陈奕双 +1 位作者 杨万群 彭晓容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5-1417,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因“头晕、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4 d,加重伴神志不清半天”入院。患者入院4 d前出现精神异常,诉说过的话很快忘记,经常重复问家人同样的问题。行走、进食基本正常。入院半天前出现神志不清,不认识家人,伴幻觉、躁... 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因“头晕、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4 d,加重伴神志不清半天”入院。患者入院4 d前出现精神异常,诉说过的话很快忘记,经常重复问家人同样的问题。行走、进食基本正常。入院半天前出现神志不清,不认识家人,伴幻觉、躁动不安、双手无目的挥动。既往病史无特殊。辅助检查:肿瘤指标未见异常。脑脊液呈红色,微浊,蛋白定性阴性,白细胞总数升高(218×106/L),脑脊液淋巴细胞比率正常(72%)。脑脊液细菌培养未见异常。头颅MRI示双侧颞叶内侧、额顶叶皮质及小脑皮质多发异常信号影,FLAIR呈高信号(图1a、b),T 2WI呈高信号(图1c),注射对比剂后病灶未见强化(图1d),DWI图呈高信号(图1e),ADC图呈低信号(图1f)。头颅CT、胸部CT及全腹CT未见占位性病变。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检测:脑脊液抗AMPAR1抗体阳性(1:32),脑脊液抗AMPAR2抗体阳性(1:32),见图2,脑脊液抗NMDAR、GABABR、LGI1、Caspr2抗体阴性。最终诊断:抗AMPAR脑炎常(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脑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及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神经改变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祉帆 马桂贤 +6 位作者 李昌茂 刘春玲 吴光宇 谢洁 吕正 吴希宇 孟倩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4-458,共5页
目的对比单侧颈内动脉狭窄(ICAS)患者双眼视网膜厚度及血流密度(V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探讨颈内动脉狭窄及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神经的变化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12月至2... 目的对比单侧颈内动脉狭窄(ICAS)患者双眼视网膜厚度及血流密度(V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探讨颈内动脉狭窄及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神经的变化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单侧ICAS≥70%(狭窄侧眼组)、对侧颈内动脉无狭窄或狭窄<50%(对侧眼组)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眼科常规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对比观察双眼视网膜厚度、VD、RNFL厚度及GCC厚度,并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亚组分析。结果ICAS≥70%的患者狭窄侧眼组黄斑区浅层、深层视网膜及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面积周围300μm环内的VD均较对侧眼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狭窄侧眼组的视盘下颞区及颞下区VD均较对侧眼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ICAS患者狭窄侧眼组黄斑区视网膜浅层和深层VD、视盘下颞及颞下区VD、下半部GCC厚度均较对侧眼组显著降低(P<0.05)。不合并脑卒中的ICAS患者狭窄侧眼组与对侧眼组黄斑区及视盘的VD、RNFL厚度、GCC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重度及以上ICAS的患者已经出现视网膜微循环障碍,且在合并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表现更明显,并出现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提示ICAS合并视网膜微血管和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有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视网膜血流密度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神经节细胞复合体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晨 陈小波 +4 位作者 黄晓媚 陈明蕾 陈鑫 王瑛 刘再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5,共8页
目的基于治疗前乳腺MRI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并融合MRI定性影像特征及临床病理信息建立联合模型用于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20年8月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进行手术的420例乳... 目的基于治疗前乳腺MRI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并融合MRI定性影像特征及临床病理信息建立联合模型用于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模式。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20年8月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进行手术的42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手术标本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肿瘤退缩模式分为向心性和非向心性退缩。根据MRI检查时间顺序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n=294)、验证组(n=126)。在动态增强MRI的第2期增强图像中对原发灶进行感兴趣区勾画,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筛选,然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筛选显著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并联合定性影像学特征和影像组学标签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性能,并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8个与肿瘤退缩模式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标签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38(95%CI:0.705~0.754)和0.696(95%CI:0.585~0.712);临床预测模型AUC值分别为0.676(95%CI:0.636~0.741)和0.619(95%CI:0.601~0.716);联合预测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02(95%CI:0.753~0.824)和0.764(95%CI:0.685~0.820)。DCA显示联合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融合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MRI的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和定性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信息所构建的联合模型有助于预测肿瘤退缩模式,有望协助临床早期识别可降期保乳的患者,以优化个体化诊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退缩模式 影像组学 新辅助治疗 保乳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形态学特征对T1-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夙芸 莫梓阳 +3 位作者 陈鑫 许伟雄 梁演婷 刘再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9-226,共8页
目的:探讨MRI主观形态学特征预测T1-2期直肠癌治疗前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经病理证实为T1-2期直肠癌患者的术前临床信息及MRI资料,随机分成训练组84例和验证组35例。由两名医师独立测量和评估原发肿瘤和... 目的:探讨MRI主观形态学特征预测T1-2期直肠癌治疗前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经病理证实为T1-2期直肠癌患者的术前临床信息及MRI资料,随机分成训练组84例和验证组35例。由两名医师独立测量和评估原发肿瘤和淋巴结MRI主观形态特征。在训练组中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后退法),筛选T1-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以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间的性能。结果:119例T1-2期直肠癌患者中,28例患者淋巴结转移(23.53%)。在训练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是否含黏液成分、肿瘤黏膜下强化带、淋巴结的短径、淋巴结形状、淋巴结分布、淋巴结边缘化学位移效应(CSE)、边缘轮廓、内部信号以及T2加权成像淋巴结信号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逐步后退分析结果提示,CSE不规则(OR=5.58,95%CI:1.48~21.01,P=0.01)、CSE消失(OR=11.62,95%CI:3.63~37.22,P<0.001)、内部信号紊乱(OR=8.34,95%CI:3.10~22.47,P<0.001)是T1-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本预测模型的AUC、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0.89、0.85及0.91,本模型效能显著优于欧洲胃肠和腹部放射学会指南(ESGAR)预测水平(P=0.02)。在验证组,模型的AUC、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3、0.89、0.75及0.93。结论:与ESGAR指南预测水平相比,联合淋巴结边缘CSE和淋巴结内部信号的T1-2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评估治疗前淋巴结是否转移更为简便并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影像预测胃癌HER2状态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昊辰 邱炳江 +3 位作者 崔艳芬 陈鑫 姚丽莎 刘再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6,共9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一个深度学习模型,旨在全自动流程地对胃癌病灶进行检出并预测胃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状态。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及明确HER2状态的135例胃癌患者CT及临床数据(HER2阴性88例;HER2阳性47例),随... 目的:构建并验证一个深度学习模型,旨在全自动流程地对胃癌病灶进行检出并预测胃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状态。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及明确HER2状态的135例胃癌患者CT及临床数据(HER2阴性88例;HER2阳性47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95)和验证集(n=40)。基于级联nnUNet神经网络建立胃分割模型和胃癌自动检出模型,选择合适区域,以此建立基于ResNet网络的HER2状态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胃分割模型五折交叉验证的Dice系数为91.4%。胃癌检出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检出率分别为96.8%和97.5%。HER2预测模型敏感度训练集为78.1%,95%置信区间(CI)(61.2%,88.9%);验证集为71.4%,95%CI (45.4%,88.3%)。特异性训练集为67.9%,95%CI (54.8%,78.6%);验证集为69.2%,95%CI (50.0%,83.5%)。ROC曲线下面积(AUC)训练集为84.0%,95%CI (76.4%,90.7%);验证集为78.6%,95%CI (65.9%,9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胃癌HER2预测模型不仅可自动检出胃癌,还作为非侵入性工具在预测HER2状态方面具有良好性能,具有指导临床评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深度学习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cout图像评估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延迟强化的价值
12
作者 伍馨怡 王慧敏 +1 位作者 杨粤龙 刘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78,共8页
目的:探索TI-scout图像定性评估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病变心肌延迟强化(LGE)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的129例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临床及心脏磁共振影像(CMR)资料。基于TI-scout图像和相位... 目的:探索TI-scout图像定性评估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病变心肌延迟强化(LGE)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的129例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临床及心脏磁共振影像(CMR)资料。基于TI-scout图像和相位敏感反转恢复(PSIR)图像评估LGE,两者诊断性能分为以下4种情况,TI-scout图像诊断性能与PSIR图像比较:①优于;②互补;③相等;④差于。将①和②定义为TI-scout图像有助于诊断LGE。结果:129例患者中27例为LGE阴性、102例LGE阳性。在LGE阴性患者中,74%患者TI-scout图像有助于LGE阴性的诊断。在LGE阳性患者中,65%病例TI scout图像有助于病变心肌LGE诊断,其中33%心内膜下LGE、28%透壁型LGE、29%局灶斑片型LGE,基于TI-scout图像诊断性能优于短轴PSIR图像。在20%心内膜下LGE、38%透壁型LGE、42%局灶斑片型LGE患者中两种图像诊断性能为互补。结论:TI scout图像有助于识别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病变心肌L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心肌淀粉样变 延迟强化 TI-scout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