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新剂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辰 侯连兵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6期526-527,共2页
查阅文献总结黄芪不同剂型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黄芪新剂型有口服液、颗粒、注射液、纳米微粒、脂质体、胶囊及鼻腔喷雾剂等,临床可用于治疗肝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肾病、病毒性心肌炎及冠心病等。
关键词 黄芪 剂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角膜移植后新生血管的演变
2
作者 张研 陆晓和 李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演变。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4只(34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不进行任何治疗,分别于术后第4天、第7天、第15天和第30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演变。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4只(34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不进行任何治疗,分别于术后第4天、第7天、第15天和第30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利用公式C/12×3.14×[r2-(r-I)2]计算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并比较不同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占全角膜面积的百分比。结果移植后的32眼(剔除1只死亡鼠及1只丢失鼠)中出现新生血管29眼,占90.6%。新生血管最初环角膜缘呈毛刷状生长,后向角膜中央蔓延。高峰时期交叉密布成网状,以后逐渐萎缩。角膜移植后第4天、第7天、第15天和第30天角膜新生血管平均面积分别为(11.83±3.35)mm2、(18.52±3.96)mm2、(14.38±4.28)mm2和(6.00±1.84)mm2,总体平均面积为(12.68mm±1.87)mm2;新生血管面积占角膜面积百分比值均数分别为(30.76±8.72)%、(65.25±12.78)%、(59.35±14.48)%和(36.15±10.90)%,总体为(48.67±6.38)%。结论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极高,且新生血管来源于结膜角膜缘的毛细血管丛。术后血管新生立即开始,因此应尽早开始抗炎治疗,防止新生血管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