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P53蛋白表达与AgNORs量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阚和平 刘正军 +3 位作者 谭永法 黄宇琦 李春芳 周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21-1523,共3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P53蛋白表达与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量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AgNORs染色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的AgNORs含量;观察肿瘤的组织... 目的:研究胰腺癌P53蛋白表达与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量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AgNORs染色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的AgNORs含量;观察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结果:56例胰腺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28例(50%),正常胰腺细胞均为阴性,P53蛋白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28例P53蛋白阳性的胰腺癌组织,AgNORs计数为9.14±2.08;28例P53蛋白阴性的胰腺癌中,AgNORs计数为5.99±1.84,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的组织学分级之间,AgNORs计数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胰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包含了p53基因的突变。P53蛋白表达和AgNORs含量可反映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是一个有效的判断胰腺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蛋白质P53 AGNORS 组织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宇琦 阚和平 +2 位作者 林智棋 周杰 李义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记录胸锁乳突肌不同体位姿势时的表面肌电图以评估其疲劳的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表面肌电图仪,用双电极引导法对8名健康受试者的胸锁乳突肌进行等长收缩和屈伸疲劳状态下的检测。观察指标为中位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 目的:记录胸锁乳突肌不同体位姿势时的表面肌电图以评估其疲劳的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表面肌电图仪,用双电极引导法对8名健康受试者的胸锁乳突肌进行等长收缩和屈伸疲劳状态下的检测。观察指标为中位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在头平视、头前屈、头后伸、深吸气、头旋转、头强力前屈等姿势下记录右侧胸锁乳突肌的表面肌电图。结果:头平视位60s时MF为33.00±2.12,MPF为51.00±4.33;头前屈位60s时MF为28.50±1.51,MPF为58.00±3.13;头后伸位60s时MF为23.00±1.35,MPF为45.30±6.21;深吸气60s时的MF为21.00±1.75,MPF为41.00±3.51。头向左侧旋至极限60s时,其MF为46.00±3.42,MPF为56.00±2.72;头向右侧旋至极限60s时,MF为59.00±2.53,MPF为71.00±4.64;头强力前屈5min的前1minMF为43.00±4.27,MPF为95.00±4.61;后1min时MF为19.00±3.73,MPF为48.00±4.22。结论:不同体位下胸锁乳突肌的MF和MPF值不同,这可能与该肌的不同部位、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相关。提示某些不当体位姿势可造成胸锁乳突肌的劳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 肌肉疲劳 肌筋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6例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感染患者的细菌类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田玉伟 周杰 +2 位作者 谭永法 阚和平 唐彬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2月所施行的163例肝移植患者中细菌感染病例,通过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细菌感染特点。结果:86例患者...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2月所施行的163例肝移植患者中细菌感染病例,通过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细菌感染特点。结果:86例患者术后发生细菌感染,共分离出166株病原菌,患病率为52.7%。感染部位主要发生在呼吸道(68.2%),其次为血夜(9.6%)和中段尿(8.4%),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1月内,前两周最常见(81.9%)。感染的细菌中G-菌76株(46.2%),G+菌68株(39.3%),真菌24株(14.5%),其中以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53.2%)。其中40例病人合并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恶唑烷酮类分别对G-菌和G+菌高度敏感。结论: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应加强肝移植术后患者细菌的鉴定和耐药监测,争取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细菌感染 流行病学:耐药性: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移植不同供肝切取技术对供肝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宏峰 王宇 +1 位作者 任旋磊 周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5-1747,共3页
目的:探讨在大鼠肝移植供肝切取过程中不同方法对供肝质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3组,即标准法组(A组)、快速法组(B组)和改良快速法组(C组),每组各行20对大鼠原位肝移植,观察术中资料和术后3周存活率及冷灌洗后肝脏形态学改... 目的:探讨在大鼠肝移植供肝切取过程中不同方法对供肝质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3组,即标准法组(A组)、快速法组(B组)和改良快速法组(C组),每组各行20对大鼠原位肝移植,观察术中资料和术后3周存活率及冷灌洗后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在供肝切取手术时间上C组明显较A、B两组为短(P<0.05),其术后3周存活率也高于A组(P<0.05)。光镜下C组与A、B两组相比肝窦内未见红细胞。结论:标准法和快速法适合于刚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单位,为提高供肝质量、改善术后存活率应选择改良快速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大鼠 供体 肝切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良恶性胰腺组织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国伟 周杰 廖彩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250-1252,1257,共4页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细胞凋亡在良恶性胰腺组织中的表达,试图揭示NF-κB介导的抗凋亡机制在胰腺良恶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70份标本中胰腺癌30份、慢性胰腺炎20份,正常胰腺组织20份。标本中25份来自手术切除的新鲜标...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细胞凋亡在良恶性胰腺组织中的表达,试图揭示NF-κB介导的抗凋亡机制在胰腺良恶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70份标本中胰腺癌30份、慢性胰腺炎20份,正常胰腺组织20份。标本中25份来自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45份来自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细胞NF-κB的表达,采用原位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胰腺癌标本的NF-κB p65蛋白表达在胰腺细胞的细胞核或细胞质,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凋亡细胞数增加,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胰腺炎的NF-κB p65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凋亡细胞增加,其中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F-κB在胰腺肿瘤组织中的异常激活,抑制细胞凋亡,可能与适应癌组织旺盛增殖需求有关。NF-κB在慢性胰腺炎组织中活性减弱导致细胞凋亡状态增强,可能是慢性胰腺炎腺泡细胞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三维有限元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宇琦 阚和平 +3 位作者 林智棋 周杰 李义凯 原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3-425,I0002,共4页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重建技术,建立出胸锁乳突肌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和分析颈部体位姿势对本模型各组成部分应力变化和分布特点的影响。方法:取材来自中国数字人I号头颈部断面切片图片,层距0.2mm,图片序号7800-8400,包含数字人胸锁...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重建技术,建立出胸锁乳突肌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和分析颈部体位姿势对本模型各组成部分应力变化和分布特点的影响。方法:取材来自中国数字人I号头颈部断面切片图片,层距0.2mm,图片序号7800-8400,包含数字人胸锁乳突肌全长。对图片序号每间隔10张抽取1张,层厚2mm(0.2mm×10)。图片保存为BMP灰度图。采用Ansys8.0软件,分别以双侧轴向向上载荷100N,作用于乳突部,模拟头后仰时拉伸力;给一侧乳突部水平向前拉力100N,另一侧乳突部水平向后拉力100N,模拟头旋转时作用力。结果:根据中国数字人男I号头颈部断面切片图片和利用Ansys8.0系统建立出包含了双侧胸锁乳突肌的实体模型。头后仰时的拉伸应力分布均匀,作用点集中在双侧胸锁乳突肌的乳突部。头旋转时应力分布出现高应力区,集中于对侧胸锁乳突肌肌腹的偏下部及乳突部。结论:基于中国数字人男I号头颈部断面切片图片建立的胸锁乳突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效果直观、准确、仿真,可满足研究的要求,今后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 三维有限元 肌筋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antius韧带头侧附着处的形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峥 杨定华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为临床手术通过Arantius(肝静脉)韧带寻找肝左静脉背侧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解剖观察33例尸肝Arantius韧带,并追踪其头侧附着处。结果 Arantius韧带头侧附着处成多样性;33例左肝静脉背侧均被显露。结论通过Arantius韧带追踪肝左静... 目的为临床手术通过Arantius(肝静脉)韧带寻找肝左静脉背侧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解剖观察33例尸肝Arantius韧带,并追踪其头侧附着处。结果 Arantius韧带头侧附着处成多样性;33例左肝静脉背侧均被显露。结论通过Arantius韧带追踪肝左静脉方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ntius导管 左肝静脉 应用解剖学 肝左叶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肝移植术后早期真菌感染患者的真菌类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志鹏 周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月所施行的118例肝移植患者中真菌感染病例,通过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真菌感染特点。结果26例发生真菌感染,患病率为22.0%。感染...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月所施行的118例肝移植患者中真菌感染病例,通过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真菌感染特点。结果26例发生真菌感染,患病率为22.0%。感染部位主要发生在呼吸道(75.5%),共分离出49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57.1%),曲霉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8.4%、10.2%、6.1%、4.1%、4.1%。药敏试验显示药物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分别为92.0%、90.0%、75.5%、73.5%、55.1%。结论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氟康唑的总体敏感性较低,临床上应加强肝移植术后患者真菌的鉴定和耐药监测,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真菌感染 流行病学 耐药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损伤对肝移植胆道微循环的影响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王峥 周杰 +2 位作者 林艺雄 崔忠林 张起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对肝内胆道微循环的影响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胆道缺血性损伤组(HAL),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处理组。于术后7d取肝组织,...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对肝内胆道微循环的影响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胆道缺血性损伤组(HAL),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处理组。于术后7d取肝组织,用兔抗CD34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光镜下观察汇管区血管、胆管并计数。结果:HAL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排列明显缺失,汇管区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明显减少,不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rhGH处理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呈慢性增生性炎症改变,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增加,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使肝内胆道微循环受损,而外源性rhGH促进肝内胆道微循环的恢复从而对胆道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 微循环 重组人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