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供器官切取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于立新 叶俊生 +7 位作者 徐健 付绍杰 杜传福 邓文锋 王亦斌 余玉明 魏强 李川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6-568,共3页
目的:总结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供器官的切取方法,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9~2006年共行肝肾联合移植18例,肝胰联合移植1例,胰肾联合移植6例,均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优先灌注腹主动脉,于小肠系膜根部分离肠系膜上静脉,插管... 目的:总结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供器官的切取方法,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9~2006年共行肝肾联合移植18例,肝胰联合移植1例,胰肾联合移植6例,均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优先灌注腹主动脉,于小肠系膜根部分离肠系膜上静脉,插管灌注肝门静脉,整块切取肝、脾、肾、以及胰腺和部分十二指肠。结果:腹腔多器官联合切取时间为(16.0±3.0)min,热缺血时间(3±1.2)min,所有供器官、血管无损伤,灌注良好。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顺利,无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发生,无严重胆道并发症发生。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ALT恢复正常时间为(8±3.2)d,Scr恢复正常时间为(6±2.8)d)。肝胰联合移植患者1周内ALT恢复正常并脱离胰岛素治疗。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1周内脱离胰岛素治疗,2周内Scr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存活1~7年,移植物功能正常。结论:采用尸体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能快速优质切取肝、脾、肾、以及胰腺和部分十二指肠,缩短热缺血时间,减少动脉损伤,提高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联合切取 肝移植 肾移植 胰腺移植 联合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西罗莫司对他克莫司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彦选 曲青山 +3 位作者 于立新 付绍杰 苗书斋 王振璞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联合应用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对他克莫司(FK506)剂量的影响。方法6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免疫抑制方案采用西罗莫司+他克莫司+泼尼松;对照组30例,采用麦考酚吗乙酯(MMF)+他克莫司+泼尼松联合治疗...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联合应用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对他克莫司(FK506)剂量的影响。方法6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免疫抑制方案采用西罗莫司+他克莫司+泼尼松;对照组30例,采用麦考酚吗乙酯(MMF)+他克莫司+泼尼松联合治疗。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率,他克莫司用量,肾功能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全部如期完成观察,两组的人肾存活率均为100%,研究组、对照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30)、10%(3/30),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研究组在维持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与对照组相当情况下,其用量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60%比70%,P>0.05)。结论联合西罗莫司+他克莫司+泼尼松方案用作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能减少他克莫司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西罗莫司 他克莫司 麦考酚吗乙酯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38例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川江 于立新 邓文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72-2073,共2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总结笔者医院肾移植术后38例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超声确诊的38例患者及时治疗后,在3~20d(平均6d)内,侧支循环建立,患肢肿胀基本消...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总结笔者医院肾移植术后38例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超声确诊的38例患者及时治疗后,在3~20d(平均6d)内,侧支循环建立,患肢肿胀基本消退。结论:接受肾移植的患者存在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规范及时的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右旋糖酐 潘生丁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95、CD95L mRNA在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苗芸 于立新 +6 位作者 邓文锋 付绍杰 徐健 杜传福 王亦斌 李伟模 胡萍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检测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水平,评估其预测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价值。方法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32例肾移植受者、5... 目的检测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水平,评估其预测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价值。方法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32例肾移植受者、59例肝移植受者以及18例肝肾联合移植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术后1个月内有否出现AR将209例受者分为排斥组和无排斥组。对两组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肾移植组、肝移植组以及肝肾联合移植组中,发生AR的移植受者的外周血CD95、CD95L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1),且时间早于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指标异常,提前(2.5±0.9)d。结论CD95、CD95L mRNA表达升高与肾移植、肝移植以及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发生AR密切相关,并且早于患者出现实验室指标异常。SYBR荧光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95、CD95L mRNA,方法准确、易行,可作为移植器官发生AR的预测和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分化抗原95 肾移植 肝移植 肝肾联合移植 器官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血液净化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川江 于立新 邓文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842-843,共2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 G F)期间,依据D G F原因及患者特点不同,选取最佳的血液净化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分析47例D G F的临床资料、血液净化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经采用适宜的血液净化治...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 G F)期间,依据D G F原因及患者特点不同,选取最佳的血液净化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分析47例D G F的临床资料、血液净化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经采用适宜的血液净化治疗,联合抗排斥、调整环孢素A浓度及肾脏保护等治疗措施。本组临床治愈38例,占80.85%,平均所需时间23d。显效5例,占10.64%,无效2例,占4.26%,恶化2例,占4.26%。结论:D G F期间适宜的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移植肾功能较快恢复,减少心衰、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血液净化治疗 function 治疗措施 肾移植术后 DGF 临床资料 治疗效果 肾脏保护 环孢素A 临床治愈 抗排斥 并发症 期间 适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