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MR成像在脾脏荷VX2肿瘤动物模型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阳红艳 许乙凯 +3 位作者 吴元魁 刘文源 吕国士 曹国洪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0-715,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脾脏VX2肿瘤模型,分析大鼠脾VX2肿瘤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图像上信号强度变化与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SPIO增强MR在大鼠脾脏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制作8只脾脏荷VX2肿瘤模型鼠,注射SPIO后行MR扫描,扫... 目的:建立大鼠脾脏VX2肿瘤模型,分析大鼠脾VX2肿瘤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图像上信号强度变化与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SPIO增强MR在大鼠脾脏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制作8只脾脏荷VX2肿瘤模型鼠,注射SPIO后行MR扫描,扫描序列采用T1WI(450/12ms)和T2WI(4000/128ms)。分析SPIO增强扫描前后MR图像上不同组织的信号特点。结果:SPIO增强T2WIMR图像上正常脾实质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为55.04%;脾脏VX2肿瘤PSIL为0.87%,与正常脾实质的信号强度下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脾VX2肿瘤的CNR较增强前显著提高(P<0.001)。结论:SPIO增强T2WIMR图像上脾脏-肿瘤的对比显著,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改善了病灶的影像学特征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模型 动物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附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文胜 方进 +4 位作者 周全 陈燕萍 成丽娜 吴静 黄泽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49-753,共5页
目的 探讨CT及MRI对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例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患者,年龄7~34岁,男2例,女1例;3例均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CT检查;总结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临... 目的 探讨CT及MRI对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例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患者,年龄7~34岁,男2例,女1例;3例均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CT检查;总结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为梗阻性脑积水、头痛及神经内分泌紊乱症状。CT及MRI上肿瘤均位于第三脑室,并幕上脑室系统积水、扩张。CT多表现为体积较大的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未见囊变或坏死,钙化少见(仅1例见病灶边缘钙化)。MRI上肿块信号均匀,T1WI均呈低信号,T2WI均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2例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另1例呈显著均匀强化。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细胞成簇或散在分布在黏液样基质中,细胞疏密不等。瘤细胞核圆形、类圆形或偏位,染色质呈颗粒或凝块状,细胞核小、深染,核分裂少见,伴微囊形成,无坏死,可有小血管增生。免疫表型示所有瘤细胞均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波形蛋白(vimentin)。结论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影像表现具备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最终确诊需要根据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样胶质瘤 第三脑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孟卓 许乙凯 +2 位作者 张雅萍 何卓凯 贾飞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9-411,426,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3D CE LAVA)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7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行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和2D GRE T1WI增强扫描,并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MPR方式进行图像... 目的:探讨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3D CE LAVA)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7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行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和2D GRE T1WI增强扫描,并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MPR方式进行图像重建,统计病变显示率及其强化程度。结果:全肝动脉期多时相三维动态增强MR扫描及其图像重建,可同时显示肝脏肿瘤的动态强化过程和肝血管形态,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结论:MRI3D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无论在病灶的显示及定性诊断方面,还是在病灶血管及肝血管解剖的显示上均较2DGRET1WI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纤维瘤MRI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炳权 许乙凯 +1 位作者 李华雨 曹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0-742,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硬纤维瘤部位、形状、边界、T1WI和T2WI信号强度、均匀性、增强效果等征象,总结硬纤维瘤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硬纤维瘤8例MRI资料,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MRI平扫采用常规T1WI、T2WI,4例使用STIR...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硬纤维瘤部位、形状、边界、T1WI和T2WI信号强度、均匀性、增强效果等征象,总结硬纤维瘤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硬纤维瘤8例MRI资料,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MRI平扫采用常规T1WI、T2WI,4例使用STIR序列扫描,其中7例行增强扫描。结果:①6例发生于臀部,1例发生于右侧胸壁,1例发生于左股骨周围软组织内;②硬纤维瘤形状大小不一,7例形态不规则,1例为椭圆形;③6例瘤体与周围软组织分界不清,2例边界清楚;④与肌肉信号相比,T1WI上6例病灶呈等信号,2例稍低信号;T2WI上4例高信号,4例稍高信号,但均低于脂肪,且其内信号不均。4例行STIR扫描呈高信号。7例增强扫描中,2例病灶明显均匀强化,5例不均强化。结论:硬纤维瘤在MRI表现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对大多数病例进行定性诊断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