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鱼际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
28
1
作者
李文庆
王钢
+4 位作者
徐达传
张鹏
王文胜
王利
宫云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介绍大鱼际皮瓣的血管解剖学基础,以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2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手标本,观察大鱼际皮肤的血供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情况。临床切取3种不同设计的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共计14例。结果:大鱼...
目的:介绍大鱼际皮瓣的血管解剖学基础,以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2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手标本,观察大鱼际皮肤的血供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情况。临床切取3种不同设计的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共计14例。结果:大鱼际皮肤的血供来源主要有4个方面:(1)由掌浅支或其发出的拇指桡侧指动脉发出的皮支;(2)来源于拇主要动脉的拇指桡侧指动脉发出的皮穿支;(3)拇指桡侧指背动脉向大鱼际桡背侧发出的皮支;(4)大鱼际深部血管发出的肌皮穿支。上述这些血管在大鱼际交织成网状,营养整个大鱼际皮肤。临床应用以掌浅支(弓)发出的拇指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大鱼际皮瓣4例,拇指桡侧指动脉穿支蒂皮瓣7例,大鱼际桡背侧筋膜血管蒂皮瓣4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指动脉穿支皮瓣远端约4mm坏死,结痂后自行脱落。术后随访半年~2年,平均10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美观。结论:三种皮瓣疗效可靠,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临床上可依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来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鱼际
血管解剖
外科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数字人数据集三维重建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苏秀云
裴国献
+2 位作者
李鉴轶
赵卫东
金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索适合于中国数字人数据集特点的图像配准,彩色图像分割以及三维重建方法。方法:首先基于中国数字人连续断层图像的4个定位杆坐标值,对断层图像进行射影变换,消除其射影失真。纠正失真后再将断层图像根据第一个定位杆的质心坐标...
目的:探索适合于中国数字人数据集特点的图像配准,彩色图像分割以及三维重建方法。方法:首先基于中国数字人连续断层图像的4个定位杆坐标值,对断层图像进行射影变换,消除其射影失真。纠正失真后再将断层图像根据第一个定位杆的质心坐标值裁剪成大小一致的断层图像。其次使用photoshop中knockout滤镜,完成断层图像的分割。最后使用mimics软件完成三维重建。结果:建立了中国数字人女1号髋部骨骼肌精确的三维模型。结论:髋部骨骼肌模型的三维交互可视化可以准确反映该区域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同时为数字人三维可视化提供了一种精确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字人
图像配准
射影变换
彩色图像分割
计算机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覃昱
裴国献
+2 位作者
覃旻
金丹
魏宽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以带血供肌瓣(VMF)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BMPMs)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制成复合微球,包裹骨形态发生蛋白,以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植入骨缺损处。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及组织学观察了解其修复效果...
目的:探讨以带血供肌瓣(VMF)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BMPMs)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制成复合微球,包裹骨形态发生蛋白,以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植入骨缺损处。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及组织学观察了解其修复效果。结果: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植入兔桡骨缺损处,在8周时缺损修复,组织学检查显示成熟骨组织形成,效果明显优于带血供肌瓣复合单纯BMP组及空白微球组。结论: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可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良好载体,以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可以修复兔桡骨15 mm的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
带血供肌瓣
骨缺损
兔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型血管在骨发育及骨疾病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晓南
余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1-757,共7页
骨髓中的H型血管是与成骨活动高度耦联的骨髓血管亚型,特点是EMCN和CD31的高表达。H型血管在长骨发育的过程中在松质骨区形成,为生长板附近的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并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影响前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提供适宜...
骨髓中的H型血管是与成骨活动高度耦联的骨髓血管亚型,特点是EMCN和CD31的高表达。H型血管在长骨发育的过程中在松质骨区形成,为生长板附近的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并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影响前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从而有利于新生骨的形成。由于H型血管与成骨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骨折愈合、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坏死以及肿瘤骨转移等骨疾病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有H型血管的参与,而针对H型血管的治疗可以改善上述疾病的进程。本文对H型血管与其耦联的成骨活动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H型血管在骨代谢中的作用,为从血管的角度理解骨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血管
骨发育
骨疾病
成骨细胞
VEGF
PDGF-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制导向截骨器在骨搬运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杨金星
王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分析导向截骨骨搬运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将入住我科需进行截骨骨搬运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随机分成无导向组13例、导向组13例。截骨的位置为胫骨结节下方,采用电钻钻孔再行骨刀截骨的方法...
目的分析导向截骨骨搬运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将入住我科需进行截骨骨搬运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随机分成无导向组13例、导向组13例。截骨的位置为胫骨结节下方,采用电钻钻孔再行骨刀截骨的方法,电钻用直径3.2 mm的钻头,钻孔4个;截骨采用宽度20 mm的骨刀,使用骨刀的次数不限,直至截断为止。截骨后采用Orthofix肢体重建外固定支架固定并进行骨搬运。无导向组按常规徒手电钻钻孔后取骨刀截骨,导向组在截骨导向器的导向下进行电钻钻孔及骨刀截骨。2组进行截骨术后,记录截骨时间。术后随访,记录骨搬运距离、骨搬运骨愈合指数[将每例患者的骨搬运距离(cm)除以骨搬运段从开始骨搬运到完成骨矿化的时间(月)]。结果无导向组截骨时间(12.5±2.9)min,骨搬运距离(6.3±1.2)cm,骨搬运的骨愈合指数为0.81±0.23;导向组截骨时间(9.5±1.6)min,骨搬运距离(6.6±1.0)cm,骨搬运的骨愈合指数为0.92±0.13。2组截骨时间及愈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向器截骨可减少电钻钻孔及骨刀截骨时对周围组织及骨质的损伤,降低截骨难度,缩短截骨时间,有利于截骨后的骨痂形成及矿化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
导向器
骨搬运
胫骨
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参数测量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董福
张晟
+2 位作者
姜楠
陈安富
余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比较3种方法测量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形态的优缺点,探索其胫骨髓腔形态学特点。方法取30例小型猪胫骨,分别予X线、CT三维重建、实物标本测量髓腔长度、髓腔最狭窄点水平径线长度、髓腔弧度,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小型猪胫骨髓腔近...
目的比较3种方法测量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形态的优缺点,探索其胫骨髓腔形态学特点。方法取30例小型猪胫骨,分别予X线、CT三维重建、实物标本测量髓腔长度、髓腔最狭窄点水平径线长度、髓腔弧度,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小型猪胫骨髓腔近段三角形,远段椭圆形,中间为过渡形态;髓腔全长:X线(11.75±0.58)cm,CT(11.58±0.55)cm,实物标本(11.70±0.65)cm,P=0.524;最狭窄点水平正位径线长度分别为(0.88±0.08)、(0.84±0.06)、(0.85±0.07)cm,P=0.032;髓腔弧度分别为(26.89±0.50)°、(26.06±0.49)°、(26.50±0.42)°,P=0.106。结论 (1)CT三维重建测量更接近实物标本测量,精确性高于X线,可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2)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长度适中,形态与人相似,适于设计新型可控微动胫骨髓内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小型猪
胫骨髓腔
CT三维重建
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鱼际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
28
1
作者
李文庆
王钢
徐达传
张鹏
王文胜
王利
宫云霞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
医院
手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0,共4页
文摘
目的:介绍大鱼际皮瓣的血管解剖学基础,以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2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手标本,观察大鱼际皮肤的血供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情况。临床切取3种不同设计的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共计14例。结果:大鱼际皮肤的血供来源主要有4个方面:(1)由掌浅支或其发出的拇指桡侧指动脉发出的皮支;(2)来源于拇主要动脉的拇指桡侧指动脉发出的皮穿支;(3)拇指桡侧指背动脉向大鱼际桡背侧发出的皮支;(4)大鱼际深部血管发出的肌皮穿支。上述这些血管在大鱼际交织成网状,营养整个大鱼际皮肤。临床应用以掌浅支(弓)发出的拇指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大鱼际皮瓣4例,拇指桡侧指动脉穿支蒂皮瓣7例,大鱼际桡背侧筋膜血管蒂皮瓣4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指动脉穿支皮瓣远端约4mm坏死,结痂后自行脱落。术后随访半年~2年,平均10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美观。结论:三种皮瓣疗效可靠,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临床上可依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来修复。
关键词
大鱼际
血管解剖
外科皮瓣
修复
Keywords
greater thenar
blood vessel anatomy
surgical flap
repair
分类号
R323.7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616.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数字人数据集三维重建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苏秀云
裴国献
李鉴轶
赵卫东
金丹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0-22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索适合于中国数字人数据集特点的图像配准,彩色图像分割以及三维重建方法。方法:首先基于中国数字人连续断层图像的4个定位杆坐标值,对断层图像进行射影变换,消除其射影失真。纠正失真后再将断层图像根据第一个定位杆的质心坐标值裁剪成大小一致的断层图像。其次使用photoshop中knockout滤镜,完成断层图像的分割。最后使用mimics软件完成三维重建。结果:建立了中国数字人女1号髋部骨骼肌精确的三维模型。结论:髋部骨骼肌模型的三维交互可视化可以准确反映该区域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同时为数字人三维可视化提供了一种精确快速的方法。
关键词
中国数字人
图像配准
射影变换
彩色图像分割
计算机三维重建
Keywords
Chinese Digital Human
registry
projective transformation
segmentation of the colored image
computerized 3D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R3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覃昱
裴国献
覃旻
金丹
魏宽海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
热带军队卫生学系环卫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5-65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1320)
文摘
目的:探讨以带血供肌瓣(VMF)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BMPMs)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制成复合微球,包裹骨形态发生蛋白,以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植入骨缺损处。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及组织学观察了解其修复效果。结果: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植入兔桡骨缺损处,在8周时缺损修复,组织学检查显示成熟骨组织形成,效果明显优于带血供肌瓣复合单纯BMP组及空白微球组。结论: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可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良好载体,以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可以修复兔桡骨15 mm的骨缺损。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
带血供肌瓣
骨缺损
兔
实验研究
Keyword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microspheres
vascularized muscle flap
bone defect
rabbits
experimental study
分类号
R318.5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型血管在骨发育及骨疾病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晓南
余斌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1-75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830079)。
文摘
骨髓中的H型血管是与成骨活动高度耦联的骨髓血管亚型,特点是EMCN和CD31的高表达。H型血管在长骨发育的过程中在松质骨区形成,为生长板附近的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并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影响前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从而有利于新生骨的形成。由于H型血管与成骨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骨折愈合、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坏死以及肿瘤骨转移等骨疾病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有H型血管的参与,而针对H型血管的治疗可以改善上述疾病的进程。本文对H型血管与其耦联的成骨活动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H型血管在骨代谢中的作用,为从血管的角度理解骨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
关键词
H型血管
骨发育
骨疾病
成骨细胞
VEGF
PDGF-BB
Keywords
H-type blood vessel
bone development
bone disease
osteoblast
VEGF
PDGF-BB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制导向截骨器在骨搬运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杨金星
王钢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1-534,共4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0327152125)~~
文摘
目的分析导向截骨骨搬运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将入住我科需进行截骨骨搬运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随机分成无导向组13例、导向组13例。截骨的位置为胫骨结节下方,采用电钻钻孔再行骨刀截骨的方法,电钻用直径3.2 mm的钻头,钻孔4个;截骨采用宽度20 mm的骨刀,使用骨刀的次数不限,直至截断为止。截骨后采用Orthofix肢体重建外固定支架固定并进行骨搬运。无导向组按常规徒手电钻钻孔后取骨刀截骨,导向组在截骨导向器的导向下进行电钻钻孔及骨刀截骨。2组进行截骨术后,记录截骨时间。术后随访,记录骨搬运距离、骨搬运骨愈合指数[将每例患者的骨搬运距离(cm)除以骨搬运段从开始骨搬运到完成骨矿化的时间(月)]。结果无导向组截骨时间(12.5±2.9)min,骨搬运距离(6.3±1.2)cm,骨搬运的骨愈合指数为0.81±0.23;导向组截骨时间(9.5±1.6)min,骨搬运距离(6.6±1.0)cm,骨搬运的骨愈合指数为0.92±0.13。2组截骨时间及愈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向器截骨可减少电钻钻孔及骨刀截骨时对周围组织及骨质的损伤,降低截骨难度,缩短截骨时间,有利于截骨后的骨痂形成及矿化时间缩短。
关键词
截骨
导向器
骨搬运
胫骨
骨不连
Keywords
osteotomy
guiding instrament
bone transport
tibia
bone nonunion
drill
osteotome
clinical application
分类号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683.4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参数测量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董福
张晟
姜楠
陈安富
余斌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1,共4页
基金
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9B090300279)
文摘
目的比较3种方法测量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形态的优缺点,探索其胫骨髓腔形态学特点。方法取30例小型猪胫骨,分别予X线、CT三维重建、实物标本测量髓腔长度、髓腔最狭窄点水平径线长度、髓腔弧度,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小型猪胫骨髓腔近段三角形,远段椭圆形,中间为过渡形态;髓腔全长:X线(11.75±0.58)cm,CT(11.58±0.55)cm,实物标本(11.70±0.65)cm,P=0.524;最狭窄点水平正位径线长度分别为(0.88±0.08)、(0.84±0.06)、(0.85±0.07)cm,P=0.032;髓腔弧度分别为(26.89±0.50)°、(26.06±0.49)°、(26.50±0.42)°,P=0.106。结论 (1)CT三维重建测量更接近实物标本测量,精确性高于X线,可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2)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长度适中,形态与人相似,适于设计新型可控微动胫骨髓内钉。
关键词
西藏小型猪
胫骨髓腔
CT三维重建
髓内钉
Keywords
Tibet mini-pigs
Tibia medullary cavity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CT
Intramedullary nail
分类号
R323.72 [医药卫生]
R687.3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鱼际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李文庆
王钢
徐达传
张鹏
王文胜
王利
宫云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数字人数据集三维重建的方法学研究
苏秀云
裴国献
李鉴轶
赵卫东
金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带血供肌瓣复合BMP微球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覃昱
裴国献
覃旻
金丹
魏宽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H型血管在骨发育及骨疾病中作用研究进展
刘晓南
余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自制导向截骨器在骨搬运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应用
杨金星
王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西藏小型猪胫骨髓腔参数测量及临床意义
董福
张晟
姜楠
陈安富
余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