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医院感染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思路与措施 被引量:12
1
作者 计宁 耿仁文 +2 位作者 汪能平 廖四照 王晋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975-976,共2页
关键词 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获得性感染 现代 死亡人数 医院感染率 发展中国家 医务人员 健康问题 发达国家 经济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感染控制在“手”中——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 被引量:47
2
作者 谭琳玲 李亚洁 李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3,共3页
由于约30%的医院感染是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因此院内洗手作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有着重大的安全意义与经济学意义。作者介绍了目前我国手部卫生的现状及影响医务人员洗手的因素,并对医院提高医务人员手部... 由于约30%的医院感染是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因此院内洗手作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有着重大的安全意义与经济学意义。作者介绍了目前我国手部卫生的现状及影响医务人员洗手的因素,并对医院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可行措施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卫生 依从性 酒精类快速手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魏小雪 陈瑜 魏红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2期1-4,60,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为提高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启示。方法采用自编的《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问卷,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42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有31.4%的护理人员喜欢护...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为提高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启示。方法采用自编的《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问卷,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42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有31.4%的护理人员喜欢护理工作,有98.6%的科室对临床教学持积极态度,93.0%的科室对护理人员采取业务技术考试;临床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平均得分为(93.5±1.31)分;不同学历、婚姻状况、所处科室对业务技术的考核制度、护理人员对护理事业的态度及自身定位的护理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受学历、对护理事业的态度、科室对业务技术的考核制度、婚姻状况及自身定位的影响,应根据不同科室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根据学历和个人定位以及婚姻状况制定个体化、分层次地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自主学习 软技能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分级护理巡视时间调查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杜艳丽 李亚洁 +1 位作者 韩宗利 谭林玲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7期51-53,共3页
调查临床实践中分级护理巡视时间的执行现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各4个病区为调查对象,采用观察法调查每个病区白班护士08:00—18:00对病人的巡视情况,并记录各病区... 调查临床实践中分级护理巡视时间的执行现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各4个病区为调查对象,采用观察法调查每个病区白班护士08:00—18:00对病人的巡视情况,并记录各病区各级护理病人数量,每个病区调查1周。调查结果显示,共调查病人436例,一、二级护理者分别为35.6%、63.8%,三级护理病人仅占0.60%,各级护理病人在各病区所占比例各不相同;各病区护士白天对病人(不分护理级别)的巡视平均时间最短为35.7min巡视1次,最长为57.7min巡视1次,二者相差较大,但各病区巡视时间都在1个小时之内。分级护理的巡视要求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做到,输液巡视作为分级护理巡视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利有弊。应进一步完善分级护理巡视要求,使其适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 巡视时间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开展“三好一满意”为契机加强医院品牌建设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加兴 黄治才 +1 位作者 廖生武 陈旭坚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12期85-86,共2页
为进一步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卫生部于2011年3月决定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以下简称“三好一满意”活动)。这一活动宗旨与医院... 为进一步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卫生部于2011年3月决定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以下简称“三好一满意”活动)。这一活动宗旨与医院品牌的三要素“服务、质量、文化”完全契合。我院以此为契机,围绕品牌三要素开展了一系列提升医院品牌的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 战略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感染控制在“手”中: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 被引量:6
6
作者 谭琳玲 李亚洁 李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第7期398-399,共2页
由于约30%的医院感染是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因此院内洗手作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与经济意义。作者介绍了目前我国手部卫生的现状及影响医务人员洗手的因素,并对医院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 由于约30%的医院感染是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因此院内洗手作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与经济意义。作者介绍了目前我国手部卫生的现状及影响医务人员洗手的因素,并对医院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可行措施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卫生 依从性 酒精类快速洗手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胃肠间隙穿刺活检胰腺病变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日光 刘春琳 +4 位作者 罗文苹 柳晨 庞清清 赵剑波 王国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胃肠间隙穿刺活检胰腺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接受CT引导下经胃肠间隙穿刺活检的单发胰腺病变患者,记录穿刺成功率;以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为标准,评估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有效性,观察其相关并发症。...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胃肠间隙穿刺活检胰腺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接受CT引导下经胃肠间隙穿刺活检的单发胰腺病变患者,记录穿刺成功率;以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为标准,评估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有效性,观察其相关并发症。结果对96例均顺利完成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100%(96/96)。活检病理诊断的敏感度为97.75%(87/89),特异度为100%(7/7),阳性预测值为100%(87/87),阴性预测值为77.78%(7/9),准确率为97.92%(94/96)。6例出现并发症,包括3例局限性胰周少量积液、1例少量腹腔积液及2例间歇性发热,后均改善;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活检针经胃肠间隙穿刺活检胰腺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穿刺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0
8
作者 王本国 林棉 +3 位作者 杨楠 刘树学 陆兵勋 潘速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30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93例及对照组146名,常规行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并登记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采... 目的研究不同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93例及对照组146名,常规行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并登记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出血、脑梗死、TIA及脑白质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分别为84.0%、45.98%、25.0%及63.13%,对照组为13.7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OR=2.350,95%CI 1.426~3.874,P=0.001)、高血压病(OR=2.146,95%CI 1.224~3.761,P=0.008)、脑白质病(OR=5.133,95%CI 3.121~8.442,P=0.000)、脑梗死(OR=2.206,95%CI 1.175~4.143,P=0.014)、脑出血(OR=17.751,95%CI 4.781~65.902,P=0.000)及高胆固醇(OR=1.645,95%CI 1.123~2.410,P=0.011),低密度脂蛋白为保护性因素(OR=0.516,95%CI 0.336~0.794,P=0.003)。结论脑出血、脑梗死及脑白质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较高,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为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病、脑梗死、脑出血、脑白质病及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为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脑血管病 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胃背系膜及系膜间隙的解剖形态特点 被引量:69
9
作者 吴涛 李国新 +2 位作者 丁自海 刘兴国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相关系膜及系膜间隙的镜下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下解剖定位和操作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并在腹腔镜下于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对胚胎期胃背系膜形成的胰腺筋膜、胃脾韧带...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相关系膜及系膜间隙的镜下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下解剖定位和操作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并在腹腔镜下于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对胚胎期胃背系膜形成的胰腺筋膜、胃脾韧带和腹后壁筋膜间隙在腹腔镜下的解剖层次和形态特点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胃背系膜后层衍化形成的胃脾韧带、胰腺筋膜、胰十二指肠筋膜和横结肠系膜前叶是相互延续的一个整体;胰腺前筋膜形成的胃胰襞和肝胰襞是镜下确定胃左血管根部和肝总动脉的解剖标志;胰腺后筋膜与肾前筋膜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是进行胰后淋巴结清扫的安全平面,而肾前筋膜是确保安全操作平面的后界。结论:(1)胚胎时期由于肠管旋转形成胃周广泛存在的筋膜和筋膜间隙,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进行解剖定位、系膜游离和淋巴结清扫的关键;(2)循筋膜间隙进行分离有助于提高腹腔镜下操作的安全性和根治的彻底性;建立腹腔镜下筋膜层次解剖的整体观念可为腹腔镜手术的设计和规范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筋膜间隙 胃背系膜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勇 李彦豪 +7 位作者 曾庆乐 赵剑波 王江云 韦传军 许小立 刘战胜 李凯滨 骆良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G)和胃空肠造瘘术(PGJ)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3例吞咽困难的患者.上段食管癌10例,中段食管癌1例,咽部癌6例,球麻痹2例,脑转移瘤4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Marx-cope PGJ套装.先经鼻饲管经鼻或经... 目的探讨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G)和胃空肠造瘘术(PGJ)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3例吞咽困难的患者.上段食管癌10例,中段食管癌1例,咽部癌6例,球麻痹2例,脑转移瘤4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Marx-cope PGJ套装.先经鼻饲管经鼻或经口途径置入导管后注入气体800~1000 ml,至胃腔明显扩张.然后在透视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技术将PG饲管置入胃腔内,或将PGJ饲管经胃腔、十二指肠置入空肠内.术后严密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随访饲管使用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G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将饲管置入空肠内13例,均成功.术后出现上腹部疼痛1例,造瘘口周围感染1例,经处理后均痊愈.1例于术后第2天,因胃内容物反流出现窒息死亡.随访期间经饲管给予顺利.恶性肿瘤患者18例死亡,另3例仍在随访中,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球麻痹患者1例更换新的PG饲管,另1例失访.结论透视引导下PG和PGJ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胃肠内营养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胃造瘘术 空肠造瘘术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 SELDINGER技术 和胃 恶性肿瘤患者 技术成功率 上腹部疼痛 置入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痰液中IL-33的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麻晓燕 罗雅玲 +3 位作者 赖文岩 邵金莲 蓝海兵 梁振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26-1529,共4页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和痰液中IL-33的含量,探讨其含量与患者症状、肺功能、血液和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IL-33的含量,对哮喘患者行24 h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测...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和痰液中IL-33的含量,探讨其含量与患者症状、肺功能、血液和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IL-33的含量,对哮喘患者行24 h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测试,依据FEV1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3组:FEV1≥80%为轻度哮喘组,60%≤FEV1<80%为中度哮喘组,FEV1<60%为重度哮喘组,并记录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ELISA法检测18例哮喘患者和8例正常对照者痰液中IL-33的含量,显微镜下计数其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结果外周血IL-33水平在正常对照组和轻度哮喘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6.62±3.04)pg/ml vs(30.26±5.23)pg/ml,P>0.05],但中、重度哮喘组的IL-33的水平要明显高正常对照组[(41.36±11.82)pg/ml vs(26.62±3.04)pg/ml,(84.10±20.17)pg/ml vs(26.62±3.04)pg/ml,P<0.05],且与患者夜间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317,P<0.05),而与白天症状评分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无明显相关(r=0.173,P>0.05,r=0.082,P>0.05),与患者FEV1和PEF均呈明显的负相关(r=-0.638,P<0.05;r=-0.552,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33的含量与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呈正相关(r=0.693,P<0.05)。结论血液中的IL-33可作为一种评价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的指标,是哮喘患者病情恶化的促进因子。IL-33水平增高可能是诱导哮喘患者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IL-33 外周血 嗜酸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臭氧注射压力与纤维环损伤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玮 王伟中 +5 位作者 何晓峰 陈莹 段克修 易敏 曾艳 汪玉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13-715,共3页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臭氧注射压力与纤维环破损程度的关系。方法自制压力监测装置,记录腰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时的压力增高值,再根据椎间盘气体造影结果对椎间盘纤维环破损程度进行分型,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注射压力与纤维环破损程度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臭氧注射压力与纤维环破损程度的关系。方法自制压力监测装置,记录腰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时的压力增高值,再根据椎间盘气体造影结果对椎间盘纤维环破损程度进行分型,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注射压力与纤维环破损程度间的关系。结果根据腰椎间盘气体造影结果将椎间盘纤维环破损程度分为A型(无破裂型)、B型(纤维环后缘破裂型)、C型(纤维环多发破裂型);A型6例患者8个椎间盘记录压力为700~900mmHg,平均(821±61)mmHg;B型9例患者10个椎间盘记录压力为400~800mmHg,平均(602±145)mmHg;C型2例患者2个椎间盘记录压为100mmHg和320mmHg,均数(268±94)mmHg。各组压力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47.02,P<0.01)。结论腰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气体时的压力增加值与腰椎间盘纤维环破损程度相关,纤维环破损越严重注射压力越小,不同破损程度的纤维环盘内注射压力存在一定的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臭氧 气体 椎间盘造影 纤维环 损伤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振动应变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查丁胜 陈建庭 +5 位作者 邓轩庚 孙学刚 佟丽 王建钧 翁科捷 金大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03-307,312,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振动应变(vibration strain)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细胞周期、增殖能力及分化的影响,确定最佳振动频率。方法应用自制复合振动仪,将振动强度0.5g(g为加速度),不同频段3~10、15~30、25~45、50~80和80~100Hz振...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振动应变(vibration strain)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细胞周期、增殖能力及分化的影响,确定最佳振动频率。方法应用自制复合振动仪,将振动强度0.5g(g为加速度),不同频段3~10、15~30、25~45、50~80和80~100Hz振动应变分别作用于成骨细胞,振动应变加载后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能力(MTT法)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变化。结果15~30和25~45Hz频段诱导成骨细胞周期循环(P〈0.01),促进细胞增殖(P〈0.01),增强ALP活性(P〈0.01);80~100和3~10Hz频段抑制细胞周期循环(P〈0.01);80~100Hz频段抑制细胞增殖(P〈0.01);50~80和80~100Hz频段抑制ALP活性(P〈0.01)。结论不同频率振动应变对成骨细胞周期、增殖能力、ALP活性均有影响,振动应变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最佳频率为15~4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应变 不同频率 成骨细胞 细胞周期 增殖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B基因型、C基因型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庭明 朱幼芙 +4 位作者 何海棠 毛乾国 吴爱华 梁蔚芳 骆抗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探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用PCR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并研究 1998 1~ 2 0 0 2 4南方医院门诊和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人口学、ALT、HBVDNA、肝脏活检组织病理以及干... 探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用PCR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并研究 1998 1~ 2 0 0 2 4南方医院门诊和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人口学、ALT、HBVDNA、肝脏活检组织病理以及干扰素治疗效果。B基因型 70例 ,C基因型 6 0例 ,两基因型间一般人口学、ALT、HBVDNA、肝脏活检组织病理无统计学差异 ,干扰素治疗效果同样没有显著性差异。HBVB、C基因型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无统计学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基因 疗效 活检组织 B基因 干扰素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显著性差异 研究 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85
15
作者 龚时鹏 余艳红 陈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为切口感染寻找最佳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可能与切口感染相关的术前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阴道检查次数、术前血红蛋白等16项指标,并根据随机原则,取同一医院未感染的产...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为切口感染寻找最佳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可能与切口感染相关的术前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阴道检查次数、术前血红蛋白等16项指标,并根据随机原则,取同一医院未感染的产妇为对照组。结果:在术前可能相关因素中,肥胖、产妇伴有基础性疾病或感染、胎膜早破等11项在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ASA评分、年龄等5项经统计学分析,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如肥胖、胎膜早破、过多的阴道检查、肛查等,应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感染 术前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杨俊 白杨 +5 位作者 聂军 蔡伟斌 叶汉深 洪加津 陈大军 郭新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473-4475,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C臂透视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75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选择小腿前外和(或)内侧弧形小切口,通过锁定钢板楔形尾端...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C臂透视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75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选择小腿前外和(或)内侧弧形小切口,通过锁定钢板楔形尾端插入式固定骨折两端,骨折部位均获得解剖复位。结果:75例患者获得9个月的随访,患肢皮缘无坏死、切口无感染、无大血管损伤,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关节无卡压,骨折处无畸形愈合,患肢无短缩、无关节退变等并发症发生,临床治愈率达100%。结论:胫骨锁定钢板的高度稳定性及创伤小等优点,必将提高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外科治疗的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三平面骨折 锁定钢板 骨折治疗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给药途径万古霉素在脑脊液和血液中药物浓度及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志勇 漆松涛 +1 位作者 方陆雄 邱炳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革兰氏阳性菌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将26例确诊革兰氏阳性菌脑膜炎成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治疗组每日静脉注射万古霉素加鞘内给药,对照组仅静脉用药。分别收集血液和脑脊...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革兰氏阳性菌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将26例确诊革兰氏阳性菌脑膜炎成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治疗组每日静脉注射万古霉素加鞘内给药,对照组仅静脉用药。分别收集血液和脑脊液,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其中的万古霉素药物浓度。结果两组比较,在脑脊液药物浓度、用药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用药过程中和随访的3~12个月期间,除1例出现"红人综合征"外,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可能是一种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性脑膜炎的安全、有效方法,可达到数倍于最小抑菌浓度的药物浓度,并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鞘内给药 药物浓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廖昕 陈卫国 +2 位作者 王刚 吴元魁 匡晓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02-1405,共4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性,着重分析其MRI信号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学和MRI表现。结果单骨发病17例,多发4例;其中病灶位于脊椎14例次,骨盆11例次,长骨5例次,颅骨1例次...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特性,着重分析其MRI信号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学和MRI表现。结果单骨发病17例,多发4例;其中病灶位于脊椎14例次,骨盆11例次,长骨5例次,颅骨1例次。放射学表现:浸润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6例,不规则硬化并浸润性骨质破坏3例,溶骨性骨破坏并囊状膨胀2例;18例见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影,CT扫描见软组织肿块直径平均约7.36cm,相应层面骨质破坏区直径约3.64cm。MRI检查T1WI显示病灶呈等信号12例,等低混杂信号2例;T2WI呈中等-稍高信号12例,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者10例。结论骨盆及脊椎为本病好发部位,多侵犯单骨。骨质破坏的范围小而软组织肿块大,T2WI信号不高,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为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骨肿瘤 影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9
19
作者 易世宏 吴启富 +3 位作者 肖长虹 杨海英 吴清洪 王志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416,F00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建立兔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对该模型的评价。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麻醉,针灸针垂直刺入兔后肢股四头肌中点和腓肠肌中点,连接电针仪,频率50Hz,强度1.5kPa,使其膝关节不停地被动屈... 目的:探讨针刺建立兔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对该模型的评价。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麻醉,针灸针垂直刺入兔后肢股四头肌中点和腓肠肌中点,连接电针仪,频率50Hz,强度1.5kPa,使其膝关节不停地被动屈伸,每天2次,共10天。每天测量兔造模肢膝关节周径的变化、针刺后跛行时间、关节表面温度变化等指标。造模实验结束后,ECT扫描检查判断关节局部的炎症情况;用1ml生理盐水注射入兔膝关节腔,回抽关节液,检测炎症因子IL-1β、PGE2、SOD、MDA的水平;取出滑膜,观察滑膜组织的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等指标。结果:造模肢的各项检测指标和正常肢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滑膜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呈明显的炎性渗出性改变且随着针刺时间的增加改变更为明显。结论:该方法造模成功,模型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滑膜炎 创伤性 动物模型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促胆固醇逆转运及抗氧化功能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谭迎 田迪 +2 位作者 刘挺榕 赖文岩 郭志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明确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组分(HDL2和HDL3)的促胆固醇逆转运及抗氧化功能是否发生了损害;同时探讨HDL2和HDL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强弱。方法:入选年龄及性别匹配的ACS患者(ACS组)及健康体检者(... 目的:明确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组分(HDL2和HDL3)的促胆固醇逆转运及抗氧化功能是否发生了损害;同时探讨HDL2和HDL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强弱。方法:入选年龄及性别匹配的ACS患者(ACS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40例,分别检测两组血脂四项、高敏C-反应蛋白、巨噬细胞氚三胆固醇转出率、脂氢过氧化物(LOO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HDL亚组分(HDL2和HDL3)介导的巨噬细胞氚三胆固醇转出率均明显下降;HDL亚组分LOOH水平则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对照组和ACS组同组内,HDL3介导的巨噬细胞氚三胆固醇转出率均低于HDL2,HDL3-LOOH水平高于HDL2-LOOH。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结论:ACS患者HDL亚组分促胆固醇逆转运及抗氧化功能受到了损害,较对照组明显减弱;成熟的HDL2较未成熟的HDL3具有更强的促胆固醇逆转运及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密度脂蛋白 亚组分 胆固醇转出率 脂氢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